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秦腔经典戏剧《三滴血》剧本英译中“陌生化”的翻译策略研究
1
作者 尹丕安 刘娓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秦腔是陕西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秦腔戏剧翻译对于促进中国西部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作用。“陌生化”现象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秦腔剧本在... 秦腔是陕西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秦腔戏剧翻译对于促进中国西部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作用。“陌生化”现象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秦腔剧本在外译过程中的“陌生化”现象具有必要性和不可避免性。基于秦腔经典戏剧《三滴血》剧本英译实践,从题材、文化负载词、典故引用以及叙事方法4个方面,总结分析了秦腔剧本中存在的“陌生化”问题,探究了秦腔剧本“陌生化”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陌生化 三滴血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秦腔《三滴血》蕴涵的关中方言特色
2
作者 彭雷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0-91,共2页
秦腔传统剧《三滴血》是著名戏剧家范紫东先生的传世之作。《三滴血》剧本对关中方言中的介词、"吗"字句、逆序词及民间称谓语广泛而准确的运用与阐释,体现出鲜明的关中方言特色。
关键词 三滴血 介词 逆序词 称谓语
下载PDF
初识秦腔——秦腔传统剧《三滴血》观后 被引量:3
3
作者 何雨南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3,共2页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 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一段来自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的描写,不由...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 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一段来自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的描写,不由得让你想去身临其境地感受这古老艺术的魅力,去探究秦腔的神秘所在。2009年11月16日,由陕西省文化厅举办的,展示当今中国秦腔最高水平的“陕西秦腔文化周”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是机缘也是巧合,迫不及待的我终于有幸去体味西北人民的洒脱与豪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三滴血 传统剧 2009年 长篇小说 文化厅 贾平凹 陕西省
下载PDF
关于《三滴血》的序 被引量:1
4
作者 苏育生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三滴血 序言 范紫东 剧本 书评
下载PDF
谈谈秦腔《三滴血》的整理和修改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在云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秦腔 三滴血 剧本 范紫东 构思 剧情 人物性格 人物塑造 语言 叙事结构
下载PDF
秦腔经典传统剧《三滴血》、《火焰驹》复排公演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季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2,共1页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西安秦腔剧院复排了秦腔传统经典剧目《三滴血》、《火焰驹》。复排后的两部剧目,在充分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在音乐设计、舞台美术等方面均有所创新,赢得了古城西安新老观众的认可和赞扬。
关键词 三滴血 传统剧 秦腔 火焰 公演 经典剧目 新中国成立 优秀传统
下载PDF
戏曲传承的璀璨绽放——评青春版《三滴血》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豹隐 田博(图) 《新西部》 2018年第8期49-51,共3页
文化传承也好,文化创新亦罢,都是一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实施经典名剧传承工程,无疑是中国戏曲传承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人间要好戏。要新创作的好戏,也要优秀剧目精彩传承的好戏。从这个角度讲,青春版《三滴血》... 文化传承也好,文化创新亦罢,都是一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实施经典名剧传承工程,无疑是中国戏曲传承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人间要好戏。要新创作的好戏,也要优秀剧目精彩传承的好戏。从这个角度讲,青春版《三滴血》的成功传承、璀璨绽放,更有一番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三滴血 中国戏曲 青春版 文化创新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下载PDF
经典形象的传承与创新——传承易俗社经典剧目《三滴血》体会
8
作者 王毅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1期28-28,共1页
秦腔经典《三滴血》创作于1918年,首演于1919年,是著名剧作家范紫东的代表作。这部戏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沿袭了明清传奇以“双线结构”为基础的编剧传统,保持了古典戏曲经典中最繁复的“三审三问”“双生双旦双团圆”的故事模式,讲述基... 秦腔经典《三滴血》创作于1918年,首演于1919年,是著名剧作家范紫东的代表作。这部戏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沿袭了明清传奇以“双线结构”为基础的编剧传统,保持了古典戏曲经典中最繁复的“三审三问”“双生双旦双团圆”的故事模式,讲述基于家庭财产纠葛而引发的两对青年男女、四个家庭在秦晋两地的辗转离合,用他们的悲欢喜怒直接嘲讽了“尽信书”式的教条武断作风所带给普通百姓的苦难悲怆。该剧作为近代秦腔新创作剧目的杰出代表,继承了古典戏曲时期的艺术法则,在剧目思想、人物塑造、情节铺叙中表达现代观念,诉诸现代思想,很好地解决了艺术传统与时尚创新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滴血 经典剧目 创新 易俗社 传承 形象 “双线结构” 古典戏曲
下载PDF
《三滴血》的中心人物是晋信书
9
作者 何桑 《新西部》 2018年第8期36-38,共3页
《三滴血》塑造了生旦丑十余个不同角色行当的人物形象,但其中心人物要数荒唐县官、秦腔大丑晋信书。由苏牖民开创的“以正生身段、髯口饰演丑角,突出了好官办坏事,不同于一般的坏人”的个案,一直延续到樊新民,审美价值较高,令人称绝。... 《三滴血》塑造了生旦丑十余个不同角色行当的人物形象,但其中心人物要数荒唐县官、秦腔大丑晋信书。由苏牖民开创的“以正生身段、髯口饰演丑角,突出了好官办坏事,不同于一般的坏人”的个案,一直延续到樊新民,审美价值较高,令人称绝。以至于马少波这样称赞樊新民饰演的晋信书:“他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地饰演这个可笑的角色,不卖弄噱头,反而加深了思想的深刻性,突出了喜剧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滴血 中心人物 人物形象 审美价值 行当 荒唐 喜剧
下载PDF
百年《三滴血》
10
作者 苏育生 《新西部》 2018年第8期42-43,共2页
一百年来,一个秦腔剧团能为世人所推崇者,一个是它的优秀剧目,一个是优秀演员。一百年间,演员随时光流逝者众,惟有这优秀的剧目,成就了一代又一代演员,依然活跃在当今的秦腔舞台上。在观众十分熟悉的易俗社大戏中,《三滴血》应是流传久... 一百年来,一个秦腔剧团能为世人所推崇者,一个是它的优秀剧目,一个是优秀演员。一百年间,演员随时光流逝者众,惟有这优秀的剧目,成就了一代又一代演员,依然活跃在当今的秦腔舞台上。在观众十分熟悉的易俗社大戏中,《三滴血》应是流传久远、影响至今的当红第一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滴血 秦腔剧团 剧目 演员 易俗社
下载PDF
2018,《三滴血》的青春时光
11
作者 杜林杰 田博 《新西部》 2018年第8期47-48,共2页
从年初开始,易俗社第20期传承班的青年演员就紧锣密鼓地启动了《三滴血》的第七次排演。他们希望在《三滴血》上演百年之际,这部经典能通过他们的演绎,再次走出陕西,唱遍祖国大江南北。
关键词 三滴血 青春 青年演员 易俗社 排演
下载PDF
共叙百年经典 畅谈戏曲传承——易俗社《三滴血》上演一百周年座谈会
12
作者 李嵱 《新西部》 2018年第8期55-55,共1页
在六十年代初的西北,不论是农村影剧院还是城市电影院,少不了这样一部电影。它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秦腔首部黑白电影《三滴血》。而今,这部戏传承一百年一代代传承久演不衰,深受戏迷的喜爱。2018年4月22日,西安秦腔剧院举办易俗... 在六十年代初的西北,不论是农村影剧院还是城市电影院,少不了这样一部电影。它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秦腔首部黑白电影《三滴血》。而今,这部戏传承一百年一代代传承久演不衰,深受戏迷的喜爱。2018年4月22日,西安秦腔剧院举办易俗社《三滴血》上演一百周年座谈会暨系列纪念活动启动仪式。陕西文化界众多代表汇聚易俗社剧场共叙百年经典,畅谈戏曲传承。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著名文艺评论家孙豹隐在座谈会上说:“《三滴血》这样的好戏,在全国是少见的,我们这部戏,历经百年沧桑,盛而不衰,几乎成了秦腔代名词,是我们秦腔高峰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滴血 座谈会 易俗社 传承 戏曲 西安电影制片厂 文艺评论家 六十年代
下载PDF
百年传承《三滴血》
13
作者 李嵱 《新西部》 2018年第8期30-35,共6页
因为《三滴血》,范紫东火了;因为《三滴血》,陈妙华疯了。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秦腔名剧,在他问世一百年时间里,成为记录时代风雨和人间冷暖的“晴雨表”。现在,《三滴血》编剧范紫东的重孙女范莉莉仍坚守在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的舞台上,... 因为《三滴血》,范紫东火了;因为《三滴血》,陈妙华疯了。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秦腔名剧,在他问世一百年时间里,成为记录时代风雨和人间冷暖的“晴雨表”。现在,《三滴血》编剧范紫东的重孙女范莉莉仍坚守在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的舞台上,在祖辈创办的这个艺术殿堂里,在祖辈写下的这部传奇戏剧里,潜心打磨自己的表演艺术,体悟着一种艺术与人生相融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滴血 传承 表演艺术 传奇色彩 精神力量 范紫东 晴雨表 易俗社
下载PDF
浅析秦腔传统剧《三滴血》的艺术特色
14
作者 张吟桐 《黄河之声》 2015年第8期115-116,共2页
谈起秦腔传统剧,我们知道《三滴血》是是著名剧作家范紫东的传世之作,剧本是从清代纪晓岚的《阅微堂笔记》中得到的灵感。原作之中只是由一个传说构筑了一个片段式的故事,并没有详尽的细节,只有大致的情节,纪大学士意在以这个故事向人... 谈起秦腔传统剧,我们知道《三滴血》是是著名剧作家范紫东的传世之作,剧本是从清代纪晓岚的《阅微堂笔记》中得到的灵感。原作之中只是由一个传说构筑了一个片段式的故事,并没有详尽的细节,只有大致的情节,纪大学士意在以这个故事向人们传达科学精神及变通精神。而作为一部秦腔传统剧,《三滴血》可谓是唱做并重,有齐全的行当,各个角色生动形象,将一个封建时代的商人家庭的悲情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范紫东先生不仅着眼于剧本的剧情,更关注了剧作的艺术特色。而论及作品的艺术特色,我们不仅要看到原著中的可取之处,更要发掘在传承和改编后的秦腔传统剧《三滴血》的特色,同时探究后来该作品能够被搬上荧幕走向大众的视野的原因。下面我将分层次对秦腔传统剧《三滴血》的艺术特色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三滴血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全巧民与《三滴血》
15
作者 陈小玮 《新西部》 2018年第8期39-41,共3页
熟悉秦腔的观众,没有不知道易俗社花旦全巧民的。她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中国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三滴血》是其代表作之一。18岁登台演《三滴血》,先后得到过尚小云先生、荀慧生先生对她这出戏的指导。她的... 熟悉秦腔的观众,没有不知道易俗社花旦全巧民的。她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中国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三滴血》是其代表作之一。18岁登台演《三滴血》,先后得到过尚小云先生、荀慧生先生对她这出戏的指导。她的“未开言来珠泪落……”让无数秦腔爱好者迷醉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滴血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终身成就奖 表演艺术家 秦腔 易俗社 传承人 代表作
下载PDF
戏曲之韵与动画之趣:秦腔动画《三滴血》探析
16
作者 张青飞 《当代戏剧》 2023年第5期59-62,共4页
秦腔动画《三滴血》浓缩式的文本重塑策略既保证秦腔《三滴血》核心叙事周密完整与情节连贯,又没有损伤文本的戏曲属性,使“剧”“曲”相得益彰。其戏曲之韵体现在唱与念的听觉呈现上,动画之趣体现在人物生动的造型、灵动的表情、独特... 秦腔动画《三滴血》浓缩式的文本重塑策略既保证秦腔《三滴血》核心叙事周密完整与情节连贯,又没有损伤文本的戏曲属性,使“剧”“曲”相得益彰。其戏曲之韵体现在唱与念的听觉呈现上,动画之趣体现在人物生动的造型、灵动的表情、独特的动作及关键情节的呈现等视觉传达上。动画《三滴血》实现了秦腔经典创造性的动画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下珍贵的本土化戏曲动画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滴血 秦腔 戏曲动画
原文传递
新音乐工作者与艺人协作创腔的成功实践——以《三滴血》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雪峰 《音乐天地》 2017年第11期41-47,共7页
从易俗社演出广告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改编上演了本社自编剧目《夺锦楼》《软玉屏》《庚娘传》《翰墨缘》《一字狱》《三知己》《绿绮记》《韩宝英》《还我河山》《三滴血》等剧目,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数范紫东编写的《三滴... 从易俗社演出广告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改编上演了本社自编剧目《夺锦楼》《软玉屏》《庚娘传》《翰墨缘》《一字狱》《三知己》《绿绮记》《韩宝英》《还我河山》《三滴血》等剧目,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数范紫东编写的《三滴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滴血 音乐工作者 成功实践 协作 艺人 新中国成立 易俗社 范紫东
原文传递
秦腔《三滴血》经典化建构
18
作者 李有军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7,共9页
易俗社范紫东先生秦腔剧作《三滴血》历经百年演绎,至今依然占据秦腔舞台中心。囿于民国与新中国迥异的时代语境,《三滴血》剧本建国后被集体性改编。全剧讽喻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旨归契合了延安文艺以来国家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和“本... 易俗社范紫东先生秦腔剧作《三滴血》历经百年演绎,至今依然占据秦腔舞台中心。囿于民国与新中国迥异的时代语境,《三滴血》剧本建国后被集体性改编。全剧讽喻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旨归契合了延安文艺以来国家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批判。《三滴血》精妙的戏剧构思,颇具世俗审美的舞台艺术趣味和彰显华夏民族审美精神的文化品格,赓续了传统戏曲的经典化路径。戏曲电影《三滴血》全国公映与掌握文化领导权中共高层推进的三大秦班“十三省巡演”,更在戏曲媒介传播维度促推了秦腔《三滴血》经典化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俗社 三滴血 经典化 剧本改编 媒介传播
原文传递
秦腔《三滴血》在京举行百年纪念演出
19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5-75,共1页
秦腔《三滴血》于10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百年纪念首场演出。易俗社剧作家范紫东编剧的《三滴血》取材于《阅微草堂笔记》,由“滴血认亲”故事塑造了一个官僚的典型形象,批判了主观、教条的思维方法,自1918年首演以来走遍大江南北... 秦腔《三滴血》于10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百年纪念首场演出。易俗社剧作家范紫东编剧的《三滴血》取材于《阅微草堂笔记》,由“滴血认亲”故事塑造了一个官僚的典型形象,批判了主观、教条的思维方法,自1918年首演以来走遍大江南北,1960年被搬上银幕,成为我国首部秦腔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滴血 纪念演出 秦腔 《阅微草堂笔记》 国家大剧院 百年纪念 典型形象 思维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