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愿景下增进农村低收入人口福利的政策创新——基于三次分配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
作者 左停 古丽尼尕热·阿里木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面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愿景目标,迫切需要对标共同富裕、研判福利差距,并进行制度性的回应。三次分配制度是改善农村低收入人口福利差距、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中国农村和农民在不断分化... 面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愿景目标,迫切需要对标共同富裕、研判福利差距,并进行制度性的回应。三次分配制度是改善农村低收入人口福利差距、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中国农村和农民在不断分化转型,三次分配的契合性也不尽相同。脱贫攻坚期间,中国基于三次分配的不同着力点围绕农村低收入群体展开了一系列政策实践,但是存在初次分配效率不高、再分配水平低、第三次分配尚未找到切入点、不同层次分配间协同性不足等问题。未来政策调整应当以加大农业就业准入门槛、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报酬、扩大农村非农就业机会作为初次分配的着力点;以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深度与广度、完善农业支持与资源保护政策等作为再分配的着力点;以丰富第三次分配的实现形式、强化第三次分配与初次分配、再分配间的协同配合作为第三次分配的创新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分配 农村低收入人口 福利差距 政策创新 共同富裕
下载PDF
第三次分配促进乡村振兴:生成逻辑、运行现状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琴 张新政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第三次分配是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补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研究第三次分配对于巩固脱贫攻坚、缓解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次分配是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补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研究第三次分配对于巩固脱贫攻坚、缓解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共益型企业家精神理论、共享发展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阐明了第三次分配促进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同时围绕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四个层面阐释了第三次分配推动乡村振兴的运行现状;厘清了第三次分配促进乡村振兴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针对社会主体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行为,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完善文化动员和组织动员机制,引导全社会参与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企业发展,形成先富带后富的良好局面;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社会主体参与第三次分配积极性;运用数字技术对接第三次分配,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次分配 生成逻辑 运行现状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平菇培养料三次发酵技术初探
3
作者 钱武兵 黄建春 +4 位作者 王倩 蔡斌强 仇阳阳 李寅辉 徐佳佳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试验借鉴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技术与工艺流程,进行平菇培养料的三次发酵。对发酵过程中培养料的理化参数进行跟踪,并统计平菇的发菌时间与出菇产量。结果表明:平菇培养料三次发酵技术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平菇 培养料 发酵 三次发酵 三次
下载PDF
基于VMD的广义三次互相关管道泄漏定位检测
4
作者 王冬梅 童影力 +1 位作者 何壮 路敬祎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0,共9页
针对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声波定位技术中,二次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结合广义三次互相关的时延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VMD算法对两路信号进行分解并重构信号;其次,在二次互相关的基础... 针对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声波定位技术中,二次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结合广义三次互相关的时延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VMD算法对两路信号进行分解并重构信号;其次,在二次互相关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相关,并在互相关算法的峰值检测阶段引入希尔伯特变换(HT),对峰值进行尖锐化处理,成为一种新型的广义三次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通过对平台搭建的油气管道泄漏检测系统采集数据进行模拟试验,分析了各算法的精度。试验表明,相较于二次互相关,改进广义三次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定位平均精度有明显的提升,有着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抗噪性能,在天然气管道泄漏定位方面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泄漏检测 变分模态分解 广义三次互相关 希尔伯特变换(HT)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社会工作助力第三次分配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常进锋 钟丽阴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年第2期60-68,共9页
共同富裕作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和目标,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共同富裕的内涵是全体人民综合生活水平提高,是全域全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综合发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制度的调... 共同富裕作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和目标,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共同富裕的内涵是全体人民综合生活水平提高,是全域全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综合发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制度的调节作用。第三次分配是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分配方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力量的组成部分,在其中大有作为。历史同源性、价值契合性、信念相通性和功能匹配性成为社会工作助力第三次分配的内在逻辑。基于此,社会工作可通过帮助个体改变困境、赋能社区建设治理、弘扬社会集体文化、发挥专业角色功能等途径助力第三次分配,促进发展成果高质量、高效率的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社会工作 三次分配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演化研判、工作重点及深化方向
6
作者 赵华甫 郝士横 +2 位作者 杨春 吴克宁 黄勤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北京市通州区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两个试点县之一,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基于通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实践,立足区域土壤资源本底,研判土壤演化形势,提出土壤名称校准与完善、土壤类型定界校核、优化数字土壤制图、深化... 北京市通州区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两个试点县之一,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基于通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实践,立足区域土壤资源本底,研判土壤演化形势,提出土壤名称校准与完善、土壤类型定界校核、优化数字土壤制图、深化土壤质量评价等夯实三普工作路径,提出推进土特产适宜性评价、开展城市土壤分类专项研究、需求导向加密布点等工作深化方向,为全市全面推进土壤三普提供经验和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北京城市副中心 土壤演化 工作重点 深化建议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转化应用的区域实施路径研究
7
作者 岳现录 尹国伟 +6 位作者 巴桑次旦 米玛仓决 赵有艳 张建峰 拉巴卓玛 次珠巴丹 顾吟雪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3期4-9,共6页
我国于2022—2025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普查成果如何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态文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急迫任务。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区、市两级谋划成果及试点县成果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从土壤培肥改良、建立后备耕地资源台账... 我国于2022—2025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普查成果如何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态文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急迫任务。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区、市两级谋划成果及试点县成果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从土壤培肥改良、建立后备耕地资源台账、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打造高原土特产产业、开展畜牧业规划发展、突出政策研究制定等6方面提出普查成果转化应用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成果转化应用 高原特色产业 乡村产业振兴 西藏自治区
下载PDF
中国三次产业数字经济产出效率差异
8
作者 薛洁 黎贞言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年第1期78-89,共12页
基于2012年和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投入产出数据构建BCC-DEA模型,测算各省(区、市)三次产业的数字经济产出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产业类型角度看,与2012年相比,2017年全国第一产业数字经济产出效率表现为下降,第二产... 基于2012年和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投入产出数据构建BCC-DEA模型,测算各省(区、市)三次产业的数字经济产出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产业类型角度看,与2012年相比,2017年全国第一产业数字经济产出效率表现为下降,第二产业表现比较平稳,第三产业则略微上升。从各省(区、市)角度看,2012年第一产业数字经济产出效率最优的省(区、市)有9个,2017年则减少到6个,且只有上海、江苏和云南始终保持在最优水平;2012与2017年第二产业数字经济产出效率最优的省(区、市)均为5个,其中,西藏、陕西、宁夏、新疆始终保持在最优水平;2012年第三产业数字经济产出效率最优的省(区、市)有7个,2017年增加至10个,上海、西藏、宁夏始终保持在最优水平。从区域角度看,东部三大产业的数字经济产出效率基本上在全国稳居前列,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显示出由东部向西部递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三次产业 产出效率 BCC-DEA模型
下载PDF
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思考--以第三次分配为例
9
作者 王晶 严宏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我国的热点话题,我国的脱贫攻坚进程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不再局限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在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我国的热点话题,我国的脱贫攻坚进程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不再局限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在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起到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弥补收入差距等重要意义。同时面对第三次分配中存在的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解决措施,从内部、外部以及主体三个方面入手,完善第三次分配体制机制,努力发挥三次分配功能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分配 慈善行为 共同富裕 弱势群体
下载PDF
第三次分配的社会机制:基本构成与作用机理
10
作者 江亚洲 周俊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I0004,共10页
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第三次分配主要通过发挥社会机制的作用来弥补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的不足。既有研究均认同第三次分配是社会机制调节的资源配置活动,但对社会机制的具体内容缺乏探讨。对上海市的调查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发现,... 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第三次分配主要通过发挥社会机制的作用来弥补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的不足。既有研究均认同第三次分配是社会机制调节的资源配置活动,但对社会机制的具体内容缺乏探讨。对上海市的调查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发现,第三次分配的社会机制由志愿意向、公共利益和社群构成,其中志愿意向是第三次分配的供给侧,公共利益是需求侧,社群发挥调节社会资源的作用,是社会机制的核心。在与市场机制、行政机制相并列的意义上建立第三次分配社会机制的理论模型,对于理解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此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分配 社会机制 社群 志愿意向 公共利益
下载PDF
新时代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传导机制——基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考察
11
作者 吴磊 唐书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9,207,共14页
如何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议题。现有关于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研究过于关注工具理性,忽视了其背后的价值理性和内涵本质,尤其是缺乏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分析。引入以... 如何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议题。现有关于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研究过于关注工具理性,忽视了其背后的价值理性和内涵本质,尤其是缺乏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分析。引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基于“价值性—工具性”二维矩阵所构建的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第三次分配通过发挥文化、制度和主体三个层面的示范、刺激和众创效应来实现共同富裕。在文化层面,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培育慈善文化、倡导民间互助、培育共享理念等推动共同富裕,映射出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属性;在制度层面,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刺激效应,通过优化税收制度、慈善服务制度、三个层次分配衔接制度推动共同富裕,彰显出第三次分配的工具属性;在主体层面,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众创效应,通过协同机制、互助机制、互嵌机制推动共同富裕,体现兼具价值与工具的双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分配 共同富裕 传导机制 示范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治理性团结:第三次分配正义实现的路径省思
12
作者 顼迎芳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8,共12页
第三次分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以国家—社会为分析框架,从正义的视角可以将第三次分配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团结样态:制度性团结、社会性团结、治理性团结。国家顶层设计意义上的三次分配的联结是一种... 第三次分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以国家—社会为分析框架,从正义的视角可以将第三次分配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团结样态:制度性团结、社会性团结、治理性团结。国家顶层设计意义上的三次分配的联结是一种制度性团结,体现了第三次分配弥补初次分配、再分配不足的宏观正义;组织化与非组织化的社会力量的联结是一种社会性团结,体现了第三次分配实现形式的微观正义。但是第三次分配也存在正义不足的情形,而治理性团结可以纾解第三次分配正义不足的困局,通过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多主体参与、受助人员反哺式参与等多元主体联动促进第三次分配正义,为更快更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路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分配 分配正义 治理性团结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的柱面近场测量欠采样修正算法研究
13
作者 王安康 王浩磊 王树才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4,共6页
为解决暗室近场测试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针对天线近场测量中高效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柱面近场欠采样恢复算法。该算法利用高精度的三次样条插值(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CSI)法对未采样的点进行恢复,可减少采样点数,提高测... 为解决暗室近场测试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针对天线近场测量中高效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柱面近场欠采样恢复算法。该算法利用高精度的三次样条插值(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CSI)法对未采样的点进行恢复,可减少采样点数,提高测试速度。此外,在柱面近场欠采样恢复CSI求解过程中充分利用系数矩阵的正定、对称等优良特性,使线性方程组的计算量从O(n^(3))降为O(n),大大提高了CSI的计算效率。最后使用插值后的近场幅度和相位结合柱面近远场变换理论求得天线远场方向图。为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试验测试了天线样机,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近场测量 柱面近场 欠采样 三次样条插值(CSI) 柱面近远场变换
下载PDF
抓牢检测环节 打好成果基础 湖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内业测试经验分享
14
作者 李琪 李继福 +4 位作者 巩细民 姚晶晶 杨小丽 张丽梅 杨千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做好内业测试化验工作是后期成果编制的基础,总结好试点工作中内业环节的经验做法,能为土壤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打好基础。本文总结了湖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 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做好内业测试化验工作是后期成果编制的基础,总结好试点工作中内业环节的经验做法,能为土壤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打好基础。本文总结了湖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中内业测试化验环节的经验做法,以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好土壤普查工作趟路子、摸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试点 内业测试化验 湖北省
下载PDF
融合黄金人工鱼群和三次样条插值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15
作者 赵文彬 曹梦龙 +1 位作者 陈志强 李冰鑫 《制造业自动化》 2024年第3期156-161,共6页
原始鱼群算法中,觅食行为具有随机性,步长、拥挤度为固定数值,算法寻优效率低下,寻优范围固定,收敛速度慢且可能出现局部最优等局限性。为解决此问题,采用黄金正弦算子改进觅食行为,提高单条鱼寻优效率与寻优范围,通过拥挤度和步长自适... 原始鱼群算法中,觅食行为具有随机性,步长、拥挤度为固定数值,算法寻优效率低下,寻优范围固定,收敛速度慢且可能出现局部最优等局限性。为解决此问题,采用黄金正弦算子改进觅食行为,提高单条鱼寻优效率与寻优范围,通过拥挤度和步长自适应提升算法的探索和开发能力以及最优解的精度与迭代速度。同时,改进食物浓度,保证路径的可行性。通过仿真验证,与传统鱼群算法、分段自适应鱼群算法比较,证明本算法在路径长度和规划时间都有优势,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人工鱼群算法 三次样条插值 黄金正弦 自适应步长
下载PDF
三次分配视角下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巫颖 王军 白晓博 《中国西部》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历史背景下,探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认为共同富裕实现并不是完全由技术、经济决定的,存在一定的制度建构性,必...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历史背景下,探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认为共同富裕实现并不是完全由技术、经济决定的,存在一定的制度建构性,必须考虑制度的作用,核心是处理好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体来看,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初次分配环节的普惠性,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时代再分配调节机制和三次分配实现机制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 三次分配制度 新发展阶段
下载PDF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背景下“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17
作者 王桂良 赵海涛 +1 位作者 王娟娟 钱晓晴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文章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背景,以“土壤肥料学”课程为基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能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使学生树立为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发展而不断探索、学习和实践的思想。拓展系... 文章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背景,以“土壤肥料学”课程为基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能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使学生树立为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发展而不断探索、学习和实践的思想。拓展系统的样点选择与现场布点、成土环境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特征、产量及施肥管理等内容教学与实践,能有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出符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专业人才,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土壤肥料学 思政教育
下载PDF
科学施策、问计大地——浅论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四要素
18
作者 郝士横 吴香源 吴克宁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在总结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从普查对象、分类体系、土壤制图和宣传工作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四要素,以期为全面铺开普查工作打好基础,更好地完成对全国土壤的第三次“全面体检”。
关键词 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普查对象 土壤分类体系 土壤制图 宣传工作
下载PDF
第三次分配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价值与路径研究
19
作者 王晓帆 江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3期0158-0161,共4页
为了培育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适应第三次分配视域下志愿服务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例,对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价值和路径进行了研究。文章阐述了第三次分配视域下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 为了培育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适应第三次分配视域下志愿服务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例,对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价值和路径进行了研究。文章阐述了第三次分配视域下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对个人全面发展、高校育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提出了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创新实践形式、发挥互联网优势等培育路径,以期为高校和相关部门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分配视域 大学生 志愿服务精神 价值意义 培育路径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
20
作者 邱书钦 滕剑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三次...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获得的数字红利比东部及中部地区更加显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机制。基于此,各个地区应在进一步巩固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更好地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三次产业 融合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