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交易制度与企业研发创新——基于三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4
1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14,共13页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然而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只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提高资产净收益率从而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规划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研发支出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碳交易机制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三重差分模型 被引量:35
2
作者 姚星 陈灵杉 张永忠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52,共10页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碳交易机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分析缺乏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2009—2016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以2013年末在7个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三...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碳交易机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分析缺乏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2009—2016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以2013年末在7个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的估计方法,通过对比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省市相对于非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相对于低污染行业的企业绿色专利申请占比的变化情况,探究碳交易机制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相对于非试点省市和试点省市的低污染行业,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的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比例。(2)相比于发明类绿色专利,该政策对绿色专利中的非发明类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强。(3)相对于国有企业,该政策对试点省市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增加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科研人才引进和提高科技研发支出、提高企业资产净利润率,进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提供一定经验支持;为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更好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机制 企业绿色专利 三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三重差分实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蕾 李凤 司寒冰 《低碳经济》 2020年第2期70-81,共12页
本文以中国2011年底出台的碳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的数据,通过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实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碳交易试点政策导致处理组企业的全要... 本文以中国2011年底出台的碳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的数据,通过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实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碳交易试点政策导致处理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而且在2012年至2015年这个期间,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处理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作用逐渐增强。进一步进行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水平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施加影响。基于企业股权性质视角的分组检验显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对碳交易试点政策更敏感,实施碳交易试点政策会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发现对中国进一步推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三重差分模型 资本配置效率
下载PDF
水权制度、取用水许可管理与农户节水技术采纳——基于差分模型对水权改革节水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马九杰 崔怡 +1 位作者 孔祥智 陈志钢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30,共15页
本文以我国华北地区开展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502个马铃薯种植户的三期微观调查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与三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及交易与取用水许可管理两项政策对农户节水... 本文以我国华北地区开展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502个马铃薯种植户的三期微观调查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与三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及交易与取用水许可管理两项政策对农户节水灌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行单一政策的地区相比,在两项改革政策同时施行的地区,农户采取节水灌溉技术的比例显著提高。同时,本文探讨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政策促使农户节水的机制,发现: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及交易政策是基于对水权和井权的明晰化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而取用水管理政策是基于对灌溉井数量扩张的控制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纳。研究显示:要实现农业节水目标,必须综合发挥市场化手段和政府的作用;必须严格控制新打灌溉井,进一步明晰农业灌溉井产权结构,推进村集体所有和共有灌溉井管护机制创新,形成良好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 取用水管理 水权制度 节水技术采纳行为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制度开放、外贸升级与出口企业ESG——来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
5
作者 刘礼稳 张振堃 文杰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8,共15页
制度开放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政策,运用三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制度开放对出口企业ESG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试区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ESG表现。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 制度开放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政策,运用三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制度开放对出口企业ESG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试区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ESG表现。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探索揭示,跨境电商综试区有助于出口企业新建外贸供应链关系进而积极作用于我国出口企业ESG绩效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则揭示了政策效果的差异性:跨境电商综试区对ESG的促进作用在国有、非重污染及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制度开放与企业ESG理论,也为后续深化我国制度开放、精准施策以推动外贸升级、提升出口企业ESG水平提供了实证依据与策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开放 外贸供应链 ESG 跨境电商综试区 出口企业 三重差分模型 外贸升级 信息化建设
下载PDF
绿色金融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了吗?——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小勇 郭爱君 雷中豪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86-100,174,共16页
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赋能企业绿色转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构建多期DID和DDD模型,利用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绿色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赋能企业绿色转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构建多期DID和DDD模型,利用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绿色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绿色金融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与缓解融资约束两个中间机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这种影响在不同融资需求、产权性质、发展规模的企业之间和“两高一剩”与非“两高一剩”的行业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为此,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持续增加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帮助企业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对于全面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三重差分模型 准自然实验
下载PDF
企业污染治理的绿色信贷和社会资本协调性--基于环境政策框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昕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随着宏观污染治理措施效应的缩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持续优化绿色信贷和环境政策,逐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成为现行可持续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2009—2021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实证检验环境政策、绿色... 随着宏观污染治理措施效应的缩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持续优化绿色信贷和环境政策,逐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成为现行可持续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2009—2021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实证检验环境政策、绿色信贷和社会资本对企业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绿色信贷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协同矛盾依然存在,但三者共同对企业污染治理的推进效应显著,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科技型企业、绿色企业、污染企业和西部地区中表现更明显。因此,应合理布局以精准控制绿色信贷投放,多渠道引导以发挥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完善平台以构建全球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社会资本 企业污染治理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高校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21
8
作者 姚先国 方昕 钱雪亚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9,共13页
基于'控制-干预'的思想,文章使用199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双差分模型和三次差分模型,分析了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受到扩招影响的新毕业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 基于'控制-干预'的思想,文章使用199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双差分模型和三次差分模型,分析了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受到扩招影响的新毕业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工资损失;考虑高中毕业生的相对变化后,高校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年工资的负效应显著减弱。在扩招干预效应的变化上,本文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招对新毕业生工资的负效应逐渐减弱,受扩招影响的较年长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损失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扩招 大学毕业生 干预效应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碳交易政策对高污染工业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基于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8
9
作者 任晓松 马茜 +1 位作者 刘宇佳 赵国浩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50-1763,共14页
以中国2011年出台的碳交易政策作为一次天然外生冲击,选取2010—2018年微观企业数据构造准自然实验,分别采用三重差分模型及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该政策对高污染工业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验证碳交易政策能否实现经济红利及其传导机制。... 以中国2011年出台的碳交易政策作为一次天然外生冲击,选取2010—2018年微观企业数据构造准自然实验,分别采用三重差分模型及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该政策对高污染工业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验证碳交易政策能否实现经济红利及其传导机制。结果发现:①碳交易政策显著提升了高污染工业企业的经济绩效,实现了经济红利。②机制检验表明:碳交易政策可通过低碳补助扶持效应、企业获益激励效应和研发创新动力效应间接影响高污染工业企业经济绩效,其中企业获益激励效应和研发创新动力效应两类机制表现出促进作用,而低碳补助扶持效应呈现出遮掩效果。③异质性分析显示:就总效应而言,碳交易政策对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经济绩效的提升效果更优;就中介效应而言,碳交易政策对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经济绩效的总体中介效应明显,对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经济绩效只存在部分显著的并行及链式中介效应。本文从微观视角对中国碳市场理论构建作了有益补充,为碳交易政策的差异化实施和高污染工业企业减排增效机制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企业经济绩效 三重差分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能否促进绿色创新?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姚战琪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107,共17页
将三重差分模型与空间计量回归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在服务贸易开放中的角色和地位如何影响绿色创新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三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服务... 将三重差分模型与空间计量回归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在服务贸易开放中的角色和地位如何影响绿色创新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三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效应呈现差异性:与创新产出较少的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创新产出较多的地区相对更大;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地区相对更大;与不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地区相对更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不仅对本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城市的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应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完善法律约束机制,正向调节对外贸易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服务贸易 创新发展 三重差分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市场型环境规制交互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晶琪 周奕全 +2 位作者 王愿 张卓拉 周振茜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3年第2期48-57,共10页
利用中国减污降碳的主要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试点——排污权交易政策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本研究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及嵌套模型,探究减污降碳的政策协同与区域协同... 利用中国减污降碳的主要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试点——排污权交易政策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本研究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及嵌套模型,探究减污降碳的政策协同与区域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实施“双权”交易可以对碳排放和PM2.5减排产生政策协同效应,并促进区域间的协同效应;实施单一的环境规制会对非排放清单的排放物减排产生负面效果,且没有形成区域协同效应;实施“双权”交易可以提高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促进区域间的协同效应。本研究的发现可以为中国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 三重差分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长期收入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盛峰 时良彦 马静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102,共11页
本文基于198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县市、年份和出生队列三个维度构建了三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对居民收入的长期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其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对居民... 本文基于198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县市、年份和出生队列三个维度构建了三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对居民收入的长期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其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对居民未来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工资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九年义务教育对个体长期收入提升具有促进作用;(2)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群体、政策受益时间长、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居民从该政策中受益更多,与此同时,该政策早期和中期实施效果较好,而政策实施后期未达到预期效果;(3)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显著增加了个体受教育年限,并提高了初中及后续教育的毕业率,最终增加了个体的长期收入。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实施效果、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以及实现社会效率和公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年义务教育政策 长期收入效应 居民收入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移动社交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信息红利还是数字鸿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江一 荔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9-82,共14页
知识溢出是提升人力资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但目前关于其是否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仍十分缺乏。本文使用三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采集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家庭... 知识溢出是提升人力资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但目前关于其是否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仍十分缺乏。本文使用三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采集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家庭和社区面板数据,以金融知识为研究对象,利用社区是否创建微信群作为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与三重差分模型(DDD)实证考察微信群这一移动社交网络是否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社区建立微信群可使群内成员的金融知识水平显著提升约17.5%,且这一效应在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的群体中更为显著,这表明移动社交网络可通过知识溢出创造信息红利并缩小数字鸿沟。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移动社交网络既可通过其信息源渠道激励群成员学习,也可通过交流渠道促进群成员在互动交流中提高知识水平。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移动社交网络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思想集聚产生的知识外溢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知识溢出 信息红利 数字鸿沟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开放、融资方式选择与民营企业出口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艳 董支晓 刘韬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16,共19页
本文以不断开放的金融服务业为契机,从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两种融资方式选择的视角,研究中国银行业开放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出口。首先,本文在Manova(2013)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区分,从理论上证明了银行业的开放可以促使... 本文以不断开放的金融服务业为契机,从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两种融资方式选择的视角,研究中国银行业开放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出口。首先,本文在Manova(2013)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区分,从理论上证明了银行业的开放可以促使生产率较高的民营企业使用银行信贷替代商业信贷,从而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出口增长。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利用中国入世承诺中银行业开放的地区时间表,结合企业所有制特征构造三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银行业开放政策对于民营企业的出口影响更大,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的出口概率和规模,促进民营企业出口产品多样性与市场多元化。然而,中国银行业开放对民营出口的促进作用存在“撇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民营企业 出口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效应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仇娟东 李勃昕 安纪钊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56,共19页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极为深远的国际、国内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的2005-2019年中国企业3612笔对外投资项目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投资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共建“一带...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极为深远的国际、国内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的2005-2019年中国企业3612笔对外投资项目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投资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在沿线经济体的投资金额和次数,无论“问题”投资的次数还是“问题”投资次数的比重均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中国企业的投资促进了沿线经济体的发展而非增加债务风险。经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识别策略检验,该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拓展性讨论依然支持基准检验的结论,同时发现对“一带”沿线所带来的发展效应要高于对“一路”沿线的该效应,并且主要通过集约边际而非广延边际来产生。最后,本文从实现软实力输出、构建多渠道协同资金供给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问题”投资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企业 投资效应 发展效应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财政转移支付、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协调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灿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1,共7页
文章基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活质量、要素流动四项维度建构城乡协调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全国31个省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随后,探讨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传导机制,并借助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介入后财政转... 文章基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活质量、要素流动四项维度建构城乡协调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全国31个省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随后,探讨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传导机制,并借助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介入后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显现持续上升态势,且呈现东部地区领先、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滞后的空间格局。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在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市场手段介入以后此种提升效应越加显著,该正向驱动作用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渠道体现。根植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搭建农村财政金融支撑新框架;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畅通城乡要素循环流通机制,以此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协调发展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成都市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实施的效果评估——基于成都市某医院住院患者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小舟 赵绍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基于成都市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的试点情况,评估按病种定额付费对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某医院2011-2013年的住院患者就诊样本数据,通过建立三重差分模型对成都市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成都市定额付费政策对总体医疗... 目的:基于成都市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的试点情况,评估按病种定额付费对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某医院2011-2013年的住院患者就诊样本数据,通过建立三重差分模型对成都市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成都市定额付费政策对总体医疗费用存在一定影响,但效果有限。结论:导致按病种付费实施效果有限的原因可能与配套政策的缺乏有关,通过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以达到约束过度医疗尚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完整的运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付费 实证研究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金融科技发展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度过危机吗?——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1
18
作者 董晓林 张晔 徐虹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87,共15页
如何为小微企业纾困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问题,快速革新的金融科技成为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新渠道。本文基于332家小微企业2016—2020年的调研数据,利用百度搜索指数评估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构建双重差分及三重差分模型检验新冠肺... 如何为小微企业纾困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问题,快速革新的金融科技成为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新渠道。本文基于332家小微企业2016—2020年的调研数据,利用百度搜索指数评估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构建双重差分及三重差分模型检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遭遇负面冲击的缓解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但对县域及农村地区企业的缓解作用有限;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帮助企业度过危机。基于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有助于评估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如何借助金融科技提高小微企业经营稳定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金融科技 小微企业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信号”抑或“扶持”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晨 孟越 苏牧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111,共22页
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家创... 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不仅短期内促进企业创新和经济绩效增长,且表现为长期增长效应,亦不受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干扰。机制分析中,政策"扶持"作用下的创新人才投入、政府补助支持以及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作用依次减弱,其次为政策"信号"作用下的信贷融资约束压力缓解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效果最弱的为"扶持"作用下的税收优惠举措,说明政策作用下的直接创新要素资源供给效应最为有效,间接的税收优惠举措和信号作用促进效应相比有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型企业 处理效应-三重差分模型 创新绩效 经济绩效
下载PDF
政府数据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政府采购合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琦 张悦悦 +1 位作者 段蒙汉 张诚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0,共8页
数据要素已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政府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供给者和协调者,具有充分发挥要素引导与资源配置的潜力,但政府数据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尚缺乏严谨的微观层次检验。本文基于数据密集型政府采购合同,通过倾向得... 数据要素已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政府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供给者和协调者,具有充分发挥要素引导与资源配置的潜力,但政府数据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尚缺乏严谨的微观层次检验。本文基于数据密集型政府采购合同,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三重差分模型检验政府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签署数据密集型政府采购合同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数字技术创新和非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政府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程度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的企业中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本文验证了政府数据在企业创新中的价值创造,对促进政府数据流通、深化政企数据合作等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 政府采购合同 数据要素价值 技术创新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