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8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酮对胰腺癌中NLRP3炎症体通路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
作者 宋银雪 苗常青 +2 位作者 许静 杜俊凯 徐之超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642-648,共7页
目的探讨麝香酮(MUS)对胰腺癌(PC)的抗癌作用及其对核苷酸结合寡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体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根据MUS处理浓度不同将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分为0μM组、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 目的探讨麝香酮(MUS)对胰腺癌(PC)的抗癌作用及其对核苷酸结合寡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体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根据MUS处理浓度不同将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分为0μM组、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M组,各组细胞使用相应浓度的MUS孵育48 h。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生长抑制率和半抑制浓度(IC50)值,使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使用Transwell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使用Western blot测定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血清人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对BALB/c雄性裸鼠皮下注射PANC1细胞构建移植瘤模型,然后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US组,每组6只。对照组裸鼠给予腹腔注射100μL的1%二甲基亚砜(DMSO),MUS组裸鼠给予腹腔注射100μL的MUS溶液(20 mg/kg)。给药21 d后测量裸鼠肿瘤体积和重量。结果与0μM组相比,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M组的PANC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凋亡率逐渐升高(均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0μM组相比,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M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逐渐降低(P<0.05),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0μM组相比,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M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NLRP3、caspase-1和ASC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MUS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降低(P<0.05),肿瘤组织中的NLRP3、caspase-1和ASC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MUS具有良好的抗PC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体通路介导的EMT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胰腺癌 肿瘤转移 NLRP3炎症体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桃叶珊瑚苷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活力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2
作者 李娟 石海平 李维民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86-392,共7页
[目的]研究桃叶珊瑚苷(AU)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活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U8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U低浓度组、AU中浓度组、AU高浓度组、Y-27632组、AU高浓度+Y-27632组。细胞计数器试剂盒(C... [目的]研究桃叶珊瑚苷(AU)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活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U8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U低浓度组、AU中浓度组、AU高浓度组、Y-27632组、AU高浓度+Y-27632组。细胞计数器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1、ROCK2表达。构建GBM裸鼠模型,随机分为裸鼠对照组、AU组、Y-27632组、AU+Y-27632组,测量肿瘤质量与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RhoA、ROCK1、ROCK2蛋白表达。[结果]GBM细胞活力随着AU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选择U87作为后续实验细胞,选择10、25、50μmol/L浓度作为AU后续实验浓度。与对照组比较,AU低、中、高浓度组和Y-27632组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RhoA、ROCK1、ROCK2表达显著下降,凋亡率、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P<0.05),其中高浓度AU和Y-27632组共同处理的细胞变化更显著(P<0.05)。AU和Y-27632均能抑制移植瘤质量和体积,降低RhoA/ROC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AU能抑制GBM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EMT,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瘤 细胞活力 上皮间质转化 桃叶珊瑚苷 RhoA/ROCK信号通路
下载PDF
藏红花素调控NLRP3通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玉斌 苏金浩 +4 位作者 陈伟 王军 及晓晖 刘英凯 王元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6,共8页
本研究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NLRP3通路角度研究藏红花素(crocin, CRO)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将6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 本研究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NLRP3通路角度研究藏红花素(crocin, CRO)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将6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采取正常饲养。其余小鼠接受高脂饮食继续喂养8周,之后链脲佐菌素造模并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MCC950组(10 mg/kg MCC950,腹腔注射)、低剂量CRO组(5 mg/kg,灌胃)、中剂量CRO组(10 mg/kg,灌胃)、高剂量CRO组(20 mg/kg,灌胃)。治疗8周后,收集小鼠24 h尿液样本、血液样本、肾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urine total protein, 24 h-UT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评估其肾功能。对肾脏同一部位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RT-qPCR)以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相关因子[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 E-cad)、波形蛋白(vimentin, VIM)、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表达情况以评估CRO对EMT的影响,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相关因子[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剪切体(cleaved-caspase-1)、白介素1β成熟体(mature-interleukin-1 beta, mature-IL-1β)、白介素18成熟体(mature-IL-18)]表达情况以评估CRO对NLRP3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CRO治疗后,DKD小鼠Scr、BUN、24 h-UTP有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好转,E-cad表达升高,VIM、α-SMA、TGF-β1表达降低,NLRP3、ASC、cleaved-caspase-1、mature-IL-1β、mature-IL-18表达下调。以上结果提示CRO可以通过抑制NLRP3通路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EMT最终缓解D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糖尿病肾病 上皮间质转化 NLRP3通路
下载PDF
CircBICD2调节miR-218-5p/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4
作者 谢耕耘 安晓燕 王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BICD2调节miR-218-5p/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OSCC组织、癌旁组织、人口腔上...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BICD2调节miR-218-5p/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OSCC组织、癌旁组织、人口腔上皮细胞系HOEC及OSCC细胞系HSC-4、CAL-27、SCC-15中Circ·BICD2、miR-218-5p表达及Rho·A蛋白表达;将SCC-15细胞分为Ct组(A,未转染对照)、si-NC组(B)、si-Circ·BICD2组(C)、miR-NC组(D)、miR-218-5p组(E)、si-Circ·BICD2+anti-NC组(F)、si-Circ·BICD2+anti-miR-218-5p组(G),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BICD2、miR-218-5p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Rho·A、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Circ·BICD2与miR-218-5p、miR-218-5p与Rho·A的关系。结果: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Circ·BICD2、Rho·A蛋白高表达,miR-218-5p低表达,在SCC-15细胞中miR-218-5p相对表达量最低,Circ·BICD2表达及Rho·A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后续实验取SCC-15细胞为研究对象;与B组比较,C组Circ·BICD2、Rho·A蛋白表达降低,miR-218-5p表达升高(P<0.05);与D组比较,E组miR-218-5p表达上调,Rho·A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C组、F组相比,G组miR-218-5p表达降低,Rho·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下调Circ·BICD2或过表达miR-218-5p均可抑制SCC-15细胞增殖和EMT,促进细胞凋亡;下调miR-218-5p减弱了沉默Circ·BICD2对SCC-15细胞增殖、EMT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Circ·BICD2靶向调控miR-218-5p/Rho·A轴。结论:沉默Circ·BICD2可能通过上调miR-218-5p来抑制Rho·A表达,抑制SCC-15细胞增殖、EMT,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D2 miR-218-5p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探讨HMGB1对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5
作者 龚淑琪 刘婳 吴金兰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HMGB1对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rHMGB1(0、0.5、1、2、4μg/mL)体外刺激A54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浓度组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得出rHMGB1体外刺激的最佳作用浓度。然后分三组实... 目的研究HMGB1对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rHMGB1(0、0.5、1、2、4μg/mL)体外刺激A54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浓度组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得出rHMGB1体外刺激的最佳作用浓度。然后分三组实验,HMGB1组、TGF-β组(阳性对照)、control组(阴性对照),分别以2μg/mL rHMGB1、2μg/mL TGF-β、RPMI1640培养基体外刺激A549细胞。37℃、5%CO_(2)培养48 h或96 h后,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HMGB1组和TGF-β组分别与control组比较,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分别为P<0.0001和P<0.01);细胞迁移数量明显增加(P<0.0001);胞内snail1、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001),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01)。结论HMGB1体外有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上皮间质转化 增殖 迁移 A549细胞
下载PDF
SCF^(β-TrCP)泛素化降解TFAP4抑制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6
作者 厉金雷 吴祥斌 蔡剑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159-165,106,共8页
目的 探究SCF^(β-TrCP)泛素化降解转录因子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transcription factor-activated enhancer-binding protein 4, TFAP4)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LN4924处理2... 目的 探究SCF^(β-TrCP)泛素化降解转录因子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transcription factor-activated enhancer-binding protein 4, TFAP4)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LN4924处理24h,然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内源性TFAP4蛋白水平变化。在MLN4924处理的基础上,加入CHX分别干预不同时间,检测TFAP4的蛋白半衰期和泛素化水平差异。在CHX干预的SW480细胞中过表达带FLAG标签的TrCP-1,探究β-TrCP对TFAP4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低β-TrCP不是因为影响了其他信号通路而改变TFAP4的水平。将TFAP4上135位的E突变为A,139位的S突变为A,然后在CHX干预的SW480细胞中转染结构域突变的TFAP4,测定TFAP4半衰期和泛素化水平变化。CK1/CK2/GSK3磷酸化关键酶抑制剂对SW480细胞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TFAP4水平,随后检测CK2抑制剂对TFAP4泛素化水平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TFAP4随着MLN4924处理浓度变化呈剂量依赖式增加,MLN4924处理能够显著延长内源TFAP4蛋白的半衰期,TFAP4和CK2存在相互作用,CK2抑制剂能降低TFAP4泛素化水平,蛋白的半衰期得到明显延长,敲低β-TrCP引起TFAP4的降解受到明显抑制,β-TrCP与TFAP4直接相互作用,并促进其被泛素化,TFAP4中E135A和S139A位点突变延长其半衰期,沉默β-TrCP能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结论 SCF^(β-TrCP)可能通过泛素化修饰降解TFAP4,从而抑制结直肠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进而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可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F^(β-TrCP) 泛素化 TFAP4 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中药干预肿瘤及胃癌前病变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玉书 李吉彦 +5 位作者 朱炜楷 赵妍妍 左昕 张靖源 马璐萍 沈会 《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极性,转变为间质样细胞的过程。在肿瘤及胃癌前病变治疗中,EMT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中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综述中药干预肿瘤及胃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以推动中药治疗肿瘤及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中药 肿瘤 胃癌前病变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PAD4介导H3cit促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永琦 刘丽杰 +1 位作者 何冬雷 陈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81-287,共7页
目的 探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30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和3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并分析两... 目的 探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30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和3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并分析两者相关性。将oe-NC、过表达PAD4(oe-PAD4)和sh-NC、sh-NLRP3载体转染至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并设为oe-NC组、oe-PAD4组、oe-PAD4+sh-NC组、oe-PAD4+sh-NLRP3组。采用qRT-PCR检测PAD4、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D4、H3cit、NLRP3、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水平;ChIP-qPCR检测H3cit在NLRP3转录起始位点(TSS)的富集水平。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比较,结肠癌患者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均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与oe-NC组比较,oe-PAD4组PAD4、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AD4、H3cit、NLRP3、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侵袭水平升高,H3cit在NLRP3 TSS区富集增加(P<0.05);与oe-PAD4+sh-NC组比较,oe-PAD4+sh-NLRP3组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降低,NLRP3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侵袭水平降低(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体内PAD4和H3cit水平升高,PAD4介导的H3cit通过转录调控NLRP3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 瓜氨酸化组蛋白H3 上皮间质转化 转录调控
下载PDF
CAV-1抑制乳腺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
9
作者 李明花 遇红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81-1787,共7页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不仅对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还严重增加了由此产生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目前,尽管在靶向治疗、激素治疗、手术、化疗和放疗方面...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不仅对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还严重增加了由此产生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目前,尽管在靶向治疗、激素治疗、手术、化疗和放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乳腺癌仍然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小窝蛋白(CAV)-1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紧密。CAV-1是细胞膜Ω状内陷宽10~100 nm 小窝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影响癌症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窝蛋白-1 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血清IL-7和Hcy水平与胃癌患者Lauren分型及病灶内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10
作者 宫向良 刘征 +3 位作者 徐爱芳 李世龙 丁梅 宋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69-572,57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胃癌患者Lauren分型及病灶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将唐山中心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78例纳入研究作为胃癌组。另外,选取同期于唐山中心医院就...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胃癌患者Lauren分型及病灶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将唐山中心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78例纳入研究作为胃癌组。另外,选取同期于唐山中心医院就诊及治疗的78例胃良性病变者作为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于唐山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者7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纳入研究者血清IL-7和Hcy水平。根据Lauren分型,将胃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肠型胃癌组43例、弥漫型胃癌组35例。检测胃癌组和良性病变组病灶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VEGF、β-连接素(β-catenin)、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CD68、神经降压素(NTS)、IL-8等病灶内EMT相关指标并计算细胞染色阳性率(PR)。结果胃癌组血清IL-17、Hcy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血清IL-17、Hcy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胃癌组病灶组织NTS、IL-8、VEGF、MMP-9、CD68、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 PR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肠型胃癌组血清IL-17、Hcy水平均高于弥漫型胃癌组(P<0.05)。血清IL-7和Hcy水平与病灶组织NTS、IL-8、VEGF、MMP-9、CD68、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等EMT相关指标P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7、Hcy在胃癌患者血清中水平较高,均与Lauren分型及病灶内EMT相关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同型半胱氨酸 胃癌 Lauren分型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和DHA差异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和胶原沉积并缓解肠纤维化
11
作者 冯政轩 樊子怡 +4 位作者 陈诗薇 谢政广 陈凯阳 周敏琪 方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2,共14页
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严重并发症,然而目前尚未找到针对肠纤维化的治疗方案。ω-3 PUFAs在其他器官中的抗纤维化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在肠纤维化中的应用潜力仍有待发掘。本研究旨在探究ω-3 PUFAs... 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严重并发症,然而目前尚未找到针对肠纤维化的治疗方案。ω-3 PUFAs在其他器官中的抗纤维化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在肠纤维化中的应用潜力仍有待发掘。本研究旨在探究ω-3 PUFAs对肠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采用TNBS(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诱导的肠纤维化小鼠模型,比较EPA、DHA和鱼油对肠纤维化小鼠不同的抗纤维化作用。将40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相较于DHA和鱼油组,EPA干预能更有效缓解小鼠体重丢失,减少结肠长度缩短,降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并显著改善炎症反应(P<0.05)。ELISA法检测发现,EPA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7的表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EPA干预显著减轻了小鼠结肠的纤维化程度,下调了结肠中col1a2、col3a2和羟脯氨酸的表达,并且结肠中EPA含量与肠纤维化评分呈负相关(R2=0.7383,P<0.0004;R2=0.4608,P<0.0152)。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EPA上调p-AMPK、ULK1、LC3和p62的表达,下调mTOR表达,同时抑制肠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qRT-PCR分析显示,EPA抑制α-SMA、TGF-β1、vimentin、TIMP-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表达,增加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从而抑制活化的肠间充质细胞,缓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本研究发现,EPA可恢复Th17/Treg平衡,维持肠道免疫稳态,并抑制肠上皮细胞的EMT,调节TIMPs/MMPs平衡,有效缓解肠纤维化小鼠结肠ECM过度沉积。EPA干预有望成为抗肠纤维化的新型辅助性防治策略,并提示自噬途径可能在抑制EMT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 肠纤维化 自噬 上皮间质转化 胶原沉积
原文传递
miR-498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12
作者 袁洛花 李文丽 +3 位作者 刘海兵 范嘉佳 彭中华 邹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498(miR-498)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及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CNE-1、HNE-1、SUNE-1,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细胞miR-498表... 目的探讨微小RNA-498(miR-498)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及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CNE-1、HNE-1、SUNE-1,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细胞miR-498表达,选择miR-498表达最低的鼻咽癌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鼻咽癌细胞,随机分为miR-498 mimics组和NC mimics组,分别转染miR-498 mimics、NC mimics。转染6 h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收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集落形成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MT相关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连蛋白(Fibronectin)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表达。结果CNE-1、HNE-1、CNE-2Z、SUNE-1细胞miR-498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P69细胞(P均<0.05)。以CNE-2Z细胞miR-498相对表达量最低,故选择该细胞系进行后续实验。经验证,miR-498 mimics组miR-498相对表达量高于NC mimics组(P<0.05)。miR-498 mimics组培养0、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NC mimics组(P均<0.05);miR-498 mimics组集落形成能力以及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低于NC mimics组(P均<0.05);miR-498 mimics组Vimentin、Fibronectin、HMGA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C mimics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NC mimics组(P均<0.05)。结论鼻咽癌细胞miR-498低表达;miR-498过表达则能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以及EMT,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HMGA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微小RNA-498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丽丹 王颖 +1 位作者 刘莹 周志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了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其主要症状为痛经、腹部包块和不孕。内异症是常见的妇科疑难病之一[1],其形态学表现多为良性,但也有与恶性肿瘤相似的性质,如细胞种...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了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其主要症状为痛经、腹部包块和不孕。内异症是常见的妇科疑难病之一[1],其形态学表现多为良性,但也有与恶性肿瘤相似的性质,如细胞种植、侵袭和远处转移[2]。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在内异症的形成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药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党参炔苷调节AKT/GSK-3β/snail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4
作者 廖美荣 陈才伟 +2 位作者 符晶 苏珊珊 周菲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85-489,495,共6页
目的探究党参炔苷(LOB)调节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Snail信号通路对胃癌(G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GC细胞株SGC7901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低浓度LOB组(LOB-L组,10μmol/L LOB)、... 目的探究党参炔苷(LOB)调节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Snail信号通路对胃癌(G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GC细胞株SGC7901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低浓度LOB组(LOB-L组,10μmol/L LOB)、中浓度LOB组(LOB-M组,20μmol/L LOB)、高浓度LOB组(LOB-H组,40μmol/L LOB)和高浓度LOB+AKT激活剂SC79组(LOB-H+SC79组,40μmol/L LOB+20μmol/L SC79)。CCK-8法检测5组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5组细胞AKT、GSK-3β、snail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5组细胞AKT/GSK-3β/snail信号通路和凋亡、EMT过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LOB-M组、LOB-H组SGC7901细胞OD450值(48 h、72 h)、细胞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目、AKT、GSK-3β、snail1 mRNA表达和AKT、GSK-3β磷酸化水平、snail1、Bcl-2、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Bax、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SC79减弱了LOB对GC细胞增殖和EMT的抑制作用,抑制了细胞凋亡。结论LOB可能通过下调AKT/GSK-3β/snail信号通路抑制GC细胞增殖和EMT过程,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炔苷 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Snail信号通路 胃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连翘脂素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5
作者 王亮 李强 +2 位作者 刘晶 张国民 刘志飞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连翘脂素(PHI)对前列腺癌(PCa)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DU-145和LNCap-FGC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连翘脂素组(PHI组)、Janus激酶2(JAK2)抑制剂组(Ag490组)、连翘脂素+激活剂组(PHI+Co... 目的探讨连翘脂素(PHI)对前列腺癌(PCa)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DU-145和LNCap-FGC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连翘脂素组(PHI组)、Janus激酶2(JAK2)抑制剂组(Ag490组)、连翘脂素+激活剂组(PHI+Colivelin组),分别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克隆能力、划痕愈合率及细胞侵袭;免疫组化法分析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Westernblot检测JAK2、p-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PHI组与Ag490组DU-145和LNCap-FGC胞存活率、细胞克隆数、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N-cadherin、Vimentin及p-JAK2、p-STAT3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P<0.05);PHI组与Ag49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HI组比较,PHI+Colivelin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克隆数、细胞划痕愈合、细胞侵袭数、N-cadherin、Vimentin及p-JAK2、p-STAT3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E-cadherin显著降低(P<0.05)。结论PHI可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PCa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逆转DU-145和LNCap-FGC上皮间质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脂素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前列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PD-L1激活NF-κB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牛玉苗 黄浩 陈晓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使用实验室构建的PD-L1过表达稳转细胞株Ishikawa/PD-L1及稳转空载对照组Ishikawa/EV,qPCR及Western...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使用实验室构建的PD-L1过表达稳转细胞株Ishikawa/PD-L1及稳转空载对照组Ishikawa/EV,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D-L1过表达效率,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hikawa/PD-L1迁移能力与侵袭活性显著增强,Vimentin、N-cadherin、p-p6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结论PD-L1可通过诱导NF-κB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上皮间质转化,进而增强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核转录因子-ΚB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LncRNA-HAGLROS调控miR-26b/JAK2/STAT3通路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7
作者 李肖芸 方家远 +1 位作者 闫春雷 宋华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HAGLR互补链LncRNA(HAGLROS)调控微小RNA((miRNA,miR)-26b/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HAGLR互补链LncRNA(HAGLROS)调控微小RNA((miRNA,miR)-26b/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通路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获取正常肝细胞系及肝癌细胞系,依据转染情况分组,即si-NC组、si-HAGLROS组、miR-26 inhibitor组、si-HAGLROS+miR-26 inhibitor组。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qPCR法检测HAGLROS、miR-26b、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N-钙黏素(N-cadherin)、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HAGLROS与miR-26b的靶向关系。结果肝癌细胞系Hep3B、MHCC-LM3、Huh7、SMMC-7721中HAGLROS表达均显著高于LO2细胞(P<0.05),miR-26b表达与之相反。生物信息学软件显示,HAGLROS可与miR-26b靶向结合。肝癌细胞功能实验显示,与si-NC组比较,si-HAGLROS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愈合率、细胞穿膜数目、N-cadherin、FN、Bcl-2、p-JAK2、p-STAT3表达均更低,E-Cadherin表达更高;而miR-26b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愈合率、细胞穿膜数目、N-cadherin、FN、Bcl-2、p-JAK2、p-STAT3表达均更高,E-Cadherin表达更低;si-NC组与si-HAGLROS+miR-26b inhibito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HAGLROS可通过靶向下调miR-26b促进肝癌细胞生物行为,如迁移、侵袭及EMT过程,同时可调控JAK2/STAT3通路活性,LncRNA-HAGLROS可作为肝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LncRNA-HAGLROS miR-26b JAK2/STAT3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桃叶珊瑚苷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对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18
作者 宋鸣 周昕 +3 位作者 刘俊 胡伟 张敏 郑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究桃叶珊瑚苷(AU)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对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U-L组(20μmol/L AU)、AU-M组(40μmol/L AU)、AU-H组(80μm... 目的:探究桃叶珊瑚苷(AU)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对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U-L组(20μmol/L AU)、AU-M组(40μmol/L AU)、AU-H组(80μmol/L AU)、AU-H+RhoA激活剂水仙环素(Nar)组(AU-H+Nar组,80μmol/L AU+30μmol/L Nar)。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不同浓度AU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三维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AU对细胞体外VM管腔结构形成的影响,WB法检测AU对各组细胞RhoA、ROCK、VM与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U-M组、AU-H组MGC803细胞增殖率(48、72 h时)、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目、VM管腔结构数,以及RhoA、ROCK1、N-cadherin、vimentin、V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P<0.05);同时,使用Nar处理显著减弱了AU对MGC803细胞EMT和VM形成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AU通过下调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EMT和VM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珊瑚苷 RhoA/ROCK信号通路 胃癌 MGC803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血管生成拟态
原文传递
环状RNA_PLEKHM3通过miR-320/KLF4轴调控宫颈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19
作者 张亚男 崔莹 +1 位作者 王天娇 杜忠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含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域的家族M3成员(PLEKHM3)(circRNA_PLEKHM3)通过调控微小RNA-320(miR-320)/畸变样因子4(KLF4)轴在宫颈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行为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宫颈癌细胞H... 目的探讨环状RNA含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域的家族M3成员(PLEKHM3)(circRNA_PLEKHM3)通过调控微小RNA-320(miR-320)/畸变样因子4(KLF4)轴在宫颈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行为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宫颈癌细胞Hela和CaSki中circRNA_PLEKHM3的表达水平;RNA荧光原位杂交检测circRNA_PLEKHM3在人宫颈癌上皮细胞CaSki中的定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RNA_PLEKHM3和miR-320的靶向关系,以及miR-320和KLF4的靶向关系;对CaSki细胞过表达circRNA_PLEKHM3;另外设置三组,分别为在过表达circRNA_PLEKHM3的基础上过表达miR-320、沉默KLF4,以及在过表达miR-320的基础上沉默KLF4。qRT-PCR检测CaSki中miR-32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ki细胞中KLF4和EMT标志物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数和侵袭细胞数。结果circRNA_PLEKHM3在Hela和CaSki中的表达均降低(P<0.05),其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320和circRNA_PLEKHM3存在靶向关系,KLF4和miR-320存在靶向关系;过表达circRNA_PLEKHM3抑制miR-320和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的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减少细胞迁移和侵袭数(P<0.05);在过表达circRNA_PLEKHM3的基础上过表达miR-320或沉默KLF4均能够促进miR-320和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减少迁移和侵袭细胞数(P<0.05);然而在过表达miR-320的基础上沉默KLF4,KLF4和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上调,细胞迁移和侵袭数减少(P<0.05)。结论circRNA_PLEKHM3过表达可能通过miR-320/KLF4轴调控宫颈癌细胞的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RNA_PLEKHM3 miRNA-320 畸变样因子4 宫颈癌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患者MMP-9的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宋喜 葛益林 +2 位作者 李殷 宋辉 成嘉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参与慢性鼻窦炎(CRS)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过程及机制。方法收集42例需手术治疗的CRS患者息肉样变的中鼻甲组织以及8例行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MP-9的...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参与慢性鼻窦炎(CRS)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过程及机制。方法收集42例需手术治疗的CRS患者息肉样变的中鼻甲组织以及8例行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MP-9的表达。体外培养原代人鼻上皮细胞HNEpc,分为Control组、TGF-β1组(5μg/L TGF-β1干预)和TGF-β1+si-MMP-9组(转染si-MMP-9和5μg/L TGF-β1干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MP-9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MMP-9和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1)CRS伴鼻息肉(CRSwNP)组患者鼻黏膜组织中MMP-9表达阳性率(54.5%,12/22)明显高于CRS不伴息肉(CRSsNP)组(25.0%,5/20)和对照组(12.8%,1/8)。CRSwNP组患者鼻黏膜中MMP-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CRSsNP组和对照组(P<0.05)。(2)与Control组相比,TGF-β1组TGF-β1、MMP-9、vimentin、α-SMA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下降(P<0.05)。与TGF-β1组相比,TGF-β1+si-MMP-9组TGF-β1、MMP-9、vimentin、α-SMA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结论CRS患者MMP-9表达升高,其可能通过调控EMT来参与CRS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MMP-9 TGF-Β1 上皮间质转化 组织重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