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8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郊区保留型村庄农宅翻建意愿分析与政策启示--基于嘉定区若干村的实证
1
作者 苏兆阳 《城市建筑》 2023年第9期101-105,共5页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放缓和超大城市郊区乡村地区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保留型村庄的农宅翻建已由原来的政府整体拆迁模式逐步转型为村民自发的农宅翻建与更新模式。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若干个村庄的农宅翻建意愿的实证研究,对翻建意愿的...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放缓和超大城市郊区乡村地区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保留型村庄的农宅翻建已由原来的政府整体拆迁模式逐步转型为村民自发的农宅翻建与更新模式。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若干个村庄的农宅翻建意愿的实证研究,对翻建意愿的结构性因素,以及个体性、地方性因素进行探析,总结翻建意愿的综合机制,并探析其相关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保留型村庄 农宅翻建 政策启示
下载PDF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探讨——以上海郊区农田氮素污染模型为例 被引量:28
2
作者 贺宝根 周乃晟 +2 位作者 胡雪峰 高效江 王少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估算其发生负荷的难度很大。通过对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结构的理解和适当简化不可直接建模的部分 ,对农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的重要环节———降雨径流和污染物迁移进行了模拟。根据...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估算其发生负荷的难度很大。通过对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结构的理解和适当简化不可直接建模的部分 ,对农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的重要环节———降雨径流和污染物迁移进行了模拟。根据实测资料对SCS法的部分参数作了修正 ,使小块农田的降雨径流关系适合上海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采用比较完善的径流试验资料建立了相应的径流单位线 ;并利用水流流速与固体颗粒被冲刷强度的关系 ,选择合适的试验资料 ,分析得到了径流过程与氮素流失浓度的相关关系 ,从而建立了以修正的SCS法、径流单位线和径流过程与氮素流失浓度的关系为基础的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在具备较长系列降雨量资料的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非点源污染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 上海郊区 氮素污染模型 水污染
下载PDF
上海郊区冬夏季鸟类群落特征比较 被引量:38
3
作者 栾晓峰 刘俊峰 +3 位作者 胡忠军 徐宏发 谢一民 杜德昌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6,共8页
20 0 0年冬季和 2 0 0 1年夏季对上海郊区三种典型生境 (农田居民区、湿地滩涂和丘陵林地 )鸟类分别进行了调查 ,共记录到鸟类 96种 ,隶属 1 4目 2 9科。本文重点探讨了冬夏两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生物量、重要值、种... 20 0 0年冬季和 2 0 0 1年夏季对上海郊区三种典型生境 (农田居民区、湿地滩涂和丘陵林地 )鸟类分别进行了调查 ,共记录到鸟类 96种 ,隶属 1 4目 2 9科。本文重点探讨了冬夏两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生物量、重要值、种间相遇机率、食性等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上海郊区冬季鸟类种类、密度、多样性和生物量都明显高于夏季 ,而优势度则夏季高于冬季。不同生境中 ,湿地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最高 ,优势度农田居民区最高。密度冬季湿地最大 ,夏季农田居民区最大。改善环境的自然性、增加空间异质性、扩大保护区面积和减少人为干扰等可使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和密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群落结构 上海郊区
下载PDF
上海郊区冬季鸟类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栾晓峰 徐玲 +2 位作者 徐宏发 谢一民 杜德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5-81,共7页
2000年冬季对上海郊区鸟类资源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4种,隶属12目29科。上海郊区冬季鸟类平均密度为6.16只/hm2,鸟类多样性指数为2.778,均匀度指数为0.668,优势度指数为0.099。农田林地、滩涂湿地和丘陵山地三种不同生境中鸟类... 2000年冬季对上海郊区鸟类资源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4种,隶属12目29科。上海郊区冬季鸟类平均密度为6.16只/hm2,鸟类多样性指数为2.778,均匀度指数为0.668,优势度指数为0.099。农田林地、滩涂湿地和丘陵山地三种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和优势度差异较大,以滩涂湿地鸟类多样性最高,数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群落特征 鸟类群落 冬季 物种多样性 鸟类资源
下载PDF
上海郊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和遗传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凌 李辉 +3 位作者 张海国 夏元敏 金力 卢大儒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305,共13页
本项研究收集了上海郊区的 13个具有明显方言差异的人群的各类人类遗传学数据 5 3项进行聚类分析 ,发现黄浦江以东的人群相对较纯 ,而黄浦江以西的则较混杂 ,两组群体都分别可以聚成较远的 3类。由此认为上海郊区的人群大致有 3种起源 ... 本项研究收集了上海郊区的 13个具有明显方言差异的人群的各类人类遗传学数据 5 3项进行聚类分析 ,发现黄浦江以东的人群相对较纯 ,而黄浦江以西的则较混杂 ,两组群体都分别可以聚成较远的 3类。由此认为上海郊区的人群大致有 3种起源 ,上海奉贤区金汇镇和闵行区马桥镇为代表的居民与南方土著民族较近 ,崇明县、嘉定区、浦东新区和南汇区的居民与北方民族较近 ,而奉贤区的头桥镇、金山区、青浦区的朱家角和商榻、松江区天马山等地的居民又是另一类。这与历史记载他们的不同来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人群 体质特征 遗传关系 聚类分析 面貌特征 体部特征 肤纹
下载PDF
上海郊区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优化的探讨 被引量:19
6
作者 马佳 马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3,共5页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与统计资料收集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讨上海郊区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的优化。上海郊区农地规模经营主要以家庭农场经营、股份制经营、合作社经营为主导发展模式,积极延伸发展企业经营模式、特色...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与统计资料收集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讨上海郊区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的优化。上海郊区农地规模经营主要以家庭农场经营、股份制经营、合作社经营为主导发展模式,积极延伸发展企业经营模式、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模式、农业园区经营模式。推行农地规模经营面临包括农地流转、农业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状况、技术水平、基础设施、流通市场建设、政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上海郊区情况,农地规模经营的目标主要分两个层面:一是个体规模适合农户,让农户保证一个适当的种植规模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二是整体规模适应市场。在此目标指引下,依托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构建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优化模型;规模经营必须尊重广大农户的意愿,同时也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优化 农地规模经营 上海郊区
下载PDF
上海郊区冬季红隼行为时间分配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李虎 陆健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7-470,共4页
2003年11月~2004年2月采用随机个体、连续取样的方式,在上海郊区获取了越冬112只次红隼(Falco tinnunculus)123.33 h的行为数据,对红隼的时间行为分配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红隼白天活动时间大部分用于栖停(44.45%),其次... 2003年11月~2004年2月采用随机个体、连续取样的方式,在上海郊区获取了越冬112只次红隼(Falco tinnunculus)123.33 h的行为数据,对红隼的时间行为分配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红隼白天活动时间大部分用于栖停(44.45%),其次为捕食(18.83%)、停落(12.17%)、飞行(9.98%)、滑翔(8.11%)、悬停(3.46%)、梳羽(1.70%)、戏耍和交互(1.32%)。栖停在早中晚占有较高的比例,而捕食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具有一个高峰时段。红隼在1 d中具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在上午(8∶00~10∶00)和下午(13∶00~15∶00)。通过对行为发生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活动高峰主要是由捕食行为及相关的飞行、悬停等行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隼 行为时间分配 上海郊区 冬季
下载PDF
上海郊区城市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水清 杜德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4期22-26,共5页
郊区城市化就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上海郊区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 ,大片农村景观迅速演变为城市景观。但在“均衡发展”模式引导下 ,上海郊区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 郊区城市化就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上海郊区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 ,大片农村景观迅速演变为城市景观。但在“均衡发展”模式引导下 ,上海郊区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并出现“大城市、小郊区”的状况。笔者提出 ,欲加快郊区城市化速度与提高城市化质量 ,必须实现由“均衡发展”到“重点建设”的转变 ,并提出新城建设、中心镇建设与中心村建设等三种重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均衡发展 重点建设 上海郊区 工业化 中心村建设模式 新建建设模式 中心镇建设模式
下载PDF
上海郊区农田氮磷养分平衡现状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钱晓雍 沈根祥 +1 位作者 郭春霞 黄丽华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63-266,共4页
通过对上海郊区具有代表性的青浦区某镇农田肥料施用情况的实地调查,评价分析了上海郊区目前农田氮磷养分平衡现状。结果表明:上海郊区农田氮磷养分平衡均处于盈余状态,而且氮磷养分实际平衡盈亏率均高于允许平衡盈亏率,水稻、小麦... 通过对上海郊区具有代表性的青浦区某镇农田肥料施用情况的实地调查,评价分析了上海郊区目前农田氮磷养分平衡现状。结果表明:上海郊区农田氮磷养分平衡均处于盈余状态,而且氮磷养分实际平衡盈亏率均高于允许平衡盈亏率,水稻、小麦、蔬菜氮素实际平衡盈亏率分别高出允许平衡盈亏率68.16%、79.21%、126.78%,而磷素实际平衡盈亏率分别高出允许平衡盈亏率58.11%、52.67%、605.19%。其中,蔬菜农田氮磷养分平衡大大超过了合理范围,存在多余的氮磷养分进入水体而污染环境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 养分平衡 平衡盈亏率 评价 上海郊区
下载PDF
上海郊区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佳 宋立华 汪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7-33,共7页
为调查上海市果蔬的农药残留情况,作者对2011—2013年上海市某郊区的果蔬农药残留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实验采用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大类果蔬(叶菜类、根茎类、果菜类、花菜类、芽苗类、浆果类、仁果类和瓜类)中3类(有机磷类、有... 为调查上海市果蔬的农药残留情况,作者对2011—2013年上海市某郊区的果蔬农药残留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实验采用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大类果蔬(叶菜类、根茎类、果菜类、花菜类、芽苗类、浆果类、仁果类和瓜类)中3类(有机磷类、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共45种农药残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果蔬具有较好的食用安全性,表现为所有被检样品均未检出禁用农药,该地区使用较多的是高效、中低毒的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且农药残留量均未超标。在果蔬类受检样品中浆果类、叶菜类和果菜类的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是86.43%,19.05%,17.65%)。上述结果可为上海地区果蔬的生产管理、农药的使用管理、农药残留的监管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果蔬 检出率 上海郊区
下载PDF
上海郊区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乐安 吴永兴 茅国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5088-5090,共3页
上海郊区水稻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茬口类型和生产经营规模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南汇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而嘉定由于成本投入较少单位利润和收入最高;播种面积最大的高产品种“嘉花一号”的价格较低,... 上海郊区水稻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茬口类型和生产经营规模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南汇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而嘉定由于成本投入较少单位利润和收入最高;播种面积最大的高产品种“嘉花一号”的价格较低,产值比“寒优湘晴”要低390元/hm2;甜瓜稻、菜稻等茬口水稻的成本和产量明显高于其他茬口;规模经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的降低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而不在于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水稻 投入产出分析
下载PDF
上海郊区化肥氮的去向及其污染的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根娣 章家骐 卢善玲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81-84,共4页
采用15N盆栽试验,研究化肥氮的去向,在定量水平上对氮的去向作出基本评估。根据上海郊区化肥施用的数量和种类,得出了化肥氮进入水体的数量(1.4万余.t)和对上海郊区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揭示了招致化肥氮污染的主要问题,并... 采用15N盆栽试验,研究化肥氮的去向,在定量水平上对氮的去向作出基本评估。根据上海郊区化肥施用的数量和种类,得出了化肥氮进入水体的数量(1.4万余.t)和对上海郊区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揭示了招致化肥氮污染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预防化肥氮污染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试验 去向 化肥 污染 上海郊区
下载PDF
上海郊区红隼(Falco tinnunculus)种群密度及其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李虎 童春富 陆健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9-562,共4页
2002年7月到2004年6月对上海郊区祝桥镇、机场镇和朝阳农场及其附近区域的红隼种群密度进行了计数调查。调查通过固定路线进行,共进行调查53次。结果表明该区域红隼种群密度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呈现明显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红隼种群的季... 2002年7月到2004年6月对上海郊区祝桥镇、机场镇和朝阳农场及其附近区域的红隼种群密度进行了计数调查。调查通过固定路线进行,共进行调查53次。结果表明该区域红隼种群密度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呈现明显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红隼种群的季节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红隼的迁徙及居留情况,认为红隼在上海地区的居留状况包括留鸟、冬候鸟和过境鸟3种类型。混合农作物生境和芦苇生境中红隼种群密度具有极显著差异(t=4.6506,P=0.0000<0.001),红隼更加偏好混合农作物生境。通过红隼的种群密度可以反映红隼的居留状况和对生境的选择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隼 种群密度 生境 居留状况 上海郊区
下载PDF
上海郊区秸秆还田现状与对策初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政 王树红 +1 位作者 汪寅虎 蒋小华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
简单介绍了主要作物──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的秸秆还田现状,分析了上海郊区秸秆农业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包括技术性对策、生产管理性对策及政策性对策。
关键词 上海郊区 秸秆还田 现状 对策 技术性对策 管理性对策 政策性对策
下载PDF
上海郊区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实证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左鹏 魏农建 奚红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94,共11页
作为上海综合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已日益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产业。面对新世纪的机遇、挑战和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上海未来发展的主战场在郊区。然而,城区与郊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 作为上海综合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已日益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产业。面对新世纪的机遇、挑战和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上海未来发展的主战场在郊区。然而,城区与郊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必将导致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郊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不同。此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对上海郊区文化产业发展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显示,文化消费形式以及获取文化消费信息的渠道单一、现有文化设施的硬件与软件的不匹配成为郊区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障碍;居民家庭整体文化消费支出水平较高,但未来支出预期大幅降低,居民文化消费对松江区GDP贡献不大。因此,郊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依据自身特点选择主导文化产业,在实施产业链集聚战略的同时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改善郊区居民文化消费环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调动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这是上海郊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主导文化产业 产业链集聚 文化消费环境
下载PDF
上海郊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经验与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兴宝 张文忠 +1 位作者 邵浩奇 贾晓蓉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上海郊区 试点 经济发展水平 医疗管理条例 医疗服务需求 补偿比例 可持续发展 意向性调查 医疗保险费
下载PDF
上海郊区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卓建伟 杨燕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4-88,110,共6页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其城市化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随着“一城九镇”城市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农地保护尤其是耕地保护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郊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重外延、轻内涵,致使城市用地加速增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其城市化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随着“一城九镇”城市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农地保护尤其是耕地保护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郊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重外延、轻内涵,致使城市用地加速增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粮食产量大幅下降,郊区农村自产自食的产销模式难以实现。为此,笔者提出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加强用地计划管理,严格审批对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加强对闲置土地的管理,促进建设用地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同时可采取异地保护、归并宅基地、复垦整理、向滩涂要田等措施,“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1.51×104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建设用地 中国 闲置土地 产销模式 城市化 上海郊区 异地保护 滩涂 保有量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上海郊区农民职业教育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爱平 黄国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共3页
上海郊区现阶段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农民的职业转型。只有当大部分农民转型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小部分守业的农民转型为现代农业从业人员,这种社会转型... 上海郊区现阶段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农民的职业转型。只有当大部分农民转型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小部分守业的农民转型为现代农业从业人员,这种社会转型才能真正实现。而农民的职业转型除需要提供非农就业岗位外,还需要大力推进农民的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职业教育研究 郊区农民 上海郊区 农业从业人员 现代农村 职业转型 传统农业 转型过程 现代农业
下载PDF
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模式及案例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娴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5,96,共8页
2004年7月开始实施的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是促进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具有试验性的公共政策。按照试点选择及运作特点,将宅基地置换试点归纳为四类模式并选择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分析置换试点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运行... 2004年7月开始实施的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是促进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具有试验性的公共政策。按照试点选择及运作特点,将宅基地置换试点归纳为四类模式并选择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分析置换试点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运行机制、政策绩效和面临的问题,总结试点经验并提出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城市化 宅基地置换试点 模式
下载PDF
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运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祎娴 王仲谷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8年第4期56-61,共6页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三十年来占用了大量耕地进行建设,目前全国耕地总量已逼近18亿亩的粮食安全底线,城市建设用地必须另辟蹊径,从存量土地中寻找出路。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自2004年7月开展以来,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盘活存量土...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三十年来占用了大量耕地进行建设,目前全国耕地总量已逼近18亿亩的粮食安全底线,城市建设用地必须另辟蹊径,从存量土地中寻找出路。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自2004年7月开展以来,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盘活存量土地、改善农民生活、优化郊区建设用地布局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出现了若干困难。按照试点选择及运作特点,将宅基地置换试点归纳为四类模式并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分析置换试点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运行机制、政策绩效和面临的问题,总结试点经验并提出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宅基地置换试点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