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4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籍测绘研究及其标准化探索
1
作者 徐洪秀 杨玉忠 +2 位作者 王赫 吴洪涛 谭新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二维地籍的土地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日趋紧张的城市空间管理需求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三维地籍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三维地籍测绘解决土地立体化管理难点、痛点的技术路线,然后开展了三维地籍标准化探索,重点介绍... 针对传统的基于二维地籍的土地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日趋紧张的城市空间管理需求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三维地籍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三维地籍测绘解决土地立体化管理难点、痛点的技术路线,然后开展了三维地籍标准化探索,重点介绍《三维地籍产权体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并将研究路线及此标准应用到典型案例中,以证明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标准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籍 三维产权体 测绘 标准化
原文传递
正畸过程中牙齿三维方向变化的模型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冉(综述) 侯彦 +1 位作者 刘娜 张扬(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牙齿三维方向上移动效率的评价是评估正畸疗效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矫治器及矫正技术不断进步,用于研究正畸矫治牙齿三维方向移动效率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以牙齿移动测量方式发展为主线,介绍了由手工石膏模... 牙齿三维方向上移动效率的评价是评估正畸疗效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矫治器及矫正技术不断进步,用于研究正畸矫治牙齿三维方向移动效率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以牙齿移动测量方式发展为主线,介绍了由手工石膏模型测量转向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字化模型的测量过程和依据,并对三维数字化模型数据获取方式、储存文件格式及可选择的分析处理软件进行了说明,以及回顾了前人对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三维重叠的部分研究,总结了目前对光学扫描及X线扫描得到的两种三维模型数据常用的配准方法和配准区域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三维测量 三维重叠 牙模型 牙移动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舰船模型三维重建方法
3
作者 王玉 孙红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64,共4页
为保证舰船模型三维重建的完整性以及细节程度,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舰船模型三维重建方法。基于双目立体视觉计算全局舰船目标点云坐标,生成舰船全局的三维点云数据;多视角点云配准方法对该数据进行配准后,输入多尺度特征递归卷积的稠... 为保证舰船模型三维重建的完整性以及细节程度,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舰船模型三维重建方法。基于双目立体视觉计算全局舰船目标点云坐标,生成舰船全局的三维点云数据;多视角点云配准方法对该数据进行配准后,输入多尺度特征递归卷积的稠密点云重建网络模型中,通过该模型生成舰船模型三维深度图,在此基础上,利用运动结构法完成舰船深度图中的三维曲线重建,对舰船模型进行颜色渲染,输出舰船模型三维重建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完成不同图像之间对应点的可靠匹配,确定各点的坐标位置;三维重建后模型的空间偏差均在0.015以下;能够较好地完成舰船结构的重建,重建后舰船模型的完整性较好,清晰呈现舰船的结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舰船模型 三维重建 多视角 颜色渲染 三维曲线重建
下载PDF
高性能集群计算环境下实景三维高效建模
4
作者 汪舜敏 杨博雄 +3 位作者 李社蕾 于营 杨婷婷 梁志勇 《中国信息界》 2024年第2期225-227,共3页
引言。实景三维(3D Real Scene)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的数字虚拟空间[1],是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动态化和智能化的数据基础。倾斜摄影测量是近年来航测领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引言。实景三维(3D Real Scene)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的数字虚拟空间[1],是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动态化和智能化的数据基础。倾斜摄影测量是近年来航测领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倾斜摄影测量相机是当前构建城市实景三维模型的主要手段。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丰富的纹理信息数据,生成密集三维点云和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模型,并结合自动化实景建模,实现大范围三维场景的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真实还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测量 高性能集群 三维点云 不规则三角网 实景三维 三维场景 虚拟空间 管理精细化
下载PDF
基于图像三维重建的隧道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测定方法研究
5
作者 阳军生 王子建 +2 位作者 汤宇 梁雄 刘德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4,共9页
针对复杂隧道施工环境下如何快速、准确测量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三维重建技术中的主要理论和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隧道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坐标标记版和手持相机快速采集图像,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FM)算... 针对复杂隧道施工环境下如何快速、准确测量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三维重建技术中的主要理论和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隧道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坐标标记版和手持相机快速采集图像,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FM)算法、基于面片的密集匹配(PMVS)算法与三角剖分原则实现隧道实际开挖轮廓及初支内轮廓的三维曲面网格模型的建立;通过网格射线法,将隧道实际开挖轮廓与初支内轮廓三维网格模型进行空间差值求解,获得初支实际有效的喷射混凝土体积;最后,结合实际喷射混凝土总用量,完成喷射混凝土回弹量的测定,并以郑万高铁巴东隧道为依托进行现场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测得的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比传统现场称重法测试结果更为合理,准确性更高,说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测试;在现场应用中,结合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测试结果提出的降低回弹率的施工质量控制建议,现场采用后施工良好,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该测定方法简便高效、成本低、不干扰施工,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喷射混凝土回弹率 三维图像点云 图像三维重建
下载PDF
露天矿含弱层边坡三维危险滑面构建及稳定性计算
6
作者 陈应显 王鹏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6-992,共7页
露天矿含弱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是露天开采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实际工程问题复杂多样,基于二维计算会导致结果偏于保守,有时无法满足复杂工程的需要,因此,开展含弱层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基于标准椭球,对其进行空... 露天矿含弱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是露天开采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实际工程问题复杂多样,基于二维计算会导致结果偏于保守,有时无法满足复杂工程的需要,因此,开展含弱层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基于标准椭球,对其进行空间几何变换,与边坡插值生成一种由x_(a)等6个参数控制的椭球危险滑面,将椭球滑面与弱层结构面进行组合插值,构建含弱层边坡三维危险滑面;使用三维剩余推力法和遗传算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并进行最危险滑面搜索,使用经典算例对方法进行验证,发现含弱层边坡随着滑体宽度增加稳定性系数逐渐降低。以锡林浩特某露天矿为应用实例,对东北帮含弱层边坡进行三维稳定性计算,验证了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边坡稳定性 三维剩余推力法 三维组合滑面 稳定性系数
原文传递
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车辆检测算法
7
作者 陶洋 汤新玲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4年第5期40-48,共9页
在自动驾驶中,车辆的三维目标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场景理解任务。相比于昂贵的雷达设备,借助双目设备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有成本低定位准确的特点。基于立体区域卷积神经网络(Stereo RCNN)提出了一种用于双目视觉的三维目标检测OC-3DNet算法... 在自动驾驶中,车辆的三维目标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场景理解任务。相比于昂贵的雷达设备,借助双目设备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有成本低定位准确的特点。基于立体区域卷积神经网络(Stereo RCNN)提出了一种用于双目视觉的三维目标检测OC-3DNet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精度。针对特征提取高分辨率与感受野的矛盾,结合特征提取网络与注意力引导特征金字塔(AC-FPN),有效地提高了算法对小目标的检测精度。针对三维中心投影检测误差大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中心投影与二维中心的约束关系,进一步提升了三维目标检测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OC-3DNet算法在以0.7为阈值的三维目标检测上平均精度为43%,较Stereo R-CNN三维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提升了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三维目标检测 AC-FPN 三维中心点预测
下载PDF
浅谈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城市三维地籍管理系统开发
8
作者 任方园 王乐 +1 位作者 陈良 刘斯琳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8期35-37,共3页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的二维地籍管理模式渐渐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的管理需求,三维地籍管理因具有三维可视化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时,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逐渐积累的海量模型数据也为三维地籍管理系统...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的二维地籍管理模式渐渐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的管理需求,三维地籍管理因具有三维可视化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时,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逐渐积累的海量模型数据也为三维地籍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保障。本文以三维地籍业务需求为导向,以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三维数据融合模型为基层数据底座,利用Unity3D引擎加载Cesium for Unity插件搭建三维可视化前端平台,基于MySQL数据库搭建后台数据存储系统,通过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开发具体应用程序。通过各种开发工具的综合运用,以软件开发的方式,开发出一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城市三维地籍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三维地籍 三维数据融合
下载PDF
任意未知三维二粒子态的短距离量子隐形传态
9
作者 彭家寅 刘淼 +1 位作者 汤建钢 向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为克服长距离量子隐形传态方案中局域操作受限,且易受环境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缺陷,利用1个三维Bell态和1个处于基态的辅助粒子作为量子信道,提出一个任意未知三维二粒子态的短距离量子隐形传态新方案.在该方案中,发送方和接收方除共享三... 为克服长距离量子隐形传态方案中局域操作受限,且易受环境干扰影响通信质量的缺陷,利用1个三维Bell态和1个处于基态的辅助粒子作为量子信道,提出一个任意未知三维二粒子态的短距离量子隐形传态新方案.在该方案中,发送方和接收方除共享三维Bell态外,还必须预先共享1个辅助粒子.发送者对辅助粒子执行量子门运算后,需对其Bell粒子和未知量子系统进行联合测量,并向接收者发送该测量的经典信息.结果表明,接收者以100%的概率将自己拥有的Bell粒子与辅助粒子的量子态转换成被发送者摧毁的未知量子态的精确复制品.本方案传输距离短、承载信息量大、耗费纠缠资源少,在诸如芯片的固态器件上的量子隐形传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三维隐形传态 短距离 三维Bell态 三维二粒子态
下载PDF
快速实现三维虚拟校园开发的方案与实践
10
作者 孙君菊 王雪芹 《福建电脑》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三维虚拟校园开发对于校园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3DStudioMax和Virtual Reality Platform技术相结合的三维虚拟校园建设方案。通过三维建模、纹理贴图、渲染烘焙、交互设计等技术操作,实现校园景观仿真、校园导航和... 三维虚拟校园开发对于校园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3DStudioMax和Virtual Reality Platform技术相结合的三维虚拟校园建设方案。通过三维建模、纹理贴图、渲染烘焙、交互设计等技术操作,实现校园景观仿真、校园导航和交互查询等功能。实践的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方案可以良好地实现实体景观三维虚拟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数字化应用 三维虚拟校园
下载PDF
AIGC辅助三维动画场景模型设计的应用探索
11
作者 庞清林 《炫动漫》 2024年第2期0251-0253,共3页
AIGC技术已经在三维动画行业的前期美术领域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在三维模型阶段的应用相对受限。目前,AIGC尚不能直接生成高精度模型。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充分利用AIGC来辅助进行三维动画场景模型设计,分析三维动画场景模型的制作流程,并通... AIGC技术已经在三维动画行业的前期美术领域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在三维模型阶段的应用相对受限。目前,AIGC尚不能直接生成高精度模型。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充分利用AIGC来辅助进行三维动画场景模型设计,分析三维动画场景模型的制作流程,并通过AIGC实现优化设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三维动画的制作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画 三维场景设计 AIGC 三维模型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为地震数值预测带来的机遇
12
作者 姚琪 鲁人齐 +3 位作者 苏鹏 王辉 朱亚玲 王力维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地震预测预报亟需从经验性预测向数值预测转变,但是建模难的问题制约了地震数值预测的发展和行业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震行业的应用,为地震数值预测带来了解决模型问题的机遇。文中从地震数值预测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 地震预测预报亟需从经验性预测向数值预测转变,但是建模难的问题制约了地震数值预测的发展和行业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震行业的应用,为地震数值预测带来了解决模型问题的机遇。文中从地震数值预测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简述了地震数值预测目前存在的难点。随后简述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在地震行业的应用,以及国内外三维公共断层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情况。结合以上2部分内容,对如何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解决地震数值预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展望,包括多源多精度异构数据的联合建模、地质模型-属性模型-数值模型一体化建模、平直断层结构建模、三维断层结构建模、数据-模型-计算的迭代与相互驱动等。最后简述了三维地质建模在地震数值预测应用中的难点。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有望为地震数值预测及相关数值计算领域提供更逼近现实的数值模型和几何模型,可缩短建模工期,实现快速更新迭代,从而解决建模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震数值预测 三维公共断层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技术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
13
作者 杨其璇 任瑞亮 +2 位作者 马全明 孙学孔 边春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隧道及附属设施的三维建模。通过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包括拼接、去噪和精简等操作;然后利用特征点云提取方法结合BIM建模软件和可... 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隧道及附属设施的三维建模。通过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包括拼接、去噪和精简等操作;然后利用特征点云提取方法结合BIM建模软件和可视化编程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测绘方法无法获取和处理复杂地下建筑物信息及BIM模型中信息孤岛问题。本文方法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维管理的信息化和三维可视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BIM技术 点云数据 三维建模 DYNAMO 城市轨道交通
原文传递
裸眼三维显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云梦 刘胜林 +2 位作者 冯庆敏 黄丽娜 张强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38-43,56,共7页
裸眼三维显示技术有良好的三维视觉效果且无需可穿戴设备辅助,能呈现三维医学图像的深度、位置及复杂结构等信息,可使观看者多角度获得组织器官的信息,减少认知负荷,有助于医学教学并开辟了规划和诊断的创新方法。裸眼三维增强现实显示... 裸眼三维显示技术有良好的三维视觉效果且无需可穿戴设备辅助,能呈现三维医学图像的深度、位置及复杂结构等信息,可使观看者多角度获得组织器官的信息,减少认知负荷,有助于医学教学并开辟了规划和诊断的创新方法。裸眼三维增强现实显示能将医学图像显示在真实三维空间中,实现虚实融合,对医学研究有很大助力。该文综述了裸眼三维显示技术在医学诊断、临床手术和康复训练三大方面的应用研究,为裸眼三维显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后续研发提供方向,从而辅助医学研究,改善医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三维 三维显示 医学应用
下载PDF
耳道全自动三维重建技术研究
15
作者 梁毅途 徐立 徐刚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
随着人们对不规则形体三维重建的效率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全新的自动获取三维信息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耳道全自动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方案。通过硬件系统三维扫描人耳,快速、全自动采集三维点云数据。通过软件获取各扫描... 随着人们对不规则形体三维重建的效率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全新的自动获取三维信息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耳道全自动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方案。通过硬件系统三维扫描人耳,快速、全自动采集三维点云数据。通过软件获取各扫描路径的点云数据,进行一系列配准处理,例如噪声滤波、点云简化和点云三维重构等,重构耳朵的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耳道数据库和特征库,对采集到的耳道数据进行匹配算法,找到最佳的耳道模型,完成耳廓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朵模型 三维扫描 耳道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融合尺度与信心指数的三维表面重建算法
16
作者 李亚兰 陆汝华 +2 位作者 黄健全 蒋纯志 李翔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针对包含细小结构场景的三维表面重建精度和完整度难以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三维点云尺度与信心指数的三维表面重建算法。构建了一个表面隐函数,采用高斯函数为其基函数,三阶贝塞尔函数为其权重函数,并根据点云尺度与信心指数大小自... 针对包含细小结构场景的三维表面重建精度和完整度难以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三维点云尺度与信心指数的三维表面重建算法。构建了一个表面隐函数,采用高斯函数为其基函数,三阶贝塞尔函数为其权重函数,并根据点云尺度与信心指数大小自适应调整基函数覆盖范围与权重函数取值。采用八叉树存储与处理数据,根据点云尺度大小自适应划分八叉树结构,从而自适应调整表面隐函数三维采样密度。通过无约束等值面提取方法,提取隐函数等值面,从而得到三维表面。与几种典型表面重建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重建三维表面细节清晰,整体重建精度与完整度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八叉树 连续隐函数 尺度 信心指数
下载PDF
桩端岩溶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
17
作者 孙红林 张邦 +4 位作者 刘铁华 刘铁 化希瑞 陈健 汪文刚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37,共8页
研究目的:岩溶地区大直径桩基础受桩端岩溶的威胁大,探查不清或处理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桩基承载力不足等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现有探测方法难以在桩底复杂泥水环境下实现桩端三维精细化探测。本文基于超声相控阵全聚焦成像原理,提出一种全新... 研究目的:岩溶地区大直径桩基础受桩端岩溶的威胁大,探查不清或处理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桩基承载力不足等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现有探测方法难以在桩底复杂泥水环境下实现桩端三维精细化探测。本文基于超声相控阵全聚焦成像原理,提出一种全新的桩端岩溶三维探测方法,以实现对桩端一定范围内地质结构进行三维高精度成像。研究结论:(1)本方法和装备在桩底采集超声数据并成像,可对桩端一定深度和冲切角范围内岩溶三维高精度成像;(2)足尺模型试验表明本装备可探测桩端10 m以内溶洞且探测精度优于0.1 m;(3)工程实践表明本装备可有效查明桩端岩溶、破碎裂隙,探测结果准确可靠;(4)本装备能适应桩底各种恶劣的环境,探测过程简单高效,时效性强,对保障岩溶区桩基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桩 岩溶探测 超声相控 三维成像 高精度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图像三维重建与点云配准的着装间隙量表征
18
作者 卢志洁 侯珏 +1 位作者 杨阳 刘正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02-209,共8页
为了分析人体不同姿势下的着装间隙量,采用多视角图像三维重建方法获取净体和着装的三维点云,利用OpenPose人体姿态估计模型确定关节点并逆投影到三维空间,获得净体和着装两层点云粗配准的匹配点坐标;基于着装未覆盖的人体点云,通过最... 为了分析人体不同姿势下的着装间隙量,采用多视角图像三维重建方法获取净体和着装的三维点云,利用OpenPose人体姿态估计模型确定关节点并逆投影到三维空间,获得净体和着装两层点云粗配准的匹配点坐标;基于着装未覆盖的人体点云,通过最近点迭代(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实现两层点云的精配准,并对配准模型进行验证,建立三维着装模型。根据三维着装模型计算两层点云间的最近邻域距离表征着装间隙量。结果显示:经两步配准后,躯干着装未覆盖处两层点云距离平均值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859 mm和3.260 mm,胳膊区域两层点云距离最大的平均值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018 mm和4.735 mm,配准结果精准度较好。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取不同姿势的着装间隙量的大小与分布,为分析着装间隙量与运动的关系、评价舒适性、建立热传递模型及评估虚拟试衣效果提供关键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装间隙量 三维重建 点云配准 三维着装模型 多视角图像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西咸新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19
作者 李林 曾磊 +2 位作者 董英 张戈 朱立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空间复杂的垂向变化,因而无法满足越来越精确的地下空间规划要求。本文以西咸新区沣东沣西为例,结合该区地质地貌背景、工...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空间复杂的垂向变化,因而无法满足越来越精确的地下空间规划要求。本文以西咸新区沣东沣西为例,结合该区地质地貌背景、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现状等特点,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利用三维精细化剖分的评估单元为载体,综合使用多种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从多要素地质模型中定量或定性提取各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开展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0m以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总体适宜开发建设。浅层空间易受文物保护区、地面水体、活动断裂影响,中层空间受城市建成区既有设施及地下构筑物影响较大,深部地下空间主要受断裂影响。该方法能够精细刻画地下空间在垂向上的差异,评估过程与结果能够立体透明化表达,能够定性、定量地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辅助决策,以达到资源保护优先、协同开发的开发利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地质适应性评价 三维地质模型 西咸新区
下载PDF
动态场景的三维重建研究综述
20
作者 孙水发 汤永恒 +4 位作者 王奔 董方敏 李小龙 蔡嘉诚 吴义熔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1-860,共30页
随着静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的不断成熟,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难点。现有的静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对静止的对象有较好的重建效果,一旦场景中对象出现变形或者是相对运动,其重建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发展对动态场景... 随着静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的不断成熟,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难点。现有的静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对静止的对象有较好的重建效果,一旦场景中对象出现变形或者是相对运动,其重建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发展对动态场景的三维重建研究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简要介绍三维重建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知识、静态场景三维重建和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的研究分类及研究现状;全面总结了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研究最新进展,将动态场景三维重建按照基于RGB数据源的动态三维重建和基于RGB-D数据源的动态三维重建进行分类,其中RGB数据源下又可划分为基于模板的动态三维重建、基于非刚性运动恢复结构的动态三维重建和RGB数据源下基于学习的动态三维重建,RGB-D数据源下主要总结归纳基于学习的动态三维重建,对各类典型重建算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介绍了动态场景三维重建在医学、智能制造、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的未来研究方向,并对这个快速发展领域中的各个方向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场景三维重建 模板先验 运动恢复结构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