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导向下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神经发育及Apgar评分的影响
1
作者 董君 郭丹 +1 位作者 徐娜 李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探究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导向下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神经发育及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1年1月份至2024年1月进入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共计60例患儿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30例;其中,对... 探究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导向下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神经发育及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1年1月份至2024年1月进入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共计60例患儿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对观察组患儿实施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导向下综合护理,侧重对比2组患儿Apgar评分,对比两组患儿神经行为改善情况、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婴儿的Apgar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在神经行为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差异不明显(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下降,且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长也有所增长,观察组睡眠时间更是超过了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NICU窒息患儿应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导向下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利于改善患儿Apgar评分,而且可改善患儿神经行为,获得了患儿家长的满意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导向下综合护理 新生儿 APGAR评分 窒息 神经行为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
作者 张林 张灿 +3 位作者 孙秀云 谢萍 张在萍 盛秋 《现代医院》 2025年第2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访谈方式,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经过两论函询,最终确定评价体系的具体...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访谈方式,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经过两论函询,最终确定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结果构建该质量评价体系共包括41项指标,其中结构指标13项、过程指标14项、结果指标14项。两轮专家函询试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3和0.831,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59和0.233。结论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张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本研究的宗旨是对结构-过程-结果这一三维质量评估体系在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持续护理中的实效性进行深入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间收治的60名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实施分组。... 本研究的宗旨是对结构-过程-结果这一三维质量评估体系在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持续护理中的实效性进行深入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间收治的60名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实施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联合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而言,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融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胃肠肿瘤 术后肠造口 延续护理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护理信息化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伍苑晨 李金学 +1 位作者 李小玉 何梅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护理信息化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护理信息化管理水平。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确定护理信息化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最终构...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护理信息化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护理信息化管理水平。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确定护理信息化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最终构建的护理信息化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8个。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65、0.219(P<0.05)。结构、过程、结果三个一级指标权重均为0.3333。结论构建的护理信息化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为护理信息化管理质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护理信息化 护理管理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
作者 杨诗师 鲁铭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129-133,137,共6页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中医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为理论架构,通过文献回顾、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形成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中医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为理论架构,通过文献回顾、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形成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纳入25名函询专家,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2、0.87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6、0.185(P<0.05)。最终确定3项一级指标(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6项二级指标(人才培养、中医护理专业结构占比、辨证施护的能力、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护理临床业务能力考核、中医护理临床实践能力考核)、9项三级指标的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科学,咨询结果可靠,操作性强,可为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结构-过程-结果 中医护理 质量指标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综合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运动能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石伟 张乐乐 刘亚楠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综合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运动能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综合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运动能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综合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的运动能力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问题导向模式 综合护理 运动能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汪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应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3月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应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3月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2组均护理3个月。对比2组运动耐受情况、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6 min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9%)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实施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运动耐受能力,改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下载PDF
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姜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6期163-167,共5页
目的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3月—2022年10月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理论模型作为研究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德尔菲专家... 目的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3月—2022年10月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理论模型作为研究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20/20)和100%(20/2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4和0.908。在2轮专家函询中,所函询专家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较好协调性(P<0.05)。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了包含3个1级指标、11个2级指标、38个3级指标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变异系数<0.20)。结论本次研究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了一套客观、权重设置科学以及内容覆盖全面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体检中心护理管理及制定干预性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中心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体系 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下载PDF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在我国临床专科护理质量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姚一鸣 谭惠仪 邓云云 《护理学》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作为一种系统衡量医疗质量的评估体系模型,是我国护理人员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主要理论基础。本文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来源和理论基本内容方面进行概述;回顾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在我...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作为一种系统衡量医疗质量的评估体系模型,是我国护理人员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主要理论基础。本文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来源和理论基本内容方面进行概述;回顾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在我国急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儿科、肿瘤科等领域的应用,以期完善护理质量的精细化管理,为健全具有我国特色的新时代专科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结构–过程–结果 护理质量 专科护理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王丽娜 冯红燕 +3 位作者 赵佳 李树军 王承云 张会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949-95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8例HSP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8例HSP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患儿干预前及出院3个月后遵医行为(家属配合度、患儿用药依从性及饮食依从性)、家属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统计2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出院3个月后疾病复发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儿家属配合度、患儿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评分及家属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家属配合度、患儿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属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后3个月复发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χ~2=4.062,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5.00%(33/44)(χ~2=5.436,P<0.05)。结论给予HSP患儿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遵医行为,改善家属负性情绪,进而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延续性护理 遵医行为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8
11
作者 应波 朱丛丛 +1 位作者 杭莺 杨莘 《现代临床护理》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heart care unit,CCU)工作的护理质量客观评价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各层级条目,最终形成CCU护理质量...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heart care unit,CCU)工作的护理质量客观评价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各层级条目,最终形成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88.89%、100.00%,权威系数为0.858和0.86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14项三级指标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CCU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用于评价CCU护理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科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下载PDF
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导向的优质护理在新生儿A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丹 耿洪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7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导向的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须行机械通气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 目的探讨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导向的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须行机械通气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导向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呼吸力学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导向的优质护理能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优质护理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小霞 潘佩婵 +1 位作者 李玖利 高东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目的 研究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SCI)致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中山市中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SCI致NB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研究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SCI)致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中山市中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SCI致NB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综合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膀胱功能、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干预8周后,2组的残余尿量均较干预前减少,膀胱容量和最大排尿量均较干预前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膀胱功能指标均更优(P均<0.05)。干预8周后,2组的自护能力测定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8周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干预期间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 在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将基于结构—过程—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应用于SCI致NB患者,可改善其膀胱功能、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尿路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延续护理 膀胱功能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广西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艳琼 黄沂 +4 位作者 蒋菲菲 赵玉玲 刘玲玲 孔秀莲 苏宇虹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9期84-88,共5页
目的:构建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广西中医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 目的:构建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广西中医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24%、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1、0.87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83、0.304(均P<0.01)。最终构建的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9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为广西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中医护理 质量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朱伟华 窦红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7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控... 目的 探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控制,观察组实施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工作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感受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工作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各项护理感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缩短患者手术等待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室 护理管理质量
下载PDF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在脑外伤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春蕾 侍玲 周佳誉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8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在脑外伤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96例脑外伤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三维质量结构... 目的:探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在脑外伤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96例脑外伤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神经发育情况[采用神经行为(NBNA)评分标准]、恢复情况[采用丹佛发育量表(DDST)、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C)]、家长护理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后神经发育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神经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干预后DDST、ASQ-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长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在脑外伤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儿神经发育,提高依从性,加快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 脑外伤 延续性护理 神经发育 护理依从性 并发症
下载PDF
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中的应用
17
作者 苏玉娟 国海燕 +3 位作者 范钰 诸葛岚 余秋燕 于恩光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4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实习的应届全日制护理本科实习生73名,轮转实习10个病区,按实习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管理... 目的观察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实习的应届全日制护理本科实习生73名,轮转实习10个病区,按实习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度制定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核成绩及患者对实习生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8%,15/1850)低于对照组(1.7%,30/1800),OSCE考核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实习生护理工作满意度(95.1%,1759/1850)高于对照组(89.4%,1640/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的临床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工作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带教模式 护理 本科实习生
下载PDF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对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盛文红 汪金秀 于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对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 目的:探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对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取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对护理质量评分、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统计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对护理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P<0.01),患儿家属在护理水平、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方面评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持续质量改进 新生儿重症监护 护理质量管理
下载PDF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川崎病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蒲香君 姚盼 赵小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9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对川崎病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儿科患有川崎病的住院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所选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5—12月所选患儿40例...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对川崎病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儿科患有川崎病的住院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所选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5—12月所选患儿4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干预,以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不良反应发生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作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生存质量得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干预能改善川崎病患儿的生存质量,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川崎病 儿童 延续性护理 干预
下载PDF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在军队医院护理备战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书楷 李惋璐 +1 位作者 张丰 刘霞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9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在军队医院护理备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8月—2019年4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455名护理人员开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的护理备战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素质、...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在军队医院护理备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8月—2019年4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455名护理人员开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的护理备战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素质、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变化。[结果]护理备战培训后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卫勤及军事训练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与培训前比较,护理备战培训后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指数(READI)量表中临床护理能力、军事行动护理能力、战士生存能力、身心素质、领导支持性及小组整体一致性等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升(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的军队医院护理备战培训,可实现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能力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病人满意度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模式 三维质量控制 护理备战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