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高校科研教育绩效优化研究
1
作者 杨逸飞 廖少纲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以三螺旋理论为框架,基于目前高校科研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情况,进行理论分析探索。本文分析了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在高校科研教育绩效中的关系,提出三者应当协同推进,达成高质量教育以及科研效果,并通过改进结果...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以三螺旋理论为框架,基于目前高校科研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情况,进行理论分析探索。本文分析了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在高校科研教育绩效中的关系,提出三者应当协同推进,达成高质量教育以及科研效果,并通过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和探索增值评价三个层面,增强高校科研活动和政企产生的双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高校科研 科研绩效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三螺旋模型下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贺园亚 鲁学军 李金海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做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有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当前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存在就业价值观的引导成效不够显著,就业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够明显的困境。产生困境的原因在于顶层设计不够完善,系统育人体系尚未形成;资源整合不够有效,协同育... 做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有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当前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存在就业价值观的引导成效不够显著,就业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够明显的困境。产生困境的原因在于顶层设计不够完善,系统育人体系尚未形成;资源整合不够有效,协同育人机制流于形式。而三螺旋模型是高校、企业和政府协同的创新模型,对于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适配性。三螺旋模型下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框架包含一个共识目标、两个核心任务、三个协同主体、四个分支体系,其建构的逻辑进路是努力实现目标协同、规范建立约束制度、创新构建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共享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协同育人
下载PDF
俄罗斯地方创业型大学的生成轨迹、组织转型与三螺旋模型发展研究——基于TUSUR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佳桐 冯旭芳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82-90,共9页
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理念和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托木斯克国立控制系统与无线电电子大学(以下简称TUSUR)作为俄罗斯第一所创业型大学,在充分践行三螺旋模型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大学治理的变革和广泛参与产学研合作,并在组织... 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理念和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托木斯克国立控制系统与无线电电子大学(以下简称TUSUR)作为俄罗斯第一所创业型大学,在充分践行三螺旋模型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大学治理的变革和广泛参与产学研合作,并在组织转型上不断进行五种要素的积累和集成,现已深深扎根于托木斯克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当中,引领着托木斯克地区不断走向全俄甚至全球科技前沿,这一切也源自于其成功的战略理念和有效的实施策略。基于对其生成和发展过程的深入分析得到以下启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成功转型有赖于国家对创业型大学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但从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出发来看,成功转型不仅取决于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大学治理理念,还得益于权变型组织形态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产学研合作 三螺旋模型 发展模式 俄罗斯TUSUR大学
下载PDF
三螺旋模型下协同创建阿坝州文化旅游示范村寨的行动研究
4
作者 张林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本研究以区域创新理论三螺旋模型为指导,运用行动研究等质化研究方法,以创建阿坝州文化旅游示范村寨基金项目为抓手,聚焦民族地区村寨乡村振兴共性困境,组建地方高校跨学科科研团队开展实地调研,旨在促进政府、产业、高校等多方在协同... 本研究以区域创新理论三螺旋模型为指导,运用行动研究等质化研究方法,以创建阿坝州文化旅游示范村寨基金项目为抓手,聚焦民族地区村寨乡村振兴共性困境,组建地方高校跨学科科研团队开展实地调研,旨在促进政府、产业、高校等多方在协同行动中研究、以研究指导协同行动,探索构建大学-产业-政府协同增效、螺旋上升的区域创新路径。在此基础上,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三螺旋模型下行动研究新模式,取得如下成果:在三螺旋模型指导下,政产学研多方协同为促进示范村寨旅游提档升级研制系列创新方案;运用三螺旋模型下行动研究新路径新模型,在服务阿坝州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方面取得多项成果;通过行动研究的科研方法创新,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承担区域创新责任的方法路径,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行动研究 协同 阿坝州 文化旅游 示范村寨
下载PDF
三螺旋模型下职业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探究
5
作者 彭锦水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乡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螺旋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构建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三螺旋理论框架:政府外螺旋—企业中螺旋—职业院校内螺旋,提出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乡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螺旋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构建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三螺旋理论框架:政府外螺旋—企业中螺旋—职业院校内螺旋,提出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策略,以期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供给—企业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职业院校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三螺旋模型在协同创新管理中的计量方法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许海云 齐燕 +1 位作者 岳增慧 方曙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6-246,共11页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由企业或研究机构为主的单一创新主体模式逐渐演变成了政府一产业一研究机构三者共同参与的格局。三螺旋模型是表征这种协同创新关系的代表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政府一产业一研究机构三方在创新活动中的协同度进行...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由企业或研究机构为主的单一创新主体模式逐渐演变成了政府一产业一研究机构三者共同参与的格局。三螺旋模型是表征这种协同创新关系的代表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政府一产业一研究机构三方在创新活动中的协同度进行监测和分析,能够为科技创新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多种三螺旋计量方法并应用于评价实践,本文对当前主要的计量方法按照计量特征进行了归类,分为基于互信息的三螺旋测度方法和基于合作相似度的三螺旋测度方法。其中,基于互信息的三螺旋测度方法的部分评价实践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改进,并根据两类度量方法的不同理论基础,设想综合使用多个指标进行创新协同度评估,并结合生物医药领域的数据对此进行了验证;最后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将技术转移中介机构(TTO)纳入三螺旋创新维度中对经典三螺旋模型进行了理论上的拓展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三螺旋模型 官产研机构合作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68
7
作者 边伟军 罗公利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3,共4页
根据三螺旋创新模型,政府、产业、大学三机构除了完成他们的传统功能外,还表现出另外两机构的作用。该模型为官产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合作创新机制中三机构既有明确的分工,在功能上又存在一定的重叠。科技企业孵化... 根据三螺旋创新模型,政府、产业、大学三机构除了完成他们的传统功能外,还表现出另外两机构的作用。该模型为官产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合作创新机制中三机构既有明确的分工,在功能上又存在一定的重叠。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官产学联盟是三重螺旋发展到组织阶段两种典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官产学 创新机制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高校衍生企业形成机制研究——以上海高校衍生企业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云逸 曾刚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7-209,215,共4页
国内外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促进高校衍生企业的发展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高校衍生企业的形成机制,对于培育和发展高校衍生企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单纯的个体行为难以有效推进... 国内外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促进高校衍生企业的发展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高校衍生企业的形成机制,对于培育和发展高校衍生企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单纯的个体行为难以有效推进高校衍生企业的发展。文章立足于我国的发展实际,提出依据三螺旋模型构建的政府、企业和市场互动作用的高校衍生企业培育机制,旨在为我国区域竞争力培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衍生企业 三螺旋模型 形成机制 上海
下载PDF
知识创新系统对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影响——基于三螺旋模型的解释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华晶 王睿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伴随着大学定位逐渐从研究型大学发展到创业型大学,大学在知识创新三螺旋模型中的作用已经由次要支撑机构发展为领导性的主要机构,大学衍生企业作为知识创新与创业的一种载体,其创新系统和技术转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中... 伴随着大学定位逐渐从研究型大学发展到创业型大学,大学在知识创新三螺旋模型中的作用已经由次要支撑机构发展为领导性的主要机构,大学衍生企业作为知识创新与创业的一种载体,其创新系统和技术转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中国大学衍生企业中的三个领导企业案例研究发现,大学的科研实力以及科研价值是衍生企业产生的必要条件,政府在提升衍生企业的资本实力和科技研发实力上发挥重要作用,大学衍生企业母体组织的科研实力和政府在知识创新系统中的影响力直接影响了衍生企业的产生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大学衍生企业 技术转移 知识创新
原文传递
创新研究的三螺旋模型:概念、结构和公共政策含义 被引量:139
10
作者 方卫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9-72,78,共5页
三螺旋理论是继国家创新系统之后新出现的理论模型。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三螺旋概念起源、三螺旋理论发展的主要事件,讨论了三螺旋模型的含义和主要结构类型,并与国家创新系统和其他创新理论比较,简单论述该理论在公共政策方面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创新理论 公共政策 大学 产业 政府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环大学产业圈建设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胜军 赵相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5-58,共4页
环大学产业圈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三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就环大学产业圈的建设问题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3要素及作用,然后指出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两个误区,最后提出了基于三... 环大学产业圈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三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就环大学产业圈的建设问题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3要素及作用,然后指出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两个误区,最后提出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环大学产业圈建设路径。上述3个方面将为我国环大学产业圈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环大学产业圈 大学功能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被引量:57
12
作者 吴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0,共5页
本文首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主体和结构进行了综述,然后介绍了三螺旋模型理论的提出和主要观点,并分析了三螺旋创新模型的三阶段及其在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利用方面产生和变化的四个步骤,最后阐述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大学、企... 本文首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主体和结构进行了综述,然后介绍了三螺旋模型理论的提出和主要观点,并分析了三螺旋创新模型的三阶段及其在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利用方面产生和变化的四个步骤,最后阐述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大学、企业和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三螺旋模型 大学 企业和政府 地位和作用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苑秀娥 王佳伟 刘浩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0期45-47,共3页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若要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重点之一就是要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协同创新。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实现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政府高度重视,进而基于三螺旋模型理...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若要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重点之一就是要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协同创新。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实现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政府高度重视,进而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提出了将知识协同创新、技术协同创新和制度协同创新三者相结合的科技协同创新的思路,结合京津冀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实现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具体实施路径及对策,以期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协同创新和协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三螺旋模型 协同创新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毕业生创业促进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善堂 赵红灿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0,共3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和创业的逻辑起点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和产业化,创业和创新的促进主体都离不开大学、产业、政府以及三者之间的协作。借鉴知识创新三螺旋模型建构大学毕业生创业三螺旋促进体系,可以在发挥大学知识链...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和创业的逻辑起点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和产业化,创业和创新的促进主体都离不开大学、产业、政府以及三者之间的协作。借鉴知识创新三螺旋模型建构大学毕业生创业三螺旋促进体系,可以在发挥大学知识链的主体作用、政府制度链的主导作用、企业产业链的助推作用的同时,以大学、政府、产业的三螺旋联动来营造毕业生创业的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从而统筹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毕业生创业 体系构建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上海区位-产业类型-产业垂直关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炜 罗守贵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5-1082,共8页
三重螺旋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产学研三者互动演化关系,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将三螺旋理论运用于区位、产业类型和联系两者的产业垂直空间关联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分析,定量地从时间演化角度分析了代表上海区位-产业类型-产业垂直关联的三... 三重螺旋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产学研三者互动演化关系,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将三螺旋理论运用于区位、产业类型和联系两者的产业垂直空间关联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分析,定量地从时间演化角度分析了代表上海区位-产业类型-产业垂直关联的三维协同信息的耦合度变化,揭示了近年来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空间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空间系统演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区位-产业类型-产业垂直关联系统 区域创新
下载PDF
三螺旋模型理论发展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的适切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倩 鞠法胜 庞振超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年第11期69-84,共16页
三螺旋模型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政府、企业和大学协同创新的一种新范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模型、自由放任模型和重叠模型三种类型。三螺旋模型是典型的“耦合交互式创新”,创新动力机制来自于政府政策驱动力、企业市场需求力和大学科研推动... 三螺旋模型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政府、企业和大学协同创新的一种新范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模型、自由放任模型和重叠模型三种类型。三螺旋模型是典型的“耦合交互式创新”,创新动力机制来自于政府政策驱动力、企业市场需求力和大学科研推动力的有机结合;传播机制具有高速、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政府、企业和大学三方分工合作,政府是创新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推动者,企业是主力军,大学是支撑者。三方协调联动可以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三螺旋模型应用的最终目的在于打造目标一致的创新联盟,形成良好的政产研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三螺旋模型应用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适切性表现在:大学、企业和政府是“双创”人才培养的基石,混成组织是“双创”人才培养的关键,社会支持环境是“双创”人才培养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创新创业教育 耦合交互式创新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志霞 肖平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8-210,234,共4页
在当今知识经济中,政府、产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正成为强化科技转让及吸收能力、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驱动力。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但其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创新能力不强、集群、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协同作用不显著。本... 在当今知识经济中,政府、产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正成为强化科技转让及吸收能力、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驱动力。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但其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创新能力不强、集群、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协同作用不显著。本研究基于三螺旋模型构建了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探讨通过加强政府—集群—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协同发展,促进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加工产业集群 三螺旋模型 创新体系 政府—集群—高校及科研机构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需求对接、教学共管”六维度产学合作模式构建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子为 杨玲 杜国宏 《大学教育》 2020年第9期13-16,共4页
课题组针对部分企业缺少参与产学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问题,从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两方面入手,利用三螺旋模型给出了产学双方利益需求对接的策略,提出了地方院校“需求对接、教学共管”六维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并从激励政策、成本... 课题组针对部分企业缺少参与产学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问题,从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两方面入手,利用三螺旋模型给出了产学双方利益需求对接的策略,提出了地方院校“需求对接、教学共管”六维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并从激励政策、成本分担、法律法规、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评估与监督等方面对如何促进产学合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合作 三螺旋模型 利益需求对接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战略——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解宗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建立三螺旋粮食安全模型,对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粮食生产情况,利用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时序动态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区域发展和农民收入差距拉大,土地高产出... 建立三螺旋粮食安全模型,对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粮食生产情况,利用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时序动态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区域发展和农民收入差距拉大,土地高产出(粮食单产)与资源低效率并存,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粮食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出现粮食主产区财政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双低"现象,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粮食安全三螺旋模型,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即在保障途径上,要实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农户目标的协调耦合;在策略行为上,粮食安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适度,利益均衡,互让互动,共生共长。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主导性、地方政府主动性和农民农户主体性,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业能力提速和农民发展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探索一条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同步提高、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和不以牺牲粮食主产区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三螺旋模型 主产区 政府 农民
下载PDF
农业公共服务的三螺旋模型——政府、产业与农民合作社互动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邓瑶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89,共4页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我国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战略目标,即增加农业产出与提高农民收入,二者的协同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以三螺旋模型研究政府、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在农业服务中的相互关系。分析证明,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构建农业服...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我国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战略目标,即增加农业产出与提高农民收入,二者的协同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以三螺旋模型研究政府、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在农业服务中的相互关系。分析证明,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构建农业服务体系,使政府、产业与合作社三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既能够形成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的产出水平,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合作社的发展,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公共服务 农民合作社 三螺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