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皓 陈宗雄 +3 位作者 姚晓东 钟继平 林松庆 程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5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评价2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病例应用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L_2或L_3为截骨椎,后路进行三柱截骨,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其中应用AF系统4例,TSRH系统16例,ISOLA系统5例,CD-HORIZON... 目的:评价2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病例应用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L_2或L_3为截骨椎,后路进行三柱截骨,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其中应用AF系统4例,TSRH系统16例,ISOLA系统5例,CD-HORIZON系统3例。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术后后凸畸形矫正15~42°,平均矫正28.6°。4例术后1年出现矫正丢失5~8°。患者脊柱后凸致重心前移、双目不能平视等症状均明显得到缓解,可完成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限制性肺通气不足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患者满意率92.8%。28例术后均改善了外观,恢复了视线水平,矫形效果满意。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一种安全、简便、疗效可靠满意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 后凸畸形 三柱截骨 椎弓根螺钉系统
下载PDF
三柱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并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 被引量:2
2
作者 霍洪军 肖宇龙 +4 位作者 杨学军 黄健 邢文华 王冉东 白剑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合并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柱前、中、后三柱截骨的方法,治疗脊柱后凸并脊髓压迫症17例,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C级3例,D级5例,E级7例;神经根压迫症5例。术中解除压迫脊髓或神经... 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合并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柱前、中、后三柱截骨的方法,治疗脊柱后凸并脊髓压迫症17例,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C级3例,D级5例,E级7例;神经根压迫症5例。术中解除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致压因素,同时进行矫形、内固定及植骨融合。结果:22例均获得有效减压,后凸角矫正率平均57.8%。术后脊髓功能2例A级(Frankel分级)无恢复,3例C级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1例,5例D级均恢复至E级,5例神经根压迫症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术后4~6个月截骨间隙达到骨性融合。结论:脊柱三柱截骨手术可以同期行脊髓或神经根减压、减张、脊柱矫形和截骨间隙植骨融合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脊柱后凸并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柱截骨 手术治疗 后凸 并发症 脊髓压迫症 神经根压迫症
原文传递
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志昂 张陆 +5 位作者 刘军 姜岩 高军胜 高松明 张冲 刘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评价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2例,女30例,年龄4~35岁,平均15.3±8.3岁;46例具有神经... 目的:评价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2例,女30例,年龄4~35岁,平均15.3±8.3岁;46例具有神经症状。所有患者均行一期三柱截骨矫形术,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脊柱裂神经量表(SBNS)对患者的估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对患者进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后凸Cobb角、躯干偏移,计算矫正率及丢失率。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与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65.3±140.8min、3570.6±1855.4ml;术后3个月平均冠状位Cobb角为41.7°±17.7°,平均矫正率为(62.5±13.8)%;平均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38.5°±11.2°,平均矫正率为(66.4±22.6)%;末次随访时平均冠状位Cobb角为43.7°±16.6°,平均丢失率为(1.9±1.1)%;平均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39.7°±11.3°,平均丢失率为(2.3±1.4)%;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躯干偏移、SBN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术前28例SBNS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恢复至Ⅰ级,9例SBNS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恢复至Ⅱ级;14例腰骶部疼痛患者、9例下肢肌力下降患者、8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及4例下肢细小患者得到改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包括3例脑脊液漏、2例伤口感染及3例泌尿系感染。结论: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安全有效,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侧凸 三柱截骨 脊髓畸形 脊髓纵裂 脊髓空洞 脊髓拴系
原文传递
弓型托架辅助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三柱截骨手术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宗雄 徐皓 +2 位作者 贾连顺 钟继平 姚晓东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行...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行L2 或L3 的三柱截骨 ,并辅以内固定。术后随访 4~ 34个月 ,平均 16个月。结果 后凸畸形矫正 15°~ 4 4°,平均矫正 2 9.3°。患者重心前移、限制性肺通气不足、俯视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 ,提高了生活质量 ,患者满意率达 94 .4 %。术后均未出现截瘫、大小便障碍 ;4例出现单侧、2例出现双侧下肢麻木症状 ,经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三柱截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疗效可靠、满意 ,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型 托架 强直性脊 后凸畸形 三柱截骨 内固定
下载PDF
弓型托架辅助三柱截骨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康复训练 被引量:1
5
作者 吕莉 陈智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393-1394,共2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晚期呈脊柱竹节样强直,脊柱固定于前屈位,呈圆背状畸形,导致患者肺通气受限、重心前移、双目不能平视,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
关键词 强直性脊 三柱截骨 内固定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弓型托架辅助三柱截骨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6
作者 陈宗雄 徐皓 +2 位作者 贾连顺 姚晓东 钟继平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 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 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行L2 或L3 的三柱截骨 ,并辅以内固定。术后随访 4~ 3 4个月 ,平均 16个月。结果 后凸畸形矫正 15°~ 44° ,平均矫正 2 9.3°。患者重心前移、限制性肺通气不足、俯视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 ,提高了生活质量 ,矫形效果患者满意率 94.4%。术后均未出现截瘫、大小便障碍 ;4例出现单侧、2例出现双侧下肢麻木症状 ,经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三柱截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疗效可靠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型托架 三柱截骨 内固定 治疗 强直性脊 后凸畸形 手术
下载PDF
Ⅰ期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新浩 郑伟 +2 位作者 陈建光 苗吉显 李凤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分析Ⅰ期三柱截骨矫形术用于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Ⅰ期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的41例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25.14±4.51)岁;体重(65.14&... 目的:分析Ⅰ期三柱截骨矫形术用于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Ⅰ期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的41例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25.14±4.51)岁;体重(65.14±9.11)kg。根据脊髓纵裂的分型进行分组,15例PangⅠ型纵裂为A组,26例PangⅡ型纵裂为B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obb角并计算冠状面Cobb角矫正率;术后对两组患者冠状位与矢状位躯干偏移距离进行比较,评价其躯干平衡性;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1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分别(610.14±115.02)min、(4001.12±1014.33)ml、(3951.14±1021.55)ml,B组分别为(520.12±101.14)min、(2701.57±1021.45)ml、(2565.77±880.47)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45±4.21)d和(9.14±3.0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冠状面Cobb角及矫正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两组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矢状位躯干偏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高于B组的1例(χ^2=4.885,P<0.05)。结论:Ⅰ期三柱截骨矫形术用于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的治疗,矫正率高,患者躯干稳定性好。但对于Ⅰ类纵裂患者而言,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失血量多,围术期需大量输血,且并发症风险高,安全性不及Ⅱ类患者,故在脊柱侧凸的实际治疗中,特别是对于伴Ⅰ类脊髓纵裂者,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凸 脊髓纵裂 Ⅰ期三柱截骨 COBB角
下载PDF
105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三柱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8
作者 江永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总结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脊柱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回顾105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总结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评估、观察要点和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认真访... 目的总结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脊柱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回顾105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总结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评估、观察要点和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认真访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指导患者进行唤醒试验训练;术中保障静脉通路通畅,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协助顺利进行唤醒试验;术后控制补液量、镇痛、预防并发症等。结果105例患者均安全接受了矫形手术,脊柱侧凸和后凸矫正率分别为(55.0±33.3)%和(54.2±23.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压力性损伤、不可逆或迟发性神经损害、胃肠道症状、心肺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结论通过脊柱外科专科护士及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实现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脊侧后凸 三柱截骨 围手术期 矫形术护理
下载PDF
术前磁共振不同脊髓形态分型脊柱畸形三柱截骨矫形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被引量:3
9
作者 史本龙 刘万友 +4 位作者 李洋 刘臻 孙旭 朱泽章 邱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34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术前顶椎区MRI脊髓形态分型的严重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行三柱截骨矫形术的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共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60例,年... 目的比较不同术前顶椎区MRI脊髓形态分型的严重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行三柱截骨矫形术的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共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60例,年龄13.5岁(9.0~38.5岁)。测量的影像学参数包括顶椎区脊髓形态分型、主弯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C7PL-CSVL)、最大后凸Cobb角(GK)、矢状面偏移(SVA)。利用Frankel分级分组并评估各组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状态。结果112例患者术前顶椎区脊髓形态分型为Ⅰ型8例(7.1%)、Ⅱ型58例(51.8%)、Ⅲ型46例(41.1%)。所有患者的末次随访时间为(28.5±3.4)个月。与术前相比,3组患者术后主弯侧凸Cobb角、C7PL-CSVL、GK、SVA均有显著矫正,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即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无矫正丢失。3例术前脊髓形态为Ⅱ型的患者术后出现新发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均为D级;6例术前脊髓形态为Ⅲ型的患者术后出现新发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为C级1例、D级5例;3例术前脊髓形态为Ⅲ型的患者出现已有神经功能损害加重,Frankel分级均由术前的D级加重至C级。脊髓形态为Ⅲ型的患者术后新发神经损害或已有神经损害加重的发生率比Ⅱ型患者更高(19.6%比5.2%,P=0.037)。结论术前MRI脊髓形态分型与严重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三柱截骨矫形神经并发症具有一定关联,术前脊髓形态为Ⅲ型的患者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形态分型 畸形 神经并发症 三柱截骨 侧后凸畸形
原文传递
三柱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手术决策与风险规避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德威 谭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691-1693,共3页
随着现代脊柱外科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畸形的矫正已从传统的后路单纯多棒撑开内固定、前路松解后路内固定等逐步向截骨矫形术转变.截骨术可以明显提高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矫正效果,是脊柱侧凸矫形方法的新发展.
关键词 重度僵硬性脊侧凸 风险规避 三柱截骨 后路内固定 手术 治疗 侧凸畸形 侧凸矫形
原文传递
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11
作者 徐皓 陈宗雄 +3 位作者 姚晓东 钟继平 林松庆 游杰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价2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病例应用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L2或L3为截骨椎,后路进行三柱截骨,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其中应用AF系统4例,TSRH系统16例,ISOLA系统5例,CD-HORIZON系... 目的:评价2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病例应用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L2或L3为截骨椎,后路进行三柱截骨,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其中应用AF系统4例,TSRH系统16例,ISOLA系统5例,CD-HORIZON系统3例。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术后后凸畸形矫正15°~42°,平均矫正28.6°。4例术后1年出现矫正丢失5°~8°。患者脊柱后凸致重心前移、双目不能平视等症状均明显得到缓解,可完成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限制性肺通气不足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患者满意率92.8%。28例术后均改善了外观,恢复了视线水平,矫形效果满意。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一种安全、简便、疗效可靠满意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强直性脊 后凸畸形 三柱截骨 内固定 AS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护理
12
作者 李春兰 张敏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4年第F07期33-34,共2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晚期形成脊柱竹节样强直,脊柱往往被固定于前屈位,呈圆形后凸状畸形。导致患者肺部通气受限、上身重心前移、双目难以平视,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本文总结了1998~2001年间对28例强直性脊柱...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晚期形成脊柱竹节样强直,脊柱往往被固定于前屈位,呈圆形后凸状畸形。导致患者肺部通气受限、上身重心前移、双目难以平视,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本文总结了1998~2001年间对2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应用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三柱截骨 内固定 联合治疗 强直性脊 后凸畸形 护理
原文传递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神经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华文彬 郜勇 杨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1-656,共6页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脊髓或神经损伤是脊柱矫形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1]。神经并发症的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神经并发症为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重度神经并发症为脊髓损害,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全瘫、一侧或双侧下肢...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脊髓或神经损伤是脊柱矫形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1]。神经并发症的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神经并发症为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重度神经并发症为脊髓损害,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全瘫、一侧或双侧下肢不全瘫[2、3]。对于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特别是需要行三柱截骨,包括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等手术,术中神经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高[4、5]。本文对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神经并发症的研究及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并发症 矫形手术 畸形矫形 颅神经 脊髓损害 周围神经损伤 三柱截骨
原文传递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病例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晓平 陆明 +6 位作者 马华松 秦柳花 任冬云 陈志明 牛晶 郑蕊 张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5期6599-6606,共8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采用单节段或两节段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矫形,可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目的:对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应用结果及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方法:对解...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采用单节段或两节段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矫形,可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目的:对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应用结果及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方法:对解放军306医院骨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16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并以电子检索的方式对CNKI数据库2002/201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研究文献进行检索,采用检索词为"螺钉;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共检索相关文献48篇,进行数据特征等的深入分析。结果与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侵犯中轴脊椎关节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晚期常合并胸段或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经胸段脊椎屈曲增加,患者往往无法平视,严重的甚至肋骨下缘挤压内脏致心肺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采用脊柱截骨,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矫形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 螺钉 后凸 骶髂关节炎 内固定 椎弓根 v形 三柱截骨 文献计量
下载PDF
陈旧性脊柱结核重度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华文彬 杨操 +7 位作者 吴星火 张宇坤 郜勇 李帅 王琨 王丙金 陈超 杨述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介绍邻近节段椎管减压后,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陈旧性结核性后凸畸形伴邻近节段椎管狭窄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2月,对9例重度陈旧性结核性后凸畸形伴邻近节段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先行... [目的]介绍邻近节段椎管减压后,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陈旧性结核性后凸畸形伴邻近节段椎管狭窄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2月,对9例重度陈旧性结核性后凸畸形伴邻近节段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先行邻近节段椎管减压,再行后路三柱截骨矫形,其中8例行全椎体切除,1例行经椎弓根楔形截骨,同时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前柱椎间钛网植骨融合。[结果]术后2例神经症状加重,1例为永久性全瘫,1例为不全瘫,其余7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显著改善,ODI评分和VAS评分显著改善,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邻近节段椎管减压后,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是治疗重度陈旧性结核性后凸畸形伴邻近节段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后凸畸形 邻近节椎管狭窄 三柱截骨 固定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