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瓣与弃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于金玲 王雁 +3 位作者 左彤 耿维莉 金颖 杨晓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留瓣与弃瓣术后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改变。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Epi-LASIK的患者33例66眼随机进行留瓣和弃瓣处理,分为留瓣组和弃瓣组,每组33眼。术后随访4个月,检查裸眼...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留瓣与弃瓣术后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改变。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Epi-LASIK的患者33例66眼随机进行留瓣和弃瓣处理,分为留瓣组和弃瓣组,每组33眼。术后随访4个月,检查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角膜前表面高度值和角膜3mm、5mm不规则度及散光度。结果术后裸眼视力留瓣组为1.42±0.21,弃瓣组为1.40±0.21,均较术前的0.13±0.08、0.13±0.13明显提高(t=-35.577、t=-29.027,P<0.01);haze分别为0.17±0.12和0.14±0.93;2组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分别为(8.21±0.22)mm和(8.21±0.23)mm,均较术前的(8.01±0.19)mm和(8.02±0.20)mm明显增加(t=-12.212、t=-12.073,P<0.01);角膜前表面高度值分别为(-0.00±0.02)mm和(-0.00±0.01)mm,均明显低于术前的(0.01±0.00)mm和(0.01±0.00)mm(t=3.845、t=8.691,P<0.01);角膜3mm、5mm散光值留瓣组为(0.71±0.36)D和(1.27±1.04)D,弃瓣组为(0.80±0.42)D和(1.38±0.98)D,5mm散光值均较3mm散光值高(t=-3.275,-3.964;P<0.05);2组角膜3mm不规则度为(2.37±0.63)D和(2.45±0.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m不规则度分别为(3.22±0.93)D和(3.47±1.40)D,较术前均明显增大(P<0.01),且5mm不规则度较3mm不规则度大(t=-6.550、t=-4.793;P<0.01)。术后4个月2组间裸眼视力、屈光度、haze等级、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角膜前表面高度值、角膜3mm及5mm散光值、角膜3mm及5mm不规则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瓣与弃瓣Epi-LASIK均能显著提高术后裸眼视力,降低haze的发生及角膜形态的改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下载PDF
上皮瓣弃留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矫治近视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冯一帆 陈世豪 +1 位作者 杨新军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9-275,共7页
背景近年来,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的手术过程中,角膜上皮瓣保留与否及其对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目的系统评价去除和保留上皮瓣对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 背景近年来,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的手术过程中,角膜上皮瓣保留与否及其对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目的系统评价去除和保留上皮瓣对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有关比较去上皮瓣Epi—LASIK和留上皮瓣Epi,LASIK临床疗效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内容包括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采用RevMan4.2.2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计数资料则用优势比(OR)(95%cI)。对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按照Jada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共有8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其中251例患者502眼(等效球镜范围0~-10D)纳入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按Jadad量表评分2篇评为3分,其他6篇评为1~2分,文献质量等级较低。分析显示去上皮瓣组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较留上皮瓣组Epi—LASIK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32,95%CI:-1.82~-082,P〈0.01)。术后第1天,2组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7,95%CI:-0.55~0.20,P=0.37),而术后第3天和第5天,去上皮瓣组疼痛情况较留上皮瓣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0.99,95%CI:-1.71~-0.28,P〈0.01)、(WMD=-0.94,95%CI:-1.35~-0.54,P〈0.01)。术后1、3、6个月,2组haze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62,95%CI:0.34~1.12,P=0.11)、(OR=0.70,95%CI:0.31~1.55,P=0.38)、(OR=1.14,95%CI:0.58~2.26,P=0.71)。结论去上皮瓣Epi-LASIK与留上皮瓣Epi—LASIK相比,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更短,眼部疼痛程度更轻,而角膜haze情况二者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角膜上皮瓣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与去瓣Epi-LASIK术后兔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秀瑾 马景学 +3 位作者 赵春芳 吴玉潭 李仙芝 李丽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与去瓣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探讨2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创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其中40只兔各取一侧眼行Epi-LASIK,对侧眼行去瓣E...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与去瓣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探讨2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创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其中40只兔各取一侧眼行Epi-LASIK,对侧眼行去瓣Epi-LASIK,剩余2只兔4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h,1、3、7d共4个时间点取出角膜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兔角膜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角膜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Epi-LASIK组术后1d及3d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t=4.04,P<0.05);Epi-LASI组术后1、3、7d角膜基质中IL-1β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t=3.71,P<0.05;t=3.06,P<0.05)。Epi-LASIK组术后透射电镜下可见兔角膜基质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并可见凋亡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pi-LASIK组术后角膜基质中IL-1β的表达强于去瓣Epi-LASIK组。结论去瓣Epi-LASIK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损害较Epi-LASIK轻,提示去瓣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程度较轻,有利于角膜组织的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基质 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应用在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王蓉 张秀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77-0079,共3页
评估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7月接诊且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8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情况为:观察组(纳入41例,个... 评估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7月接诊且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8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情况为:观察组(纳入41例,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纳入42例,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评价组间并发症、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舒适状况量表(GCQ)。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更少,AOFAS、GQOLI-74、GCQ更高,VSS、VAS更低,P<0.05。结论 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时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及足踝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身心舒适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小兰 孙成淑 王顺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21期66-67,共2页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oleu-sis,LASEK)简称EK手术,它作为一种表面切削术式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得到国内外眼科界的广泛认同。该术式以角膜上皮瓣代替角膜基质瓣,避免了使用板层角膜刀的手术风险,提高...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oleu-sis,LASEK)简称EK手术,它作为一种表面切削术式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得到国内外眼科界的广泛认同。该术式以角膜上皮瓣代替角膜基质瓣,避免了使用板层角膜刀的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且相对更大的切削深度使近视手术适应证范围也更广,尤其是对于角膜较薄的近视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 近视 护理 治疗 手术风险 角膜基质 切削深度 角膜上皮瓣
下载PDF
LASEK手术中上皮瓣的完整性与Haze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伟 郝俊华 任延军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8期2789-2790,共2页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由Camellin于1999年首创。拓展了屈光度的治疗范围,采用表层切削,较少改变角膜生物力学,减少了医源性圆锥角膜发生,没有角膜瓣相关的风险,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认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由Camellin于1999年首创。拓展了屈光度的治疗范围,采用表层切削,较少改变角膜生物力学,减少了医源性圆锥角膜发生,没有角膜瓣相关的风险,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认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是角膜表面切削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与远期疗效,解决Haze问题一直是屈光手术医师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瓣 完整性 上皮下雾状混浊
下载PDF
改进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蕾 王万辉 +1 位作者 吴翠云 谷雪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44-446,共3页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临床研究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K手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近视患者 角膜上皮瓣 激光治疗 生物活性 刺激症状
下载PDF
改良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和散光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刘毅 卢国华 王小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031-3033,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LASEK治疗RK术后残余近视和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26眼RK术后5~7年残留近视及散光的患者进行LASEK治疗,并用改良上皮瓣的制作办法(撕囊法),所有术眼术前裸眼视力≤0.3,术后随访2年。结果平均屈光度由术前(-4.37... 目的评价改良LASEK治疗RK术后残余近视和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26眼RK术后5~7年残留近视及散光的患者进行LASEK治疗,并用改良上皮瓣的制作办法(撕囊法),所有术眼术前裸眼视力≤0.3,术后随访2年。结果平均屈光度由术前(-4.37±1.24)D下降至术后的(-0.43±0.24)D,平均散光度由术前的(-1.57±1.34)D下降至术后的(-0.32±0.30)D。24眼术后裸眼视力≥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22眼术后裸眼视力≥1.0,2眼≥0.8,有2眼回退,回退度数<-1.25D。结论改良LASE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RK术后残留近视散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上皮瓣(撕囊法)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上皮异常原因及处理
9
作者 张悦 刘治容 +2 位作者 陈斌 杨平 李翼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6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中上皮异常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139眼epi-LASIK手术操作记录。结果上皮异常共有10种,其中7种能通过术中适当应用技巧处理,使术毕时仍保持上皮完整。除瓣延...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中上皮异常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139眼epi-LASIK手术操作记录。结果上皮异常共有10种,其中7种能通过术中适当应用技巧处理,使术毕时仍保持上皮完整。除瓣延展外,上皮完整22眼,发生率为15.8%;上皮缺失13眼,发生率为9.3%,二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i-LASIK术中出现上皮异常大部分可通过熟练技术避免,适当处理对手术效果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上皮瓣 近视 异常原因
下载PDF
去上皮瓣与留上皮瓣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春艳 袁满红 胡建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0-1124,共5页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屈光手术与准分子激光角膜板层切削术相比,前者无基质瓣的相关并发症,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较好的手术方式。角膜上皮瓣的保留与否及其对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等方面的影响受到关注。目的比较去上皮瓣...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屈光手术与准分子激光角膜板层切削术相比,前者无基质瓣的相关并发症,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较好的手术方式。角膜上皮瓣的保留与否及其对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等方面的影响受到关注。目的比较去上皮瓣和留上皮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对照研究设计。收集高度近视患者30例60眼行Epi—LASIK,术中患者右眼采用去上皮瓣Epi—LASIK,左眼采用留上皮瓣Epi—LASIK,术后随访期为1个月。对术后1、3、5d术眼的刺激症状进行评分,观察去上皮瓣组和留上皮瓣组角膜愈合时间及裸眼视力;术后1个月对两种术式的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及haze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1天去上皮瓣组与留上皮瓣组的角膜刺激症状评分分别为3.13±0.43和3.30±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05);术后第3天分别为1.20±0.75和3.47±0.5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5,P〈0.01)。术后第1天去上皮瓣组与留上皮瓣组裸眼视力分别为0.59±0.12和0.58±0.11,术后第5天分别为0.69±0.08和0.67±0.09,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0.84,P〉0.05);但术后第3天去上皮瓣组裸眼视力明显好于留上皮瓣组(0.66±0.10 vs 0.26±0.0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1,P〈0.05);术后1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分别为0.89±0.23、0.95±0.2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5);2个组术后1个月平均等效球镜分别为(-1.03±0.45)D和(-1.07±0.38)D,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P〉0.05)。术后去上皮瓣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2.58±0.49)d,留上皮瓣组为(3.98±0.74)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6,P〈0.01)。去上皮瓣组haze为0级和0.5级者分别为27眼(90.00%)和3眼(10.00%),留上皮瓣组分别为26眼(86.66%)和4眼(13.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两组术眼均未出现1级以上haze。结论留上皮瓣Epi—LASIK及去上皮瓣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短期疗效均好且安全,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但去上皮瓣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角膜刺激反应,加快上皮愈合和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上皮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外踝上皮瓣皮支来源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荣凯 陈超 +2 位作者 侯致典 陈刚 王增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研究外踝上皮瓣皮支的起源,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新鲜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对8例接受外踝上皮瓣修复的患者进行术中观测,记录外踝上皮瓣皮支的起始位置、相关动脉外径等数据。结果 30侧标本中有22侧(73.... 目的研究外踝上皮瓣皮支的起源,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新鲜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对8例接受外踝上皮瓣修复的患者进行术中观测,记录外踝上皮瓣皮支的起始位置、相关动脉外径等数据。结果 30侧标本中有22侧(73.3%)以及8例手术患者中有5侧的外踝上皮瓣皮支起自腓动脉和胫前动脉在下胫腓联合近侧的动脉弓,另有8侧标本(26.7%)和3侧手术患者的皮支起自腓动脉的骨间膜终末穿支或腓动脉主干。结论外踝上皮瓣皮支主要起自腓动脉和胫前动脉在下胫腓联合近侧的动脉弓,临床应用该皮瓣时应注意明确皮支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上皮瓣 应用解剖 胫前动脉 腓动脉 动脉弓
原文传递
LASEK与Epi-LASIK角膜上皮瓣细胞培养及增生能力检测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郭海科 陈艳蕾 +1 位作者 张洪洋 金海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上皮角膜切割激光矫视术(Epi-LASIK)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方式。方法取行LASEK及Epi-LASIK的人角膜上皮瓣各20例,兔角膜上皮瓣12例,兔角膜缘组织12例,采用细胞法和组织块法进行上皮瓣细胞及角...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上皮角膜切割激光矫视术(Epi-LASIK)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方式。方法取行LASEK及Epi-LASIK的人角膜上皮瓣各20例,兔角膜上皮瓣12例,兔角膜缘组织12例,采用细胞法和组织块法进行上皮瓣细胞及角膜缘细胞培养,并采用WST-8(可溶性噻唑盐)法检测和比较细胞增生能力。结果人和兔上皮瓣细胞连续观察2周仅见少量细胞生长或未见细胞生长,人LASEK组细胞增生能力较Epi-LASIK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LASEK组细胞增生能力较Epi-LASIK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兔LASEK、Epi-LASIK组细胞增生能力均低于角膜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体角膜上皮瓣细胞增生能力低下,且LASEK术后上皮瓣细胞增生能力低于Epi-LASIK,分析显示LASEK和Epi-LASIK术后角膜创伤愈合过程并非依靠角膜上皮瓣的原位生长,而是以角膜缘干细胞的分裂增生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K EPI-LASIK 角膜上皮瓣 细胞增生
下载PDF
去上皮瓣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越 刘华 李海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185-2186,共2页
目的:探讨去上皮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169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去上皮瓣Epi-LASIK,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 目的:探讨去上皮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169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去上皮瓣Epi-LASIK,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程度(haze)。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主诉明显疼痛,仅表现有轻中度的异物感、畏光、流泪。角膜上皮愈合时间3~4d。术后6mo,全部86例169眼术后等效球镜均在±1.00D以内,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3眼(13.6%)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术后1mo,142眼(84.0%)角膜haze为0级,27眼(16.0%)角膜haze为0.5级;术后3mo,2例4眼不明原因出现3级haze;术后6mo,所有患者角膜haze均为0级。结论:去上皮瓣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个别患者在术后发生不明原因的迟发性haze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上皮瓣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去上皮瓣的Epi-LASIK和LASEK矫治近视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3 位作者 龚小雪 吴军丽 唐谋玉 李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去除或保留上皮瓣对机械法LASIK(epipolis LASIK,Epi-LASIK)和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42例(84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留瓣组(22例44眼)和去瓣组(20例40眼);将46例(92眼)接受LASEK的患者亦随机分为留瓣组(2... 目的探讨去除或保留上皮瓣对机械法LASIK(epipolis LASIK,Epi-LASIK)和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42例(84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留瓣组(22例44眼)和去瓣组(20例40眼);将46例(92眼)接受LASEK的患者亦随机分为留瓣组(23例46眼)和去瓣组(23例46眼)。定期随访观察4组患者术后疼痛、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屈光状态及haze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2种术式中去瓣组与留瓣组之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5天2种术式中去瓣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留瓣组(P<0.05);留瓣组之间和去瓣组之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瓣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Epi-LASIK术后为(2.64±0.61)d,LASEK术后为(2.75±0.82)d,留瓣组:Epi-LASIK术后为(4.53±1.03)d,LASEK术后为(4.59±1.16)d,各术式去瓣组与留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种术式留瓣组之间和去瓣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种术式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及haze情况去瓣组与留瓣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个月时,haze眼数Epi-LASIK和LASEK留瓣组分别为1眼和2眼,去瓣组分别为2眼和3眼,去瓣组间和留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i-LASIK和LASEK矫治近视术中去除上皮瓣不影响临床疗效,而且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上皮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瓣 近视 LASIK LASEK
下载PDF
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泪液中TGF-β_1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静 陈艺 +2 位作者 韩苏宁 邹玉平 邹秀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术中保留上皮瓣为留瓣组,左眼(30眼)术中弃上皮瓣为去瓣组,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术后1、3、7 d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的情况。结果术前等效球镜留瓣组(-4.98±2.28 D)与去瓣组(-5.20±4.02 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0)。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98,0.52,0.72)。两组术前及术后1、3、7天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1,055,0.45,0.19)。观察期间两组术后泪液中TGF-β_1水平不断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结论上皮瓣去留对epi-LASIK术后haze及泪液中TGF-β_1水平无明显影响,术后泪液中TGF-β_1可能在角膜伤口愈合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上皮瓣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上皮下雾状混浊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去上皮瓣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尹禾 沈政伟 +4 位作者 姜黎 薛林平 莫婷 李丽 吴金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去上皮瓣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为改善术后眼刺激症状的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对78例156眼在我院实施去上皮瓣Epi-LASIK手术后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40例80眼;...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去上皮瓣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为改善术后眼刺激症状的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对78例156眼在我院实施去上皮瓣Epi-LASIK手术后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40例80眼;B组为对照组,38例76眼。两组术后常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羟糖甘滴眼液4次/d,共7d,之后常规滴1g/L氟米龙滴眼液,4次/d,逐月递减1次,共用4mo。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牛血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4次/d,共7d。术后随访6mo,定期观察两组术后反应、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结果:术后A组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为2.89±1.06d,对照组为4.22±1.47d,小牛血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上皮愈合更快(t=6.45,P<0.05);术后第1d和第2d,A组反应程度评分为1.70±0.44和1.02±0.60,B组为2.89±0.43和1.71±0.55,小牛血组术后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3d后术后反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眼术后视力恢复和haze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上皮瓣Epi-LASIK术后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能够减轻术后反应,加快角膜上皮愈合,起效时间短,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瓣Epi-LASIK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角膜 上皮愈合
下载PDF
上皮瓣弃留对Epi-LASIK矫正近视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政伟 尹禾 +2 位作者 吴金桃 李立婕 李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646-1648,共3页
目的:研究Epi-LASIK术中去除或保留角膜上皮瓣对机械法上皮下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正近视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20例接受Epi-LASIK近视矫正患者进行研究。术... 目的:研究Epi-LASIK术中去除或保留角膜上皮瓣对机械法上皮下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正近视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20例接受Epi-LASIK近视矫正患者进行研究。术中主导眼保留角膜上皮瓣(留瓣组),非主导眼去除角膜上皮瓣(去瓣组),术毕均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术后1,3,5d角膜刺激征和结膜充血评分、术后1,3mo裸眼视力、屈光度、上皮愈合时间和Haze等指标进行的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1d,两组间角膜刺激征和结膜充血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5d则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3mo裸眼视力去瓣组:0.92±0.14,1.03±0.14;留瓣组:0.93±0.16,1.02±0.13,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3mo等效球镜去瓣组:-0.676±1.058D,-0.278±0.555D;留瓣组:-0.280±1.003D,-0.625±0.708D,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去瓣组:2.85±0.69d;留瓣组:4.71±1.6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Haze:去瓣组1级1眼(5%),留瓣组1级2眼(10%),其余均为0级。结论:近视Epi-LASIK屈光矫正术中去除上皮瓣不影响其临床疗效,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眼部刺激症状、缩短上皮愈合时间。对Epi-LASIK角膜屈光手术的愈合机制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削术 上皮下激光 角膜上皮瓣
下载PDF
个体化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矫治角膜不规则散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华 李丽 +3 位作者 赵娴 王雅从 张黎平 张新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2-644,共3页
目的评价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偏中心切削所致不规则散光的效果,并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的变化。方法收集10例(18眼)因行屈光手术而... 目的评价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偏中心切削所致不规则散光的效果,并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的变化。方法收集10例(18眼)因行屈光手术而发生偏中心的患者,伴有严重的不良视觉症状,行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个体化LASEK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均行眼前节全景仪检查,并对手术前后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表面非球面性(Q值)、角膜表面变异指数、角膜表面垂直不对称指数等进行比较。结果 UCVA由术前0.26±0.15变为术后6个月0.85±0.11,BCVA术前0.69±0.20变为术后6个月1.02±0.04,UCVA、BC-V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Q值术前为0.56±0.29,术后1个月、3个月时分别为0.21±0.52、0.36±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为0.54±0.48,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表面变异指数术前为65±11,术后6个月降低为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表面垂直不对称指数术前为0.78±0.12,术后6个月降低为0.24±0.18,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术后切削区中心偏移明显改善,光学区居中,并且光学区较术前有所扩大。结论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个体化LASEK手术矫治偏中心所致的角膜不规则散光安全、有效,能整体上改善角膜不规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全景仪 个体化切削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不规则散光 偏中心切削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庆新 王燕燕 +2 位作者 冯雨 张正梅 郎玉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34例(227眼)近视患者行LASEK治疗,术后统一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药物滴眼,观察术后症状及角膜上皮愈...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34例(227眼)近视患者行LASEK治疗,术后统一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药物滴眼,观察术后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记录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并观察术后第3周、第4周的眼压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195眼(85.90%)可自然睁眼;32眼(14.10%)结膜充血,有异物感伴流泪,均于2~3d后消退;29眼(12.78%)自诉有视物易疲劳、酸胀感、眩光、夜视力下降等不适。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在0.5以上者226眼,0.8及以上者164眼。术后第3周haze总发生率为18.94%(43眼),第4周为25.11%(57眼),均为1级或以下,经增加局部激素用量及延长用药时间,3个月后haze均消退。术后第3周激素性高眼压发生率为0.88%(2眼),第4周为1.76%(4眼),随着激素滴眼次数减少及局部滴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均降至14mmHg(1kPa=7.5mmHg)以下。结论LASEK是治疗近视的有效方法,其融合了PRK、LASIK的优点,但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近视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波前像差引导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2 位作者 吴军丽 龚小雪 李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的近视患者52例(104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常规Epi-LASIK手术的患...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的近视患者52例(104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常规Epi-LASIK手术的患者54例(108眼)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2组患者年龄、术前屈光状态及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术后6个月,2组间球镜与柱镜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间裸眼视力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裸眼视力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眼数分别为43眼(41.3%)和24眼(22.2%),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总高阶像差平均增加幅度分别为15.6%和38.3%,试验组术后总高阶像差的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为(0.89±0.30)μm,对照组为(1.12±0.41)μm,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表示满意的分别有102眼(98.1%)和98眼(90.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术后视觉质量优于常规Epi-LASIK,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治疗近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 机械法 隹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