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皂苷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机制
1
作者 王珍 胡浩强 刘国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63-867,893,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RIF)组(5μg/L TGF-β1)、阳性对照组(5μg/L TGF-β1+10μmol/L贝那普利)、SSD组(5μg...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RIF)组(5μg/L TGF-β1)、阳性对照组(5μg/L TGF-β1+10μmol/L贝那普利)、SSD组(5μg/L TGF-β1+10.00μmol/L SSD)、SSD+DKK-1组(5μg/L TGF-β1+10.00μmol/L SSD+100μg/L DKK-1)。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细胞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细胞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细胞有序、紧密排列,RIF组细胞呈现出长梭形且细胞排列分散;阳性对照组、SSD组和SSD+DKK-1组中长梭形细胞较RIF组减少且细胞分散程度降低。RIF组E-cadherin荧光斑低于对照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Ⅰ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SSD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RIF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RIF组(P<0.05)。SSD+DKK-1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SSD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SSD组(P<0.05)。结论SSD可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途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柴胡皂苷D Wnt/β-catenin途径
下载PDF
维生素D3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耀堂 孙绪敏 于德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adenosylated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target of rapamycin,AMPK/mTOR)信号通路探讨活性维生素D3(Vitamin D3,VitD3)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adenosylated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target of rapamycin,AMPK/mTOR)信号通路探讨活性维生素D3(Vitamin D3,VitD3)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取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复制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VitD3低剂量组和VitD3高剂量组,剩余的2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VitD3低剂量组、VitD3高剂量组自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分别灌胃给予10 IU/g、20 IU/g的VitD3(溶于花生油),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花生油灌胃处理,共给药8周,然后统计每组剩余大鼠个数:对照组15只,模型组12只,VitD3低剂量组14只,VitD3高剂量组15只。模型构建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尿蛋白量和血肌酐;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改变;TUNEL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和自噬相关蛋白Ⅱ(autophagy associated proteinⅡ,LC-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和LKW/BWT均明显增加,炎症浸润明显增加,E-钙黏素蛋白(E-cadherin protein,E-cadherin)显著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显著增加,p-mTOR含量显著降低,p-AMPK和LC-Ⅱ蛋白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VitD3低、高剂量组大鼠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和LKW/BWT均明显减少,炎症浸润明显减少,E-cadherin显著增加,α-SMA显著减少,p-mTOR含量显著增加,p-AMPK和LC-Ⅱ蛋白显著降低(P<0.05),VitD3高剂量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VitD3可能通过调节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自噬作用,减轻EMT,延缓大鼠DN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糖尿病肾病 上皮细胞转分化 自噬 WISTAR大鼠
下载PDF
中药单体及复方抗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童(综述) 楼晓慧 +1 位作者 陈亚萍 南丽红(审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不可逆的疾病进展过程,最终会发展为肾衰竭,进入终末期肾病。目前,CKD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全球CKD患者达8%~16%,故CKD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肾间质纤维化(rental int...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不可逆的疾病进展过程,最终会发展为肾衰竭,进入终末期肾病。目前,CKD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全球CKD患者达8%~16%,故CKD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肾间质纤维化(rent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过程中关键的病理基础,肾间质纤维化(rent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过程中关键的病理基础,而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cal cells,RTECs)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发生RIF的核心环节也。因此,合理干预EMT可有效降低RIF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宝英 曹罗元 +3 位作者 富显果 刘金发 杨菁 陈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5-969,共5页
目的探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表达及丹参酮ⅡA对其影响。方法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糖组(NG组)、高糖组(HG组)、高糖+丹参酮ⅡA干预组(HG+T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β-cateni... 目的探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表达及丹参酮ⅡA对其影响。方法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糖组(NG组)、高糖组(HG组)、高糖+丹参酮ⅡA干预组(HG+T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β-catenin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β-catenin、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E-钙粘蛋白(E-cadherin)、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检测β-cate-nin、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NG组比较,HG组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1),β-catenin蛋白在胞浆与胞核表达增强。终浓度为100μmol/L的丹参酮ⅡA可显著减少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在该浓度下,β-catenin在胞核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E-cadhe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同时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α-SMA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参与了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活性而抑制转分化过程,进而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粘蛋白 Β-连环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上皮细胞转分化 丹参酮ⅡA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Wnt/β-catenin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闫喆 姚芳 +4 位作者 张丽萍 刘力强 郝军 傅淑霞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30-1634,共5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对该途径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厄贝沙坦干预组...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对该途径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厄贝沙坦干预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Wnt4、β-catenin、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Wnt4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较正常糖及渗透浓度对照组Wnt4蛋白及mRNA、α-SMA蛋白表达增高,E-cadherin表达降低,β-catenin总蛋白及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细胞质及核蛋白表达增强。Wnt4和β-catenin核蛋白表达在高糖诱导24h达高峰;厄贝沙坦下调Wnt4、α-SMA及β-catenin核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厄贝沙坦可能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活性而抑制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4 Β-连环蛋白 E-钙粘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上皮细胞转分化 厄贝沙坦
下载PDF
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TGF-β/Smads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彧 陈朝青 +2 位作者 李亚东 李健 牛建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24-1228,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TGF-β/Smads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姜黄素1、2...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TGF-β/Smads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姜黄素1、2组。姜黄素1组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姜黄素100mg/(kg·d)灌胃,姜黄素2组术后第10天开始给予姜黄素100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术后28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 actin,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分布;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P-Smad2、P-Smad3及Smad7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型(t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Ⅰ,TβRⅠ)、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Col-Ⅰ)和胶原蛋白-Ⅲ(collagen-Ⅲ,Col-Ⅲ)mRNA水平表达。结果 UUO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表达明显增强(P<0·01),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弱(P<0·01),P-Smad2和P-Smad3蛋白,TGF-β1蛋白及mRNA,TβRⅠmRNA及Col-Ⅰ、Col-Ⅲ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1),Smad7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姜黄素1、2组α-SMA蛋白,P-Smad2及P-Smad3蛋白,TGF-β1蛋白及mRNA,TβRⅠmRNA,Col-Ⅰ、Col-ⅢmRNA的表达水平与UUO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P<0·01),E-cadherin和Smad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姜黄素可干预UUO大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中多个位点,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发生,从而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姜黄素
下载PDF
红景天甙对低氧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蕾 谢席胜 +3 位作者 李飞燕 张和平 刘畅 樊均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甙(salidroside,Sal)对氯化钴(cobaltous chloride,CoCl2.6 H2O,Co)诱导的低氧状态下正常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ormal rat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 cell,NRK52E)转分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52... 目的观察红景天甙(salidroside,Sal)对氯化钴(cobaltous chloride,CoCl2.6 H2O,Co)诱导的低氧状态下正常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ormal rat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 cell,NRK52E)转分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氯化钴低氧组,10、50、100μmol/L不同浓度红景天甙组。观察低氧标志蛋白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octor-1α,HIF-1α)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荧光免疫及细胞免疫法检测NRK52E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情况;RT-PCR检测NRK52E细胞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检测HIF-1α和α-SMA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胶原Ⅰ(collagenⅠ,Col-Ⅰ)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含量。结果100μmol/L Co诱导NRK52E细胞表达HIF-1α。Co组细胞明显肥大、拉长,呈肌成纤维细胞外观。不同浓度Sal组细胞形态介于正常与Co组之间。Co组α-SMA基因、蛋白和TGF-β1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不同浓度Sal组α-SMA基因、蛋白和TGF-β1mRNA表达量较Co组减少(P<0.05)。Co组细胞上清液Col-Ⅰ和FN的含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不同浓度Sal组Col-Ⅰ和FN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Sal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o诱导的低氧状态和细胞转分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和HIF-1α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红景天甙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低氧诱导因子-1α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川芎嗪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瑞宁 傅淑霞 +2 位作者 陈亚坤 王晓玲 杨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B组(UUO)、C组[川芎嗪,40 mL/(kg·d),腹腔注射]、D组[厄贝沙坦,50 mg/(kg·d),灌胃],每组各1...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B组(UUO)、C组[川芎嗪,40 mL/(kg·d),腹腔注射]、D组[厄贝沙坦,50 mg/(kg·d),灌胃],每组各15只。术后分别于第3、7和14天取左肾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分化抑制因子1(Id1)mRNA,免疫组化法测Id1、小窝蛋白1(Cav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钙粘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表达及相关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各时间点Id1 mRNA和蛋白、Cav1、TGFβ1、α-SMA和I型胶原表达增多,E-cad表达逐渐减少;C组大鼠各时间点均反向调节上述因子,疗效与D组相似;UUO大鼠肾组织中Id1表达与Cav1、α-SMA、TGFβ1表达正相关,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Id1及Cav1表达强弱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相关,川芎嗪能有效减轻UUO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有效抑制Id1及Cav1表达,部分逆转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川芎嗪 治疗 分化抑制因子1 小窝蛋白1
下载PDF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梗阻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尿激酶对其表达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凤 喻陆 +4 位作者 童俊容 罗正茂 朱起之 王寅 张建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913,共5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尿激酶对其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20)、UUO组(UUO,n=28)和尿激酶治疗组(uPA,n=28),分别于术后1、3、7和14d处...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尿激酶对其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20)、UUO组(UUO,n=28)和尿激酶治疗组(uPA,n=28),分别于术后1、3、7和14d处死小鼠。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小鼠肾组织ILK的分布及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RT-PCR检测ILK、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术后1d ILK 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高,7d达到高峰;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α-SMA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UUO组同时间点相比,uPA治疗组ILK、α-SMA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5);E-cadherin表达则增高(P<0.05)。结论ILK通过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uPA能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这可能与其抑制肾小管细胞ILK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连接激酶 尿激酶 梗阻性肾病 上皮细胞转分化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GSK-3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闫喆 姚芳 +4 位作者 史永红 郝军 傅淑霞 李绍梅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T1Ra)厄贝沙坦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T1Ra)厄贝沙坦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厄贝沙坦干预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磷酸化GSK-3β(p-GSK-3β)在肾小管细胞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GSK-3β、p-GSK-3β、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SK-3β和TGF-β1mRNA表达。结果高糖组较正常糖及甘露醇对照组p-GSK-3β、α-SMA蛋白及TGF-β1mRNA表达增高,E-cadherin表达降低。高糖刺激细胞12hp-GSK-3β表达增强,24h达到高峰。厄贝沙坦能够下调高糖诱导的p-GSK-3β、α-SMA蛋白及TGF-β1mRNA表达,同时逆转E-cadherin下降水平。结论GSK-3β可能参与了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厄贝沙坦抑制该过程可能是通过调节GSK-3β的活性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E-钙粘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闫喆 姚芳 +3 位作者 段惠军 谭会斌 张春霞 邢玲玲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对照组及高糖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Wnt4、...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对照组及高糖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Wnt4、β-catenin、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Wnt4和β-catenin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较正常糖及渗透浓度对照组Wnt4蛋白及mRNA、α-SMA蛋白表达增高,E-cadherin表达降低,β-catenin总蛋白及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细胞浆及核内蛋白表达增强。高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Wnt4及核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于高糖刺激后12h增强,24h达到高峰。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4 Β连环蛋白 E-钙粘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秋根 郑法雷 +3 位作者 文煜冰 谭小月 段林 李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5-331,i001,共8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HK-2转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HK-2转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SMA和VEGFmRNA表达,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上清中的VEGF,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裂解物中的VEGF及其受体。结果(1)HK-2细胞在TGFβ1(5、8ng/ml)刺激后,α-SMA免疫染色均为阳性,以8ng/ml时最强;TGFβ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诱导α-SMAmRNA表达(P<0.001)。(2)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VEGF从基因到蛋白水平呈双相改变:0.1和1ng/mlTGFβ1刺激后VEGF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3、5和8ng/mlTGFβ1刺激后表达强度则低于对照组(P<0.001)。8ng/mlTGFβ1刺激较短时间(12和24h),VEGF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01);而刺激较长时间(36、48和72h),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3)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VEGF受体表达增强(P<0.001)。结论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VEGF受体表达增强,而VEGF表达出现双相变化,高浓度的TGFβ1刺激可引起VEGF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醛固酮及其拮抗剂安体舒通对高糖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抗寒 周巧玲 +4 位作者 敖翔 Veeraragoo Pouranan 洪学敏 肖舟 袁明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29,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醛固酮(aldosterone,Aldo)及其拮抗剂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SP)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ormal rat kidney epithelial cell,NRK-52E)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的影响,探讨Aldo及SP在糖...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醛固酮(aldosterone,Aldo)及其拮抗剂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SP)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ormal rat kidney epithelial cell,NRK-52E)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的影响,探讨Aldo及SP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保护作用中的机制。方法:用无血清DMEM(Dulbecco's modification of Eagle's medium Dulbecco)同步化培养NRK-52E细胞系12h后分为6组。LG组:采用低糖(1000mg/L)DMEM;HG组:采用高糖(4500mg/L)DMEM培养;10nmol/L Aldo组、50nmol/L Aldo组、100nmol/L Aldo组:分别采用高糖DMEM加10,50,100nmol/L Al-do培养;SP组采用高糖(4500mg/L)DMEM加10-7mol/L SP培养。采用细胞免疫化学、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和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表明,与LG组比较,HG组E-cadherin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α-SMA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50nmol/L Aldo组、100nmol/L Aldo组E-cadherinmRNA表达明显低于高糖组,而α-SMAmRNA表达明显高于高糖组(P<0.05),两者与Aldo呈浓度依赖关系(r=-0.70,P<0.05;r=0.67,P<0.05);SP组E-cadherinmRNA明显高于HG组,而α-SMAmRNA表达低于HG组(P<0.01)。细胞免疫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表明,与低糖组比较,HG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减低,而α-SMA表达明显升高(P<0.01);10nmol/L Aldo组、50nmol/L Aldo组、100nmol/L Aldo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HG组,而α-SM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G组(P<0.05),与Aldo呈浓度依赖关系(r=-0.83,P<0.05;r=0.81,P<0.05);而SP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高糖组,α-SMA蛋白则明显低于HG组(P<0.05)。结论:Aldo能促进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发生,致DN肾间质纤维化,而使用SP可抑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这可能是其阻遏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醛固酮 安体舒通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Smad信号传递途径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实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瑾 王宁宁 +4 位作者 谭若云 郑东辉 任胜利 王笑云 杨俊伟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作用与其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的关系。方法:以细胞间粘连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观察指标,借助细胞培养、蛋白印迹和基...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作用与其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的关系。方法:以细胞间粘连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观察指标,借助细胞培养、蛋白印迹和基因转染等方法,检测TGFβ1引发的Smad信号途径的变化,和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将含有Smad7基因表达质粒转染HKC细胞,观察高表达的Smad7蛋白对TGFβ1作用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①TGFβ1作用HKC细胞10min即可磷酸化HKC细胞内Smad2/3蛋白,而且此作用可持续48h以上;②TGFβ1作用HKC细胞6h即可下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24h后能诱导该细胞表达αSMA,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③转染Smad7表达质粒的HKC细胞,可拮抗TGFβ1诱导HKC细胞表达αSMA以及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的作用;④应用特异性MAP激酶抑制剂(PD98059和SC68376)和PI3激酶抑制剂(Wortmannin)均不能拮抗TGFβ1的作用。结论:TGFβ1诱导的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是依赖其引发的Smad信号途径,阻断该信号传递途径则能够拮抗TGF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信号传递途径 实验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HKC细胞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cadherin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7蛋白 SMAD2/3 α-SMA 激酶抑制剂 调节 分化作用 基因表达质粒 剂量依赖关系 TGF 信号途径 细胞表达
下载PDF
温莪术对TGF-β_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睿轩 胡振奋 +2 位作者 程锦国 黄蔚霞 董飞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2-977,共6页
目的探讨温莪术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yofibroblast transdifferentiation,EMT)拮抗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 目的探讨温莪术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yofibroblast transdifferentiation,EMT)拮抗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TGF-β1诱导模型组(T组)、温莪术低浓度组(E1组)、温莪术中浓度组(E2组)、温莪术高浓度组(E3组)、盐酸贝那普利组(Y组),除C组外,各组TGF-β1诱导24h后,温莪术各剂量组及Y组加入药物作用48h。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法、RT-PCR法及ELISA法检测各组NRK-52E细胞EMT过程中细胞骨架成分β-肌动蛋白(β-actin)的分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mRNA、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mRNA表达,纤维粘连蛋白(fibro nectin,FN)浓度。结果 TGF-β1诱导3天后,T组细胞出现肥大、拉长,呈梭形,细胞骨架结构β-actin表达增多(P<0.05),胞浆内出现束状纤维样结构,细胞内α-SMA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E-cadmRNA表达降低(P<0.05),细胞上清液中FN浓度升高(P<0.05)。与T组比较,E1-3组细胞仅见部分呈成纤维样改变,伴随胞浆内β-actin表达及FN浓度的降低(P<0.05),E2-3组细胞内α-SMA mRNA表达升高(P<0.05),E-cadmRNA表达减少(P<0.05),但E1组E-cad及α-SMA mRNA表达量与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1组比较,E2-3组胞浆内β-actin蛋白表达及FN浓度降低(P<0.05),E3组细胞内E-cadmRNA表达升高伴α-SMA mRNA表达降低(P<0.05)。与Y组比较,E1组细胞浆内β-actin mRNA及细胞上清液中FN浓度均升高(P<0.05),E3组β-actin表达升高(P<0.05),E-cad mRNA表达降低(P<0.05),E1-3α-SMA mRNA表达量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莪术可抑制TGF-β1诱导的EMT发生,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Β-肌动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E钙黏蛋白
下载PDF
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爱青 张晓明 +2 位作者 侯恒 李荣山 马存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从制模后2 d起,姜黄素组给予100 mg.kg-1.d-1姜黄素腹腔注射。术后4周...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从制模后2 d起,姜黄素组给予100 mg.kg-1.d-1姜黄素腹腔注射。术后4周心脏穿刺抽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值。处死大鼠,用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评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部位及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UN水平显著增加(P<0.01),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TGF-β1、α-SMA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1)。姜黄素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都被显著抑制(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波形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抗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胜刚 李光明 +3 位作者 樊均明 杨岳 白亚君 谢席胜 《西部医学》 2008年第4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抗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PNS治疗组和氯沙坦(ARB)治疗组。术后3、7、14天和21天每组随机选择5只大...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抗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PNS治疗组和氯沙坦(ARB)治疗组。术后3、7、14天和21天每组随机选择5只大鼠处死,收集肾组织。分别用Western杂交、免疫组化检测α-SMA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检测UUO术后大鼠α-SMA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对于3d、7d,仅UUO组、PMS组均高于SOR组,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均相近;14d、21d,仅PNS组与氯沙坦组均相近,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UUO组、PNS组、氯沙坦组的时间与α-SMA表达间存在相似的正相关的曲线关系。大鼠肾组织α-SMA mRNAΔCT值,SOR组、氯沙坦组的7d与14d观察值均相近,其他组14d观察值均低于7d。结论PNS能有效下调UUO大鼠肾脏组织α-SMA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具有抗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Α-SMA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
下载PDF
丹酚酸B对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潘荣华 芮国华 +3 位作者 姚刚 吴冀宁 武晓春 杨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779-781,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丹酚酸B30mg·kg-1·d-1)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光镜观察肾间质纤维...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丹酚酸B30mg·kg-1·d-1)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光镜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2)UUO模型第9天时大鼠肾组织TGF-β1、α-SMA和Vimentin表达明显增强,炎细胞浸润明显增加。采用丹酚酸B治疗后,肾组织TGF-β1、α-SMA和Vi-mentin表达的异常增强能得到有效抑制,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丹酚酸B具有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抑制炎细胞浸润和TGF-β1过度表达,进一步阻抑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丹酚酸B
下载PDF
温莪术通过ILK信号通路干预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睿轩 胡振奋 +3 位作者 程锦国 王文文 吴芊葭 胡冬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708-1711,I0009,共5页
目的:探讨温莪术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及体外药物血清技术,运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温莪术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 目的:探讨温莪术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及体外药物血清技术,运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温莪术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胶原Ⅰ(Col-Ⅰ)的分泌水平。结果:TGF-β1可诱导NRK-52E向成纤维细胞转化,出现肥大、拉长,显现梭形,胞浆内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ILKmRNA的表达、Col-Ⅰ的分泌水平升高(P<0.05)。温莪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转分化发生,减少形态变化,下调α-SMA、ILK、Col-Ⅰ表达(P<0.05)。结论:TGF-β1可诱导转分化发生,伴有α-SMA、ILK、Col-Ⅰ等表达升高,而温莪术可抑制TGF-β1诱导的转分化,减少α-SMA、ILK、Col-Ⅰ的表达水平,并且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整合素连接激酶 胶原Ⅰ
原文传递
清化固肾排毒方对UUO大鼠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婷 程锦国 +4 位作者 简怡娟 胡正国 董飞侠 陈宇 王亚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1期71-78,共8页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10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UUO模型组(n=18)、洛丁新组(n=18)和清化固...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10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UUO模型组(n=18)、洛丁新组(n=18)和清化固肾排毒方高剂量组(n=18)、中剂量组(n=18)、低剂量组(n=18)。6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每日1次。观察给药过程中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度、体毛色泽、大便形状等一般情况和体质量变化。各组分别于第7、14、21天时随机处死6只大鼠,收集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蛋白定量(24 h UP),采集血液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留取手术侧肾脏组织进行相关病理检测。采用HE染色评价肾小管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体质量增长缓慢,血Scr、BUN升高(P<0.05),肾小管损伤程度较重(P<0.05),肾组织TGF-β1、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各指标程度加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组、洛丁新组大鼠的血Scr、BUN下降(P<0.05),小管损伤程度有所缓解(P<0.05),TGF-β1、α-SMA表达降低(P<0.05);与洛丁新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方可以抑制EMT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下调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EMT和ECM的积聚,起到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上皮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