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1
作者 李健 周涛 +1 位作者 汪红亮 林森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OVC...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OVCF患者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单侧PVP术治疗,根据不同手术入路进行分组:其中40例经椎弓根单侧穿刺,42例采用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穿刺,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渗漏率,术前、术后1 d、术后1年的疼痛VAS评分以及椎体前柱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分布双侧且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1年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椎体前柱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椎弓根单侧穿刺比较,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PVP术治疗OVCF的透视次数降低,且骨水泥可更好地弥散到对侧,是一种有效的单侧PVP术穿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入路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骨水泥对侧弥散
下载PDF
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穿刺PV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5
2
作者 曾本强 罗凌云 +5 位作者 常瑞 秦谊 胡骅 陈安刚 宋小强 胡兵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175例腰椎OVC...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175例腰椎OVCF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88例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穿刺行PVP术治疗,B组87例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侧穿刺行PVP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比较术前及术后1 d、1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两组术后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31.5±6.6)min,B组手术时间(30.7±5.8)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X线透视(12.1±2.6)次,B组透视(16.2±2.2)次,A组少于B组(P<0.05)。两组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 d、1个月、6个月时VAS评分分别为(3.5±0.4)分、(2.7±0.7)分、(2.1±0.6)分,B组分别为(4.6±0.6)分、(2.6±0.6)分、(2.4±0.7)分,A组术后1 d VAS评分低于B组(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侧位片上均可见骨水泥弥散至骨折椎体上下终板;正位片上A组90椎可见骨水泥弥散分布至对侧椎体1/2处,8椎至对侧椎体1/4处,B组50椎骨水泥弥散分布至对侧椎体1/2处,46椎至对侧椎体1/4处,A组弥散分布均匀程度优于B组(P<0.05)。结论经椎弓根基底上外侧缘单侧穿刺行PVP术治疗腰椎OVCF操作简单,能迅速缓解疼痛,且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分布更均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弓根基底部 上外侧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红杰 李宏扬 +3 位作者 王艳红 李素婷 王方 王晓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2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02-2015-06收治的48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手术效果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 目的观察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02-2015-06收治的48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手术效果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预后情况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价。结果 48例患者手术时间在3~4h,平均(3.3±0.6)h。住院时间12~19d,平均(15.8±2.1)d。手术并发症以一过性术侧前额部皮肤感觉麻痹、眶周浮肿、眼睑运动障碍为主,总发生率为29.2%(14/48)。植物生存1例,重度残疾5例,轻度残疾9例,恢复良好33例,无死亡病例,预后良好率为68.8%(33/48)。结论只要把握好适应证,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取得满意疗效,并发症少、预后佳,且较美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上外侧 锁孔入路
下载PDF
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手术技术与预后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澎 郑永日 权柄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技术: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及其预后。方法对1999年10月~2001年12月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少...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技术: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及其预后。方法对1999年10月~2001年12月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少,创伤小,美容效果理想。病人出院时和6个月后随访,改良Rankin评分所有病人均为0级。结论采用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易操作,切口小,开颅小,暴露充分,术时短,无需输血,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经眶上外侧锁孔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