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苯基氯化锡对黑褐新糠虾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颜天 李钧 +3 位作者 李正炎 滕文法 于仁诚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5-489,共5页
于 1 992年 7月在青岛胶州湾西岸采集黑褐新糠虾 ,经实验室常年培养驯化后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三苯基氯化锡 (TPTC)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对糠虾繁殖、生殖周期和种群的慢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 ,TPTC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 于 1 992年 7月在青岛胶州湾西岸采集黑褐新糠虾 ,经实验室常年培养驯化后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三苯基氯化锡 (TPTC)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对糠虾繁殖、生殖周期和种群的慢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 ,TPTC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为 2 5× 1 0 - 9g/L( 2 4hLC50 )和 1 5× 1 0 - 9g/L( 4 8hLC50 ) ;慢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TPTC能影响糠虾种群的世代繁殖 ,2× 1 0 - 9g/L的TPTC能使糠虾首次生育的年龄延迟 3d ,产幼总数比对照组减少80 %以上 ,1× 1 0 - 9— 2× 1 0 - 9g/L的TPTC能导致糠虾生殖周期延长 3— 4d ,在生殖期内的死亡率上升 30 %— 55% ,暴露于 0 2 5× 1 0 - 9— 2 0 0× 1 0 - 9g/LTPTC中的糠虾其子代的在 6× 1 0 - 9g/LTPTC中存活能力下降。可以认为 ,1× 1 0 - 9g/L的TPTC可导致糠虾种群的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氯化锡 黑褐新糠虾 毒性效应 海洋污染
下载PDF
三苯基氯化锡(TPTC)对孔石莼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钧 于仁诚 +2 位作者 李正炎 颜天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4-407,共4页
于 1 995年 5月在青岛太平角采集孔石莼 ,研究了三苯基氯化锡 (TPTC)对其光合、呼吸、色素含量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TPTC(≤ 2 μg/L)对光合过程无明显作用 ,高浓度的TPTC( >2 μg/L)能抑制光合作用 ,当TPTC浓度达到 1 6... 于 1 995年 5月在青岛太平角采集孔石莼 ,研究了三苯基氯化锡 (TPTC)对其光合、呼吸、色素含量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TPTC(≤ 2 μg/L)对光合过程无明显作用 ,高浓度的TPTC( >2 μg/L)能抑制光合作用 ,当TPTC浓度达到 1 6μg/L时 ,光合过程基本停止 ,TPTC对光合作用的半数效应浓度为 96hEC50 =7.39μg/L。低浓度的TPTC就能够使呼吸速率加快 ,但TPTC浓度达到 8μg/L后 ,呼吸速率开始下降。 1 μg/L的TPTC能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 ,当TPTC浓度在 2 μg/L以上时 ,叶绿素a含量下降 ,TPTC对叶绿素a含量的半数效应浓度为 96hEC50 =1 2 .99μg/L。TPTC能抑制藻片的生长 ,其对藻片半径增长和藻体生物量增加的半数效应浓度为 96hEC50 =4.0 1 μg/L和 1 0 .1 1 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氯化锡 孔石莼 光合 呼吸 海洋污染 生长
下载PDF
三苯基氯化锡对海湾扇贝摄食、附着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颜天 李正炎 +1 位作者 李钧 周名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9-282,共4页
关键词 三苯基氯化锡 海湾扇贝 摄食 附着 致死 存活 防污涂料 海洋污染
下载PDF
改性吸附剂对三苯基氯化锡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照祥 杜廷栋 赵宇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92-1995,共4页
采用室内吸附试验方法,以壳聚糖、膨润土为基本负载原料,通过引入膦酸基提高了对三苯基氯化锡(TPTCl)的吸附性能,对时间、温度等吸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TPTCl的瞬时吸附效率较高,随着TPTCl浓度的降低吸附速率也逐渐降低... 采用室内吸附试验方法,以壳聚糖、膨润土为基本负载原料,通过引入膦酸基提高了对三苯基氯化锡(TPTCl)的吸附性能,对时间、温度等吸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TPTCl的瞬时吸附效率较高,随着TPTCl浓度的降低吸附速率也逐渐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效率逐渐降低;吸附剂对TPTCl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式。对吸附机理作出假设并进行了验证,认为吸附剂P-CTS-Bent与TPTCl存在反应,其结合位点在膦酸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膨润土 三苯基氯化锡 改性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降解沼液和三苯基氯化锡 被引量:4
5
作者 顾冬燕 贾红华 +4 位作者 伍元东 周俊 吴夏芫 郑涛 雍晓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56-2063,共8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同步产电和除污的新型电化学装置,为有效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一种途径。基于阴极Fenton反应,提出了一种耦合典型双室MFC中阳极沼液产电及阴极降解有机锡的新方法。结果表明,阳极产电生物膜经驯化后MF...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同步产电和除污的新型电化学装置,为有效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一种途径。基于阴极Fenton反应,提出了一种耦合典型双室MFC中阳极沼液产电及阴极降解有机锡的新方法。结果表明,阳极产电生物膜经驯化后MFC的最高电压提高了50.32%,而且电压稳定时间延长了1倍。MFC运行结束后,阳极沼液COD、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5.35%±1.53%、59.20%±5.24%、44.98%±3.57%。阴极三苯基氯化锡(TPTC)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在添加100μmol·L^(-1) TPTC时,MFC的最高输出电压为280.2m V,最大功率密度为145.62 m W·m-2。TPTC在14 d后完全降解,降解效率为91.88%,降解速率约为0.273μmol·L^(-1)·h^(-1)。研究结果可为利用MFC同步处理阳极有机废水和阴极有机污染物的实际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 降解 沼液 三苯基氯化锡 电化学 生物过程
下载PDF
三苯基氯化锡对扁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国蔚 李筠 +1 位作者 姜明 刘晓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7-70,T001,共5页
于1992年4月—1992年6月以扁藻为材料进行半抑制浓度三苯基氯化锡处理72h实验,用透射电镜观察中毒状态扁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线粒体发生水肿,内脊局部瓦解,基质内出现由双层膜包围的同心质膜轮;叶绿体内光合片层的网... 于1992年4月—1992年6月以扁藻为材料进行半抑制浓度三苯基氯化锡处理72h实验,用透射电镜观察中毒状态扁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线粒体发生水肿,内脊局部瓦解,基质内出现由双层膜包围的同心质膜轮;叶绿体内光合片层的网状结构被破坏,光合片层上下重叠成厚块状;蛋白核中央髓部肿胀,淀粉鞘破裂成多角形淀粉板,并分散在髓部周围;叶绿体基质中出现大量淀粉粒,眼点因受淀粉植挤压而由藻体中下部移至藻体底部。比较各细胞器对TPTC的反应,线粒体和叶绿体最为敏感,细胞核则表现得相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氯化锡 扁藻 超微结构 细胞
下载PDF
5-氯水杨酰肼三苯基氯化锡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媛媛 戚欣 +1 位作者 李大成 李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5-69,共5页
研究5-氯水杨酰肼三苯基氯化锡(LPY-3)体外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LPY-3对HO-8910、Hela、A549等6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PY-3对HO-8910细胞中凋亡相关信号分子及DNA断裂标志蛋白γ-H2AX的诱... 研究5-氯水杨酰肼三苯基氯化锡(LPY-3)体外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LPY-3对HO-8910、Hela、A549等6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PY-3对HO-8910细胞中凋亡相关信号分子及DNA断裂标志蛋白γ-H2AX的诱导作用;用DNA凝胶电泳检测LPY-3对pBR322质粒的DNA断裂作用。结果表明,LPY-3对HO-8910、Hela、A549等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值在0.12~0.26μmol/L浓度范围内;能够诱导HO-8910细胞中凋亡相关信号分子Caspase-9、Caspase-3、Cyt C、PARP剪切,Bcl-2表达降低,γ-H2AX表达升高;对pBR322质粒有DNA断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氯水杨酰肼三苯基氯化锡 抗肿瘤活性 细胞凋亡 DNA断裂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三苯基氯化锡
8
作者 王晓云 樊华民 +1 位作者 赵兰英 程虎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63-264,共2页
三苯基氯化锡为中等毒性有机锡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关于其空气中的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我们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建立了空气中三苯基氯化锡的测定方法,报告如下。1 实验部分1.1 仪器①采样仪,0~20L/min;②旋涡混合器;③分光... 三苯基氯化锡为中等毒性有机锡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关于其空气中的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我们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建立了空气中三苯基氯化锡的测定方法,报告如下。1 实验部分1.1 仪器①采样仪,0~20L/min;②旋涡混合器;③分光光度计。1.2 试剂1.2.1 硼酸-硼酸钠缓冲液,pH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空气 三苯基氯化锡
下载PDF
三苯基氯化锡对海洋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正炎 李钧 +2 位作者 颜天 滕文法 周名江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6年第1期125-130,共6页
有机锡从60年代开始曾被广泛用作海洋防污涂料的活性成分,它是人为引入海洋环境中的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近十年来,国外关于有机锡对海洋动物的毒性已作了大量的研究(Bryan et al.,1986;Alzieu,1991;Triebskorn,1994),有机锡对海洋藻类... 有机锡从60年代开始曾被广泛用作海洋防污涂料的活性成分,它是人为引入海洋环境中的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近十年来,国外关于有机锡对海洋动物的毒性已作了大量的研究(Bryan et al.,1986;Alzieu,1991;Triebskorn,1994),有机锡对海洋藻类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于有机锡对单种藻的生长、光合、营养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菱形藻 等鞭金藻 三苯基氯化锡 海洋微藻 扁藻 群落结构 处理组 污染 海洋研究所 细胞总数
原文传递
三苯基氯化锡对等鞭金藻生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正炎 周名江 +1 位作者 李钧 颜天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有机锡化合物是迄今为止人为引入海洋环境中的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有机锡被大量用作海洋防污涂料的活性成分,它的广泛使用给世界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周名江等,1994)。国外关于有机锡对海洋动物的毒... 有机锡化合物是迄今为止人为引入海洋环境中的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有机锡被大量用作海洋防污涂料的活性成分,它的广泛使用给世界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周名江等,1994)。国外关于有机锡对海洋动物的毒性影响已有大量的报道(Bryan&Gibbs,1986;Wade et al.,1988;Axiak et al.,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鞭金藻 三苯基氯化锡 处理组 叶绿素A含量 呼吸速率 光合速率 光合效率 生理功能 P含量 对照组
原文传递
三苯基溴化锗与三苯基氯化锡的合成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遂 王春凤 《化学与粘合》 CAS 2000年第4期191-192,共2页
本文报导了三苯基溴化锗与三苯基氯化锡的合成路线 ,工艺参数 ,反应机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及元素分析 ,合成产物与标准红外光谱图相符 ,且元素含量与理论值接近。
关键词 三苯基溴化锗 三苯基氯化锡 机理
原文传递
三苯基氯化锡对等鞭金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李正炎 李钩 +1 位作者 颜天 周名江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6年第1期121-123,219,共4页
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各种微藻生长半抑制浓度的比较(赵丽英等,1990)和富集能力的测定(Beaumant and Newmen,1986),以及对微藻固碳能力(Callow and Evans,1981)和色素含量的影响(高尚德等,1994),而对海洋微藻的... 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各种微藻生长半抑制浓度的比较(赵丽英等,1990)和富集能力的测定(Beaumant and Newmen,1986),以及对微藻固碳能力(Callow and Evans,1981)和色素含量的影响(高尚德等,1994),而对海洋微藻的细胞器损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半抑制浓度的TPTC处理等鞭金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鞭金藻 三苯基氯化锡 细胞超微结构 海洋微藻 半抑制浓度 叶绿体 片层 毒性效应 污染 图版
原文传递
4种吸附剂对氯化三苯基锡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玉明 黄新华 +1 位作者 雷开友 黄承志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研究了 3种大孔网状树脂 ,即AB 8,X 5,NKA 9和活性炭 ,对氯化三苯基锡的吸附 ,发现它们的平衡吸附能力依次增加 ;在所研究的大孔网状树脂中以AB 8的瞬时吸附性能最佳 ,并进一步研究了温度对其吸附氯化三苯基锡的影响。
关键词 吸附 大孔树脂 活性炭 氯化三苯基 吸附剂
下载PDF
206nm紫外光降解水相中的氯化三苯基锡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锦丛 曹长青 +2 位作者 顾丁红 叶招莲 侯惠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2-715,共4页
研究了氯化三苯基锡不同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初始pH值和添加H2O2等因素对光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弱酸条件更有利于氯化三苯基锡的降解;当pH=2.0时,120mg·l-1氯化三苯基锡溶液光照75min后,其降解率约为89.4%;氯化三苯基锡浓度... 研究了氯化三苯基锡不同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初始pH值和添加H2O2等因素对光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弱酸条件更有利于氯化三苯基锡的降解;当pH=2.0时,120mg·l-1氯化三苯基锡溶液光照75min后,其降解率约为89.4%;氯化三苯基锡浓度愈低,其光降解效果愈好.在氯化三苯基锡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后,光照75min后光降解率基本能达到100%.根据产物GC-MS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氯化三苯基锡光降解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三苯基 双氧水 降解
下载PDF
氯化三苯基锡对鲫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照祥 李佳颖 孙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66,共5页
以3月龄的鲫(Carassius auratus)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氯化三苯基锡(TPTC)对鲫的急性毒性以及在1/2LD50、1/3LD50、1/4LD50、1/6LD50亚急性浓度下对鲫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TPTC浓度下,鲫的概率单位较小,死亡率较低;当浓度达到38... 以3月龄的鲫(Carassius auratus)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氯化三苯基锡(TPTC)对鲫的急性毒性以及在1/2LD50、1/3LD50、1/4LD50、1/6LD50亚急性浓度下对鲫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TPTC浓度下,鲫的概率单位较小,死亡率较低;当浓度达到385.6μg/L时,死亡率超过50%。因此,TPTC浓度385μg/L是一个安全阈值,当TPTC浓度达到385μg/L以上,死亡率明显增加。TPTC的对数浓度和概率单位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且TPTC在鲫体内的积累量较大,难以降解;鲫对TPTC比较敏感,可将其作为TPTC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三苯基(TPTC) 急性 亚急性毒性
下载PDF
新型氯化三苯基锡(1,4-二氢-2,3-二苯基四氮唑酮)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16
作者 李璇捷 梁芳 +3 位作者 欧淑芝 颜倩莹 龙意 张复兴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6年第8期678-683,共6页
以三苯基氯化锡和二苯碳酰二肼为原料,在乙醇-钠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氯化三苯基锡(1,4-二氢-2,3-二苯基四氮唑酮)配合物(1),其结构经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1(CCDC:1 445377)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 以三苯基氯化锡和二苯碳酰二肼为原料,在乙醇-钠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氯化三苯基锡(1,4-二氢-2,3-二苯基四氮唑酮)配合物(1),其结构经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1(CCDC:1 445377)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93 2(6)nm,b=1.097 3(5)nm,c=1.933 7(8)nm,β=110.219(9)!,V=2.77 4(2)nm3,Z=4,Dc=1.498 g·cm-3,F(000)=1 264,R1=0.028 8,wR2=0.064 6。中心Sn为五配位三角双锥构型。研究了1的荧光性质、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和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1在100℃下较稳定;1在400 nm(λex=320 nm)处有弱荧光峰;c(1)=5μg·m L-1时,对He La细胞株增殖的抑制率为93.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氯化锡 二苯碳酰二肼 氯化三苯基(1 4-二氢-2 3-二苯基四氮唑酮)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性能
下载PDF
三苯基锡壳聚糖羧酸酯的合成及其灭螺活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意 刘又年 曹佐英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8-161,共4页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接枝骨架,三苯基氯化锡为接枝单体,在80%甲醇中,于20℃反应2 d,合成了新化合物——三苯基锡壳聚糖羧酸酯(2),其结构经IR,TG,DTA和XRD表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2中Na+和Sn4+的含量,得到2的取代度为0.47。杀钉螺...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接枝骨架,三苯基氯化锡为接枝单体,在80%甲醇中,于20℃反应2 d,合成了新化合物——三苯基锡壳聚糖羧酸酯(2),其结构经IR,TG,DTA和XRD表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2中Na+和Sn4+的含量,得到2的取代度为0.47。杀钉螺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c(2)>10 mg.L-1时,能抑制钉螺上爬;c(2)>1 mg.L-1,室温浸泡3 d后,钉螺的死亡率达100%。2具有高效的杀钉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三苯基氯化锡 接枝共聚 杀螺活性
下载PDF
三苯基锡化合物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朝红 臧树良 +4 位作者 苏欣 耿兵 赵迪 冯冲 董殿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6,共4页
研究了船体防污漆中主要防污成分———三苯基一氯化锡(TPTCl)与DNA作用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TPT Cl对DNA的作用是双重的,也就是既可作用于DNA的碱基,对DNA双螺旋结构有一定影响;也可作用于DNA的磷酸基团,使DNA构象发生变化。主要表现... 研究了船体防污漆中主要防污成分———三苯基一氯化锡(TPTCl)与DNA作用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TPT Cl对DNA的作用是双重的,也就是既可作用于DNA的碱基,对DNA双螺旋结构有一定影响;也可作用于DNA的磷酸基团,使DNA构象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作用时间不同,则作用位点也不同。短时间内,作用位点是DNA的碱基,紫外光谱表现为增色效应;长时间时,作用位点转到了DNA的磷酸基团,紫外光谱表现为减色效应。另外,考察了不同缓冲溶液体系对TPTCl与DNA作用光谱的影响。紫外光谱表明,Tris-HCl和KH2PO4-NaOH体系减弱了TPTCl与DNA的作用,而HAc-NaAc体系则增强了TPTCl与DN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氯化(TPTCl) DNA 紫外光谱 圆二色光谱
下载PDF
三苯基锡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光谱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朝红 臧树良 +4 位作者 耿兵 赵迪 吴林友 苏欣 冯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研究了船体防污漆中主要防污成分———三苯基一氯化锡(TPTC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TPTCl与B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既有TPTCl中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使BSA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芳杂环残基裸露,又有TPTCl中... 研究了船体防污漆中主要防污成分———三苯基一氯化锡(TPTC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TPTCl与B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既有TPTCl中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使BSA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芳杂环残基裸露,又有TPTCl中苯环的疏水作用,使BSA分子发生收缩。随着反应时间不同,紫外光谱表现为先是明显的增色效应,后是增色效应略有减弱。且低浓度的TPTCl与BSA主要表现为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高浓度的TPTCl与BSA主要表现为苯环的疏水作用。缓冲溶液的加入则有利于TPTCl与BSA的相互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增色效应顺序是KH2PO4-NaOH体系>Tris-HCl体系>HAc-NaAc体系>无缓冲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氯化(TPTCl) 牛血清白蛋白(BSA) 光谱
下载PDF
瞬态吸收光谱研究水相中三苯基锡与·OH自由基反应机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长青 黄丽 +2 位作者 张仁熙 董文博 侯惠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利用激光闪光光解技术进行了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氯化三苯基锡与亚硝酸水溶液的紫外光解反应研究.结果表明,·OH和三苯基锡阳离子(SnPh+3)反应生成了瞬态粒子SnPh+3-OHadduct,其二级生成速率常数为(7.9±1.2)×109L·mol-1... 利用激光闪光光解技术进行了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氯化三苯基锡与亚硝酸水溶液的紫外光解反应研究.结果表明,·OH和三苯基锡阳离子(SnPh+3)反应生成了瞬态粒子SnPh+3-OHadduct,其二级生成速率常数为(7.9±1.2)×109L·mol-1·s-1.在N2饱和时,SnPh+3-OHadduct以单分子反应方式衰减,衰减速率常数为(1.15±0.15)×105s-1;在O2饱和时,表观一级衰减常数增加为(1.87±0.25)×105s-1,这是由于SnPh+3-OHadduct能够与O2发生作用生成SnPh+3-OHO2,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6.0±2.9)×107L·mol-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闪光光解 瞬态吸收光谱 氯化三苯基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