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5篇文章
< 1 2 2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性卵巢癌YAP核表达及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李泽莲 肖兰 +4 位作者 江玉 季维雪 陈颍 杨媛媛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4,共7页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YES相关蛋白(YAP)核表达与肿瘤大小及预后关系及YAP作用。方法 120例EOC患者组织标本为实验组,其中早期(Ⅰ+Ⅱ)和晚期(Ⅲ+Ⅳ)EOC分别为38和82例,30例选自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YES相关蛋白(YAP)核表达与肿瘤大小及预后关系及YAP作用。方法 120例EOC患者组织标本为实验组,其中早期(Ⅰ+Ⅱ)和晚期(Ⅲ+Ⅳ)EOC分别为38和82例,30例选自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YAP蛋白定位及表达,回顾性分析120例EOC患者临床资料,YAP核表达与EOC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相关性;不同初始细胞量培养EOC细胞系C13K及OV2008,使用免疫荧光及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Ki67表达及增殖情况;EOC细胞分别培养至汇合度为60%(低密度组)和90%(高密度组),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YAP mRNA及蛋白在EOC细胞中表达。结果 YAP蛋白在EOC组织中胞核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Ⅰ+Ⅱ期EOC肿瘤平均直径大于Ⅲ+Ⅳ期EOC (P<0.01);YAP核高表达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糖类抗原125(Ca125>1 000 IU/ml)呈正相关,而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P均<0.05);生存分析提示肿瘤直径较小(<10 cm)及YAP核高表达与EOC术后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低密度组培养C13K及OV2008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多,Ki67及YAP表达高(P<0.01);敲低YAP表达可降低两种培养密度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结论 YAP核高表达及肿瘤直径小与EOC患者预后负相关,降低YAP核表达可使EOC细胞增殖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P 上皮性卵巢癌 细胞增殖 肿瘤大小 细胞密度 预后
下载PDF
LINC0153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王娟 郝雅丽 +1 位作者 刘蕾蕾 康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887-1892,共6页
目的:检测LINC01535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EO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探讨LINC01535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CAOV3增殖、侵袭及EMT的影响。方法:基于GEPIA2和Kaplan-Meier Plot... 目的:检测LINC01535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EO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探讨LINC01535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CAOV3增殖、侵袭及EMT的影响。方法:基于GEPIA2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LINC0153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表达情况及对卵巢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qRT-PCR)的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以及三种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SKOV3、A2780、和CAOV3)中LINC01535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LINC01535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应用siRNA瞬时转染上皮性卵巢癌细胞CAOV3干扰LINC01535基因的表达后,MTS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LINC01535基因异常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CAOV3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INC01535对于EMT过程相关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应用GEPIA2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发现LINC01535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LINC01535高表达组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LINC01535低表达组(P<0.01);LINC01535基因在8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并与大网膜转移、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及生存期相关(P<0.01或P<0.05),敲低LINC01535基因后可以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CAOV3的体外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EMT进程(P<0.01或P<0.05)。结论:LINC01535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可能发挥癌基因的作用,其高表达可能促进了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EMT进程,并有望成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候选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LINC01535 预后 增殖 迁移 侵袭 EMT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3
作者 张晓欲 左金玲 +1 位作者 董娜 高淑凤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7例行铂类药物化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完成肿瘤减灭术,...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7例行铂类药物化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完成肿瘤减灭术,在化疗前进行血液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肿瘤标志物、血浆D-D、TM及相关指标。根据化疗结束后复发时间定义复发类型,复发时间<6个月定义为铂耐药复发,反之定义为铂敏感复发,采用Cox回归分析血浆D-D、TM对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铂耐药复发的影响。结果137例患者成功随访6个月,其中25例在随访6个月内肿瘤复发,铂耐药复发率为18.25%。铂耐药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Ⅳ期、分化程度G_(3)级、手术满意度R1比例高于铂敏感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血浆D-D、TM表达高于铂敏感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_(3)级分化程度、手术满意度R1、血清CA125、HE4及血浆D-D、TM表达上调是上皮性卵巢癌铂耐药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浆D-D、TM表达上调与上皮性卵巢癌铂耐药复发风险增加有关,铂类药物化疗前的血浆D-D、TM表达对于评估铂耐药复发风险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铂类化疗 D-二聚体 血栓调节蛋白 化疗敏感
下载PDF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妊娠情况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杨蕾 燕海亚 刘妍 《癌症进展》 2024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妊娠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04例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卵巢癌根治术)和观察组(n=5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妊娠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04例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卵巢癌根治术)和观察组(n=5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记录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恢复及妊娠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1、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中27例患者尝试受孕,其中9例患者妊娠成功,纳入妊娠组;另外18例患者妊娠失败,纳入未妊娠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患者的临床分期、化疗情况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化疗情况及复发情况均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妊娠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安全可行,不会增加复发率,有生育意愿者可尝试受孕。对于合并术后妊娠危险因素的患者,临床需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早期上皮性卵巢癌 复发 妊娠
下载PDF
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刘碧英 兰浩敏 +3 位作者 陈瑞烟 张祝辉 何岩燕 张小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交界性、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良性23例(良性组),交界性10例(交界性组),恶性22例(恶性组);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b值=1200s/...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交界性、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良性23例(良性组),交界性10例(交界性组),恶性22例(恶性组);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b值=1200s/mm^(2))、DCE-MRI定量分析,并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最大阈值。结果1)良性组和恶性组A1及Ktrans值、Kep值及Ve值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交界性组肿瘤A1及Kep值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组A1值的诊断阈值为1179.4 mm^(2)/s,AUC为0.945,Ktrans值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诊断阈值为0.0823min^(-1),AUC为0.913;交界性组与恶性组A1值的诊断阈值为1147.8 mm^(2)/s,AUC为0.891,Kep值AUC为0.732,诊断阈值为0.273 min^(-1);3)高b值DWI联合DCE-MRI对卵巢良性组和恶性组肿瘤鉴别及恶性组和交界性组肿瘤鉴别诊断具有高诊断效能。结论1)高b值及Ktrans值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组和恶性诊断中具有高诊断效能;高b值及Kep值在卵巢上皮性恶性组和交界性肿瘤诊断中具有高诊断效能。2)高b值DWI、DCE-MRI联合筛查明显提高了卵巢上皮性肿瘤术前诊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卵巢上皮性肿瘤
下载PDF
IL-17B和STAT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刘丽丽 牛兆园 +2 位作者 亓晓莹 付磊 刘鸣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究白介素(IL)-17B、细胞信号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B和STAT3在50例EOC、28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17B和STAT3表... 目的:探究白介素(IL)-17B、细胞信号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B和STAT3在50例EOC、28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17B和STAT3表达与EO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EOC中IL-17B和STAT3表达与FIGO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IL-17B和STAT3在EOC中表达呈正相关(r=0.364)。EOC中IL-17B和STAT3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IL-17B和STAT3高表达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IL-17B和STAT3可能参与EOC的发生、发展,有望作为EOC临床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白介素-17B 细胞信号和转录激活因子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与雌激素受体α和β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科芳 陈瑜 +5 位作者 吴陈雨 刘梅 汪丽杰 田建广 周小会 许岚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A与雌激素受体α(ERα)、ERβ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2年8月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2例EO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A与雌激素受体α(ERα)、ERβ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2年8月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2例EO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癌组织及相应病旁组织中IL-17A、ERα、ERβ mRNA的表达情况,计算ERα/β比值。分析IL-17A mRNA、ERα/β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分析IL-17A mRNA、ERα/β对EOC患者预后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IL-17A、ERα m RNA表达水平及ERα/β水平均升高(P<0.05),而ERβ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分别以IL-17A mRNA、ERα/β的平均值0.52、3.85为分界值进行高、低表达分组,结果显示IL-17A高表达及ERα/β高比值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量有关(P<0.05)。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期间共38例(37.25%)患者死亡。Kaplan-Meier分析显示,IL-17A mRNA高表达者累积生存率低于其低表达者(P<0.05);ERα/β高比值者累积生存率亦低于ERα/β低比值者(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FIGO III+IV期、术后残灶>2 cm、IL-17A m RNA高表达、ERα/β高比值是EOC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OC组织中IL-17A、ERα及ERα/β mRNA上调,而ERβ m RNA水平下调,且IL-17A高表达及ERα/β高比值的EOC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白细胞介素-17A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脾脏联合胰尾切除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刘艺璇 闫倩倩 +2 位作者 陈雨莲 周颖 江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脾脏联合胰尾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脾脏联合胰尾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接受脾脏联合胰尾切除的患者共1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信息、术后并发症及生存随访。结果17例患者包括13例初治和4例复发EOC患者。术前影像提示脾门转移的患者有11例(64.7%),术中发现6例脾门及胰尾肿瘤转移。术后脾窝放置负压引流管,监测引流液淀粉酶,引流管移除中位时间为8(3~12)天。术后4例患者发生生化漏(A级胰瘘),3例发生B级胰瘘,无C级胰瘘。2例行经皮穿刺引流后好转,其余持续引流、生长抑素、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恢复至化疗中位时间为17.5(13~37)天。中位随访时间为14(4~6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5~32)个月。结论脾脏联合胰尾切除术在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可行,通过适当的防治措施,术后并发症胰瘘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EOC) 肿瘤细胞减灭术 胰尾切除 脾脏切除
下载PDF
PAX8基因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相关性
9
作者 刘健 赵晶 +2 位作者 王蓉 陈雪 马晓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28-1233,共6页
上皮性卵巢癌由几种不同的组织学亚型构成,其中最常见的是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约占侵袭性上皮性卵巢癌的70%。近年研究发现该疾病可能源自输卵管分泌上皮。配对盒基因PAX8是谱系特异的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在输卵管正常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 上皮性卵巢癌由几种不同的组织学亚型构成,其中最常见的是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约占侵袭性上皮性卵巢癌的70%。近年研究发现该疾病可能源自输卵管分泌上皮。配对盒基因PAX8是谱系特异的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在输卵管正常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PAX8基因与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增殖、细胞存活、干细胞维持相关,但其在卵巢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因此,研究PAX8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的特点及作用机制,可能为该型卵巢癌寻找有效的肿瘤标志物,进而为卵巢癌的诊断、预后及治疗等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PAX8基因 肿瘤标志物 靶向治疗
下载PDF
DCE-MRI联合ADC及CA125、HE4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鉴别的价值
10
作者 张驰 柏劲松 +7 位作者 胡鑫 张海涛 刘茜 肖康 郭凯 张国华 黄景怡 李红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及其联合应用对卵巢上皮性... 目的通过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及其联合应用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探讨运用于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断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理证实良性36例,恶性40例。分别记录良、恶性肿瘤患者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DWI扫描自动生成的ADC图上勾画ROI(感兴趣区)获得ADC值,并通过LIS系统调取其CA125及HE4指标并进行统计,同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检查方法及联合应用对诊断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K^(trans)、ADC、CA125及HE4指标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2.5%、80.0%、72.5%,特异度分别为86.1%、75.0%、88.8%;恶性组患者CA125及HE4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联合应用对良性、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单一检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E-MRI联合ADC及CA125、HE4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优于单一检查,可提高术前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 表观扩散系数 上皮性肿瘤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分泌蛋白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LncRNA KCNQ1OT1、 miR-506-3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张跃 王倩倩 +1 位作者 吕蓓 陆泓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40-945,共6页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RNA)KCNQ1重叠转录物1(LncRNA KCNQ1OT1)、miR-506-3p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EOC患者作为EOC组,7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RNA)KCNQ1重叠转录物1(LncRNA KCNQ1OT1)、miR-506-3p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EOC患者作为EOC组,7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良性组,以及体检的6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LncRNA KCNQ1OT1、miR-506-3p对EOC的诊断价值,以及EOC患者2年生存率、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3组LncRNA KCNQ1OT1、miR-506-3p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C患者LncRNA KCNQ1OT1、miR-506-3p表达与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有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LncRNA KCNQ1OT1、miR-506-3p联合诊断EOC的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二者单独诊断。LncRNA KCNQ1OT1低表达组2年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5),miR-506-3p高表达组高于低表达组(P<0.05)。FIGO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血清LncRNA KCNQ1OT1上调、miR-506-3p下调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LncRNA KCNQ1OT1在EOC中上调、miR-506-3p下调,二者联合检测对EOC诊断效能较高,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有望成为辅助评估病情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长链非编码RNA KCNQ1重叠转录物1 miR-506-3p 预后
下载PDF
铂耐药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XCL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12
作者 何滢 马晓玲 +3 位作者 高璐璐 祖逸峥 张瑞琪 哈春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6-100,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铂耐药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5(CXCL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联合铂类为主规范化疗的134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根据患者停止化疗后6个月的复发情况分为铂耐药组70例(实验组)... 目的探讨铂耐药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5(CXCL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联合铂类为主规范化疗的134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根据患者停止化疗后6个月的复发情况分为铂耐药组70例(实验组)和铂敏感组64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组织CXCL5表达,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铂耐药的相关性。结果CXCL5在铂耐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主要位于癌细胞的细胞质中;CXCL5在铂耐药型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铂敏感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5在铂耐药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总化疗次数、人附睾蛋白4(HE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血小板(PLT)、FIGO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腹水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与新辅助化疗、总化疗次数、HE4、FIGO分期、腹水量呈负相关,与NEUT、PLT、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糖类抗原(CA125)、年龄、绝经状态、病灶大小、肿瘤单双侧、脉管阳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铂耐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中CXCL5的表达降低与新辅助化疗、总化疗次数、HE4、NEUT、PLT、FIGO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腹水量有关,CXCL5的低表达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产生铂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5 铂耐药 上皮性卵巢癌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基于血清HE4、PLR、RLX、KPNA2构建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沈晨 王轶 +1 位作者 郑翠 杨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血清松弛素(RLX)、核转运蛋白α2(KPNA2)构建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诊治的124例晚期卵巢上皮... 目的探讨基于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血清松弛素(RLX)、核转运蛋白α2(KPNA2)构建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诊治的124例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HE4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PL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LX、KPNA2水平。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利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分析患者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拟合度。结果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在肿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血清糖类抗原125、HE4、PLR、RLX、KPNA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FIGO分期Ⅳ期及血清HE4、PLR、RLX、KPNA2升高是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均明显高于HE4、PLR、RLX、KPNA2单一指标检测。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分析,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χ^(2)=7.869,P=0.437)。结论基于血清HE4、PLR、RLX、KPNA2及肿瘤FIGO分期构建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对于评估患者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上皮性 人附睾蛋白4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松弛素 核转运蛋白α2
下载PDF
2022年WHO头颈部肿瘤分类(第5版)的解读:口腔和舌体上皮性肿瘤
14
作者 李金薇 沙桐 +3 位作者 郑凯娟 聂孟冬 关苇杭 史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2022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第5版《头颈部肿瘤分类》。第5版的口腔和舌体肿瘤部分中,上皮性肿瘤相较于2017年的第4版作出了一些修改,其中包括将口腔潜在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 2022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第5版《头颈部肿瘤分类》。第5版的口腔和舌体肿瘤部分中,上皮性肿瘤相较于2017年的第4版作出了一些修改,其中包括将口腔潜在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和口腔上皮异常增生(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OED)作了分开阐述,并详细讨论了黏膜下纤维性变(submucousfibrosis,SF)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相关性口腔上皮异常增生(HPV-associated 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HPVOED);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部分,介绍了穿掘性癌(carcinoma cuniculatum,CC)和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VC),并阐述了其特有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本文总结了自2017年来口腔和舌体的上皮性肿瘤相关内容在临床、组织学和分子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口腔和舌体肿瘤 非肿瘤病变 上皮性肿瘤
下载PDF
血清FOLR1、IL-1β及SMRP联合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5
作者 张金磊 张燕霞 夏玉红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734-73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叶酸受体-1(FOLR1)、白细胞介素-1(IL-1β)及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MRP)联合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根据良恶性情况将其分为上皮性... 目的分析血清叶酸受体-1(FOLR1)、白细胞介素-1(IL-1β)及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MRP)联合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根据良恶性情况将其分为上皮性卵巢癌组(n=84)和非上皮性卵巢癌组(n=66)。比较2组入院时血清FOLR1、IL-1β、SMR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FOLR1、IL-1β、SMRP及联合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效能。根据上皮性卵巢癌组患者临床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期组(n=12)、Ⅱ期组(n=27)、Ⅲ期组(n=31)、Ⅳ期组(n=14)4个亚组,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入院时血清FOLR1、IL-1β、SMRP水平差异。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患者入院时血清FOLR1、IL-1β、SMRP水平均高于非上皮性卵巢癌组(P<0.05)。入院时血清FOLR1、IL-1β、SMRP及其联合检测曲线均明显高于参考线(P<0.05),其cut off值分别为325.94 pg/ml、11.78 pg/ml、3.28 pg/ml。上皮性卵巢癌组患者入院时血清FOLR1、IL-1β、SMRP水平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时患者血清FOLR1、IL-1β及SMRP联合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血清FOLR1、IL-1β、SMRP水平越高,说明卵巢肿瘤癌变情况越严重。临床治疗可根据血清FOLR1、IL-1β、SMRP水平提前采取治疗措施,以避免肿瘤进一步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1 白细胞介素-1Β 可溶间皮素相关蛋白 上皮性卵巢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现状探讨
16
作者 阿斯曼姑丽·阿伍提 阿比达·阿布都卡德尔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236-2243,共8页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EOC)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因死亡率高而臭名远扬。我国及国际指南推荐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疗标准是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 PDS)后辅以化疗。由于部分...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EOC)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因死亡率高而臭名远扬。我国及国际指南推荐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疗标准是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 PDS)后辅以化疗。由于部分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初诊时伴随内科合并症多且严重、肿瘤负荷大、瘤体累及范围大等情况,导致PDS无法达到满意的减瘤效果或无法行手术治疗。迄今为止,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后行间歇性肿瘤减灭术(internal debulking surgery, IDS)的生存结局不亚于PDS联合含铂化疗。因此,NACT-IDS可能是晚期EOC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案。随着NACT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应用,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适应证成为了妇科肿瘤学家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NACT的疗效及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 新辅助化疗 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 间歇肿瘤细胞减瘤术
下载PDF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药物治疗及进展
17
作者 李焕焕 张晓兰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近年来,可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选择方式不断增加,在化疗的基础上,运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进一步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的质量,就需要制订更加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本文就上皮性卵巢癌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进... 近年来,可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选择方式不断增加,在化疗的基础上,运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进一步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的质量,就需要制订更加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本文就上皮性卵巢癌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进展评估中的价值
18
作者 严天晴 杨小香 +1 位作者 郭林 卢仁泉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36-342,共7页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12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IL-17、γ-干扰素(INF-γ)、α-干扰素(IFN-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12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IL-17、γ-干扰素(INF-γ)、α-干扰素(IFN-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67例(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物(卵巢囊肿、囊腺瘤等)患者22例(卵巢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21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12种细胞因子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年9月1日。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所有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卵巢癌组血清IL-5、IL-8、IL-10、IL-17、TNF-α和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0.05),其他细胞因子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IL-6阳性率最高(85.1%),其次为IL-10(49.3%)和IL-8(40.3%),其他细胞因子阳性率均<40.0%。在糖类抗原(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E4)阳性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中,IL-4、TNF-α和IFN-γ阴性率显著高于阳性率(P<0.05)。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为进展期、组织学类型为浆液性、有腹水和有淋巴转移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阳性率显著高于Th1型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阳性率(P<0.05)。除不同FIGO分期之间Th1型细胞因子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其他不同临床病例特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之间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2、IL-6和IL-10阳性组无进展生存期(PFS)短于相应的阴性组(Log-rankχ^(2)值分别为3.567、4.463、3.997,P值分别为0.046、0.013、0.035),IL-17阳性组PFS长于阴性组(Log-rankχ^(2)=3.659,P=0.043),其他细胞因子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因子检测有助于监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炎症状态和免疫功能,在判断疾病进展和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卵巢上皮性肿瘤 免疫功能紊乱
下载PDF
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4例及文献复习
19
作者 濮珍红 冯江龙 +1 位作者 裴媛媛 杨文秀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95-899,共5页
目的:结合既往病例报道和复习文献探讨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例MEITL的临床诊疗过程、组织形态学特征、... 目的:结合既往病例报道和复习文献探讨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例MEITL的临床诊疗过程、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分子病理结果、治疗过程及其预后,并结合既往病例报道和复习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文报道的4例均为中老年患者,3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4例患者肿瘤均在小肠,病例3同时伴有乙状结肠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肠梗阻、肠穿孔及盆腹腔积液;组织形态学特征为中等-大的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肠壁全层组织,可见明显的肠隐窝及表面上皮内肿瘤亲上皮性生长。免疫组化检测METIL瘤细胞均表达CD3、CD43、TIA1、粒酶B、Bcl-2,原位杂交EBER均阴性。4例T淋巴细胞基因重排均阳性。结论:MEITL的发病率低,常发生在中老年男性的小肠,无特异性临床症状,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分子病理结果才能做出最终诊断,MEITL的预后极差且进展快,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需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形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点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20
作者 沈冰燕 沈谦 徐玲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CRS)治疗卵巢癌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CRS治疗的卵巢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化疗结束后随访1年,以是否复发将卵巢癌患者分为复发组(n=54)和无复发组(n=36)。比较2组的...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CRS)治疗卵巢癌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CRS治疗的卵巢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化疗结束后随访1年,以是否复发将卵巢癌患者分为复发组(n=54)和无复发组(n=36)。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年龄、分期等)、术式(开腹、腹腔镜等)等情况,然后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来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RS化疗结束后随访1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以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卵巢癌CRS治疗预后的预测模型。结果 术前,复发组高分期患者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比例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癌胚抗原(CEA)及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均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分期、清扫淋巴结及术前血清CA125、HE4、CEA、AMH均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RS术后1年复发的影响因素(因果关系)或关联影响因素(果因关系)(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RS术后1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A125、HE4、CEA和AMH单独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740(0.516~0.937)、0.730(0.467~0.990)、0.731(0.477~0.977)、0.743(0.515~0.967)和0.884(0.829~0.924)。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术前新辅助化疗时,应对血清CA125、HE4、CEA和AMH水平进行监测。术前血清CA125、HE4、CEA、AMH联合预测的AUC高于上述指标单独预测,构建预估风险模型可以提高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RS术后1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 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癌胚抗原 抗缪勒氏管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