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熟地黄对毁损下丘脑弓状核大鼠学习记忆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海马轴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崔瑛 颜正华 +1 位作者 侯士良 常章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9-592,共4页
目的 :观察滋阴药熟地黄益智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谷氨酸单钠 (MSG)毁损下丘脑弓状核模型作为肾阴虚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跳台法和Morris水迷宫法观察熟地黄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放免法测定血浆ACTH和CORT含量 ,原位杂交观察海马糖皮质激... 目的 :观察滋阴药熟地黄益智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谷氨酸单钠 (MSG)毁损下丘脑弓状核模型作为肾阴虚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跳台法和Morris水迷宫法观察熟地黄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放免法测定血浆ACTH和CORT含量 ,原位杂交观察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GRmRNA)变化 ;测量体温。结果 :熟地黄明显改善MSG大鼠被动回避和空间记忆能力 ,抑制血浆CORT含量和海马GRmRNA表达 ,抑制基础体温升高。结论 :熟地黄具有改善学习记忆作用 ,其机理与抑制血浆CORT含量和海马GR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 学习记忆 海马 下丘脑弓状核 GR 血浆 大鼠 含量 温升高 用具
下载PDF
Dig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检测MSG-肝再生-大鼠下丘脑弓状核TGF-β_1mRNA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木兰 李瀚旻 +2 位作者 梅家俊 张六通 邱幸凡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 通过建立MSG 肝再生 大鼠模型 ,检测MSG 肝再生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 (ARN)TGF β1mRNA的表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方法 用肝大部分切除MSG 大鼠的方法建立MSG 肝再生 大鼠模型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SG 肝再生 大鼠下丘脑... 目的 通过建立MSG 肝再生 大鼠模型 ,检测MSG 肝再生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 (ARN)TGF β1mRNA的表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方法 用肝大部分切除MSG 大鼠的方法建立MSG 肝再生 大鼠模型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SG 肝再生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 (ARN)TGF β1mRNA的表达。结果 发现MSG -肝再生 -大鼠ARNTGF - β1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 ,切除 11天达 2 0 9± 1 6 ,与生理盐水组 (11 1± 1 2 )和MSG -大鼠假手术组 (15 2± 1 1)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MSG -肝再生 -大鼠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功能紊乱与其ARNTGF - β1mRNA表达失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弓状核 TGF-Β1MRNA Dig标记探针 原位杂交 检测 MSG-肝再生-大鼠
下载PDF
褪黑素对吗啡戒断小鼠下丘脑弓状核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义明 许盈 俞昌喜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5-769,共5页
本文在观察腹腔注射褪黑素(melatonin,MEL)拮抗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的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其对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下丘脑弓状核(hypothala... 本文在观察腹腔注射褪黑素(melatonin,MEL)拮抗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的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其对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下丘脑弓状核(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Arc)中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EL(80 mg/Kg体重)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小鼠戒断反应(P<0.05)的同时,可显著增加其中脑PAG中β-EP含量(p<0.05),减弱Arc中β-EP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P<0.05)。上述结果提示,MEL可提高吗啡戒断小鼠中脑PAG中β-EP含量,降低Arc中β-E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吗啡依赖 戒断反应 下丘脑弓状核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β-内啡肽
下载PDF
损毁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对大鼠应激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印其章 郭试瑜 +1 位作者 邸石 于烽生 《心理学报》 198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本文用不能躲避的间歇脚底电刺激引起大鼠应激,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镇痛效应,研究下丘脑弓状核(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中缝背核(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和蓝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 本文用不能躲避的间歇脚底电刺激引起大鼠应激,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镇痛效应,研究下丘脑弓状核(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中缝背核(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和蓝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与应激镇痛的关系。 用新生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钠的方法损毁弓状核后,用海人酸和电解两种方法损毁中缝背核或蓝斑后,应激镇痛效应均明显减弱。由于谷氨酸-钠和海人酸只选择性地损毁神经元胞体,故认为脑内的β-内啡肽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均参与应激的行为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 蓝斑 下丘脑弓状核 脑内 新生大鼠 神经元胞体 电刺激 海人酸 弓状神经元 应激原
下载PDF
育麟颗粒对排卵障碍大鼠子宫、卵巢ER及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嘉琳 方晓红 +1 位作者 高涛 赵宏利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育麟颗粒对肾阳虚排卵障碍大鼠雌激素受体(ER)、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克罗米酚组,育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氢化可的松肌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药10天后用放射免疫法测... 目的:观察育麟颗粒对肾阳虚排卵障碍大鼠雌激素受体(ER)、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克罗米酚组,育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氢化可的松肌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药10天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和卵巢的ER表达情况,电子显微镜镜下观察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育麟颗粒能明显升高肾阳虚排卵障碍大鼠的血清E2、P水平,子宫ER表达强度(P<0.05或P<0.01),改善卵巢ER表达强度和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结论:育麟颗粒具有促排卵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多环节、多途径的综合作用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中医药疗法 @育麟颗粒/治疗应用 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 雌二醇/血液 大鼠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在大鼠炎症痛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龙生 冯勤丽 +1 位作者 张小平 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92-2594,共3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在大鼠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250g,9周龄,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23)、炎症性痛组(IP组,n=23)、Src激酶抑制剂结构类似物PP3对照组(PP3组...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在大鼠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250g,9周龄,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23)、炎症性痛组(IP组,n=23)、Src激酶抑制剂结构类似物PP3对照组(PP3组,n=7)和Src激酶抑制剂PP2组(PP2组,n=7)。采用大鼠左侧后肢足垫皮内注入完全弗氏佐剂(CFA)0.1mL的方法制备炎性痛模型。PP3、PP2组于造模后第3天弓状核内分别注射PP3、PP2(5nmol,0.5μL)。分别于CFA注射前1天(T1)、注射后第2天(T2)、第3天(T3)、第3天脊髓给药后30min(T4)和第5天(T5)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s组和IP组于T1-3、T5时处死大鼠,取下丘脑弓状核组织,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Src及磷酸化Src(pSr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P组、PP3组和PP2组T2-5时MWT降低,TwL缩短(P〈0.05),IP组各时点pSrc表达上调(P〈0.05),sr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组比较,PP2组T4时MWT升高,TWL延长(P〈0.05),PP3组各时点MwT和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的活化参与了大鼠炎性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疼痛 下丘脑弓状核 SRC激酶
原文传递
下丘脑弓状核Ghrelin对糖尿病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侯滕菲 徐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2665-2671,共7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nucleus,ARC)注射Ghrelin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运动的调控作用.方法:240只Wistar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0个大组(每组24只):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NS)、Ghrelin低剂量组(L)...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nucleus,ARC)注射Ghrelin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运动的调控作用.方法:240只Wistar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0个大组(每组24只):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NS)、Ghrelin低剂量组(L)、Ghrelin高剂量组(H)、高剂量Ghrelin合并D-Lys3-GHRP-6(DLS)组(H+D)、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组(DGP)、生理盐水DGP组(DGP+NS)、Ghrelin低剂量DGP组(DGP+L)、Ghrelin高剂量DGP组(DGP+H)和高剂量Ghrelin合并D-Lys3-GHRP-6DGP组(DGP+H+D).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糖尿病大鼠下丘脑ARC中Ghrelin受体(GHS-R)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进一步检测GHS-RmRNA在糖尿病大鼠ARC中表达变化;采用在体胃运动记录方法,观察下丘脑ARC注射Ghrelin对糖尿病大鼠胃运动的影响.结果:在DGP大鼠ARC中GHS-R免疫阳性细胞数(10.0/mm2±2.1/mm2)和mRNA相对含量(GHS-R1a/-actin:0.48±0.13)与正常大鼠(3.0/mm2±0.7/mm2,0.21±0.10)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正常清醒大鼠胃运动幅度为8.14g±1.58g,频率为5.18/min±0.61/min.下丘脑ARC微量注射0.05nmol和0.5nmolGhrelin,胃运动幅度呈量效依赖性增加(L:14.6g±2.2gvsNS:8.14g±1.58g,P<0.05;H:22.28g±4.10gvsNS:8.14g±1.58g,P<0.01,vsL:14.6g±2.2g,P<0.05),胃收缩频率明显加快(L:7.45/min±0.87/minvsNS:5.18/min±0.61/min,P<0.05;H:10.98/min±1.03/minvsNS:5.18/min±0.61/min,P<0.01;vsL:7.45/min±0.87/min,P<0.05).DGP大鼠胃运动幅度明显下降(2.21g±0.89gvs8.14g±1.58g,P<0.05),收缩频率明显降低(1.81/min±0.23/minvs5.18/min±0.61/min,P<0.05).下丘脑ARC微量注射0.5nmolGhrelin,DGP大鼠胃运动幅度显著增加(5.04g±1.11gvs2.14g±0.23g,P<0.05),收缩频率明显加快(3.81/min±0.43/minvs1.80/min±0.19/min,P<0.05).GHS-R阻断剂D-Lys3-GHRP-6可完全阻断Ghrelin此作用.结论:糖尿病大鼠胃运动障碍可能与下丘脑GHS-R表达减少有关;Ghrelin在ARC参与糖尿病大鼠胃轻瘫的调控,该作用可能通过GHS-R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弓状核 GHRELIN 糖尿病胃轻瘫 运动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印其章 端木肇夏 +2 位作者 俞光弟 顾沨 郭试瑜 《医学研究杂志》 1991年第6期27-28,共2页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神经元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神经元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十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下丘脑弓状核 中缝背 蓝斑 神经元胞体 承浆 神经生化 大鼠 β-内啡肽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在生殖轴系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贾悦 王兴海 崔毓桂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2年第3期147-149,共3页
下丘脑弓状核(ARC)不仅参与调节垂体前叶的内分泌功能和许多代谢过程及复杂的行为活动,而且对生殖与性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含量最多的下丘脑核团是正中隆起和ARC。在调节GnRH以脉冲式释放中,ARC起重要作用... 下丘脑弓状核(ARC)不仅参与调节垂体前叶的内分泌功能和许多代谢过程及复杂的行为活动,而且对生殖与性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含量最多的下丘脑核团是正中隆起和ARC。在调节GnRH以脉冲式释放中,ARC起重要作用。下丘脑中缝基底部和ARC中能脉冲式释放或调节GnRH释放的神经元是性激素反馈调节GnRH的靶细胞,性激素可能通过影响ARC神经元突触联系的功能来反馈调节GnRH释放。ARC中的神经肽Y(NPY)神经元能通过调节GnRH神经元功能来影响LH分泌。ARC中的NPY可能是联系能量营养与生殖功能的”桥梁”,从而协调生殖与物质代谢的稳定。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类女性衰老时ARC总神经元数量并不减少,因此,女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的生殖能力不能用生殖中枢神经元减少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弓状核 生殖轴系 地位 作用 GNRH 神经肽Y 衰老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的形态计量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广益 方一心 曾志源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急性癫痫弓状核形态改变与可复性,我们采用光、电镜技术和形态计量方法对下丘脑弓状核进行了形态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弓状核切面面积为317500±6460um2,神经元胞体和胞核的等效直径分别为12.94±0.34um和8.54±0... 为了探讨急性癫痫弓状核形态改变与可复性,我们采用光、电镜技术和形态计量方法对下丘脑弓状核进行了形态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弓状核切面面积为317500±6460um2,神经元胞体和胞核的等效直径分别为12.94±0.34um和8.54±0.43um,暗细胞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游离核相体和分泌颗粒的面积分数分别是5.87±1.98%、3.53±0.25%、0.81±0.49%、2.13±0.42%、10.53±0.46%和0.86±0.35%,其面数密度(单位面积为30um2)分别为15.68±1.14um-2、21.29±3.52um-2、10.20±0.42um-2、5.62±067um-2、101.35±7.55um-2和5.22±0.77um-2.本文还对弓状核的形态结构、神经元类型及其功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弓状核 形态计量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针刺对未成年雄性家兔下丘脑弓状核核团放电的影响
11
作者 张朝晖 仲远明 +5 位作者 田青乐 贾悦 冯婷 崔毓桂 马骋 赵玫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下丘脑弓状核 雄性家兔 未成年 针刺前 放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脉冲式释放 细胞系统 神经分泌
下载PDF
家兔下丘脑弓状核参与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到伏核的上行镇痛通路
12
作者 于龙川 韩济生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9-70,共2页
本室以往的工作表明,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有一条上行镇痛神经通路到达伏核,在伏核内5-羟色胺和甲啡肽参与镇痛信息的传递。本工作在家兔脑内埋植慢性套管,采用脑内微量注射抗体的方法研究下丘脑弓状核(ARH)及β-内啡肽(β-EP... 本室以往的工作表明,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有一条上行镇痛神经通路到达伏核,在伏核内5-羟色胺和甲啡肽参与镇痛信息的传递。本工作在家兔脑内埋植慢性套管,采用脑内微量注射抗体的方法研究下丘脑弓状核(ARH)及β-内啡肽(β-EP)是否参与上述镇痛神经通路。研究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下丘脑弓状核 β-内啡肽(β-EP) 家兔 神经通路 5-羟色胺 镇痛信息 微量注射 工作表 甲啡肽 脑内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在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13
作者 曹权 张逸杰 +1 位作者 戴明彦 包明威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861-863,共3页
近年来肥胖、2型糖尿病等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和医疗负担,且在我国尤为严重。因此,进行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很有必要。机体的能量代谢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丘脑弓状核... 近年来肥胖、2型糖尿病等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和医疗负担,且在我国尤为严重。因此,进行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很有必要。机体的能量代谢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丘脑弓状核作为接受各种周围和中枢信号的主要神经核团,在能量代谢调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对下丘脑弓状核在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下丘脑弓状核 线粒体动力学 内质网应激 瘦素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14
作者 印其章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7-69,共3页
已知下丘脑弓状棱(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系统中缝背棱(DR)的5-羟色胺能(5-HT)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系统在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阀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10年来,以... 已知下丘脑弓状棱(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系统中缝背棱(DR)的5-羟色胺能(5-HT)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系统在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阀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10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学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关系 下丘脑弓状核 针刺镇痛 中缝背 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能 5-羟色胺能 电生理学技术 神经药理学 “足三里” β-内啡 神经支配 实验动物 神经生化 免疫组化 系统 形态学 研究室 三阴交
下载PDF
褪黑素抗小鼠吗啡依赖形成与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的表达
15
作者 魏义明 许盈 俞昌喜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4期48-48,共1页
褪黑素抗吗啡依赖效应业已引起人们关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于探讨。本文拟观察褪黑素抗吗啡依赖形成作用与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的关系。昆明种小鼠连续8天递增剂量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观察同时腹腔注射褪黑素抗吗啡依赖形... 褪黑素抗吗啡依赖效应业已引起人们关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于探讨。本文拟观察褪黑素抗吗啡依赖形成作用与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的关系。昆明种小鼠连续8天递增剂量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观察同时腹腔注射褪黑素抗吗啡依赖形成效应,免疫组化、RT—PCR法分析小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的表达。结果表明,褪黑素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的戒断反应,增强下丘脑弓状核内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和前阿黑皮素mRNA的表达。提示褪黑素抗吗啡依赖形成作用与其增强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小鼠 吗啡依赖形成 抑制作用 下丘脑弓状核 Β-内啡肽 表达
下载PDF
Ghrelin与下丘脑弓状核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侯滕菲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6-50,共5页
Ghrelin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主要由胃分泌。Ghrelin是目前除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HRH)和生长抑... Ghrelin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主要由胃分泌。Ghrelin是目前除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HRH)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外第三个调节腺垂体生长素(growth hormone,GH)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弓状核 GHRELIN 神经元 电刺激
下载PDF
免疫后再感染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CTH样和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细胞的相关变化
17
作者 张启兴 辛赣海 +2 位作者 童竞亚 严宜明 廖顺顺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81-84,共4页
取经福氏痢疾杆菌免疫后的Wistar大鼠,老龄鼠(20个月)10只,壮龄鼠(8个月)11只,雌雄兼用。通过腹膜腔注入致病量福氏痢疾杆菌F1b,24h后,处死取材;常规脱水,低度石蜡包埋、切片;ABC法染色,DAB显色... 取经福氏痢疾杆菌免疫后的Wistar大鼠,老龄鼠(20个月)10只,壮龄鼠(8个月)11只,雌雄兼用。通过腹膜腔注入致病量福氏痢疾杆菌F1b,24h后,处死取材;常规脱水,低度石蜡包埋、切片;ABC法染色,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下丘脑弓状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免疫反应(ACTH-ir)和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β-END-ir)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和计数。图像分析仪测其灰度值。结果:光镜下计数下丘脑弓状核ACTH-ir和β-END-ir阳性细胞,老龄鼠明显低于壮龄鼠。多数鼠第三脑室室周层出现许多β-END-ir强阳性细胞。再感染老龄鼠弓状核ACTH-ir阳性细胞灰度值显著高于再感染壮龄鼠;其β-END-ir阳性细胞灰度值显著低于再感染壮龄鼠。提示:再感染老龄鼠虽经人工主动免疫,当受细菌攻击时,有呈高ACTH低β-END趋势;或许与其免疫功能衰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弓状核 Β-内啡肽 ACTH 再感染 免疫阳性细胞 免疫后 相关 Wistar大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福氏痢疾杆菌 ABC法染色 免疫反应 图像分析仪 β-END 老龄鼠 灰度值 石蜡包埋 镜下观察 第三脑室 主动免疫 功能衰退 腹膜腔
全文增补中
下丘脑弓状核小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外周炎症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龙生 冯勤丽 +1 位作者 张小平 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外周炎症下下丘脑弓状核(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ARC)小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组:假炎症组(S组)、炎症痛组(CFA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米诺环素组(M组)。CFA组、N...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外周炎症下下丘脑弓状核(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ARC)小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组:假炎症组(S组)、炎症痛组(CFA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米诺环素组(M组)。CFA组、NS组和M组采用大鼠左侧后肢足垫皮内注入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0.1 m L/只制备大鼠炎症性痛模型;S组大鼠左侧后肢足垫皮内注入生理盐水(NS)0.1 m L/只。注入后第3天时,NS组和M组分别于下丘脑弓状核内注射生理盐水或米诺环素0.5μL。各组取7只大鼠,分别于注射前1天(T0)、注射后第2天(T1)、第3天给药前30 min(T2)、第3天给药后30 min(T3)、第5天(T4)和第7天(T5)时测定机械痛阈。于T1-5时各处死6只大鼠,取下丘脑弓状核组织,行Western Blot检测小胶质细胞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CFA组、NS组和M组T1-5时机械痛阈降低,小胶质细胞表达水平升高(P<0.05);CFA组和NS组各时点机械痛阈和小胶质细胞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FA组和NS组比较,M组T3时机械痛阈升高,小胶质细胞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下丘脑弓状核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了大鼠炎症性痛的形成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炎症性痛 下丘脑弓状核
原文传递
瘦素受体及神经肽Y mRNA在肥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曲伸 邹大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0-211,共2页
以高脂饮食制备肥胖大鼠模型和用寡核苷酸探针在下丘脑弓状核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肥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瘦素受体mRNA和神经肽Y mRNA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可能为瘦素受体抵抗所致。
关键词 瘦素受体 神经肽Y MRNA 肥胖 大鼠 下丘脑弓状核 原位杂交检测
原文传递
褪黑素增加吗啡依赖小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的表达(英文)
20
作者 魏义明 许盈 +1 位作者 俞昌喜 韩静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5-262,共8页
本文旨在考察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吗啡依赖形成的作用。昆明小鼠皮下注射吗啡的同时腹腔注射MEL,连续8天,形成吗啡依赖,第8天最后一次吗啡注射后2h,皮下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 本文旨在考察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吗啡依赖形成的作用。昆明小鼠皮下注射吗啡的同时腹腔注射MEL,连续8天,形成吗啡依赖,第8天最后一次吗啡注射后2h,皮下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MEL对吗啡依赖小鼠下丘脑弓状核(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ARH)中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8d给予MEL(20mg/kg),在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的同时(P<0.05),可显著增强ARH中β-EP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及β-EP前体物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mRNA的表达(P<0.05)。上述结果提示,MEL可促进ARH中β-EP的生成,这可能是其抑制小鼠吗啡依赖性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吗啡依赖 下丘脑弓状核 Β-内啡肽 阿黑皮素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