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析陈永灿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
1
作者 黄瑶 马凤岐 +2 位作者 王恒苍 白钰 陈永灿(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9-173,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慢性胃炎发展到胃癌的必经阶段。陈永灿认为,“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可诠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发展及诊疗过程。“阳化气”不足导致“阴成形”太过,使脾胃生理机能改变,从而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慢性胃炎发展到胃癌的必经阶段。陈永灿认为,“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可诠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发展及诊疗过程。“阳化气”不足导致“阴成形”太过,使脾胃生理机能改变,从而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病理过程。通过“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本病的病机进行探析,临床治疗首先辨别阴阳状态,提出扶阳气、祛阴浊的治疗原则,以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扶阳气 祛阴浊 陈永灿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陈永灿从“本虚毒结”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浅析
2
作者 黄瑶 王恒苍 +3 位作者 马凤岐 白钰 林雨琪 陈永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目的]总结陈永灿主任基于“本虚毒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诊,收集、整理典型医案,结合陈主任临证的阐释,从核心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三个方面,总结陈主任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目的]总结陈永灿主任基于“本虚毒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诊,收集、整理典型医案,结合陈主任临证的阐释,从核心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三个方面,总结陈主任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并附一则验案予以佐证。[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陈主任认为“本虚毒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核心病机,“本虚”即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毒结”即浊毒留滞,蕴结隐伏。辨治以寒热错杂为基本面,主张平调寒热,根据虚实偏胜,随证治之。处方以自拟十味泻心汤为主,扶元解毒,如脾虚及肾,加用滋肾之品;兼有气血怫郁,喜用花类疏和;针对痰毒、瘀毒、热毒的不同,分别选用山慈菇、石见穿、猫人参,蜂房、刘寄奴、莪术,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三对角药治之。验案辨证为脾虚毒结、寒热错杂,治法为健脾解毒、平调寒热,以十味泻心汤为主方,考虑兼有瘀毒阻滞、浊滞血瘀,选用蜂房-刘寄奴-莪术角药;复诊因气血不通,气机升降失调,以三花百草饮轻宣开郁;三诊考虑患者年龄增长,肝肾渐衰,且久病伤元,合四君贞元饮健脾益肾、固本培元。[结论]陈主任从“本虚毒结”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独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虚毒结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上皮化生 临证经验 十味泻心汤 三花百草饮 四君贞元饮 陈永灿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叶涵婷 刘加新 +5 位作者 徐甦 柳冬兵 王欣燕 李莉 徐冰洁 费侃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80-84,共5页
目的探析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脾虚络瘀型CAG... 目的探析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脾虚络瘀型CAG伴I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瑞巴派特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D-二聚体、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IM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590,P=0.009);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血清PG-Ⅰ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PG-Ⅰ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M积分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CAG伴IM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血清PG-Ⅰ水平,减轻胃黏膜萎缩与IM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大黄[庶虫]虫片 胃复春胶囊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林慧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
4
作者 李宏霖 陈慧婷 +1 位作者 林慧光 周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8-181,185,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疾病,常合并肠上皮化生,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林慧光教授认为CAG主要病机是脾胃气虚,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气逆、热毒、湿浊等复杂病机。其虚实辨证以虚为主,占十之八九,虚中又以气虚为主,在气虚基础上常伴...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疾病,常合并肠上皮化生,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林慧光教授认为CAG主要病机是脾胃气虚,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气逆、热毒、湿浊等复杂病机。其虚实辨证以虚为主,占十之八九,虚中又以气虚为主,在气虚基础上常伴气滞、痰湿、血瘀等。CAG治则是“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治法为益气健脾、理气解毒;经验方“慢萎宁”,从甘、辛、苦3种药味入手,以益气健脾、理气降逆、清热解毒3个方面组方,具有标本并治、邪正兼顾、寒热平调之特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实际疗效。林慧光教授治疗CAG经验丰富、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上皮化生 辨证论治 林慧光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阴阳运动学说探讨肠上皮化生与细胞自噬的相关性
5
作者 莫燕雯 税典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09-1111,共3页
细胞自噬系指细胞自身为克服不良因素刺激而自体吞噬,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由自噬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我吞噬,对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上皮细胞逐渐被肠上皮细胞所取代的过程,且具有癌变倾向,中医学的阴阳... 细胞自噬系指细胞自身为克服不良因素刺激而自体吞噬,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由自噬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我吞噬,对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上皮细胞逐渐被肠上皮细胞所取代的过程,且具有癌变倾向,中医学的阴阳运动学说与细胞自噬有密切联系,能完整地诠释细胞自噬这一生理或病理变化。因此,基于中医阴阳运动学说,探讨阴阳运动失调如何导致细胞自噬功能异常,如何进一步间接介导肠上皮化生病变,最终提出调和阴阳运动的中医治法,有效预防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化生 细胞自噬 阴阳学说 相关性
下载PDF
梅建强从毒犯胃络、瘀阻成积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之经验
6
作者 李鑫 郭军利 +5 位作者 张玮超 刘嘉祎 杜泽坤 高天慈 陈分乔 梅建强(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生)是临床上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其病理表现为胃黏膜上皮因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萎缩伴肠化生。梅建强教授根据胃“宜通宜降”的生理特性和“受纳五谷”的生理功能,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生)是临床上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其病理表现为胃黏膜上皮因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萎缩伴肠化生。梅建强教授根据胃“宜通宜降”的生理特性和“受纳五谷”的生理功能,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病因责之外受、内生之毒侵犯胃络,病机关键在于胃络瘀阻成积。梅师临证以解毒通络、行瘀化积为治疗思路,通过解毒邪以通胃络之畅达、行瘀血以化胃体之瘀积,并自拟解毒通络方化裁,每每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上皮化生 络病 解毒通络方 梅建强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司书鹏 刘国庆 +1 位作者 石春广 马洪蕾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6-168,17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7月—2022年7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0例CAG伴IM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7月—2022年7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0例CAG伴IM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胃黏膜组织评分(胃黏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胆汁反流、血管网显露、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胃动素(MOT)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0.00%(27/30),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CAG伴IM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Hp根除,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上皮化生 益气活血方
下载PDF
胃黄色瘤合并肠上皮化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池添雨 赵曲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2-327,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胃黄色瘤(gastric xanthoma,GX)合并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初次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68 391例,诊断GX 1 346例,GX检出率为1.97%,平均年龄为(55.4...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胃黄色瘤(gastric xanthoma,GX)合并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初次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68 391例,诊断GX 1 346例,GX检出率为1.97%,平均年龄为(55.4±12.1)岁。根据有无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将GX分为2组:GX伴肠化组(n=901)和GX不伴肠化组(n=445)。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胃黏膜萎缩程度及是否合并胃癌情况。将GX伴肠化组再根据肠化的程度分为3个亚组:GX伴轻度肠化(n=412)、GX伴中度肠化(n=291)和GX伴重度肠化(n=198),对比分析不同亚组GX伴肠化的临床特征。结果 GX伴肠化与GX不伴肠化组在年龄(P=0.012)、HP感染(P<0.001)和是否合并胃癌(P=0.01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X伴肠化组中年龄≥65岁患者发病率较高、HP感染率高、合并胃癌的检出率较高。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GX患者中胃癌组和非胃癌组在年龄(P<0.001)、HP感染(P<0.001)、胃黏膜萎缩程度(P<0.001)及GX是否伴有肠化(P=0.014)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亚组在年龄(P<0.001)、性别(P=0.004)、胃黏膜萎缩程度(P<0.001)和胃癌(P<0.001)上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X伴中度、重度肠化组中,老年人比例较高(P=0.002,P=0.008),GX伴轻度肠化组中各种程度胃黏膜萎缩均为最轻(P<0.001),GX伴重度肠化组合并重度胃黏膜萎缩程度最高(P<0.001)且合并胃癌比例较高(P<0.001)。结论 GX伴肠化的发生与胃癌、萎缩性胃炎及其严重程度有关,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对照研究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黄色瘤 上皮化生 萎缩性胃炎 胃肿瘤
下载PDF
“调和致中”法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刘礼梅 张媛媛 +2 位作者 孙琴 李学军 夏建国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观察“调和致中”法针药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胃黏膜的影响。方法将80例CAG伴I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调和致中”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治疗前后及治... 目的观察“调和致中”法针药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胃黏膜的影响。方法将80例CAG伴I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调和致中”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年,对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胃黏膜镜下征象、病理变化、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黏膜征象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对照组胃脘胀满和/或疼痛与嗳气泛酸、呈颗粒(结节)状与糜烂、炎症与肠化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胃中嘈杂与饮食减少、黏膜皱襞、血管透见与出血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黏膜皱襞积分、炎症、肠化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CAG伴IM患者,“调和致中”针药结合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逆转内镜下黏膜及病理表现,并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上皮化生 调和致中 针药结合 胃黏膜 病理积分
下载PDF
胃功能4项检测结果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吕婧 易静 +3 位作者 詹云凯 伍沁芳 郑圆媛 龚锦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 探讨胃功能4项检测结果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因上腹部不适就诊于该院消化内科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组(观... 目的 探讨胃功能4项检测结果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因上腹部不适就诊于该院消化内科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组(观察组)、胃黏膜非萎缩非肠化组(对照组)。所有患者行胃功能4项检查[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幽门螺杆菌(Hp)抗体],对比两组胃功能4项检测结果差异,比较Hp抗体阳性组与Hp抗体阴性组PGⅠ、PGⅡ、PGR的差异,并分析Hp抗体检测结果与PGⅠ、PGⅡ、PG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p抗体阳性率为44.44%(20/45),高于对照组的20.0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GⅡ水平为(12.85±3.47)μg/L,高于对照组的(8.15±2.65)μg/L,观察组PGⅠ水平为(85.45±16.85)μg/L、PGR为6.65±2.11,低于对照组的(123.50±32.25)μg/L、15.15±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抗体阳性组PGⅡ水平较Hp抗体阴性组高,PGⅠ、PGR水平较Hp抗体阴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抗体检测结果与PGⅠ、PG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GⅡ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功能4项结果与胃黏膜萎缩、肠化发生关系密切,可将其作为检测胃黏膜萎缩、肠化的常用检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萎缩 上皮化生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胆汁酸、幽门螺旋杆菌等因素诱导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表达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爽 罗慧 +5 位作者 施智兰 李英豪 张晴朗 农复香 唐梅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71-774,共4页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是一种癌前病变,增加了后续胃癌(GC)发展的风险。因此,GIM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是调节肠上皮细胞表型的肠特异性转录因子,主要存在于小肠和结肠,在正常胃黏膜中很少表达。幽门...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是一种癌前病变,增加了后续胃癌(GC)发展的风险。因此,GIM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是调节肠上皮细胞表型的肠特异性转录因子,主要存在于小肠和结肠,在正常胃黏膜中很少表达。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公认为GIM的主要致病因素,其通过核因子-kappa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的促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以及Sonic Hedgehog基因(Shh)来增加CDX2的表达,从而引起GIM。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胆汁反流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同样也是GIM的关键致病因素。胆汁反流通过其微小RNA、外泌体、表观遗传学及胆汁酸受体激活GIM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导致GIM的发生和发展。目前,两大因素之外诱导CDX2的相关研究仍然很少。现对目前该领域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胆汁酸 幽门螺旋杆菌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胃癌
下载PDF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彭飞 孟宪梅 +5 位作者 年媛媛 张静洁 武勇 江振宇 王璐 陈洪锁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方法收集50例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年的病理、OLGA分期和OLGIM分期及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黏蛋... 目的探讨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方法收集50例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年的病理、OLGA分期和OLGIM分期及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黏蛋白家族成员(MUCI、MUC2、MUC13)、绒毛蛋白(VIL)、p53等典型肠上皮化生因子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射频消融术治疗6个月和1年,患者病理变化、OLGA分期和OLGI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患者治疗前后的CDX-2、MUC1、MUC2、MUC13、VIL、p53等典型肠上皮化生因子均呈阳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可延缓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进展,且不影响患者典型肠上皮化生因子的分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萎缩 上皮化生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卢雪凤 黄红侠 +3 位作者 周权 刘红宁 孙有智 赵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3-2127,共5页
胃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损伤的胃黏膜上皮中肠型上皮取代了原有的腺体结构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常见的胃癌前病变,是防治胃癌的关键阶段。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IM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中药内... 胃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损伤的胃黏膜上皮中肠型上皮取代了原有的腺体结构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常见的胃癌前病变,是防治胃癌的关键阶段。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IM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中药内服、中医外治、中医药膳等方式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病理状态。中药内服是治疗IM的主要方式,其现代药理机制主要为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胃黏膜功能,调控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等。本文总结中医药治疗胃黏膜IM的研究进展,为今后IM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化生 中药内服 中医外治 中医药膳 胃癌前病变
下载PDF
胆汁反流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俊良 林强 +1 位作者 梁世洋 王景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0-366,共7页
胃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第3位原因,也是全球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肠型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符合Correa模型,其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是胃黏膜由良性转为恶性的关键环节,也是胃癌最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探究GIM的发病机制并早期干预是胃... 胃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第3位原因,也是全球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肠型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符合Correa模型,其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是胃黏膜由良性转为恶性的关键环节,也是胃癌最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探究GIM的发病机制并早期干预是胃癌防治的重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GIM公认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单纯根除HP并不能逆转GIM,考虑在GIM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其他因素的持续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已证实胆汁反流可诱导GIM,但胆汁反流诱导GIM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主要针对胆汁反流及其诱导胃黏膜损伤的机制、GIM与胃癌的关系、胆汁反流诱导GIM的研究现状及胆汁酸诱导GIM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胆汁反流诱导GIM的认识,为早期干预GIM及防治胃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胆汁酸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李灿东教授从“五辨”诊治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经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宇晴 傅巧瑜 杨敏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5-46,共2页
李灿东教授善用“五辨”诊治疾病,常从辨症、辨证、辨病、辨机、辨人5个方面剖析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辨病从整体上把握该病的发展与转归,指导治疗的方向;辨机认为气机失和,胃气壅滞是其核心病机,用以判断该病的发展趋势;辨症注重全面分析... 李灿东教授善用“五辨”诊治疾病,常从辨症、辨证、辨病、辨机、辨人5个方面剖析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辨病从整体上把握该病的发展与转归,指导治疗的方向;辨机认为气机失和,胃气壅滞是其核心病机,用以判断该病的发展趋势;辨症注重全面分析症的三观、轻重、真假与偏全,重视整体;辨证在于辨明证的兼杂、主次、缓急,以判断该病所处的阶段,助于遣方用药;辨人则认为体质与该病发展有内在联系,并注重饮食习惯、情志的指导。临证上灵活运用五辨,重在恢复胃“通降”的生理特性,以取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五辨 学术经验 李灿东
下载PDF
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与Warthin瘤伴鳞状与黏液上皮化生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16
作者 鄢丽敏 董郁红 +1 位作者 张志勇 姜海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探讨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和Warthin瘤伴鳞状与黏液上皮化生的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和1例Warthin瘤伴鳞状与黏液上皮化生病例,行免疫组化和MAML2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 目的探讨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和Warthin瘤伴鳞状与黏液上皮化生的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和1例Warthin瘤伴鳞状与黏液上皮化生病例,行免疫组化和MAML2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镜下观察囊内衬覆鳞状上皮和黏液柱状上皮,未发现Warthin瘤特征性的上皮细胞,伴MAML2基因重排;Warthin瘤伴鳞状与黏液上皮化生镜下可见Warthin瘤特征性的嗜酸性双层上皮,多灶衬覆鳞状上皮和黏液柱状上皮,未检测到MAML2基因重排。结论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和Warthin瘤伴鳞状与黏液上皮化生组织学形态虽相似,但两者肿瘤性质、治疗、预后截然不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 Warthin瘤伴鳞状与黏液上皮化生 免疫组织化学 MAML2基因
下载PDF
自拟清胃化瘀丸与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患者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症状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景奉能 段霞 +1 位作者 宋坤 潘奕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145-148,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或不典型增生(AH)患者应用胃复春与清胃化瘀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章丘区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科就诊的106例CAG伴IM或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或不典型增生(AH)患者应用胃复春与清胃化瘀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章丘区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科就诊的106例CAG伴IM或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53例,应用胃复春治疗)和研究组(53例,应用清胃化瘀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疗效,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常规组的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IM、胃黏膜腺体组织萎缩、AH病理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痞闷不适、胃胀痛、食欲不振、泛酸、嗳气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清胃化瘀丸治疗较应用胃复春组的效果更佳,可进一步减缓胃黏膜病理进展,减轻患者病症,值得广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清胃化瘀丸 胃复春
下载PDF
肠上皮化生在Barrett’s食管进展为食管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海素 褚传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41-47,共7页
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EAC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20%.Barrett’s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是目前唯一已知的EAC癌前病变,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BE有更高的风险进展为... 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EAC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20%.Barrett’s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是目前唯一已知的EAC癌前病变,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BE有更高的风险进展为EAC,探究IM的发生机制,寻找BE的针对性治疗靶点,成为预防肿瘤的重要措施.胆汁酸反流被认为是IM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促进BE向EAC进展,但胆汁反流诱导肠化、癌变的分子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IM发生的环境、意义、细胞起源学说,胆汁反流的毒性作用以及IM向肿瘤进展的分子改变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BE中IM的认识,为早期干预BE和防治EAC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上皮化生 胆汁酸 食管腺癌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体质类型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杨阳 刘浩 刘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8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体质类型与肠道菌群相关性。方法以2021年1~8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确诊时行肠道菌群检测及体质类型诊断,根据体质类型(病态体质...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体质类型与肠道菌群相关性。方法以2021年1~8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确诊时行肠道菌群检测及体质类型诊断,根据体质类型(病态体质、和平体质)分为病态体质组和和平体质组。观察病态体质组和和平体质组的肠道菌群(各菌属类群相对丰度、各菌门类群相对丰度、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obs指数))差异,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体质类型(是否病态体质)与肠道菌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态体质组和和平体质组在肠道菌群门类和属类的主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R=-8.021,P=0.008)。病态体质组的Sobs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低于和平体质组(t=9.637~18.715,P均<0.05);体质分型(是否病态体质)与肠道菌群Chao1指数(r=-0.718,P=0.016)、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r=-0.749,P=0.001)、肠道菌群Sobs指数(r=-0.694,P=0.016)均呈负相关。病态体质组的有益菌(双歧杆菌属、普氏菌属、另枝菌属)相对丰度低于和平体质组,病态体质组的有害菌Dorea相对丰度高于和平体质组(t=10.448~19.031,P均<0.05);体质分型(是否病态体质)与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r=-0.663,P=0.016)、普氏菌属相对丰度(r=-0.718,P=0.014)、另枝菌属相对丰度(r=-0.709,P=0.016)均呈负相关,体质分型(是否病态体质)与有害菌Dorea相对丰度(r=0.649,P=0.017)呈正相关。病态体质组的厚壁菌门低于和平体质组(t=6.714,P均<0.05);体质分型(是否病态体质)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r=-0.718,P=0.012)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病态体质与肠道菌群丰度、菌群物种复杂度、菌群群落多样性均有密切的相关性,故肠道菌群丰度、复杂度、多样性的控制可能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病态体质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上皮化生 体质类型 肠道菌群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