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奋和抑制下丘脑背内侧核对大鼠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巧琼 赵乐章 +5 位作者 韩要武 钟明奎 张瑾 章功良 李春华 张景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观察兴奋和抑制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团(DMH)对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DMH微量注入兴奋性神经递质L 谷氨酸引起睡眠减少,觉醒增加;DMH微量注入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 目的 观察兴奋和抑制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团(DMH)对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DMH微量注入兴奋性神经递质L 谷氨酸引起睡眠减少,觉醒增加;DMH微量注入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引起觉醒减少,睡眠增加。结论 DMH参与觉醒睡眠周期的调节,其神经元兴奋具有促觉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投药和剂量 谷氨酸/投药和剂量 下丘脑背内侧核/生理学 睡眠/生理学
下载PDF
创伤痛对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及尾状核单位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文颖 佟振清 黄彰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65-267,共3页
临床多种伤病伴随有持续性疼痛及痛觉过敏。我们以往工作曾证明,截肢造成的持续创伤性病传入信息,能改变脑内主要痛觉感受区——丘脑束旁核(Pf) 神经元的电活动,表现为对痛的敏感性增强。本研究目的是用同一类创伤痛动物模型,观察在持... 临床多种伤病伴随有持续性疼痛及痛觉过敏。我们以往工作曾证明,截肢造成的持续创伤性病传入信息,能改变脑内主要痛觉感受区——丘脑束旁核(Pf) 神经元的电活动,表现为对痛的敏感性增强。本研究目的是用同一类创伤痛动物模型,观察在持续性疼痛过程中,脑内中枢的两个与痛觉调制有关的(镇痛)核团——下丘脑背内侧核(DMH)和尾状核(Cd)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参照对比痛阈变化规律,以探讨慢性痛的中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疼痛 下丘脑 内侧 尾状
下载PDF
中枢运动性疲劳应激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神经元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定一 刘鸿宇 +2 位作者 杨桂姣 白莉芳 张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40-241,共2页
背景: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应激源,必然会引起脑内某些神经核团物质和功能的变化,哪些核团与运动性疲劳关系密切,哪些物质介导了疲劳的中枢神经功能和/或结构的改变,目前尚不清楚。目的:研究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神经元中一氧化氮合... 背景: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应激源,必然会引起脑内某些神经核团物质和功能的变化,哪些核团与运动性疲劳关系密切,哪些物质介导了疲劳的中枢神经功能和/或结构的改变,目前尚不清楚。目的:研究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神经元中一氧化氮合酶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实验。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1在中北大学和山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成。选择雄性W ister大鼠20只,清洁级。干预: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每天经大运动量游泳达到力竭状态,并连续4周,制成运动性疲劳动物模型。造模完成后用ABC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神经元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状况,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单位视野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个数、阳性物面积和灰度。结果:疲劳组下丘脑腹腔内侧核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量为(25.25±7.35)个/视野,显著大于对照组(9.70±3.20)个/视野(P <0.001);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物面积为(3867.75±1940.41)μm2/视野,显著大于对照组(750.13±579.88)μm 2/视野(P<0.001);疲劳组背内侧核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量为(30.25±7.87)个/视野,显著大于对照组(14.00±4.99)个/视野(P <0.001);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物面积为(4512.06±1243.93) μm 2/视野,显著大于对照组(782.46±711.46)μm 2/视野(P <0.001)。结论: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神经元中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与中枢运动性疲劳的形成密切相关,一氧化氮可能在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对疲劳应激反应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应激 下丘脑 内侧 内侧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彰海 佟振清 孙文颖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0-23,共4页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SD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DMH)病敏神经元的放电。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后观察到:(1)DMH痛兴奋单位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的频率明显减少。且痛诱发放电的时程明显缩短;(2)DMH痛抑制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增...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SD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DMH)病敏神经元的放电。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后观察到:(1)DMH痛兴奋单位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的频率明显减少。且痛诱发放电的时程明显缩短;(2)DMH痛抑制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增加,并解除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抑制效应。上述结果提示:DMH参与针刺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内侧 痛敏神经元 电针疗法
下载PDF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剥夺对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肽S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赵菲 赵正卿 +2 位作者 李雁鹏 庄建华 赵忠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后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肽S(neuropeptide S,NPS)表达的变化。方法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CC)组、环境对照(TC)组、REM睡眠剥夺(SD)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RE... 目的探讨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后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肽S(neuropeptide S,NPS)表达的变化。方法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CC)组、环境对照(TC)组、REM睡眠剥夺(SD)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REM睡眠剥夺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经3dREM睡眠剥夺后下丘脑内NPS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NPS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CC组和TC组没有显著差异。REM睡眠剥夺后,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内的NPS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SD组下丘脑背内侧核内NPS蛋白及mR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86±2.47)和(25.75±2.12),较CC组(16.75±2.12和19.63±1.85)、TC组(18.60±1.60和18.50±1.69)升高(P<0.05)。结论REM睡眠剥夺后下丘脑内觉醒相关区域NPS表达增加,说明当REM睡眠减少时机体会主动调节NPS的分泌,提示NPS与睡眠觉醒的调节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深眠状态 睡眠剥夺 下丘脑内侧 神经肽S
原文传递
谷氨酸注入下丘脑的背内侧核引起升压反应的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欣 吴金胜 +2 位作者 顾蕴辉 王益光 谭璐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分析下丘脑背内侧核升压反应的机制。方法;大鼠脑内或静脉注射不同药物,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1)谷氨酸注入NDM,P物质注入室旁核或延髓头端腹个侧区均引起升压反应;(2)NDM升压反应可被双侧NPV或RVL内注... 分析下丘脑背内侧核升压反应的机制。方法;大鼠脑内或静脉注射不同药物,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1)谷氨酸注入NDM,P物质注入室旁核或延髓头端腹个侧区均引起升压反应;(2)NDM升压反应可被双侧NPV或RVL内注入P物质拮抗剂衰减,但RVL内注入阿托品无此效应;(3)静脉注射酚妥拉明也能使NDM升压反应减小,而心得安或甲基阿托品静静脉注射对该反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下丘脑 内侧 血压 谷氨酸
下载PDF
针刺对金黄地鼠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苗 刘旭光 +9 位作者 王蕾 周奇志 赵连花 赵纪岚 马玉琼 魏焦禄 欧可群 蔡定均 陈文玉 宋开源 《西部医学》 2007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金黄地鼠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下丘脑背内侧核(DMH)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金黄地鼠经驯化后进入自由运行状态,在恒定黑暗第3天于近似昼夜时间... 目的观察针刺对金黄地鼠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下丘脑背内侧核(DMH)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金黄地鼠经驯化后进入自由运行状态,在恒定黑暗第3天于近似昼夜时间(CT)9:00分别给予捆绑对照、8-羟基-丙胺-四氢柰(8-OH-DPAT)、光脉冲和电针刺激。2小时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动物VMH和DMH中nNOS阳性细胞并对此进行计数。采用ANOVA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VMH和DMH中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增加,光照组和8-OH-DPAT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在主观白天CT9能影响VMH和DMH内nN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近似昼夜节律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丘脑内侧 下丘脑内侧
下载PDF
下丘脑背内侧核在缰核兴奋诱发的心血管反应及腓深神经抑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玲菊 张荣宝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 :阐明下丘脑背内侧核 (DMH)在缰核 (Hb)兴奋诱发的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及DMH在腓深神经 (DPN)传入冲动调节Hb兴奋诱发的心血管活动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脲酯和氯醛糖混合静脉麻醉的家兔 ,电刺激Hb、腓深神经 ,记录股动脉血压及心... 目的 :阐明下丘脑背内侧核 (DMH)在缰核 (Hb)兴奋诱发的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及DMH在腓深神经 (DPN)传入冲动调节Hb兴奋诱发的心血管活动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脲酯和氯醛糖混合静脉麻醉的家兔 ,电刺激Hb、腓深神经 ,记录股动脉血压及心外膜电图 ,DMH内微量注射受体拮抗剂。结果 :同侧DMH微量注射谷氨酸受体阻断剂Kynurenicacid ,部分取消了电刺激Hb兴奋诱发的升压反应及缺血性心电变化反应。同侧DMH微量注射纳洛酮对腓深神经传入冲动抑制Hb兴奋诱发的上述反应有削弱作用。结论 :DMH及其中的谷氨酸受体参与电刺激缰核兴奋诱发的心血管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内侧 兴奋 诱发 心血管反应 腓深神经抑制 作用
下载PDF
下丘脑背内侧核团与心血管系统的脑心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豪 江洪 夏豪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401-1403,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在调节心血管系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传入神经或各种激素可将外周循环变化的信息传递至中枢,中枢核团接受并整合各种信息后通过神经环路或释放化学信使调节自主神经活性,来影响受其支配的外周器官功能,从而维持内环境稳态... 中枢神经系统在调节心血管系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传入神经或各种激素可将外周循环变化的信息传递至中枢,中枢核团接受并整合各种信息后通过神经环路或释放化学信使调节自主神经活性,来影响受其支配的外周器官功能,从而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枢神经系统对于外周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涉及到复杂的神经环路,部分关键核团作为调控节点,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信使 外周循环 心血管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内环境稳态 下丘脑内侧 神经环路 信息传递
下载PDF
下丘脑背内侧核对焦虑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勇 鲁艺 《集成技术》 2019年第3期19-30,共12页
下丘脑背内侧核(Dors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DMH)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调控焦虑情绪的边缘系统存在广泛联系。然而,DMH调控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细胞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该文应用光遗传技术特异性调控小鼠的谷氨酸能... 下丘脑背内侧核(Dors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DMH)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调控焦虑情绪的边缘系统存在广泛联系。然而,DMH调控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细胞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该文应用光遗传技术特异性调控小鼠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发现,兴奋DMH的谷氨酸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均能显著诱发焦虑样行为和心率上升,抑制两种神经元均能抑制焦虑样行为并降低心率。该研究证实了DMH特定类型的神经细胞对焦虑的双向调控作用,并有望为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干预提供新的调控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遗传学 下丘脑内侧 焦虑 心率
下载PDF
创伤痛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元放电变化及电针效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彰海 孙文颖 +1 位作者 刘星 佟振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9-11,共3页
以截肢造成的创伤痛作为动物模型,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DMH)神经元的放电,观察到:(1)创伤痛大鼠DMH自发放电的单位总数比正常大鼠明显减少,但痛敏单位数无明显变化;(2)电针“足三里”和“三阴... 以截肢造成的创伤痛作为动物模型,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DMH)神经元的放电,观察到:(1)创伤痛大鼠DMH自发放电的单位总数比正常大鼠明显减少,但痛敏单位数无明显变化;(2)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后,DMH痛兴奋单位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的频率明显减少,且痛诱发放电的时程明显缩短;DMH痛抑制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增加,并解除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抑制效应。结果提示:外周伤害性刺激的持续性传入能一定程度地抑制DMH的电活动,而DMH电活动的受抑可能是慢性痛状态下痛觉过敏的中枢机理之一;电针穴位的传入信息与伤害性刺激的传入信息在中枢的不同水平上相互作用,使疼痛信息受到抑制,从而使DMH的功能活动得以恢复,这可能是慢性痛状态下电针镇痛的原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内侧 痛敏神经元 创伤 针刺镇痛
下载PDF
下丘脑背内侧核Nesfatin-1对大鼠胃运动调控及机制
12
作者 胡沙沙 徐珞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84-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背内侧核(DMH)Nesfatin-1对大鼠胃运动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大鼠。下丘脑DMH分别微量注射0.5μL生理盐水(NS)、5μL Nesfatin-1、50μL Nesfatin-1、500μL Nesfatin-1、... 目的探讨下丘脑背内侧核(DMH)Nesfatin-1对大鼠胃运动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大鼠。下丘脑DMH分别微量注射0.5μL生理盐水(NS)、5μL Nesfatin-1、50μL Nesfatin-1、500μL Nesfatin-1、100μL SHU9119及50μL Nesfatin-1+100μL SHU9119混合液。另取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大鼠。迷走神经切断组:单纯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切断+NS组: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后,下丘脑DMH微量注射NS 0.5μL;假手术+Nesfatin-1组:假手术后,下丘脑DMH微量注射50μL Nesfatin-1;迷走神经切断+Nesfatin-1组:迷走神经切断后,下丘脑DMH微量注射50μL Nesfatin-1。采用应力传感器及银丝电极胃内置入方法,记录各组清醒自由活动的大鼠胃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变化。结果与NS组相比,下丘脑DMH微量注射不同剂量Nesfatin-1 5~20 min,大鼠胃收缩幅度和频率均显著降低(F=7.46~8.71,q=2.72~6.70,P〈0.05),且呈量效依赖关系。与微量注射50μL Nesfatin-1相比,下丘脑DMH微量注射50μL Nesfatin-1+100μL SHU9119混合液,对胃运动幅度和频率的抑制效应明显减弱(t=2.43、2.27,P〈0.05)。与假手术+Nesfatin-1组相比,大鼠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后,胃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明显降低(t=6.02、2.87,P〈0.05)。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大鼠,与迷走神经切断+NS组相比,下丘脑DMH注射Nesfatin-1抑制胃收缩幅度和频率效应明显减弱(t=10.25、5.88,P〈0.05)。结论下丘脑DMH Nesfatin-1可调控大鼠胃运动,该效应可能部分通过DMH-迷走通路介导,其中黑皮质素信号通路可能也参与了该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FATIN-1 下丘脑内侧 运动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介导去甲肾上腺素在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元作用的突触后受体
13
作者 廖建湘 佟振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用低Ca2+高Mg2+人工脑脊液灌流大鼠下丘脑脑片,观察在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下,背内侧核神经元的放电及介导NE作用的受体。实验结果表明NE主要对DMN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并能被育亨宾阻断,而哌唑嗪及心得安的阻...  用低Ca2+高Mg2+人工脑脊液灌流大鼠下丘脑脑片,观察在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下,背内侧核神经元的放电及介导NE作用的受体。实验结果表明NE主要对DMN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并能被育亨宾阻断,而哌唑嗪及心得安的阻断作用则很小,提示NE的作用主要由突触后的α2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内侧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丘脑背内侧核损毁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玲玲 孙保玉 +4 位作者 邓博 胡志红 任爱红 胡咏梅 闫君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879-883,共5页
目的探讨丘脑背内侧核(MD)损毁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15)和MD损毁组(n=15),MD损毁后2周,采用在体细胞外生物电记录的方法,观察mPFC中锥体神经元以及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变... 目的探讨丘脑背内侧核(MD)损毁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15)和MD损毁组(n=15),MD损毁后2周,采用在体细胞外生物电记录的方法,观察mPFC中锥体神经元以及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变异系数以及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损毁MD后,大鼠mPFC中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电形式更趋于爆发式活动;而mPFC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在MD损毁后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放电形式趋向于不规则。结论 MD损毁对大鼠mPFC锥体及中间神经元的电活动均有显著影响,表明MD对mPFC的功能活动可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前额叶皮层 丘脑内侧 生理学 大鼠
下载PDF
大白鼠丘脑背内侧核的传入纤维联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玉东 王云祥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96-101,共6页
用HRP逆行传递法,研究了大白鼠丘脑背内侧核(MD)的传入纤维联系.发现以下核团有细胞发出纤维投射到丘脑背内侧核:额叶皮质、边缘系统(以杏仁核、斜角带和海马为主)、间脑某些核团(主要是丘脑腹侧核、未定带、下丘脑)、中脑(以上丘、脚... 用HRP逆行传递法,研究了大白鼠丘脑背内侧核(MD)的传入纤维联系.发现以下核团有细胞发出纤维投射到丘脑背内侧核:额叶皮质、边缘系统(以杏仁核、斜角带和海马为主)、间脑某些核团(主要是丘脑腹侧核、未定带、下丘脑)、中脑(以上丘、脚间核、黑质为主)、脑干网状结构(主要是中脑楔状核)、中缝核群(主要是中缝背核和上中央核)、小脑齿状核和间位核以及蓝斑核。根据丘脑背内侧核的传入纤维联系和有关报道,对该核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内侧 纤维 外侧部 下丘脑 间脑 内侧 大白鼠 家鼠属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16
作者 印其章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7-69,共3页
已知下丘脑弓状棱(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系统中缝背棱(DR)的5-羟色胺能(5-HT)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系统在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阀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10年来,以... 已知下丘脑弓状棱(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系统中缝背棱(DR)的5-羟色胺能(5-HT)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系统在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阀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10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学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关系 下丘脑弓状 针刺镇痛 中缝 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能 5-羟色胺能 生理学技术 神经药理学 “足三里” β-内啡 神经支配 实验动物 神经生化 免疫组化 系统 形态学 研究室 三阴交
下载PDF
大鼠杏仁皮质内侧核神经元对电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的反应
17
作者 李钟杰 赵晓萍 +1 位作者 蔡奎 滕国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24-426,共3页
为了研究下丘脑与边缘系统在衰老过程中的电生理学变化规律,从而了解边缘系统在衰老过程中对下丘脑的影响,我们首先观察了刺激青年大鼠VMH诱发的Me神经元的反应。结果表明:VMH与Me之间存在双向纤维联系,且以Me向VMH... 为了研究下丘脑与边缘系统在衰老过程中的电生理学变化规律,从而了解边缘系统在衰老过程中对下丘脑的影响,我们首先观察了刺激青年大鼠VMH诱发的Me神经元的反应。结果表明:VMH与Me之间存在双向纤维联系,且以Me向VMH的投射占优势。说明青年大鼠Me对VMH确有控制作用,为中枢神经系统衰老规律及抗衰老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内侧 杏仁皮质侧 衰老 生理学
下载PDF
乙酰胆碱对离体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18
作者 储祥平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在23个下丘脑脑片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了50个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单位,观察了乙酰胆碱对它们的作用。当脑片用含乙酰胆碱(10-7mol/L)的人工脑脊液灌流后,有18个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这种反应可... 在23个下丘脑脑片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了50个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单位,观察了乙酰胆碱对它们的作用。当脑片用含乙酰胆碱(10-7mol/L)的人工脑脊液灌流后,有18个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这种反应可被乙酰胆碱拮抗剂阿托品所阻断。8个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减少,8个单位放电频率呈双相反应,16个单位无明显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约1/3的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能被乙酰胆碱所激活,且这种作用是由M受体所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内侧 乙酰胆碱 神经电生理学
下载PDF
面神经核背内侧区微量注射17-β雌二醇对颏舌肌和膈肌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凤斌 李桂芝 +2 位作者 王鲁娟 唐可欣 程秀臻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878-1879,共2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核背内侧区微量注射17-β雌二醇(17-βestroge,E2)对颏舌肌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1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5只给予200mg/L氨基甲酸乙酯静脉麻醉,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建立动物窒息模型,面神经核... 目的:探讨面神经核背内侧区微量注射17-β雌二醇(17-βestroge,E2)对颏舌肌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1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5只给予200mg/L氨基甲酸乙酯静脉麻醉,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建立动物窒息模型,面神经核背内侧区(dorsalmedialareaofnucleusfacialis,dMNF)微量注射0.1nmol/LE21μL,引导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观察注药前后肌电变化。结果:dMNF微量注射E2后,引起动物颏舌肌和膈肌肌电窒息增幅反应明显加强,注药10min作用最明显。与注药前相比,颏舌肌和膈肌肌电积分增幅峰值分别增加(38.76±8.17)%和(28.67±6.81)%(t=4.74,4.21,P<0.01),增幅潜伏期缩短(4.28±1.12)s和(3.98±0.73)s(t=3.82,5.45,P<0.01),增幅恢复时间延长(28.67±6.07)和(20.84±4.80)s(t=4.28,4.34,P<0.01)。结论:E2通过作用于dMNF神经元加强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产生减小上呼吸道阻力和调节呼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内侧 微量注射 17-Β雌二醇 颏舌肌功能 膈肌功能 生理学
下载PDF
家兔面神经核背内侧区对颏舌肌肌电活动的调制作用
20
作者 王丽 徐欣 刘磊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研究电、化学刺激面神经核背内侧区 (dMNF)对颏舌肌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在 2 4只氨基甲酸乙脂麻醉、断双侧迷走神经的健康成年家兔上进行实验。结果 :①长串电脉冲刺激dMNF导致颏舌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 ;②在dMNF内微量注射谷... 目的 :研究电、化学刺激面神经核背内侧区 (dMNF)对颏舌肌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在 2 4只氨基甲酸乙脂麻醉、断双侧迷走神经的健康成年家兔上进行实验。结果 :①长串电脉冲刺激dMNF导致颏舌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 ;②在dMNF内微量注射谷氨酸钠 ,颏舌肌肌电活动出现明显的易化效应 ;③单脉冲电刺激dMNF引起颏舌肌出现两次肌电反应 ,潜伏期分别为 (50 8±0 6 )ms和 (94 7±0 5)ms。结论 :dMNF对颏舌肌的肌电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dMNF的兴奋能增强颏舌肌的肌电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内侧 颏舌肌 生理学 肌电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