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上皮型钙粘素基因甲基化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友才 陈金霞 +2 位作者 董培红 邓长生 陈永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素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肝细胞癌(HC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53例HCC肿瘤组织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和1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周围正常肝组织中,上皮型钙粘素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素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肝细胞癌(HC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53例HCC肿瘤组织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和1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周围正常肝组织中,上皮型钙粘素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上皮型钙粘素基因在HCC肿瘤组织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07,P<0.01),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6,P<0.01),在Ⅲ~Ⅳ期肿瘤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Ⅱ期肿瘤(P=0.037,P<0.05),在包膜完整的肿瘤中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包膜不完整的肿瘤(P=0.043,P<0.05),在HBV阳性的肿瘤组织中甲基化率显著高于HBV阴性的肿瘤组织(P=0.024,P<0.05),在不同大小的肿瘤之间、单个结节与多个结节的肿瘤之间甲基化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上皮型钙粘素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能参与肝细胞的癌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上皮型钙粘素 甲基化
下载PDF
上皮型钙粘素(E-cad)与子宫内膜癌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伊铁忠 糜若然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25-228,共4页
上皮型钙粘素(E-cad)是一类介导同种上皮细胞之间相互黏附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参与形成和维护细胞间的连接,同时还可促进旁分泌信号传递,起信息传递和细胞稳定作用,是介导细胞间连接最重要的一类分子。综述E-cad及其影响因子连接素亚... 上皮型钙粘素(E-cad)是一类介导同种上皮细胞之间相互黏附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参与形成和维护细胞间的连接,同时还可促进旁分泌信号传递,起信息传递和细胞稳定作用,是介导细胞间连接最重要的一类分子。综述E-cad及其影响因子连接素亚单位、细胞间交流的缝隙连接、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癌近几年相关性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钙粘素 子宫内膜癌 研究进展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上皮型钙粘素基因甲基化及其临床特征研究
3
作者 仲立新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4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上皮型钙粘素基因甲基化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肝细胞癌患者53例,取手术切除肿瘤标本53分以及癌旁组织标本53份,并取30份正常人的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其肿瘤组织、癌旁非肿瘤组织...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上皮型钙粘素基因甲基化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肝细胞癌患者53例,取手术切除肿瘤标本53分以及癌旁组织标本53份,并取30份正常人的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其肿瘤组织、癌旁非肿瘤组织或者正常组织中的上皮型钙粘素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肿瘤组织甲基化率的甲基化率为45.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1.3%(P<0.05);正常肝组织的甲基化率为6.7%,与肿瘤组织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与癌旁组织比较无显著差异;肿瘤Ⅲ-Ⅳ期、肿瘤组织包膜不完整、HBV阳性均与甲基化密切相关(P<0.05)。结论上皮型钙粘素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性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基化 上皮型钙粘素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和上皮型钙粘素与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关系
4
作者 付玉芬 祁秀娟 聂树霞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E-cad)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E-cad)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和在位内膜中Hpa和E-cad表达,并与21例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①Hpa在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内膜-肌层界面以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Hpa在腺肌病组中异位内膜、内膜-肌层界面以及在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E-cad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cad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和内膜-肌层界面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P<0.05)。③Hpa和E-cad在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与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组中的表达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Hpa和E-cad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乙酰肝 上皮型钙粘素 子宫内膜肌层界面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皮型钙粘素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区CpG岛甲基化研究
5
作者 何艳 罗萍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5期2842-2844,共3页
目的检测上皮型钙粘素及其基因启动区CpG岛甲基化在宫颈癌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病、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附属二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40例宫颈鳞癌、5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目的检测上皮型钙粘素及其基因启动区CpG岛甲基化在宫颈癌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病、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附属二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40例宫颈鳞癌、5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s)、18例正常宫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甲基化特异PCR(MSP)法,检测E-cadherin蛋白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正常宫颈组织-CINs-鳞癌,这一演变过程中各组E-cad蛋白膜表达的阳性率和甲基化率分别为100%、61%、15%;0、28%、62.5%、100%分别呈降低和升高的趋势,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P〈0.01)且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P〈O.05);宫颈癌甲基化组(1/25))低于非甲基化组(5/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 E-cad蛋白表达失活使其丧失了抑癌作用是宫颈癌发生、发展、转移的早期信号;其启动区CpG岛甲基化是E-cad蛋白灭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INs 上皮型钙粘素 免疫组化 甲基化 MSP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7和上皮钙粘素-E在子宫腺肌症病灶及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怡 许红英 +1 位作者 王艳 李万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289-1293,共5页
目的初步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上皮钙粘素-E(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症病灶与内膜-肌层界面(EMI)处内膜的表达情况,了解MMP-7及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因子宫腺肌症行全子宫... 目的初步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上皮钙粘素-E(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症病灶与内膜-肌层界面(EMI)处内膜的表达情况,了解MMP-7及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因子宫腺肌症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的子宫标本40例,同时以子宫良性病变(如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的子宫标本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MP-7及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症病灶、子宫内膜-肌层界面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测定这两种蛋白分子表达的阳性单位(PU值)。结果 MMP-7在子宫腺肌症组中病灶和内膜-肌层交界处内膜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和内膜-肌层交界处内膜E-cadherin的表达下调。结论与子宫良性病变相比,子宫腺肌症患者病灶和内膜-肌层交界处内膜MMP-7表达增高,E-cadherin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7 上皮型钙粘素 子宫内膜-肌层界面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化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罗勇 贺大林 +3 位作者 姜永光 李明川 宁亮 申树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00-804,共5页
目的:研究人前列腺癌细胞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下能否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态(EMT)改变,进而致侵袭能力增强,并初步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LNCaP细胞及其亚细胞系C4、C4-2、C4-2B这4种EMT阴性的人前列腺癌... 目的:研究人前列腺癌细胞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下能否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态(EMT)改变,进而致侵袭能力增强,并初步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LNCaP细胞及其亚细胞系C4、C4-2、C4-2B这4种EMT阴性的人前列腺癌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情况,并凭此筛选出适合于进一步作转染诱导试验的细胞。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包装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和pCD-NA3.1(-)空质粒后,分别转染上步试验所挑选出的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600μg/mLG418筛选抗性克隆。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法鉴定HIF-1α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EMT标志蛋白——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验证转染后LNCaP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RT-PCR证实4种EMT阴性的细胞中,仅LNCaP表达有vimentin编码基因,适合作转染诱导试验。免疫荧光也观察到HIF-1α转染细胞胞质中荧光亮度较空质粒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明显增强。Western印迹法证实HIF-1α转染细胞发生了EMT转化,其E-cad-herin表达缺失,而vimentin表达增加。同时,Transwell体外侵袭试验也发现,LNCaP/HIF1α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高于LNCaP细胞和LNCaP/pCDNA3.1(-)细胞。结论:HIF-1α过表达可以通过调节两种EMT相关蛋白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发生EMT改变并致其侵袭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态 上皮型钙粘素 波形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多种转移潜能不同的人前列腺癌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态”特性鉴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勇 贺大林 宁亮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96-700,共5页
目的:对多种转移潜能不同的人前列腺癌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态”(EMT)特性进行鉴定,并从粘附因素和细胞骨架蛋白角度分析其骨转移潜能获得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 estern印迹法鉴定LNCaP及其亚细胞系C4、C4-2和ArCaP亚细胞系IF11、IA8,... 目的:对多种转移潜能不同的人前列腺癌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态”(EMT)特性进行鉴定,并从粘附因素和细胞骨架蛋白角度分析其骨转移潜能获得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 estern印迹法鉴定LNCaP及其亚细胞系C4、C4-2和ArCaP亚细胞系IF11、IA8,以及PC-3、Du145等细胞中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神经型钙粘素(N-cadherin)和波形纤维蛋白(V im entin)的表达差异情况,并分析其在前列腺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E-cad-herin在PC-3、LNCaP、C4、C4-2中表达较高,但在Du145、IF11、IA8中表达极低;而V im entin的表达情况恰恰与E-cadherin相反;N-cadherin在IF11、IA8细胞中呈现显著的高表达状态。结论:转移潜能不同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之间存在EMT表型的表达差异,其中PC-3、LNCaP、C4、C4-2是未发生EMT改变的细胞,Du145、IF11、IA8却是EMT化的细胞。EMT表型差异蛋白在解释前列腺癌转移机制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态 上皮型钙粘素 神经 波形纤维蛋白
下载PDF
TGF-β1和E-cadherin在卵巢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樊冬梅 史惠蓉 +2 位作者 陈志敏 刘惠娜 张瑞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5-1358,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表达的变化及其对卵巢癌转移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卵巢癌原发灶和配对的38例转移灶,49例良性卵巢癌上皮性肿瘤和37例正常卵巢上皮组... 目的探讨卵巢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表达的变化及其对卵巢癌转移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卵巢癌原发灶和配对的38例转移灶,49例良性卵巢癌上皮性肿瘤和37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的TGF-β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观察二者表达在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差异。结果 TGF-β1蛋白在卵巢癌组表达阳性率为67.2%,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28.6%)和正常组(18.9%)(P<0.05)(χ2=26.94,P<0.001);而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43.1%,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93.9%)和正常卵巢组(94.6%)(χ2=46.54,P<0.001)。TGF-β1在原发灶的表达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腹水有关(P均<0.05),E-cadherin在卵巢癌原发灶的表达分别和卵巢癌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TGF-β1和E-cadherin在卵巢癌原发灶的表达均低于转移灶(χ2=4.70,P=0.03;χ2=5.91,P=0.015),且二者在原发灶的表达呈负相关(Kappa值=-0.32,P=0.01)。结论 TGF-β1和E-cadherin与卵巢癌转移的关系较为密切,有可能成为卵巢癌控制转移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型钙粘素 上皮间叶转化 卵巢肿瘤 转移
下载PDF
E-cad、MMP-2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琳 韩雪松 +5 位作者 普苹 赵小霞 单朝萍 章锦曼 高玉涛 董文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6-349,i001,共5页
目的:研究Ecad、MMP2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及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30例子宫内膜癌,16例对照组子宫内膜... 目的:研究Ecad、MMP2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及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30例子宫内膜癌,16例对照组子宫内膜Ecad、MMP2的表达。结果:Ecad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和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Ecad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P<0.01)。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0.01、P<0.01);MMP2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cad、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cad、MMP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且可能与子宫腺肌病具有和子宫内膜癌相似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癌 上皮型钙粘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和IA8中转移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勇 贺大林 +2 位作者 宁亮 朱国栋 申树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从粘附因素及细胞骨架蛋白角度初步探讨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潜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印迹法鉴定转移潜能不同的两个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和IA8)中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差异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在前列腺癌转移过程中所发挥... 目的:从粘附因素及细胞骨架蛋白角度初步探讨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潜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印迹法鉴定转移潜能不同的两个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和IA8)中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差异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在前列腺癌转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E钙粘素在低转移细胞株LNCaP中高表达、在高转移细胞株IA8中缺失;而波形蛋白在这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恰与E钙粘素相反。结论:人前列腺癌高、低转移株之间确实存在转移表型(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差异,而这两种表达差异蛋白可能在促进或抑制前列腺癌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转移 上皮型钙粘素 波形蛋白
下载PDF
E-cadherin和β-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红 陈晓 +1 位作者 马海梅 尼加提.热合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60例ESCC组织和15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分...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60例ESCC组织和15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E-cad和β-cat在ESC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67%(37/60)和66.67%(40/60),高于正常食管组织(0.00%,0.00%)(P<0.01);(2)E-cad和β-cat在中低分化、侵及肌层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高于高分化、未侵及肌层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3)ESCC中E-cad和β-cat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结论:ESCC中E-cad和β-cat异常表达促进了肿瘤的浸润和发展,可能作为监测肿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钙粘素 Β-连环 食管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cadherin和Laminin水平对葡萄胎患者清宫术后转化为侵蚀性葡萄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慧 曾俊 周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胎组织中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水平对葡萄胎患者清宫术后转化为侵蚀性葡萄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妇科确诊的葡萄胎患者4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清宫术采集的葡萄胎组织... 目的探讨葡萄胎组织中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水平对葡萄胎患者清宫术后转化为侵蚀性葡萄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妇科确诊的葡萄胎患者4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清宫术采集的葡萄胎组织石蜡包埋块行回顾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E-cadherin和Laminin蛋白表达;以清宫术后是否转化为侵蚀性葡萄胎结局变量构建Cox回归模型,筛选葡萄胎患者清宫术后转化为侵蚀性葡萄胎的影响因素。结果 4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随访期间7例转化为侵蚀性葡萄胎,转化率16.3%。葡萄胎组织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为46.5%(20/43),Laminin表达阳性率为37.2%(16/43),但7例转化为侵蚀性葡萄胎者两种因子的表达阳性率均为0(0/7)。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停经时间越长、葡萄胎清宫次数越多、血游离β-HCG升高时间越长、E-cadherin和Laminin表达阴性是葡萄胎患者清宫术后转化为侵蚀性葡萄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cadherin和Laminin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作为葡萄胎患者清宫术后转化为侵蚀性葡萄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 连蛋白 侵蚀性葡萄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E—cadherin、N—cadherin和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14
作者 耿丽 何炜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18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神经型钙粘素(N—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神经型钙粘素(N—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的蛋白表达。结果①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95.2%、71.0%、40.3%;N—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29.0%、61.3%、7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向癌组织的转化,β—catenin的膜表达阳性率依次降低,而胞质表达阳性率则依次增高,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甚至出现了核表达;E—cadherin的阴性表达率、N—cadherin阳性表达率及β—catenin的胞质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②E—cadherin和N—cadherin、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Y1=-0.534,Y2=-0.453,P〈0.05),而N—cadherin和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则呈正相关(y=0.328,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rin的低表达、N—cad—herin的高表达及β—catenin的胞质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上皮型钙粘素 神经 Β-连环蛋白 浸润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