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的方法及相应护理配合
1
作者 兰美明 黄灵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45-0148,共4页
探究上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的方法及相应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150例患者,均行消化道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检查、色素内镜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未使用护理干预... 探究上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的方法及相应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150例患者,均行消化道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检查、色素内镜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未使用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为研究组。分析内镜检查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检出率,再将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75例患者中筛查出5例(6.67%)患者存在消化道早期癌症,其中胃癌3例,食管癌2例;研究组75例患者中筛查出14例(18.67%),患者存在消化道早期癌症,胃癌10例,食管癌4例。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一次检查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可作为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的有效手段,配以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配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 护理配合 筛查
下载PDF
内镜-病理复原解析结合传统授课的教学模式在上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姜炅 程妍 +5 位作者 史海涛 张莹 邹百仓 秦斌 蔡尚轩 郭晓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病理复原解析结合传统授课的教学模式在上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医生(学员)54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7名,传统授课)和观察组(27名,传统授课+内镜-病理复原解析)... 目的 探讨内镜-病理复原解析结合传统授课的教学模式在上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医生(学员)54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7名,传统授课)和观察组(27名,传统授课+内镜-病理复原解析)。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成绩及培训前的基础胃肠镜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培训后的精查胃镜操作成绩及对浸润深度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对病变性质、分化程度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个人自信度、学习兴趣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病理复原解析结合传统授课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上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能力,更好地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内镜-病理复原解析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结果和相关因素分析
3
作者 周政 刘有理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结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上消化道癌阳性和阴性两组,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无痛胃镜、口... 目的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结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上消化道癌阳性和阴性两组,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无痛胃镜、口服去泡剂、胃镜彩图量、正规培训;进一步探讨上消化道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17820例,发现食管、贲门、胃癌分别为87、32、116例。早期食管、贲门、胃早癌发现56、27、89例;上消化道早癌阳性和阴性两组在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史、腌制食品、油炸食品、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无痛胃镜、标准胃镜彩图、焦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性别、年龄、新鲜水果、热烫食品、豆制品、油炸食品、口服去泡剂、正规培训、抑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萎缩性胃炎、腌制食物、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影响上消化道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消化道早癌的发病可能与文化程度、吸烟、饮酒、腌制食品、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无痛胃镜、标准胃镜彩图、焦虑因素有关,饮酒、萎缩性胃炎、腌制食物、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影响上消化道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胃镜 萎缩性胃炎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ESD手术在上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及对二胺氧化酶、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王君 丁光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419-2420,2423,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上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及对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癌患者98...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上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及对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SD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术前及术后4 w DAO、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术期的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 w时CRP、IL-6、DAO及TNF-α的浓度水平均显著优于术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四周观察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出现概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ESD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血清DAO及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剥离术 上消化道早癌 二胺氧化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联合术后羟乙基淀粉治疗对上消化道早癌疗效及血清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严娅 邱菊 +1 位作者 夏迪 李杨玲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联合术后羟乙基淀粉治疗对上消化道早癌疗效及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间...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联合术后羟乙基淀粉治疗对上消化道早癌疗效及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间收治的106例上消化道早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ESD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SD术联合术后羟乙基淀粉治疗;记录2组患者出血率、穿孔率、局部复发率;术前及术后4周时检测患者血清中ALB、DAO、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A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RP、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出血率、穿孔率及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术联合术后羟乙基淀粉治疗上消化道早癌患者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疗效及血清ALB、DA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剥离术 羟乙基淀粉 上消化道早癌 白蛋白 二胺氧化酶
下载PDF
无痛内镜用于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评价
6
作者 杨浩华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4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用于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收的78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8例...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用于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收的78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镜检查,研究组采用无痛内镜精细筛查,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对比两组的临床筛查率。对两组的形态、胃小凹分型及毛细血管等影像评分进行评估,诊断效果评价采用ROC曲线。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形态、胃小凹分型及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痛内镜诊断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在85.40~100.00%之间,特异度在83.30~100.00%之间,ROC曲线分析显示,无痛内镜诊断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AUC分别为0.992(95%CI为0.977~1.000)、0.999(95%CI为0.997~1.000)、0.896(95%CI为0.823~0.968)。结论:无痛内镜精细筛查用于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筛查,可明显提高筛查率,且能明显提高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当中的形态、胃小凹分型和毛细血管等影像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内镜 上消化道早癌 前病变 筛查 评价
下载PDF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在上消化道早癌筛查中有什么作用?
7
作者 杨军 《科技视界》 2023年第3期36-37,共2页
进入21世纪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使得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健康却变得越发重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出了很多危害身体健康的事情。很多人感到腹部不舒服的时候并没有当回事,或... 进入21世纪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使得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健康却变得越发重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出了很多危害身体健康的事情。很多人感到腹部不舒服的时候并没有当回事,或是到小诊所随便开点药,或是到药店随意买点药,等到不舒服症状有所缓解后就将这个事情抛到脑后了,他们往往觉得既然吃点药就没事了肯定不是什么大病,可能就是肠炎、胃炎这种小病。等到症状反复出现,而且出现了消化道出血、身体快速消瘦等情况才开始着急,才到医院进行检查,但这时往往会发现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甚至已经发展为了晚期胃肠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经济发展 消化道出血 饮食结构 晚期胃肠肿瘤 上消化道早癌 生活品质
下载PDF
胃镜下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隐患因素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牛雅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19-0121,共3页
分析胃镜下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隐患因素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胃镜下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患者,共计选取500例,分组进行相关分析,遵循平均分的原则,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设置组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在隐患... 分析胃镜下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隐患因素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胃镜下上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患者,共计选取500例,分组进行相关分析,遵循平均分的原则,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设置组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在隐患因素分析基础上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组有较多的患者对所接受的护理服务达到满意及以上标准,该组满意度为98.40%,而对照组对所接受的护理服务达到满意及以上标准的相对较少,满意度为82.00%,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上呈现的结果为P<0.05。两组在护理期间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形成了一定差异,研究组为1.60%,而对照组这一指标数据为4.80%,利用统计软件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进行分析,显示P<0.05,判断为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在上消化道早癌筛查中,对胃镜检查的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使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有效降低,检查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临床应用较值较高;而且针对性护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胃镜检查 隐患因素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教育培训模式的探讨
9
作者 王淑芳 张秀敏 +2 位作者 邵长江 李雪 赵昌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0201-0204,共4页
上消化道早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能够通过内镜检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然而,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存在不同的局限性,如何实现准确诊断和培训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旨在探讨上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教育培训模式,为医学人... 上消化道早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能够通过内镜检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然而,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存在不同的局限性,如何实现准确诊断和培训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旨在探讨上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教育培训模式,为医学人员的培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内镜技术的准确性和信任度。该研究为上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教育培训模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内镜诊断 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下载PDF
两种圈套器改良牵引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嵩 杨林 +3 位作者 郭洁 刘怡 余琼 时昭红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0期54-61,共8页
目的研究体外圈套器改良牵引辅助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两种圈套器牵引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ESD治疗的上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患者72例,A组为传统ESD方法治疗... 目的研究体外圈套器改良牵引辅助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两种圈套器牵引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ESD治疗的上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患者72例,A组为传统ESD方法治疗组,B组为粗圈套器圈套牵引组,C组为细圈套器圈套牵引组。比较3组病变直径、手术平均时间、止血夹脱离次数、黏膜下补充注射量、一次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7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SD术,3组病灶直径、术中明显出血和迟发性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平均时间和黏膜下补充注射量明显少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100.00%)一次完整切除率高于B组和A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组织夹脱离次数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圈套器牵引辅助技术能明显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术中黏膜下补充注射量,且具有牵引方向可调节的优点。使用体外细圈套器辅助牵引法,组织夹不易脱离,一次完整切除率高,特别是在上消化道困难ESD术中应用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圈套器 牵引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下肿瘤
下载PDF
探讨黏膜下剥离术与黏膜切除术在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艳 毕小刚 +2 位作者 黄纯秀 毛淑兰 沈鹏臻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分析黏膜下剥离术(ESD)与黏膜切除术(EMR)在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71例上消化道早癌或癌前病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ESD组(32例)、EMR组(39例);比较两... 目的分析黏膜下剥离术(ESD)与黏膜切除术(EMR)在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71例上消化道早癌或癌前病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ESD组(32例)、EMR组(39例);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情况,随访统计复发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病灶组织学切除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D组手术时间较EMR组长,术中切除黏膜直径显著大于EMR组;以复发为结局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两组3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90.60%、84.30%,经Log-rank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7,P=0.387)。结论ESD、EMR在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中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剥脱术 黏膜切除术 上消化道早癌 前病变
下载PDF
左侧卧位I-scope气管插管用于上消化道早癌经胃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缚鲲 谭红 +5 位作者 薛富善 邢丽娇 万磊 冀明 翟惠虹 张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与平卧位I-scope视频喉镜和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相比较用于全身麻醉下胃食管早癌患者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与平卧位I-scope视频喉镜和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相比较用于全身麻醉下胃食管早癌患者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150例胃食管早癌患者,均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外周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测量门齿间距离和Mallampati评分。麻醉诱导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3~0.4 mg/kg,舒芬太尼0.3~0.5μg/kg,丙泊酚1.5~2.0 mg/kg,罗库溴铵0.8 mg/kg。根据SPSS 20.0(seed=200)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SL组、SS组、MS组,每组各50例。SL组患者采用左侧卧位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SS组患者采用平卧位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MS组患者采用平卧位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记录三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和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以及口干、咽痛、咳嗽、口腔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结果SL、SS、MS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分别为(42.79±11.95)s、(46.73±21.41)s、(51.21±24.58)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SS、MS组患者的首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6%(48/50)、90%(45/50)和92%(46/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SS、MS组患者术后口干、咽痛和咳嗽发生率分别为42%(21/50)、18%(9/50)、4%(2/50);38%(19/50)、18%(9/50)、18%(9/50);26%(13/50)、38%(19/50)、12%(6/50)。有3例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损伤,SL组1例,MS组2例。结论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全身麻醉时,左侧卧位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时间和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与传统Macintosh喉镜等平卧位气管插管无显著差异,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可用于左侧卧位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胃镜黏膜下剥离术 视频喉镜 气管插管 左侧卧位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内镜诊断上消化道早癌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爽 金世柱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71-475,共5页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开发,人工智能在内镜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上消化道肿瘤因其早期不易被发现的特点成为内镜医师镜下诊断的难题,而计算机辅助诊断等新技术有望实现对上消化道早期恶性病变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及诊断。...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开发,人工智能在内镜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上消化道肿瘤因其早期不易被发现的特点成为内镜医师镜下诊断的难题,而计算机辅助诊断等新技术有望实现对上消化道早期恶性病变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及诊断。本文阐述了目前人工智能在内镜诊断上消化道早癌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上消化道早癌 消化内镜 计算机辅助诊断
下载PDF
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黎 王柳英 刘玉强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1期191-191,共1页
目的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各种不同着色原理的粘膜染色剂。结论色素内镜检查在应用特殊染料后,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特征,从而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对于上消化道早期癌变的诊断率明显优于... 目的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各种不同着色原理的粘膜染色剂。结论色素内镜检查在应用特殊染料后,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特征,从而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对于上消化道早期癌变的诊断率明显优于普通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色素内镜 内镜诊断
下载PDF
临床护理干预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王晨 孙媛媛 曲永萍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1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106例上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106例上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53),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及术后随访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情况(SF-36)、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用时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术后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早癌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该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干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上消化道早癌 围术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真真 陈湘玉 +1 位作者 李雯 徐桂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0期1290-1295,共6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便利抽样,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348例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便利抽样,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348例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社会支持及问题应对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明确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得分为18~58(34.99±5.92)分,61.21%患者存在癌症复发恐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经济负担、病变部位、病理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术后并发症、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均是癌症复发恐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不容乐观,通过鼓励并帮助患者建立有利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应对疾病,再进行针对性干预,提高患者健康认知、内镜复查依从性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癌症复发恐惧,促进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症复发恐惧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治疗与术前备血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赞滔 柴宁莉 +3 位作者 李振国 王秉东 高飞 令狐恩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60-563,共4页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以其在适应证内可以达到对消化道浅表肿瘤的完整性切除和根治性治疗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浅表肿瘤的标准手段,确定适宜的ESD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及术前合理备血对降低ESD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上消化道早癌 围手术期并发症 围手术期药物治疗 术前备血 输血
原文传递
蓝激光成像技术在上消化道早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余超 贺亚敏 肖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061-1065,共5页
上消化道早癌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定义为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癌症,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由于一些病灶微小,普通内镜不易发现,容易漏诊和误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如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 上消化道早癌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定义为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癌症,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由于一些病灶微小,普通内镜不易发现,容易漏诊和误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如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py,CLE)、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endoscopy,FICE)的发展,明显提高了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能力。消化内镜已由过去单纯的诊断演变为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分析富士新型蓝激光成像技术(blue laser imaging,BLI)在上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激光成像技术 上消化道早癌 诊断
下载PDF
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兴鸿 冯裕容 +1 位作者 贺应琼 黄秀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2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9例白光胃镜下疑似上消化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行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然后再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验结果评定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9例白光胃镜下疑似上消化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行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然后再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验结果评定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效果。结果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出66例为早期上消化道癌,13例为浸润癌,50例为良性病变;取活检病理检验诊断出早期上消化道癌患者70例,17例为浸润癌,良性病变为42例。计算可得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的敏感度为90.80%,特异度为84.00%,2种检验方法的kappa系数为0.874。2种方法判定的87例上消化道癌患者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验的肿瘤浸润深度与病理诊断结果准确度达91.21%。结论采用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早期上消化道癌的临床诊断效果肯定,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患者可耐受,临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胃镜 fice染色 上消化道早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于梅 周智航 +2 位作者 唐尚军 邓磊 何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89-1795,共7页
目的比较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结合技术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筛查出的可疑上消化道早癌患者466例,共计病... 目的比较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结合技术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筛查出的可疑上消化道早癌患者466例,共计病灶472处,其中227例采用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blue laser imaging,BLI-ME)、239例采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NBI-ME)分别进行早癌精查,病检确诊及内镜下高度怀疑早癌的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终以ESD术后病理为最高诊断。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BLI-ME、NBI-ME两种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查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炎症269处,萎缩或肠化生127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处,早癌59处,存在食管多中心癌。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灶分别为85.2%、85.1%,Kappa值分别为0.756和0.759。BLI-ME、NBI-ME对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2.2%、12.8%;敏感度分别为89.3%、90.3%;特异度分别为97.0%、96.2%。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早癌病理诊断一致的比例为96.1%和95.5%,Kappa值分别为0.810和0.825。结论 BLI-ME、NBI-ME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二者的诊断价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内镜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 上消化道早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