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点弯曲载荷下岩体偏置斜裂隙的应力强度因子
1
作者 王超 伍永平 +3 位作者 赵自豪 曹健 段会强 杨盼盼 《金属矿山》 CAS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地下巷道(硐室)顶板常因弯曲离层而破断,其破断位置与裂隙几何形态和位置密切关联。为揭示裂隙对岩层断裂的影响,建立了岩体偏置斜裂隙的三点弯曲模型,定义了裂隙的偏置系数和贯通率,分析了裂隙偏置系数、倾角和贯通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地下巷道(硐室)顶板常因弯曲离层而破断,其破断位置与裂隙几何形态和位置密切关联。为揭示裂隙对岩层断裂的影响,建立了岩体偏置斜裂隙的三点弯曲模型,定义了裂隙的偏置系数和贯通率,分析了裂隙偏置系数、倾角和贯通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力学平衡原理和σ-K关系导出了偏置斜裂隙与偏置竖裂隙应力强度因子K的关系式。同时分析了裂隙倾角、贯通率和偏置系数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该方法可为裂隙影响下巷道(硐室)顶板的张拉断裂提供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 应力强度因子 岩体 偏置斜裂隙 贯通率
下载PDF
基于静态三点弯曲超高强钢硬化行为模型分析
2
作者 李倩倩 孙雪丽 吕宝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00-106,共7页
选取HC700/980DHD+Z、 HC780/980CPD+Z和HC700/980DPD+Z进行分析,对比了3种材料力学性能和极限冷弯性能的差异;基于5种硬化模型对材料性能曲线进行拟合,选取两类拟合度较高的模型构建了组合硬化模型,并采用R5缺口拉伸试验进行了验证;基... 选取HC700/980DHD+Z、 HC780/980CPD+Z和HC700/980DPD+Z进行分析,对比了3种材料力学性能和极限冷弯性能的差异;基于5种硬化模型对材料性能曲线进行拟合,选取两类拟合度较高的模型构建了组合硬化模型,并采用R5缺口拉伸试验进行了验证;基于前防撞梁静态三点弯曲测试和仿真对标分析,对组合硬化模型进行验证,并对3种材料的承载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C700/980DHD+Z和HC780/980CPD+Z的极限冷弯角分别为109.8°和109.6°,优于HC700/980DPD+Z;前纵梁静态三点弯曲试验测试与仿真分析中关键参数的最大误差在6%左右,表明材料本构模型的精度较高;HC780/980CPD+Z的承载力峰值最大,达到15.1 k N;HC700/980DHD+Z达到承载力峰值的位移最大,达到52 mm;屈强比对静态承载过程的峰值力产生重要影响,而断后伸长率的增加提升了材料的强塑积和塑性应变变形,使得承载力峰值的位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钢 极限冷弯 硬化行为 本构模型 三点弯曲
原文传递
柔度法测算三点弯曲试样疲劳裂纹长度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高宇昊 王佳 +2 位作者 朱官朋 房坤 翟建飞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3期4-9,15,共7页
使用柔度法对不同厚度三点弯曲试样的疲劳裂纹长度进行测算,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试样厚度、柔度函数关系式的适用条件、材料的弹性模量、裂纹前缘弯曲程度、引伸计标距等因素对柔度法测算裂纹长度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归... 使用柔度法对不同厚度三点弯曲试样的疲劳裂纹长度进行测算,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试样厚度、柔度函数关系式的适用条件、材料的弹性模量、裂纹前缘弯曲程度、引伸计标距等因素对柔度法测算裂纹长度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归一化实际裂纹长度不小于0.3是保证柔度法测算结果准确性的必要条件;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平直的贯穿型裂纹,归一化模拟裂纹长度不小于0.3时,柔度函数关系式与模拟结果的吻合程度较高;当试样厚度不大于40 mm时,在柔度函数关系式中使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测算结果;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裂纹前缘圆弧角度增大,裂纹平直度降低,导致测算裂纹长度比实际裂纹长度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试样 柔度法 裂纹长度 有限元模拟 疲劳裂纹扩展试验
下载PDF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增强混凝土三点弯曲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华吴超 娄佳俊 +2 位作者 吴晔 章宝华 刘优平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研究内嵌式玻璃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的抗弯性能以及破坏模式,对玻璃纤维混凝土展开三点弯曲试验研究,分析了玻璃纤维材料的网格尺寸、层数、短纤维含量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层数的增加,混凝土试件的抗弯韧... 为了研究内嵌式玻璃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的抗弯性能以及破坏模式,对玻璃纤维混凝土展开三点弯曲试验研究,分析了玻璃纤维材料的网格尺寸、层数、短纤维含量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层数的增加,混凝土试件的抗弯韧性较素混凝土有明显上升,极限载荷比值最大达到352%;随着纤维网格尺寸的变大,混凝土试件抗弯韧性逐渐下降直至趋近于素混凝土;当混凝土试件中掺入混凝土体积2%的短纤维后,试件的抗弯性能较素混凝土提升了200%,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表现出良好的抗弯性能;混凝土掺入玻璃纤维后破坏模式从脆性破坏转变成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纤维织物复合材料 三点弯曲试验 破坏模式
下载PDF
三点弯曲下不同加载速率对层状岩体中裂纹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志良 马衍坤 +3 位作者 叶鹏 常仁强 王登科 王猛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81-84,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加载下裂纹在含弱层理三层岩体中的扩展特征,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下预制裂纹且中间层是弱层理的三层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采用了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分析了加载过程中裂缝的产生、扩展和贯穿过程,得到了试验过程中裂纹... 为了研究不同加载下裂纹在含弱层理三层岩体中的扩展特征,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下预制裂纹且中间层是弱层理的三层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采用了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分析了加载过程中裂缝的产生、扩展和贯穿过程,得到了试验过程中裂纹扩展和水平应变云图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弱层理对层状岩体裂纹的扩展有阻碍作用,当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总裂纹长度与顺层破裂裂纹也增加,因此弱层理的止裂效果与加载速率成正比的关系。此外,通过DIC分析得到的应变云图能够直观表征层状岩体断裂时应变演化及裂缝产生、扩展和贯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 层状岩体 岩石破裂 数字图像相关
下载PDF
跨厚比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三点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一超 李鹏 周菊萍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8,共6页
本文分别以日本东丽T700SC、T1100G碳纤维为增强体,自制树脂体系为基体,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研究了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在跨厚比为16∶1、32∶1、40∶1、50∶1时三点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着重分析了对应... 本文分别以日本东丽T700SC、T1100G碳纤维为增强体,自制树脂体系为基体,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研究了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在跨厚比为16∶1、32∶1、40∶1、50∶1时三点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着重分析了对应的弯曲破坏模式。结果表明:T700、T11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最佳跨厚比分别为32∶1和40∶1,对应的破坏模式均为上表面压缩和分层破坏。在32∶1的标准跨厚比下,T1100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弯曲强度为1 779.87 MPa,仅比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高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跨厚比 三点弯曲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的三点弯曲性能
7
作者 于志强 郭章新 +3 位作者 卫世义 梁建国 李永存 郑伟鹏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4-590,共7页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蜂窝夹芯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面板类型(碳纤维面板、玻璃纤维面板、碳纤维/玻璃纤维面板)以及面板厚度和芯体孔径大小对结构破坏模式、极限载荷和能量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铝...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蜂窝夹芯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面板类型(碳纤维面板、玻璃纤维面板、碳纤维/玻璃纤维面板)以及面板厚度和芯体孔径大小对结构破坏模式、极限载荷和能量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铝蜂窝夹芯结构相较于其他两种结构,其极限载荷和能量吸收更强;面板越厚,芯体孔径越小,结构的极限载荷和能量吸收越强;面板厚度对于能量吸收影响较大,芯体孔径对极限载荷影响较大。对碳纤维/铝蜂窝夹芯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对其破坏变形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后,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试验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指导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蜂窝夹芯结构 三点弯曲 极限载荷 能量吸收
下载PDF
三点弯曲工况下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方管的材料特性研究
8
作者 陈光 冯玉鹏 +2 位作者 解东旋 肖森 景国玺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8-606,共9页
在汽车碰撞产生的弯曲载荷下,复合材料安全构件应具有抵抗变形和耗散碰撞能量的能力。为确定三点弯曲工况中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梁的渐进损伤材料模型力学参数,开展了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特性试验和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方管三点弯... 在汽车碰撞产生的弯曲载荷下,复合材料安全构件应具有抵抗变形和耗散碰撞能量的能力。为确定三点弯曲工况中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梁的渐进损伤材料模型力学参数,开展了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特性试验和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方管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该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弯曲失效历程及力-变形特性。进而分析了渐进损伤材料模型中各非试验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讨论了多层壳建模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获得了复合材料渐进损伤模型的非试验参数和有效的仿真建模方法。获得的材料特性可用于该材料结构在相似工况中的碰撞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编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力学特性 三点弯曲 材料模型 模型标定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的断裂性能
9
作者 金轶凡 陶燕 +2 位作者 柴栋 徐赛仙 李柳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7,共8页
为探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的断裂性能,采用《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的三点弯曲梁法,制作缝高比为0.4的不同纤维长度及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利用MTS试验机对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得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的试验结果,并对P-CMOD... 为探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的断裂性能,采用《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的三点弯曲梁法,制作缝高比为0.4的不同纤维长度及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利用MTS试验机对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得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的试验结果,并对P-CMOD曲线、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及断裂能等断裂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后,试件的断裂性能得到了提升,纤维掺量越多,纤维长度越长,P-CMOD曲线的下降段越饱满;纤维长度为18 mm、掺量为1.5%的试件起裂韧度及失稳断裂韧度的提升最为明显;纤维长度为12 mm、掺量为1.5%的试件断裂能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三点弯曲梁法 起裂韧度 失稳韧度 断裂能
下载PDF
覆铜板三点弯曲试验与脆性表征研究
10
作者 张君宝 任树元 吴小连 《印制电路信息》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通过对样品弯曲试验获得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以及挠度研究发现:添加填料后样品弯曲弹性模量提高,但弯曲强度和挠度均下降。参考“覆铜板弯曲应力-应变模型”对不同树脂体系无填料样品测试结果分析发现,评判得出的韧性排序符合根据... 通过对样品弯曲试验获得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以及挠度研究发现:添加填料后样品弯曲弹性模量提高,但弯曲强度和挠度均下降。参考“覆铜板弯曲应力-应变模型”对不同树脂体系无填料样品测试结果分析发现,评判得出的韧性排序符合根据树脂结构理论以及实际应用结果的预判顺序。通过对弯曲试验的载荷-挠度曲线研究,提出了“弯曲断裂功”,它是弯曲试验中各特征量的综合表现,与“弯曲应力-曲线模型”类似,对脆韧性的评判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铜板 三点弯曲 弹性模量 挠度
下载PDF
三点弯曲梁法下的铁尾矿砂混凝土断裂行为研究
11
作者 张瑶 马卫华 《唐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5-20,26,共7页
文章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开展对铁尾矿砂混凝土的研究,采用三点弯曲梁法对铁尾矿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进行断裂试验,测定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和荷载-应变(P-ε)曲线,依据混凝土双K模型确定起裂荷载(P_(ini))、失稳荷载(P_(max)... 文章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开展对铁尾矿砂混凝土的研究,采用三点弯曲梁法对铁尾矿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进行断裂试验,测定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和荷载-应变(P-ε)曲线,依据混凝土双K模型确定起裂荷载(P_(ini))、失稳荷载(P_(max))、起裂韧度(K_(Ic)^(ini))和失稳韧度(K_(Ic)^(un)),并利用扫描电镜对断裂面进行观测。通过比较断裂过程曲线和断裂参数发现,两种混凝土的断裂过程没有明显差异,铁尾矿砂混凝土的P_(ini),P max,K_(Ic)^(ini)和K_(Ic)^(un)均高于河砂混凝土,其中P_(ini)和K_(Ic)^(ini)更加明显。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加入铁尾矿砂能够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砂混凝土 断裂力学 三点弯曲梁法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三点弯曲试验条件下花岗岩声发射横纵波特征及损伤演化
12
作者 梁鹏 刘俊岭 +1 位作者 李壮 何吉民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0-709,共10页
开展花岗岩三点弯曲试验,利用横纵波两种传感器接收花岗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对比分析声发射横纵波信号的时频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声发射横纵波建立损伤变量,探讨花岗岩三点弯曲条件下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破坏过程声... 开展花岗岩三点弯曲试验,利用横纵波两种传感器接收花岗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对比分析声发射横纵波信号的时频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声发射横纵波建立损伤变量,探讨花岗岩三点弯曲条件下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破坏过程声发射横纵波事件率变化趋势较为相似,临近峰值载荷时均加速上升,破坏时达到峰值,但纵波事件率加速点早于横波事件率;声发射横纵波能率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峰前低水平稳定变化、峰后陡升到峰值的特征。声发射横纵波主频在临近峰值载荷逐渐形成主频条带,但其频率存在差异,纵波主频分布在0-10 kHz、30-50 kHz和100-110 kHz,而横波主频集中分布在0-10 kHz。相比纵波损伤变量,横波损伤变量能够刻画峰后损伤急速发展的过程,能较好地表征花岗岩三点弯曲作用下损伤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试验 声发射 横波 纵波 时频特征 损伤演化
下载PDF
循环高温淬火后花岗岩三点弯曲试验研究
13
作者 张帆 吕敦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103,共8页
高温作用对地下热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高温对花岗岩Ⅰ型断裂韧度的影响,对400℃循环高温淬火(1、3、5、7次)后的半圆弯曲花岗岩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循环高温淬火后花岗岩试样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 高温作用对地下热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高温对花岗岩Ⅰ型断裂韧度的影响,对400℃循环高温淬火(1、3、5、7次)后的半圆弯曲花岗岩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循环高温淬火后花岗岩试样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和断裂韧度随淬火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花岗岩的质量和密度逐渐减小,峰值荷载不断降低,断裂面粗糙度逐渐增加,断裂韧度明显下降。研究结果可为地热能开发以及地下岩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高温淬火 热循环 断裂韧度 三点弯曲试验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量三点弯曲试验改进方案
14
作者 孙先念 韩天福 刘杨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是衡量其材料特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多采用短梁法对其进行测量,但短梁法试验失效模式复杂,试验有效率低。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梁三点弯曲强度实验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量方法,此方法通过在三点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是衡量其材料特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多采用短梁法对其进行测量,但短梁法试验失效模式复杂,试验有效率低。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梁三点弯曲强度实验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量方法,此方法通过在三点弯曲的长梁试件表面粘贴金属增强体,改变梁的跨高比,从而改变梁内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的比值,使之与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之比相匹配,保障复合材料层合梁在三点弯曲工况下首先发生层间剪切失效,进而测量出层间剪切强度。该文基于推导的理论公式,论证层合梁表面粘贴增强体后,引发层间剪切失效的可行性;再进一步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精度;最后对所提出试验改进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玻璃纤维增强层合梁上下表面粘贴铝合金增强体后,使层合梁在三点弯曲工况下,可以方便可靠地测得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剪切强度 层间切应力 三点弯曲试验
下载PDF
新型冷作模具钢HYC1MOD三点弯曲疲劳性能
15
作者 李金玉 康杰 +1 位作者 苏孺 李栋 《河北冶金》 2023年第4期18-21,48,共5页
以一种新型冷作模具钢HYC1MOD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其高周疲劳性能,结合残余应力演变和断口形貌分析探讨了其断裂损伤机制。结果表明,新型冷作模具钢HYC1MOD的疲劳极限为393.75 MPa,疲劳寿命与应力幅之间的关系式为△... 以一种新型冷作模具钢HYC1MOD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其高周疲劳性能,结合残余应力演变和断口形貌分析探讨了其断裂损伤机制。结果表明,新型冷作模具钢HYC1MOD的疲劳极限为393.75 MPa,疲劳寿命与应力幅之间的关系式为△σ_(a)=2078.22-336.73 lgN_(f)。疲劳断裂模式为脆性断裂,疲劳裂纹主要起源于大尺寸含Cr碳化物。随疲劳周次的增加,裂纹源处的残余应力一直表现为压应力,且变化平缓,只在最终断裂时快速降低,这表明新型冷作模具钢HYC1MOD的疲劳裂纹一旦形成就快速扩展导致断裂失效,与其脆性断裂的模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三点弯曲 疲劳 碳化物 残余应力
下载PDF
三点弯曲梁法研究砼双K断裂参数及其尺寸效应 被引量:31
16
作者 吴智敏 徐世烺 +1 位作者 王金来 刘毅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24,共9页
本文采用三点弯曲梁试件利用在试验中测得的最大荷载 Pm ax及对应的裂缝口张开位移CMODc等参数 ,根据虚拟裂缝模型求得了砼裂缝亚临界扩展量 Δac、起裂断裂韧度 KiniIC、失稳断裂韧度 KunIC(即双 K断裂参数 )及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 CT... 本文采用三点弯曲梁试件利用在试验中测得的最大荷载 Pm ax及对应的裂缝口张开位移CMODc等参数 ,根据虚拟裂缝模型求得了砼裂缝亚临界扩展量 Δac、起裂断裂韧度 KiniIC、失稳断裂韧度 KunIC(即双 K断裂参数 )及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 CTODc。结果表明 ,砼双 K断裂参数及 CTODc均与试件尺寸无关 ,可以作为描述砼结构裂缝的起裂、稳定扩展及失稳断裂全过程的材料常数 ,而且试验方法简单 ,无需加卸载过程且在普通实验室即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K断裂参数 混凝土 尺寸效应 三点弯曲梁法
下载PDF
半圆盘三点弯曲法测定页岩断裂韧度(K_(IC))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子江 刘大安 +2 位作者 崔振东 唐铁吾 韩伟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58-266,共9页
为了准确测试页岩的I型断裂韧度K_(IC),分别采用直切槽半圆盘试样(NSCB)和人字形切槽半圆盘试样(CCNSCB),在3种预制切槽布置模式(splitter、arrester、divider)下,开展三点弯曲加载实验。通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两类方法 K_(IC)测算... 为了准确测试页岩的I型断裂韧度K_(IC),分别采用直切槽半圆盘试样(NSCB)和人字形切槽半圆盘试样(CCNSCB),在3种预制切槽布置模式(splitter、arrester、divider)下,开展三点弯曲加载实验。通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两类方法 K_(IC)测算值的离散性,并评价各自适用性。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件破裂后的裂纹扩展路径和破裂面断口形态。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给出页岩试件粗糙起伏断口表面能计算公式,分析页岩试件实测值K_(IC)离散的原因,并用最小耗能原理解释裂缝在页岩试件扩展过程中形成粗糙断裂面的机理。对比分析两种试样类型测试的K_(IC)值,认为两种方法在切槽平行层理布置的情况下测算值离散程度一致,二者都适用;对于切槽垂直层理两种布置方式下NSCB试件更容易发生裂缝偏转,导致产生Ⅰ-Ⅱ复合型断裂,使试验失效;CCNSCB试件的韧带具有良好的裂缝扩展导向作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加载配置非对称性带来的不利影响,CCNSCB比NSCB测得的K_(IC)值离散性更小,更适用于各向异性页岩的K_(IC)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I型断裂韧度 三点弯曲 CCNSCB和NSCB 断裂机理
原文传递
三点弯曲梁法研究混凝土断裂能及其试件尺寸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徐世烺 赵国藩 +1 位作者 刘毅 叶丽达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9-86,共8页
采用不同体积、厚度、跨度、高度4个系列计14组最大尺寸为2400min×600mm×600mm的三点弯曲切口梁试件测试了混凝土断裂能GF.结果表明,断裂能有随试件体积的增大而增大、随试件跨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采用不同体积、厚度、跨度、高度4个系列计14组最大尺寸为2400min×600mm×600mm的三点弯曲切口梁试件测试了混凝土断裂能GF.结果表明,断裂能有随试件体积的增大而增大、随试件跨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当试件厚度大于200mm后,断裂能与试件厚度无关。随试件高度的增大,断裂能也随之增大.因此,混凝土断裂能同断裂韧度KIC-样存在着明显的尺寸效应现象,其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梁法 混凝土 断裂能
下载PDF
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砂岩三点弯曲的断裂特性 被引量:18
19
作者 左建平 谢和平 +2 位作者 刘瑜杰 胡本 卢菁芳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影响下小尺度砂岩试件的断裂特性,证实温度的影响是明显的.125℃是个临界温度点,此时不仅砂岩的平均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而且这时砂岩的裂纹扩展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低温(低于125℃)热处理后砂...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影响下小尺度砂岩试件的断裂特性,证实温度的影响是明显的.125℃是个临界温度点,此时不仅砂岩的平均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而且这时砂岩的裂纹扩展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低温(低于125℃)热处理后砂岩的断裂以沿颗粒断裂机制为主;而高温(大于125℃)热处理后的砂岩的断裂以破断颗粒和沿颗粒的混合断裂机制为主.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砂岩的力学特性变得不稳定,这可能是由于粘土物质内部部分吸附水及层间水的蒸发使得粘土物质孔隙结构发生了变化及力学行为变得不稳定所造成的.从125℃到600℃,砂岩的断裂韧性整体有下降趋势,有约50%的降幅,这不仅与温度影响了粘土物质与矿物的胶结情况有关,也与高温处理后砂岩表面出现的热开裂有关,还与因矿物颗粒及粘土物质的热学性质差异导致冷却后存在的残余应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温度 三点弯曲 临界温度 断裂韧性
下载PDF
关于三点弯曲法确定混凝土断裂能的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东 刘娟淯 +1 位作者 陈兵 吴科如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在分析三点弯曲法测量混凝土断裂能误差来源的基础上,对试验机系统进行特殊设计,可以排除绝大多数误差来源.荷载挠度曲线下降段被截断的尾部曲线对断裂能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采用荷载挠度曲线下降段尾部曲线的形式估算被截断的... 在分析三点弯曲法测量混凝土断裂能误差来源的基础上,对试验机系统进行特殊设计,可以排除绝大多数误差来源.荷载挠度曲线下降段被截断的尾部曲线对断裂能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采用荷载挠度曲线下降段尾部曲线的形式估算被截断的尾部曲线对断裂能测量结果的影响,基本上解释了断裂能测量结果的尺寸效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断裂能 三点弯曲 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