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对新疆叶尔羌河中游渠首工程闸室抗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葛彩莲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6期40-47,共8页
应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对新疆叶尔羌河中游渠首工程闸室的抗震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海进水闸和泄洪冲砂闸在地震工况下闸室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规定的相应容许值,其整体稳定性是有保障的。
关键词 三维动力有限元法 闸室抗震稳定性 叶尔羌河
下载PDF
复杂工况下地下厂房三维动力响应特性及安全评价
2
作者 张立君 钱磊 《价值工程》 2023年第3期81-84,共4页
为了得到复杂工况下地下厂房的真实动力响应,考虑地下厂房结构、边界条件和受力特性的复杂性,采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开展地下厂房的动力特性分析。计算成果表明:动位移最大值发生在地下厂房的两侧,但各方向的动位移相对都比较小,说明良... 为了得到复杂工况下地下厂房的真实动力响应,考虑地下厂房结构、边界条件和受力特性的复杂性,采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开展地下厂房的动力特性分析。计算成果表明:动位移最大值发生在地下厂房的两侧,但各方向的动位移相对都比较小,说明良好的约束可以有效的减小振动位移;正常工况的动力系数比较小,基本上呈静态响应,其他工况的动力系数相对较大,不会发生共振;不同荷载组合下的结构振幅能满足规范设计要求。其成果为有效优化地下厂房整体动力特性、改进抗振设计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三维动力有限元法 动力特性 动位移
下载PDF
混凝土重力坝全坝段三维动力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海波 杨会臣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137,共5页
混凝土重力坝抗震分析多针对典型坝段采用二维模型进行。但对于较窄河谷、地震烈度较高等情况,坝段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对重力坝的地震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采用全坝段三维有限元模型、计入地基辐射阻尼、坝段间动态接触等影响混凝土重力坝... 混凝土重力坝抗震分析多针对典型坝段采用二维模型进行。但对于较窄河谷、地震烈度较高等情况,坝段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对重力坝的地震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采用全坝段三维有限元模型、计入地基辐射阻尼、坝段间动态接触等影响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响应的关键因素,研究分析高烈度区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响应,并与坝段三维模型、无质量地基模型、无横缝整体坝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揭示各种因素对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响应的影响,并提出提高坝体抗震能力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地震响应 三维动力有限元法 混凝土重力坝 全坝段
原文传递
爆破冲击荷载下隧道振动特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祥秋 周岳峰 周治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4-138,共5页
隧道工程爆破施工引起衬砌结构以及地表建筑物破坏时有发生,研究隧道工程爆破振动效应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对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十分重要。基于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以某城市双连拱隧道工程爆破施工为例,探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隧... 隧道工程爆破施工引起衬砌结构以及地表建筑物破坏时有发生,研究隧道工程爆破振动效应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对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十分重要。基于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以某城市双连拱隧道工程爆破施工为例,探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隧道围岩介质动力响应特征。研究表明,爆破冲击对周围介质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和累积损伤效应,只考虑爆破瞬时最大振动波速对围岩介质以及地表建筑物的影响不能真实反映爆破影响的实质。同时结合具体工程对地表建筑物爆破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建议将现代数值分析方法应用于复杂条件下隧道爆破安全性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冲击荷载 三维动力有限元法 隧道振动 累积损伤效应 安全评价
原文传递
高心墙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赵剑明 刘小生 +3 位作者 陈宁 常亚屏 刘启旺 王宏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102,共6页
针对强震区高心墙堆石坝的特点,在对高土石坝进行三维真非线性有效应力地震反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方法。结合两河口工程,从稳定、变形、防渗体安全等方面对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研... 针对强震区高心墙堆石坝的特点,在对高土石坝进行三维真非线性有效应力地震反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方法。结合两河口工程,从稳定、变形、防渗体安全等方面对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坝坡稳定性、地震残余变形、液化可能性、单元抗震安全性及防渗体安全等多角度的评价结果,初步认为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45g^0.5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极限抗震能力 三维真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 心墙堆石坝 坝坡稳定性 地震残余变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