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牙源性上颌窦炎患牙拔除后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修复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朱韵莹 刘芸 +4 位作者 徐婷 刘珍珍 曹少萍 王张嵩 武东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且确诊为OMS,拔牙后6~8个月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纳入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但未诊断为OMS,拔牙后6~8个月因种植区域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部分上颌窦底骨质不连续及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13例,其余32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照组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8例,其余40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术后6~8个月行二期修复治疗。种植术后21 d、3个月、8个月及修复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修复后24个月比较2组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pical bone height,ABH)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情况。结果研究组45例种植术前上颌窦黏膜厚度均值(1.556±0.693)mm,大于对照组(1.229±0.4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上颌窦底提升术均无上颌窦黏膜穿孔。修复后24个月,研究组SBG、ABH和MBL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OMS的患牙拔除后,上颌窦炎症减退、缺牙区骨质高度和密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及种植修复,可以达到与非OMS患牙拔除后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上颌窦炎 拔牙术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 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种植修复 上颌窦黏膜厚度 上颌窦内成骨高度 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 种植体边缘骨吸收
下载PDF
基于CBCT的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解剖特点及在种植术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余兴亚 孙琼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21-123,148,共4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上颌第一磨牙位点研究上颌窦动脉及相关解剖特点。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8月合肥市口腔医院影像库中选择上颌第一磨牙缺失就诊于种植科的363例患者(共500个上颌...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上颌第一磨牙位点研究上颌窦动脉及相关解剖特点。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8月合肥市口腔医院影像库中选择上颌第一磨牙缺失就诊于种植科的363例患者(共500个上颌窦,其中男181例,女182例),测量上颌窦动脉直径、动脉处相对应的上颌窦外侧壁的厚度、上颌窦窦底至牙槽嵴顶距离L1、外侧壁平面上颌窦动脉至上颌窦底的距离L2,对各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估手术中出血风险。结果:上颌窦动脉直径平均为(1.14±0.45)mm,不同性别之间的平均直径无差异性。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平均为(1.79±0.45)mm,上颌窦动脉直径与上颌窦外侧壁厚度有相关性。L1平均为(5.30±2.87)mm,58.14%的患者需行上颌窦外提术;L2平均为(8.53±3.08)mm。不同性别的上颌窦外侧壁厚度、L1有差异性。结论:CBCT可清晰地观察到上颌窦动脉的位置等种植相关解剖特点,以及可以直接测量相关指标,其三维影像可为临床种植手术提供术前指导、评估相关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 上颌窦后动脉 上颌窦外侧壁
下载PDF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谭学莲 满毅 黄定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91,共11页
上颌后牙是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常见发病部位,在解剖上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炎症易扩散引发牙髓源性上颌窦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常需联合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和上颌窦底提升术,笔者将其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上颌牙-牙槽骨... 上颌后牙是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常见发病部位,在解剖上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炎症易扩散引发牙髓源性上颌窦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常需联合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和上颌窦底提升术,笔者将其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是该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及临床经验,详细讨论了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应用场景及优势、适应证与禁忌证、治疗计划制定以及术式选择等关键问题,旨在探讨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在治疗上颌后牙牙髓源性上颌窦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其临床操作路径和制订多学科联合管理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源性上颌窦炎 临床应用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在上颌骨前段牵引成骨中的应用及精度测量
4
作者 万腾 姜腾飞 +1 位作者 朱敏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评估上颌骨前段牵引成骨(anterior maxillary segment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AMSDO)在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中的作用以及3D打印导板在截骨中的精度。方法·收集12例接受了AMSDO治疗的唇腭裂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评估上颌骨前段牵引成骨(anterior maxillary segment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AMSDO)在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中的作用以及3D打印导板在截骨中的精度。方法·收集12例接受了AMSDO治疗的唇腭裂患者的病例资料。手术前在患者的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手术,并通过3D打印将患者的截骨线制成牙支持式导板。术前(T0)、巩固期结束(T1)以及巩固期后6个月(T2)进行头影测量以评估AMSDO的效果及稳定性。导板的精度通过术后即刻CT与术前设计CT进行叠加,并通过计算位置和角度误差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了牵引治疗,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SNA(S-N-A角)和覆盖从T0到T1以及T0到T2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ANB(A-N-B角)、面部突度、硬腭长度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NB(S-N-B角)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从T1到T2,所有的参数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导板截骨精度在矢状向的线性均方根误差为0.90 mm,角度均方根误差为5.07°。结论·AMSDO是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3D打印的截骨导板具有良好的精度,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降低了手术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前段牵引成骨 唇腭裂 3D打印 截骨导板 上颌骨发育不良
下载PDF
光纤内镜辅助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评价
5
作者 苏汉福 陈希立 +5 位作者 郭雪琪 葛青 赵世勇 葛林虎 宿玉成 王丽萍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究光纤内镜辅助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行冲顶法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35名患者(共51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用光纤内镜直视对... 目的探究光纤内镜辅助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行冲顶法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35名患者(共51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用光纤内镜直视对比捏鼻鼓气法检查上颌窦黏骨膜完整性,探讨牙槽骨骨质类型、上颌窦底骨皮质厚度、上颌窦底黏骨膜厚度和窦底提升高度与上颌窦黏骨膜穿孔的关系,并探讨上颌窦黏骨膜穿孔对术后6个月时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的影响。结果51例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中以捏鼻鼓气法检出上颌窦黏骨膜穿孔2例,内镜辅助下检出穿孔10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3)。上颌窦黏骨膜穿孔与牙槽骨骨质类型、上颌窦底黏骨膜厚度(<3 mm)和窦底提升高度皆无明显相关,而与窦底骨皮质厚度显著相关(P=0.001);上颌窦黏骨膜穿孔直径>2 mm时需更长愈合时间以获得理想的ISQ。结论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中,光纤内镜可显著提高上颌窦黏骨膜穿孔检出率,利于术者判断窦底黏膜的情况以及选择更为合适的修复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同期种植 上颌 上颌窦黏骨膜
下载PDF
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
6
作者 孙晓飞 刘斌 +3 位作者 刘诗敏 郑文雯 查志鸿 胡国勤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60-66,共7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AC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 目的观察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AC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照组采用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手术前后Lund-Mackay鼻内镜评分和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以及术后5个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Lund-Mackay鼻内镜评分和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较术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ACP的临床疗效好,能全面地清理病灶,且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较低,较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中鼻道 上颌窦自然开口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 临床效果 复发
下载PDF
异位牙及多生牙并发上颌骨囊肿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王宇 廖红明 +2 位作者 蒋玉欢 郑志刚 何本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 探讨异位牙及多生牙并发上颌骨囊肿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近5年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异位牙及多生牙合并上颌骨囊肿的临床质料,并总结其诊治特点。结果 6例患者共有7颗异位牙和多生牙,均并发上颌骨囊肿,1颗... 目的 探讨异位牙及多生牙并发上颌骨囊肿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近5年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异位牙及多生牙合并上颌骨囊肿的临床质料,并总结其诊治特点。结果 6例患者共有7颗异位牙和多生牙,均并发上颌骨囊肿,1颗左上尖牙异位至左鼻腔,1颗左上前磨牙异位至左眶底,1颗左上尖牙异位至左上颌窦泪前隐窝区域,1颗为左侧上颌窦底异位多生牙,3颗为右上颌骨前部多生牙。5例患者1次手术成功,1例患者初次手术仅处理囊肿,未处理异位牙,2个月后出现口腔瘘,8个月后再次手术去除异位牙。3例患者鼻内镜下经鼻入路手术,2例患者采取Caldwell-Luc入路手术,1例鼻内镜结合Caldwell-Luc入路手术;2例患者Caldwell-Luc入路术后出现面部麻木感3个月后缓解。6例患者均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异位牙及多生牙并发上颌骨囊肿常表现为面部隆起,可首诊于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医生需重视,避免漏诊。术者需结合手术经验,根据牙齿的位置及囊肿累及范围,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鼻内镜下经鼻入路较Caldwell-Luc入路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异位牙 多生牙 上颌骨囊肿
下载PDF
上颌窦底黏膜增厚与牙槽骨高度及上颌窦解剖结构的关联性
8
作者 秦文光 张佳明 +2 位作者 余挺 王永兰 申玉芹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39-743,共5页
目的通过观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锥形束CT,研究上颌窦底黏膜增厚与缺牙区部分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上颌窦底黏膜增厚患者的上颌窦提升术与缺失牙种植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与广... 目的通过观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锥形束CT,研究上颌窦底黏膜增厚与缺牙区部分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上颌窦底黏膜增厚患者的上颌窦提升术与缺失牙种植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拍摄锥形束CT的患者资料,筛选出上颌单侧单颗后牙缺失的患者103例,通过CBCT三维重建,并以上颌窦底黏膜是否增厚(>2 mm)作为分组标准,测量牙槽骨高度、宽度、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至窦底距离、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以同一患者自身两侧指标的差值为统计值,分析上颌窦底黏膜增厚是否对缺牙区部分解剖结构存在影响。结果最终纳入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56例,非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47例。对其指标进行统计,其中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差值存在差异,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大于非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6)。两组间的牙槽骨宽度、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至窦底距离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存在的上颌窦底黏膜增厚可能与缺牙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上颌窦黏膜增厚 牙槽骨 上颌窦解剖 锥形束CT
下载PDF
超短种植体植入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治疗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何逸飞 刘静 +1 位作者 冷丹 任菁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超短种植体植入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治疗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84例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种植体修复)和观察组(上颌窦内提升结合超短种植体植入)。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超短种植体植入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治疗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84例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种植体修复)和观察组(上颌窦内提升结合超短种植体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牙槽骨高度(RBH)、龈乳头高度、骨质增量高度、边缘骨丧失高度,以及种植体周围骨量和留存率、牙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RBH均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周围骨量均降低,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龈乳头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骨质增量高度、边缘骨丧失高度和种植体留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PLI、BI、PD、CAL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种植体植入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治疗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种植体 上颌窦内提升 上颌后牙 骨量不足
下载PDF
伴上颌窦囊肿或囊肿样病变的上颌窦底提升的专家共识
10
作者 满毅 +1 位作者 宿玉成 王婧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5-201,共7页
上颌窦底提升是目前解决上颌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经典术式,而上颌窦囊肿的存在常为上颌窦底提升带来困难和挑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伴上颌窦囊肿或囊肿样病变的上颌窦底提升的指南或共识。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伴... 上颌窦底提升是目前解决上颌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经典术式,而上颌窦囊肿的存在常为上颌窦底提升带来困难和挑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伴上颌窦囊肿或囊肿样病变的上颌窦底提升的指南或共识。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伴上颌窦囊肿或囊肿样病变行上颌窦底提升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囊肿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翼上颌区种植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11
作者 付睿捷 陈文川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45-449,共5页
对于上颌骨后部失牙伴牙槽嵴高度严重不足的患者,翼上颌区种植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翼上颌区种植是指种植体经过上颌结节,穿过腭骨椎突到达蝶骨翼突部分的皮质骨。该方案的技术敏感性较高,需要术者熟悉该区域的解剖结构,并进... 对于上颌骨后部失牙伴牙槽嵴高度严重不足的患者,翼上颌区种植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翼上颌区种植是指种植体经过上颌结节,穿过腭骨椎突到达蝶骨翼突部分的皮质骨。该方案的技术敏感性较高,需要术者熟悉该区域的解剖结构,并进行适当的种植手术设计,因此了解相关的风险因素并运用相应控制措施,对于改善患者最终修复效果至关重要。伴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影像学、导板和动态导航等技术的发展,其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也为翼上颌区种植提供了新的助力。本文对翼上颌区种植修复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区种植 上颌区域 上颌后牙区
下载PDF
改良上颌前方牵引对生长发育高峰后期上颌发育不足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12
作者 周孙欣 霍娜 +4 位作者 李帅臣 李天琪 孟祥博 王恒心 张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利用头影测量分析探讨改良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上颌发育不足患者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纳入生长发育高峰后期(CVMⅤ~Ⅵ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伴上颌发育不足病例26例(男16例,女10例),使用改良[牙合]垫式口内矫治器配合双杆... 目的:利用头影测量分析探讨改良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上颌发育不足患者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纳入生长发育高峰后期(CVMⅤ~Ⅵ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伴上颌发育不足病例26例(男16例,女10例),使用改良[牙合]垫式口内矫治器配合双杆式上颌前方牵引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面部软组织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前后面中部软组织相关标志点突距测量值增加(P<0.05),其中鼻尖点、鼻底点、软组织A点和上唇突点的平均前移量均超过3mm;(2)治疗后面型角、全面凸角与上唇基角的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中面型角平均增大3.23°±3.74°,全面凸角平均减小2.56°±4.99°,上唇基角平均增大2.63°±3.39°;(3)治疗后软组织张力及面高比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牙合]垫式口内矫治器配合双杆式上颌前方牵引器能有效促进生长发育高峰后期上颌发育不足患者面中部软组织侧貌的改善,协调鼻唇颏软组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 上颌发育不足 软组织侧貌 头影测量分析
下载PDF
唇腭裂上颌后缩的序列治疗
13
作者 普盼君 赵华翔 +2 位作者 牟清楠 梁蓉 侯玉霞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570-575,共6页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发育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先天畸形。唇腭裂患者的颌骨畸形常涉及三维方向,其中矢状向不调的矫治是其诊疗的要点及难点。本文将对唇腭裂上颌后缩治疗的适应证、矫治方法等作一阐述,并介绍我们在...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发育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先天畸形。唇腭裂患者的颌骨畸形常涉及三维方向,其中矢状向不调的矫治是其诊疗的要点及难点。本文将对唇腭裂上颌后缩治疗的适应证、矫治方法等作一阐述,并介绍我们在唇腭裂上颌后缩序列治疗中的经验,以推动其诊疗的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上颌后缩 上颌前方牵引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唇腭裂序列治疗
下载PDF
上颌窦解剖结构及其与上颌后牙显微根尖手术的关系
14
作者 成应琪 黄正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上颌后牙区与上颌窦关系密切,解剖结构复杂,因而该区域显微根尖手术难度较大。上颌窦的一些解剖特征也使得显微根尖手术对临近解剖结构造成伤害的风险增加,影响手术的过程和预后。因此,本文对上颌窦的解剖特征包括其形态与发育、上颌窦... 上颌后牙区与上颌窦关系密切,解剖结构复杂,因而该区域显微根尖手术难度较大。上颌窦的一些解剖特征也使得显微根尖手术对临近解剖结构造成伤害的风险增加,影响手术的过程和预后。因此,本文对上颌窦的解剖特征包括其形态与发育、上颌窦口、施耐德黏膜、上颌窦分隔、上牙槽后动脉及其与上颌后牙的关系等进行简要综述,同时就上颌窦对上颌后牙区显微根尖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并发症、手术预后及成功率等的影响进行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上颌 上颌后牙区 解剖关系 根尖周疾病 手术入路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上颌窦底提升专家共识:上颌窦间隔
15
作者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 周延民 +1 位作者 宿玉成 孙晓琳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上颌窦间隔是常见于上颌窦内的骨性结构,在设计上颌窦底提升时,了解上颌窦间隔的存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上颌窦间隔的分类、解剖生物学特征、对上颌窦成骨的影响、其处理方法及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存在上颌窦间隔的上颌窦... 上颌窦间隔是常见于上颌窦内的骨性结构,在设计上颌窦底提升时,了解上颌窦间隔的存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上颌窦间隔的分类、解剖生物学特征、对上颌窦成骨的影响、其处理方法及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存在上颌窦间隔的上颌窦底提升实施提供参考依据,降低由于上颌窦间隔存在而引起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间隔 上颌窦底提升 成骨 专家共识
下载PDF
CBCT测量不同年龄人群上颌前磨牙根管形态及增龄性改变的研究
16
作者 梁金 王坚 +1 位作者 王珂 刘彦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8期448-455,共8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来评估上颌第一和第二前磨牙根管系统的形态和增龄性变化。方法:我们收集了724位患者的上颌第一、第二前恒磨牙的CBCT资料。将这些患者分为六个年龄段:15~24岁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35~44... 目的:本研究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来评估上颌第一和第二前磨牙根管系统的形态和增龄性变化。方法:我们收集了724位患者的上颌第一、第二前恒磨牙的CBCT资料。将这些患者分为六个年龄段:15~24岁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35~44岁年龄组、45~54岁年龄组、55~64岁年龄组和≥65岁年龄组。我们根据Vertucci分类法对上颌第一和第二前磨牙的根管形态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测量了颊侧髓角高度,舌侧髓角高度,髓室顶-釉牙骨质界,颊舌髓角间距,髓室底-釉牙骨质界,颊侧牙本质厚度,颊舌向根管径,舌侧牙本质厚度,根管口间隔距离,近中牙本质厚度,近远中髓腔径,远中牙本质厚度。结果:在第一和第二前磨牙根管形态与性别的关系分析没有显示出男性和女性之间牙根数量的统计学显著差异。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有年龄段的上颌第一、第二磨牙中,颊侧髓角高度、舌侧髓角高度、髓室顶-釉牙骨质界、颊舌髓角间距离、颊舌向根管径和近远中髓腔径度都会减小。在这些指标中,颊侧髓角高度、舌侧髓角高度、颊舌髓角间距离和近远中髓腔径度的变化是一致的(P<0.01),并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颊侧牙本质厚度和舌侧牙本质厚度,以及上颌第二前磨牙的近中牙本质厚度和远中牙本质厚度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厚,其中近中牙本质厚度的变化是显著的(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一和第二前磨牙根管形态与性别的关系分析与性别无关;其根管系统的增龄性变化可以归因于牙本质沉积和继发性牙本质形成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根管系统的形状和增加其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前磨牙 上颌第二前磨牙 CBCT 根管形态 增龄性变化
下载PDF
青少年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上颌窦宽度与上颌后部基骨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季开心 董建新 +1 位作者 陈再鸿 林海升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9期79-83,共5页
目的探究青少年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窦宽度(MSW)与上颌后部基骨宽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正畸科就诊的60例青少年Ⅱ类错颌畸形患者,根据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角度将其分为高角组(>31.9°)、... 目的探究青少年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窦宽度(MSW)与上颌后部基骨宽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正畸科就诊的60例青少年Ⅱ类错颌畸形患者,根据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角度将其分为高角组(>31.9°)、均角组(22.5°~31.9°)、低角组(<22.5°)。应用Mimics 21.0软件测量患者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采集的上颌窦体积(MSV)、MSW及上颌后部基骨宽度,分析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MSW与上颌后部基骨宽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角组MSV大于低角组、均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MSW低于均角组及低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组与低角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上颌后部基骨宽度低于均角组、低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组上颌后部基骨宽度与低角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的MSW与上颌后部基骨宽度具有相关性(P<0.05),低角组与均角组的MSW与上颌后部基骨宽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青少年Ⅱ类错颌畸形高角患者MSV大于均角及低角患者,但上颌窦宽度小于均角及低角患者,同时上颌后部基骨宽度相对较窄,在青少年Ⅱ类错合畸形的治疗中应着重注意上颌宽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错颌畸形 上颌窦宽度 上颌后部基骨宽度 CBCT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突患者关闭拔牙间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浦益萍 谢千阳 +1 位作者 夏韫晖 金文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突患者关闭拔牙间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口腔颅颌面科收治的156例上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突患者关闭拔牙间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口腔颅颌面科收治的156例上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并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组(予以短牵引钩和直接支抗法,n=52例)、B组(予以长牵引钩和直接支抗法,n=52例)和C组(予以短牵引钩和间接支抗法,n=52例)关闭拔牙间隙。比较三组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结果:关闭间隙前,三组患者颅颌软组织、硬组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鼻根点与上、下齿槽座点三者连线的夹角(ANB)大于A组、C组(P<0.05)。关闭间隙后,三组患者蝶鞍点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三者连线的夹角(SNA)、蝶鞍点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三者连线的夹角(SNB)、下颌平面角(SN-MP)、上中切牙内收量(U1-SN)、鼻唇角、牙冠舌向移动量(U1c-Sv)、覆盖、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近中根尖点压低量(U6c-H、U6r-H)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B、颌平面角(SN-OP)、上颌第一磨牙内收量(U6-SN)、牙根舌向移动量(U1r-Sv)、上中切牙切缘点、牙根尖点压低量(U1c-H、U1r-H)、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近中根尖点与Sv距离(U6c-Sv、U6r-Sv)、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近中根尖点压低量(U6c-H、U6r-H)、覆(牙合)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ANB、Ls-E线变化值大于C组(P<0.05),A组SN-OP、U6-SN、U1c-Sv变化值大于C组(P<0.05);B组U1r-Sv、U1c-H变化值大于A组、C组,且C组大于A组(P<0.05);B组U1r-H变化值大于A组、C组,且A组大于C组(P<0.05);C组U6c-Sv变化值大于B组(P<0.05);A组U6c-H、U6r-H变化值大于B组(P<0.05);B组覆(牙合)变化值大于A组、C组(P<0.05)。结论:三种不同的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用于上颌前突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支抗效果,可改善上颌硬组织的形态,并引起相应软组织的改变。其中,短牵引钩配合直接支抗法能明显压低磨牙、使冠远中倾斜,且(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长牵引钩配合直接支抗法可获得更好的前牙控根移动和压低效果,且对上前牙垂直向改变效果也较好,有益于覆(牙合)控制,与短牵引钩配合间接支抗法均可获得较好的滑动内收力,稳定(牙合)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突 微种植体支抗治疗 加力方式 软硬组织 拔牙间隙
下载PDF
伴有骨质破坏的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杨敬 邵辉 +4 位作者 张丽萍 马政 王浩 李鹏 侯丽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骨质破坏的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4例伴有骨质破坏的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电子鼻咽镜下特点、影像学特点、细菌... 目的探讨伴有骨质破坏的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4例伴有骨质破坏的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电子鼻咽镜下特点、影像学特点、细菌培养结果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4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与其他鼻窦炎相比无特殊性。镜下所见患侧鼻腔中鼻道向内膨隆、黏膜水肿、大量白色脓涕潴留并脱向鼻咽部。影像学特点,CT表现为单侧上颌窦腔内均匀低密度影填充,上颌窦口周围有骨质破坏,其中钩突尾端破坏最显著;MRI表现为T1窦壁黏膜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患侧上颌窦腔内呈均匀低信号,增强后无强化,T2患侧上颌窦腔内见囊液性信号填充,中心可见斑片状高信号影,窦壁黏膜呈结节样增厚。在结构上,与健侧相比,患侧筛泡截面积比健侧大(P<0.05),鼻窦炎在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狭窄侧比宽敞侧多(P<0.05);一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7.27%(34/44)。共分离出9种细菌,排在前3名的菌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0.91%(18/44)、草绿色链球菌31.82%(14/44)和星座链球菌9.09%(4/44)。结论单侧慢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骨质破坏仅限于上颌窦口周围,以钩突尾端破坏为主;患侧筛泡肥大、鼻中隔偏向患侧可能是窦口阻塞的影响因素;葡萄球菌与链球菌可能是此类鼻窦炎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鼻窦炎 上颌窦炎 细菌学分析
下载PDF
穿颧骨种植上颌窦区种植体定位方案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0
作者 李静 李晨曦 +2 位作者 裴培 陈程 龚忠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1-378,共8页
目的:探究上颌窦沟槽(sinus slot,SS)技术和经上颌窦外(extra sinus,ES)技术结合常规种植体行穿颧种植修复后的生物力学分布特点,为功能性修复上颌骨重度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患者的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目的:探究上颌窦沟槽(sinus slot,SS)技术和经上颌窦外(extra sinus,ES)技术结合常规种植体行穿颧种植修复后的生物力学分布特点,为功能性修复上颌骨重度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患者的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资料建立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模型,虚拟化穿颧种植体(zygomatic implant,ZI)分别置于SS和ES模型,并结合使用2枚或4枚常规种植体。分析种植体von Mises应力值及牙槽骨中的主应力值。结果:配置2枚常规种植体+2枚ES ZI的von Mises应力值最大(292 MPa);而4枚常规种植体+2枚SS ZI的最小(184 MPa)。配置2枚常规种植体+2枚SS ZI的最高主应力值最大(31 MPa);而4枚常规种植体+2枚ES ZI的最小(12 MPa)。配置4枚常规种植体+2枚SS ZI的最低主应力值最小(|-58|MPa);而2枚常规种植体+2枚ES ZI的最大(|-81|MPa)。结论:使用2枚SS ZI和4枚常规种植体联合修复重度萎缩的上颌骨,在生物力学方面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重度萎缩 穿颧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