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合物形成的三维超分子体系—[Ni(C_6H_4O_2N)_2(H_2O)_4]的水热法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孟祥茹 徐虹 +1 位作者 潘彦 侯红卫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9-362,共4页
采用水热法用Ni(NO3)26H2O和异烟酸制备出了一种新的由配合物形成的三维超分子体系—[Ni(C6H4O2N)2(H2O)4],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 所得晶胞参数为: a = 6.9228(4), b = 9.6664(19),c ... 采用水热法用Ni(NO3)26H2O和异烟酸制备出了一种新的由配合物形成的三维超分子体系—[Ni(C6H4O2N)2(H2O)4],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 所得晶胞参数为: a = 6.9228(4), b = 9.6664(19),c = 6.322(1) , a = 96.86(3), b = 113.33(3), g = 110.35(3)°, V = 347.6(1) 3, Z = 1, Mr = 374.98, Dc = 1.791 g/cm3, F(000) = 194, m = 1.443 mm-1。用1362个可观察的 (I > 2s(I))衍射点,修正123个结构参数, 最终偏离因子R = 0.0444,wR = 0.1271。在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Ni(C6H4O2N)2(H2O)4]中,Ni处于1个稍微拉长的八面体的中心; 各个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氢键OH…O相互连接,形成了无限伸展的具有层状结构的三维超分子体系。 另外,从差热及热重曲线可以看出,该化合物加热到154 ℃时开始分解, 首先失去4个H2O,再失去2个异烟酸根,最后残余物为N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三维超分子体系 [Ni(C6H4O2N)2(H2O)4]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热分析 氢键 差热分析 镍配合物
下载PDF
三维超分子体系[Cu(C_5H_7NO_2)·H_2O]·H_2O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旋光活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应臣 卓立宏 +1 位作者 段玉芳 黄群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8-322,共5页
将醋酸铜、L-谷氨酸和无水醋酸钠按1∶2∶4摩尔比经室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u(C5H7NO2)·H2O]·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及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差热-热重分析显示,该配合物含... 将醋酸铜、L-谷氨酸和无水醋酸钠按1∶2∶4摩尔比经室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u(C5H7NO2)·H2O]·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及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差热-热重分析显示,该配合物含有1分子结晶水和1分子配位水。晶体结构解析表明,晶体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244(2)nm,b=1.0330(3)nm,c=1.1075(3)nm,Z=4,V=0.8288(4)nm3,Dc=1.961g/cm3,μ=2.635mm-1,F(000)=500,R1=0.0307,wR2=0.0696,GOF=1.012。该化合物由L-谷氨酸中C1羧基上氧原子、氨基氮原子、C5羧基上氧原子及1个水分子中氧原子与中心Cu(Ⅱ)离子配位,形成五配位的畸变四方锥构型。四方锥之间通过羧基氧原子与结晶水或配位水形成分子间氢键,这种氢键及弱相互作用相互连接构成了L-谷氨基酸铜配合物的三维网状超分子体系。旋光活性测定表明,配合物为左旋体,比旋光度为[α]1D5=-38.5°(水),其旋光方向与配体相反,这是由于氨基氮及羧基氧参与配位形成五元环,改变了手性碳原子周围环境,从而使旋光方向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分子体系 L-谷氨酸 铜(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旋光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