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针灸大成》探讨三阴交穴的主治、配伍规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宏图 周艳丽 +4 位作者 郑明常 刘江涛 乔灵敏 李文忠 袁士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整理《针灸大成》中有关三阴交穴治疗作用的文献,总结三阴交穴的主治、配穴规律。方法 以《针灸大成》为检索源,检索词包括“三阴交”“阴交”,采用电子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的方式搜集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通过建立数据库及频次... 目的 整理《针灸大成》中有关三阴交穴治疗作用的文献,总结三阴交穴的主治、配穴规律。方法 以《针灸大成》为检索源,检索词包括“三阴交”“阴交”,采用电子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的方式搜集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通过建立数据库及频次分析,总结三阴交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结果 在《针灸大成》中,关于三阴交穴的文献合计有138条,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32条。在《针灸大成》中三阴交治疗疾病共出现132次,主治病症范围涵盖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外科。其中,应用于中医内科的频次最高,中医妇科次之。《针灸大成》中有关三阴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的文献有64个,主要涵盖脾胃系疾病、肾系疾病等,《针灸大成》中有关三阴交治疗中医妇科疾病的文献有37个,主要涵盖月经病、妊娠病。《针灸大成》中共有114个穴位与三阴交穴配伍使用,且使用总频次为470次,其中排在前10位的配穴是足三里、合谷、气海、肾俞、行间、中极、关元、太冲、阴陵泉、曲池,且配穴多属于募穴、背俞穴、五输穴等特定穴。结论 三阴交穴在中医病症中应用广泛,特别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及中医妇科疾病,且配穴常用的是募穴、背俞穴、五输穴等特定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三阴交穴 主治疾病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三阴交穴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黄朝林 刘厚材 +1 位作者 李安洪 潘赐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2期3787-3791,3796,共6页
目的围绕三阴交穴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探索近20年来三阴交穴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6.1.R6软件对2003年1月至2023年3月发表的与三阴交穴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 目的围绕三阴交穴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探索近20年来三阴交穴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6.1.R6软件对2003年1月至2023年3月发表的与三阴交穴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相关图谱。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251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朱江(42篇),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天津中医药大学(49篇),共得到11个关键词聚类,针刺治疗中心度最高(强度值为0.876)。结论目前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针灸治疗”“电针”等方面,主要治疗“痛经”“失眠”等疾病,应继续探索关于三阴交穴的治疗机制研究及临床病种的拓展,建议加强各研究团队间的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交穴 治疗机制 疾病种类 针灸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联合TNES治疗三阴交穴对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谢庆华 张美媛 温振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079-0082,共4页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Therapy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NES)治疗三阴交穴对产后宫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8月-2023年7月到我院产科的120例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Therapy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NES)治疗三阴交穴对产后宫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8月-2023年7月到我院产科的120例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1(n=30)、研究组2(n=30)、研究组3(n=3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1单纯实施TENS治疗、研究组2单纯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研究组3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联合TNES对三阴交穴进行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3在产后48h时,宫底高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产后24h,研究组3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产后48h,研究组3的恶露排出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研究组3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中明显低于其他3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联合TNES治疗三阴交穴对产后宫缩痛效果显著,加速产妇康复,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三阴交穴 宫缩疼痛
原文传递
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概况
4
作者 胡雅诗 朱昱昕 +2 位作者 牛思涵 施乃华 董珍珍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7期53-56,共4页
大量文献研究表明,三阴交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常用穴位,在临床运用中具有多样化的配伍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运用选穴中分别从三阴交单穴、双穴及多穴应用的角度阐述了三阴交穴的研究概况,并整理了其... 大量文献研究表明,三阴交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常用穴位,在临床运用中具有多样化的配伍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运用选穴中分别从三阴交单穴、双穴及多穴应用的角度阐述了三阴交穴的研究概况,并整理了其治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交穴 原发性痛经 综述
下载PDF
脑fMRI观察电针神门及三阴交穴治疗失眠机制 被引量:45
5
作者 周全 杨大艳 +3 位作者 崔晓 杨侃荣 李洁 赵仓焕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利用fMRI技术探讨电针神门、三阴交穴治疗失眠的机制。方法对7名失眠患者(失眠组)及6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无任何刺激状态下行静息扫描、电针刺激双侧神门和三阴交穴下行BOLD-fMRI扫描,观察两组受试者的激活脑功能区。采... 目的利用fMRI技术探讨电针神门、三阴交穴治疗失眠的机制。方法对7名失眠患者(失眠组)及6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无任何刺激状态下行静息扫描、电针刺激双侧神门和三阴交穴下行BOLD-fMRI扫描,观察两组受试者的激活脑功能区。采用SPM基本模式中的单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均可见脑岛(BA13)明显激活。但在失眠组,右侧丘脑腹前核、右侧壳核、左内侧苍白球、左侧中央前回(BA9)、双侧尾状核头部被特异性地激活。结论电针神门、三阴交穴治疗失眠的机制可能是电针刺激激活了丘脑腹前核、尾状核、壳核、内侧苍白球、丘脑网状核以及其他睡眠中枢,整合传入和传出的信息,调节睡眠;并可通过不同的通路调畅情志,舒缓压力,达到助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磁共振成像 入睡和睡眠障碍 神门 三阴交穴 机制
下载PDF
艾灸三阴交穴对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赵宁侠 郭瑞林 +2 位作者 任秦有 张周良 李斌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1-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艾灸三阴交穴治疗血瘀证的机理。方法 :应用血液粘度计 ,红细胞变形 聚集测试仪 ,于艾灸三阴交穴前后 ,测试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血高 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 目的 :探讨艾灸三阴交穴治疗血瘀证的机理。方法 :应用血液粘度计 ,红细胞变形 聚集测试仪 ,于艾灸三阴交穴前后 ,测试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血高 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粘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全血高切粘度及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艾灸三阴交穴后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 ,降低血液粘度 ,加快血流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三阴交穴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聚集指数
下载PDF
针刺三阴交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晓陵 蔡丽娜 +5 位作者 王丰 曹丹娜 许宇飞 刘晓慧 张坤宇 康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5期29-31,35,共4页
针刺三阴交穴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治疗机制缺乏客观依据。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揭示针刺的中枢效应,已成为近年来热点研究领域。本文搜集并阅读分析针刺三阴交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文献,分析比较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针刺三... 针刺三阴交穴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治疗机制缺乏客观依据。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揭示针刺的中枢效应,已成为近年来热点研究领域。本文搜集并阅读分析针刺三阴交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文献,分析比较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针刺三阴交穴脑激活区,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下针刺单穴和组穴激活脑区的差异及作用机制。生理状态下针刺三阴交穴激活了特定脑区,证实了针刺腧穴具有相对特异性,针刺组穴的脑激活区不是针刺单穴脑激活区的简单叠加,虽有重叠,但亦存在差异。病理状态下针刺三阴交穴治疗疾病是通过多个脑区协同调节及中枢网络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三阴交穴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三阴交穴治疗妇科疾病疗效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罗丹 李雅彦 赵利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88-90,共3页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1],属足太阴脾经腧穴,亦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脾主统血,亦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与...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1],属足太阴脾经腧穴,亦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脾主统血,亦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气足则天癸至,肾气衰则天癸竭。三条足阴经经筋又环聚于阴器,并与冲、任、督、带脉有密切关系。而妇科疾病大多由肝肾亏损或冲任损伤所致,故三阴交穴是治疗妇女经、带、胎、产及相关冲、任脉疾病的首选腧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交穴 妇科疾病 综述
下载PDF
用^(32)P整体放射自显影技术对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相交几率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迪湘 阎平 +2 位作者 郑鸣 张鹏飞 马顺元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和方法:用^(32)P整体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人体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相交与否的几率。结果:在100例阳性病人中,出现点状影像者7例,一条影像者44例,二条影像者36例,三条影像者13例,在三阴交穴三经不相交... 目的和方法:用^(32)P整体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人体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相交与否的几率。结果:在100例阳性病人中,出现点状影像者7例,一条影像者44例,二条影像者36例,三条影像者13例,在三阴交穴三经不相交者11例,三经相交者2例。结论:研究表明人体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的多样性,它同样符合生物多样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经 三阴交穴 相交几率 磷32 放射自显影
下载PDF
0级糖尿病足血管病变患者艾灸三阴交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洁 黄香妹 +1 位作者 金瑞芬 郑秋红 《护理学报》 2012年第7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三阴交穴对0级糖尿病足血管病变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入院接受评估后给予常规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给予艾灸两足部三阴交,每穴灸15 min... 目的探讨艾灸三阴交穴对0级糖尿病足血管病变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入院接受评估后给予常规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给予艾灸两足部三阴交,每穴灸15 min,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共艾灸3个疗程。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足部皮温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足部皮肤温度有改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穴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改善皮肤色泽及足部皮温,可防治糖尿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管病变 艾灸 三阴交穴
下载PDF
关元、三阴交穴在妇科临床中的运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邵素霞 邵素菊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7-448,418,共3页
关键词 关元 中医妇科 三阴交穴 痛经 崩漏 经闭 带下病
下载PDF
对86例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辛思源 林驰 +7 位作者 王培 胡妮娟 郝杰 齐丹丹 吴桂雯 胡尚卿 马良宵 朱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一项针刺治疗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央完全随机方案将96例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均等分为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 目的通过对一项针刺治疗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央完全随机方案将96例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均等分为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排除子宫位置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6例,于治疗前通过超声对每位受试者子宫位置进行评估,当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P)值≥40 mm时,取双侧三阴交穴,期望得气组以Φ0.3×40 mm一次性无菌管针直刺1~1.2寸,每10分钟行平补平泻手法30秒;期望不得气组以Φ0.18×13 mm一次性无菌管针弹入即可,不施手法,两组均留针30分钟后缓慢平和的将针渐渐退出,进行疗效检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P)值评价两组治疗前、起针即刻(针刺30分钟)和起针后10分钟(40分钟)的疼痛情况。并比较各子宫位置反应者比例(治疗前后VAS-P值降低50%及以上患者的比例)、总体有效率、起针即刻效应(治疗前VAS-P值-起针即刻VAS-P值)与起针后效应(治疗前VAS-P值-起针后10分钟VAS-P值)。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结果不同子宫位置间治疗前后各时点VAS-P值、反应者率、总体有效率、起针即刻效应与后效应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现有统计结果提示子宫位置可能与三阴交穴效应无关,其结果有待于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凝滞证 原发性痛经 子宫位置 效应 三阴交穴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值
下载PDF
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穴位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海霞 徐丹 +4 位作者 杜静静 韩丽 冯静茹 朱红霞 苏心镜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7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与观察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为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月经来潮前2 d开始,体表电... 目的:探讨与观察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为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月经来潮前2 d开始,体表电刺激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1次/d,每种方法各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口服氯芬待因片,月经来潮前2 d开始,连续服用6 d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完成后3、6个月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3、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完成后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4.1%、91.2%,对照组为47.1%、3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近、远期有效率均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三阴交穴 体表电刺激 地佐辛 位注射 VAS评分 痛经症状评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刺三阴交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乃武 潘明坤 +1 位作者 郭力 赵永山 《针灸临床杂志》 1998年第10期53-54,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有排尿困难[1],但未见有其发生率报道。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实用的治疗排尿困难方法,可以极大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恢复。我科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5月共对5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有排尿困难[1],但未见有其发生率报道。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实用的治疗排尿困难方法,可以极大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恢复。我科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5月共对5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分组观察,并行单刺三阴交突治疗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椎 手术后 排尿困难 三阴交穴
下载PDF
针刺兔三阴交穴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文云 刘晓瑞 +1 位作者 齐彦 孙巧红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0-50,共1页
本文通过针刺兔双侧三阴交穴的实验,观察、记录了对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情况,并对其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方法 用体重3—4kg雄性兔6只,自然饮水,分别在电针双侧三阴交前3小时、电针中和电针后3小时从耳缘静脉采血1ml,进行血糖... 本文通过针刺兔双侧三阴交穴的实验,观察、记录了对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情况,并对其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方法 用体重3—4kg雄性兔6只,自然饮水,分别在电针双侧三阴交前3小时、电针中和电针后3小时从耳缘静脉采血1ml,进行血糖测定。 电针用SD-G型生理多用电刺激仪,频率为30Hz,电压为5V,时间为0.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交穴 针刺疗法 血糖浓度
下载PDF
电针合谷和三阴交穴增强药物流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江 张露芬 +14 位作者 马良宵 贺稚平 程凯 袁红 张军 刘薇 詹慧芬 陈燕 王燕平 王美卿 金春兰 张红林 李晓泓 马文珠 杨芳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11期30-31,共2页
本项研究查阅了100余部古代文献和80余篇现代文献,从中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下胎穴:合谷和三阴交.在药物流产中采用电针合谷与三阴交穴的方法,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观察了电针二穴增强药流效果的治疗作用和治疗规律,探讨了作用机制,初... 本项研究查阅了100余部古代文献和80余篇现代文献,从中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下胎穴:合谷和三阴交.在药物流产中采用电针合谷与三阴交穴的方法,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观察了电针二穴增强药流效果的治疗作用和治疗规律,探讨了作用机制,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交穴 药物流产 合谷 电针 古代文献 动物实验 临床研究 治疗规律 治疗作用 药流效果
下载PDF
采用中药归脾汤联合三阴交穴贴敷法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叶秋丽 钟志国 +1 位作者 罗磊玲 郝林端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中药归脾汤联合三阴交穴贴敷法对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归脾汤联合三阴交... 目的:分析中药归脾汤联合三阴交穴贴敷法对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归脾汤联合三阴交穴贴敷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56%,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归脾汤联合三阴交穴贴敷法用于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睡眠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脾汤 三阴交穴贴敷法 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下载PDF
相对穴位的临床应用(5)——绝骨(悬钟)、三阴交穴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志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6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相对 临床应用 绝骨 三阴交穴 脚癣 癔病性瘫痪 白细胞减少症 红斑性肢痛
下载PDF
激光照射三阴交穴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廉南 严清明 +1 位作者 岳健 黄褐珍 《云南中医杂志》 1990年第6期18-19,共2页
本文探讨了激光照射双侧三阴交穴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射前后,E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IgG有显著性差异。激光照射三阴交穴,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三阴交穴的... 本文探讨了激光照射双侧三阴交穴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射前后,E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IgG有显著性差异。激光照射三阴交穴,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三阴交穴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三阴交穴的近代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保良 《针灸临床杂志》 1997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三阴交穴的近代研究及临床应用530023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保良三阴交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穴,功效较多,临床应用颇广,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探讨。为更好地研究和应用,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近代研究1.1... 三阴交穴的近代研究及临床应用530023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保良三阴交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穴,功效较多,临床应用颇广,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探讨。为更好地研究和应用,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近代研究1.1对子宫肌电的影响:姜氏等〔1〕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交穴 临床应用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