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阴型乳腺癌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型的分析
1
作者 连婧 黄莉 +2 位作者 步鹏 苏红 郗彦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的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分型标准,为完善TNBC分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志物AR、CD8、FOXC1的表达对TNBC进行分型,比较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的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分型标准,为完善TNBC分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志物AR、CD8、FOXC1的表达对TNBC进行分型,比较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差异。结果93例TNBC中腔面雄激素受体型23例(24.7%),免疫调节型24例(25.8%),基底样免疫抑制型39例(42.0%),间充质型7例(7.5%)。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pT分期(P=0.030)、组织学分级(P<0.001)、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模式(P<0.001)、PD-L1(P<0.001)、HER2低表达(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亚型间的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层生存分析:亚型间pT1分期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均为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NBC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差异,有望替代复杂基因表达谱分型,为TNBC分型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筛选与三阴型乳腺癌预后相关的miRNAs及其基因网络
2
作者 宋玥莹 高超 +3 位作者 陈文俊 邵艾彧 乔乙春 李卓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2-399,共8页
目的:筛选与三阴型乳腺癌(TNBC)预后相关的关键微小RNA(miRNAs)及其靶基因,探讨其参与调控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为TNBC患者预后标志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差异表达miRN... 目的:筛选与三阴型乳腺癌(TNBC)预后相关的关键微小RNA(miRNAs)及其靶基因,探讨其参与调控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为TNBC患者预后标志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差异表达miRNAs,通过生存分析明确与患者预后相关的miRNAs。利用miRDB和miRWalk3.0在线数据库筛选miRNAs的靶基因,Cytoscape 3.8.2软件明确miRNA-信使核糖核酸(mRNA)调控网络,利用R软件limma数据包筛选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差异表达miRNAs,利用R软件clusterProfiler包分析靶基因参与的生物学功能和通路。结果:生存分析,miR-9、miR-17、miR-31、miR-146a、miR-188和miR-190b与TNBC患者的预后有关,且上述miRNAs表达量越低,TNBC患者预后越差。筛选出受这6种miRNAs调控的靶基因224个。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靶基因主要参与乳腺腺泡的发育、DNA转录的正向调控以及血管生成等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胰岛素分泌信号等通路。网络分析,miR-9、miR-17、溶质载体家族24成员2(SLC24A2)、vav鸟苷酸交换因子3(VAV3)、三部结构域含有36(TRIM36)、突触标记素1(SYT1)、富勒林和Sec7结构域含有3(PSD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PPARA)、RNA聚合酶Ⅲ亚基G(POLR3G)、多形性腺瘤基因1(PLAG1)、泛素相关和SH3结构域含有B(UBASH3B)及SH3结构域和四重肽重复2(SH3TC2)是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其中miR-9-SYT1、miR-9-KIF13B、miR-9-KITLG、miR-17-SLC24A2、miR-31-SLC24A2、miR-146a-SYT1、miR-146a-KIF13B、miR-188-SLC24A2和miR-188-SLC24A2的miRNA-mRNA相互作用最为密切。结论:miR-9、miR-17、miR-31、miR-146a、miR-188和miR-190b及其靶基因参与乳腺腺泡发育和血管生成等生理过程,与TNBC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微小核糖核酸 预后 调控网络 靶基因
下载PDF
突触后密度蛋白-95在三阴型乳腺癌外泌体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3
作者 王玉洁 李婷 +1 位作者 孜拉兰·玉山江 李鸿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70-574,583,共6页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信使RNA(mRNA)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三阴型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瘤样增生)患者血清外泌体各4例,通过高通量芯片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方...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信使RNA(mRNA)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三阴型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瘤样增生)患者血清外泌体各4例,通过高通量芯片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在三阴型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外泌体中有显著差异的mRNAs。通过富集分析了解各mRNA的功能富集情况,并从中发现具有差异表达的mRNA(PSD-95,又称DLG4)富集在NF-κB信号通路中,该通路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3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及36例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并验证PSD-95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SD-95在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D-95的差异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相关(r=-0.514,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Ki67表达水平、肿瘤大小(T)及组织学分级等无关。结论PSD-95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下调,其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可能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外泌体 转录组测序 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DLG4) 侵袭转移
下载PDF
DCE-MRI、DWI联合检查在诊断三阴型乳腺癌中的价值
4
作者 高伟 黄杨 李瑜珂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54-957,962,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检查在诊断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穿刺活检与免疫组化结果为金标准,分为TNBC组和非TNBC组,...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检查在诊断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穿刺活检与免疫组化结果为金标准,分为TNBC组和非TNBC组,两组均行DCE-MRI、DWI检查,分析DCE-MRI、DWI联合检查对TNBC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容积分数(Ve)、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及速率常数(Kep)]、半定量参数[对比剂流入浓度增强率(W-in)、对比剂流出浓度衰减率(W-out)、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TTP)]及DWI检查不同弥散敏感因子(b值)时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经穿刺活检与免疫组化结果确诊,TNBC组27例、非TNBC组103例。两组病灶类型、T2信号、强化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Ktrans、Kep高于非TNBC组(P<0.05),Ve、W-out低于非TNBC组(P<0.05),TTP短于非TNBC组(P<0.05)。TNBC组b值为800、1000、1500 s/mm^(2)时ADC值均低于非TNBC组(P<0.05)。DCE-MRI检出20例TNBC,110例非TNBC;DWI检出17例TNBC,113例非TNBC;DCE-MRI+DWI检出28例TNBC,102例非TNBC。DCE-MRI+DWI检查诊断TNBC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两种检查方式单独诊断(P<0.05),漏诊率低于两种检查方式单独诊断(P<0.05)。结论DCE-MRI+DWI检查诊断TNBC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为TNBC的诊断、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诊断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临床作用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嘉雯 龚予希 +3 位作者 白茹梦 万鑫 甘文婷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38,共3页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组织病理学亚型,其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病死率远高于其他乳腺癌亚型。由于TNBC独特的生物学行为,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组织病理学亚型,其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病死率远高于其他乳腺癌亚型。由于TNBC独特的生物学行为,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在TNBC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耐药性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就TAMs在TNBC中的作用机制及对TNB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预后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FOXC1、SOX1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光芬 李涛 杨承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1-924,930,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FOXC1、SOX1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TNBC、60例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IBC-NST)、40例癌...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FOXC1、SOX1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TNBC、60例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IBC-NST)、4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OXC1、SOX10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FOXC1和SOX10在TNBC(82.2%、70.0%)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IBC-NST(11.7%、13.3%)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XC1表达与TNBC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Ki-67增殖指数高、预后分期均相关(P<0.05),SOX10表达与TNBC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高、预后分期均相关(P<0.05),且TNBC中FOXC1与SOX10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01)。Kaplan-Meier结果示FOXC1与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相关(P<0.05)。结论FOXC1和SOX10在TNBC中高表达,两者参与TNBC的发生、发展,在侵袭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叉头框蛋白C1 性别决定区盒基因10
下载PDF
免疫相关基因NF-κB、IL-17、HSP90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邓文炬 路艳星 +2 位作者 江双凤 游紫聪 彭柏富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基因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TNBC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T...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基因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TNBC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TNBC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NF-κB、IL-17、HSP90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癌组织中NF-κB、IL-17、HSP90的阳性表达率大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F-κB表达与IL-17、HSP90表达呈正相关(P<0.05);IL-17表达与HSP90表达呈正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NF-κB、IL-17、HSP90阳性表达率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F-κB、IL-17、HSP90表达均为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NF-κB阳性表达、IL-17阳性表达、HSP90阳性表达均为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NF-κB、IL-17、HSP90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17 热休克蛋白90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骆广涛 汤为香 +1 位作者 叶元滋 徐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7-980,共4页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组在分子遗传学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占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5%~20%。TNBC对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靶向治疗不敏感,早期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组在分子遗传学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占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5%~20%。TNBC对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靶向治疗不敏感,早期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细胞核类固醇受体家族成员,其在TNBC中异常表达,并有望成为TNBC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和TNBC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就AR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未来TNBC患者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晚期三阴型乳腺癌精准治疗药物应用进展
9
作者 夏云霞 何方 令晓玲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96-102,共7页
三阴型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个分子亚型,其病理组织学分级较差,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出现内脏转移和脑转移,复发率高,异质性强。晚期TNBC(aTNBC)患者生存期短,整体生存率差,因缺乏相应的靶点,化疗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随着... 三阴型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个分子亚型,其病理组织学分级较差,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出现内脏转移和脑转移,复发率高,异质性强。晚期TNBC(aTNBC)患者生存期短,整体生存率差,因缺乏相应的靶点,化疗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随着特殊靶点的发现及靶向、免疫和抗体偶联药物的发明,精准治疗药物被逐渐应用于aTNBC的治疗中,其有特异性、高效性、安全性等特点。靶向治疗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治疗精准,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较小,但适应人群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发挥抗癌功能,作用持续时间长,相对于靶向治疗来说,适应人群更广,不良反应同样较轻,但会出现一些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且杀伤肿瘤细胞速度慢。以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性药物为基础的抗体偶联药物,具有高特异性靶向能力和强效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大幅度降低了传统化疗所造成的毒副反应,但同样有适宜人群的限制,且治疗费用昂贵。尽管上述不同种类的药物用于aTNBC时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由于TNBC的异质性及多数患者缺乏持久的反应,联合药物治疗也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型乳腺癌 靶向疗法 靶向抗肿瘤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体偶联药物
下载PDF
雷帕霉素调控TRAP1抑制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增殖
10
作者 黄思源 石雅倩 +4 位作者 李鑫 卢敏 郭文礼 刘勇成 欧叶涛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分析雷帕霉素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TRAP1)影响三阴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药理过程,探讨雷帕霉素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DA-MB-23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组,随后分别在24 h和48 h采用四氮唑蓝比... 目的分析雷帕霉素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TRAP1)影响三阴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药理过程,探讨雷帕霉素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DA-MB-23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组,随后分别在24 h和48 h采用四氮唑蓝比色实验检测雷帕霉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以半抑制浓度(IC50)为研究条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雷帕霉素对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TRAP1的蛋白表达;采用定量PCR检测mTOR、TRAP1的mRNA;采用ATP试剂盒检测ATP含量;采用乳酸试剂盒检测乳酸的含量。结果雷帕霉素能抑制MDA-MB-231的增殖,在24 h时,细胞增殖率开始下降,48 h时,细胞增殖率下降更明显,并在10μmol/L、48 h的条件下达到IC50,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P<0.01)。雷帕霉素可以造成细胞周期G1期阻滞(P<0.01)。与对照组相比,加药48 h雷帕霉素组TRAP1的mRNA表达下降(P<0.05),p-mTOR和TRAP1蛋白表达也下降(P<0.001),而mTOR的mRNA和总mTOR蛋白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TP含量上升(P<0.001),乳酸含量下降(P<0.001)。结论雷帕霉素可调控三阴型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代谢进程而抑制细胞增殖,该过程与TRAP1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三阴型乳腺癌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下载PDF
Tubacin增敏在胱氨酸剥夺条件下三阴型乳腺癌铁死亡
11
作者 吴灿章 敬波 +1 位作者 郑武平 吴煌福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741-8748,共8页
目的:Tubacin可以转变恶性肿瘤的胱氨酸不敏感的状态,我们研究主要目的是验证Tubacin在胱氨酸剥夺条件下处理三阴型乳腺癌细胞HCC38的实际效果,并验证细胞死亡类型是否为铁死亡。方法:将细胞株HCC38在DMSO、Tubacin、Erastin、及Tubaci... 目的:Tubacin可以转变恶性肿瘤的胱氨酸不敏感的状态,我们研究主要目的是验证Tubacin在胱氨酸剥夺条件下处理三阴型乳腺癌细胞HCC38的实际效果,并验证细胞死亡类型是否为铁死亡。方法:将细胞株HCC38在DMSO、Tubacin、Erastin、及Tubacin联合Erastin四组条件下培养,通过7-AAD、LDH、ROS及脂质过氧化物检测细胞死亡及类型。结果:1) 在胱氨酸剥夺处理条件下加入Tubacin,HCC38细胞死亡增加;2) Tubacin联合Erastin处理HCC38,细胞死亡显著增加;3) Tubacin联合Erastin处理的HCC38,细胞脂质过氧化物显著和盘状结构域受体2增多。结论:Tubacin增敏在胱氨酸剥夺条件下三阴型乳腺癌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细胞死亡 Tubacin Erastin Ferroptosis
下载PDF
放疗联合阿帕替尼+卡培他滨对三阴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胡洪波 唐超莉 +1 位作者 谢一嫏 覃文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阿帕替尼+卡培他滨对三阴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崇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三阴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阿帕替尼+卡培他滨对三阴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崇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三阴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阿帕替尼+卡培他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阿帕替尼+卡培他滨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脑转移 认知水平 日常生活能力 阿帕替尼
下载PDF
小柴胡汤联合静脉化疗在晚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赖红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9期2866-2869,共4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静脉化疗在晚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予静脉化疗+小柴胡汤治疗,比...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静脉化疗在晚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予静脉化疗+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对比肿瘤标志物、乳腺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小柴胡汤联合静脉化疗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三阴型乳腺癌 小柴胡汤 静脉化疗
下载PDF
西达本胺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三阴型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14
作者 熊戴群 刘少龙 叶欣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777-780,785,共5页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三阴型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接受过至少2个化疗方案后出现肿瘤进展的晚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西达本胺+帕博利珠单抗)和对照组(帕博利...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三阴型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接受过至少2个化疗方案后出现肿瘤进展的晚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西达本胺+帕博利珠单抗)和对照组(帕博利珠单抗+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0.0%高于对照组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DCR)为40.0%高于对照组16.1%(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21个月)高于对照组(0.75个月),1年生存率(57%)高于对照组(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主要以1~2级不良反应为主,3~4级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西达本胺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三阴型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帕博利珠单抗 三阴型乳腺癌
下载PDF
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静 李占文 +4 位作者 刘纯 张冰 杨华锋 唐鲁兵 范凤凤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10期20-21,共2页
目的比较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收住的行手术治疗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112例,非三阴型乳腺癌58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 目的比较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收住的行手术治疗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112例,非三阴型乳腺癌58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组相比,三阴型乳腺癌组患者发病年龄小,有家族史比例高,淋巴结检查阳性率高,肿瘤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型乳腺癌组行保乳手术治疗患者转移率显著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组患者,而复发率接近。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轻,有家族史比例高,肿瘤更大;保乳手术治疗后总体预后略差。在其他保乳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也可选择保乳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三阴型乳腺癌 保乳手术 局部复发 转移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RHBDD1和EGFR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居红格 李峰 +3 位作者 马俊兵 张文连 贺帅 张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RHBDD1和EGFR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发生、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TNBC(ER、PR、HER2均阴性)和30例非三阴型乳腺癌(no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TNBC)(ER、PR、HER2至少... 目的探讨RHBDD1和EGFR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发生、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TNBC(ER、PR、HER2均阴性)和30例非三阴型乳腺癌(no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TNBC)(ER、PR、HER2至少一项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酶联免疫法和qRT-PCR技术检测组织和血清中RHBDD1和EGFR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结果TNBC组织中RHBDD1和EGFR蛋白阳性率(83%、80%)高于NTNBC组织(6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血清中RHBDD1和EGFR的浓度含量亦明显高于NTNB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织中的RHBDD1 mRNA和EGFR mRNA含量分别是癌旁组织的3.68倍和4.5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DD1和EGFR的表达与TNBC患者年龄无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TNBC中RHBDD1和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r=3.723)。结论RHBDD1和EGFR在TNBC中高表达,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组中显著高表达,提示其在TNBC发生和转移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可作为TNBC的分子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RHBDD1 EGFR Q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法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BRCA1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亚宁 吴健 +1 位作者 周武碧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 BRCA1)蛋白的表达及其对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5例TNBC组织蜡块中BRCA1、p53的表达,并...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 BRCA1)蛋白的表达及其对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5例TNBC组织蜡块中BRCA1、p53的表达,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预后评价。结果 TNBC中BRCA1的阳性率为31.6%,阳性患者中位年龄较阴性者明显偏小(P=0.047),且p53表达明显升高(P=0.001),阳性者与阴性者的总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HR=1.110,95%CI=0.552~2.235,P=0.769)。结论 BRCA1蛋白表达与TNBC患者发病年龄、p53表达有关,但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p53通路与BRCA1表达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可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乳腺癌易感基因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我国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陆国芬 张辉挺 +2 位作者 马德奎 区基文 张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5期96-10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筛查高危人群,指导临床防治,评估预后提供循证基础。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及维普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筛查高危人群,指导临床防治,评估预后提供循证基础。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及维普数据库,系统收集我国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2软件,建立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个临床对照试验,文献质量多为6~7颗星。三阴组与非三阴组乳腺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临床特征为发病年龄、乳腺癌家族史、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期、5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OR值分别为2.48(95%CI=1.47~4.19)、2.05(95%CI=1.48~2.85)、2.19(95%CI=1.81~2.64)、1.64(95%CI=1.16~2.32)、1.59(95%CI=1.19~2.13)、0.49(95%CI=0.42.0.57)、0.46(95%CI=0.39~0.5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临床特征为绝经情况、瘤体直径、病理类型,OR值分别为1.11(95%CI=0.99~1.25)、1.23(95%CI=0.90~1.68)、0.87(95%CI=0.74~1.01)。结论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相对年轻,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期较高,淋巴结转移率高,与乳腺癌家族史相关,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病理特征 预后分析 META分析
下载PDF
恩度联合紫杉醇对三阴型乳腺癌移植瘤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荣钊 赵璐瑜 +4 位作者 李伟 翁泽平 黄信 王宁霞 潘运龙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8-523,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人三阴型乳腺癌在裸鼠模型中血管正常化后对紫杉醇的反应,探讨其疗效是否优于紫杉醇.方法:将人三阴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种植于BALB/c-nu雌裸鼠右下腹部皮下,随机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8只移植瘤荷鼠分成4组,每组7只,A组,... 目的:通过观察人三阴型乳腺癌在裸鼠模型中血管正常化后对紫杉醇的反应,探讨其疗效是否优于紫杉醇.方法:将人三阴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种植于BALB/c-nu雌裸鼠右下腹部皮下,随机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8只移植瘤荷鼠分成4组,每组7只,A组,每天每次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10 mg/kg),连续17 d;B组,每天每次腹腔注射恩度(质量分数10 mg/kg),连续17 d;C组,第6、12天腹腔注射紫杉醇(质量分数10 mg/kg),余同A组;D组,第6、12天腹腔注射紫杉醇(质量分数10 mg/kg),余同B组.测量移植瘤的长径和短径,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D组移植瘤体积小于A组、B组(P<0.05),C组移植瘤体积小于A组及B组(P<0.05),D组和C组移植瘤体积无差别(P=0.436).B组、C组、D组的抑瘤率分别是14.61%、39.08%、54.79%.解剖各组荷鼠未见远处转移病灶.病理检查微血管密度,D组<C组=B组<A组.Ki67,D组与C组<A组与B组,D组与C组无差别(P=0.649).结论:使用恩度后在时间窗内联合紫杉醇有明显抑瘤作用,但疗效未优于紫杉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血管正常化 恩度 紫杉醇
下载PDF
老年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和青年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对比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琢 王丽娟 +1 位作者 张颖超 徐景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4-695,共2页
2008年统计,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达138万,约有46万患者死于乳腺癌。三阴型乳腺癌(TNBC)是临床上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