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切牙缺失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形态特征的对比分析
1
作者 董雪 高丽荣 +1 位作者 窦一峰 张建全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 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颏部形态特征,并探索其与正常人群的差异。方法分层随机抽取120例青少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先天缺失一颗下切牙的患者为实验组;60例无牙齿缺失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高角、均角、低角... 目的 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颏部形态特征,并探索其与正常人群的差异。方法分层随机抽取120例青少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先天缺失一颗下切牙的患者为实验组;60例无牙齿缺失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高角、均角、低角各20例。每位患者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对所有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颏高度和颏曲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P均<0.05),实验组颏高度最大为(21.20±1.32)mm,最小为(16.91±1.57)mm,对照组颏高度最大为(23.96±1.04)mm,最小为(19.70±1.66)mm。高角组颏角小于低角组(P <0.05)。实验组的ANB、Y轴角、颏曲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而SNB、颏高度、颏厚度、颏最小厚度、颏后厚度、颏角等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垂直骨面型不同,患者的颏部形态有所不同。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的颏部形态与正常人群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在正畸治疗中,医师应着重关注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的颏部形态,以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下切先天缺失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不同拔牙模式矫治安氏Ⅱ类伴下切牙缺失错合畸形疗效的PAR指数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陆盛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857-858,862,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Ⅱ类伴下切牙缺失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伴下颌切牙缺失的错合畸形患者36例,根据拔牙模式分为A组(拔4个双尖牙)、B组(拔3个双尖牙)、C组(拔2个双尖牙)。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PAR指数进行评... 目的评价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Ⅱ类伴下切牙缺失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伴下颌切牙缺失的错合畸形患者36例,根据拔牙模式分为A组(拔4个双尖牙)、B组(拔3个双尖牙)、C组(拔2个双尖牙)。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PAR指数进行评价,比较分析3组患者牙齿排列、后牙咬合关系、覆合、覆盖、中线的PAR指数评分及总分、加权总分。结果3组患者矫治前各项目PAR指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牙齿排列、颊合关系、中线PAR指数评分及总分、加权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C组颊合关系PAR指数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C组比较,B组中线PAR指数评分、总分及加权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3组患者权重减少分值上均>22,权重减少百分率均>70%。B组权重减少分值和权重减少百分率均明显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种拔牙模式都能改善安氏Ⅱ类错合畸形。其中以拔除3个双尖牙模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指数 安氏Ⅱ类 下切牙缺失 模式
下载PDF
下切牙缺失的安氏Ⅱ类错畸形矫治体会恰雅
3
作者 徐晓梅 杨四维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60-261,共2页
关键词 下切牙缺失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 矫治
下载PDF
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单颗或双颗下切牙缺失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古丽米热·阿不力米提 陈柯旭 陈世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评价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单颗/双颗下切牙缺失病例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昌吉州人民医院就诊的下切牙缺失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并分别在修复后3、6、12、18个月复查,评估其疗效.结果修复后,2... 目的评价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单颗/双颗下切牙缺失病例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昌吉州人民医院就诊的下切牙缺失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并分别在修复后3、6、12、18个月复查,评估其疗效.结果修复后,20例中出现粘接桥脱落1例,基牙牙龈炎症5例,失访2例,其余口腔卫生良好,正常行使功能,修复体完好,无松脱,边缘封闭良好,基牙无继发龋坏,牙周情况稳定.18个月修复成功率为94.4%.结论对于单颗或双颗下切牙缺失病例,合理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是一种微创、安全、患者容易接受的修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 下切牙缺失 固定修复
下载PDF
下切牙先天性缺失致错畸形矫治10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松 段银钟 刘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561-1561,共1页
关键词 下切牙缺失 错HE畸形 领面去釉 正畸
下载PDF
下切牙先天缺失的临床矫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廷斌 莫水学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2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临床矫治 弓拥挤 下颌切 上颌切 下切牙缺失 先天缺 列间隙
下载PDF
36例下切牙先天缺失正畸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7
7
作者 黄素华 杨四维 +1 位作者 马晨博 王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的矫治设计。方法以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36例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下切牙缺失的部位、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缺失1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1颗非缺牙侧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及缺失...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的矫治设计。方法以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36例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下切牙缺失的部位、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缺失1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1颗非缺牙侧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及缺失2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的病例的Bolton指数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36例患者正畸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两组拔牙病例之间的Bolton指数全牙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牙比和前牙不调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先天缺1颗下中切牙上下颌均需拔牙者,在下颌非缺牙侧选择拔1颗前磨牙比拔1颗中切牙对Bolton指数影响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矫治设计 BOLTON指数
下载PDF
伴下切牙先天缺失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丽 段银钟 王红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正畸门诊矫治成功的28例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畸形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例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中,有6例结合减数矫治,3例采用邻面去釉技术,3例结合... 目的:探讨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正畸门诊矫治成功的28例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畸形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例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中,有6例结合减数矫治,3例采用邻面去釉技术,3例结合修复方法;16例两个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中,10例减数矫治,6例采取缺牙修复。所有患者均获得正常覆、覆盖关系,上下牙列Bolton指数协调。结论: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畸形,根据患者年龄、缺牙部位、缺牙数目、错情况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错[合]畸形 正畸
下载PDF
个别下切牙先天缺失症临床矫治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若萱 段银钟 +2 位作者 李金学 王海雪 周惠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缺失下切牙各种错牙合畸形类型和达到个别正常牙合的方法。方法 :选取 10例完成正畸治疗的各类个别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牙合畸形患者 ,男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15.4岁 ,分别测量治疗前后的模型和头颅侧位片 ,调整颌位和... 目的 :探讨先天缺失下切牙各种错牙合畸形类型和达到个别正常牙合的方法。方法 :选取 10例完成正畸治疗的各类个别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牙合畸形患者 ,男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15.4岁 ,分别测量治疗前后的模型和头颅侧位片 ,调整颌位和牙位 ,通过Bolton指数指导 ,采用片切、拔牙、倾斜牙轴达到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结果 :10例患者都达到了后牙尖窝交错咬合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尖牙间宽度不变或减少。结论 :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牙合畸形 ,通过颌位结合牙位的调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矫治 错HE畸形 类型 正畸
下载PDF
下切牙先天缺失错畸形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代润 钱红 闫英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畸形患者22例,对缺牙部位、缺牙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单颗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中,有5例采用减数矫治,2例采用减径矫治,3例采用...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畸形患者22例,对缺牙部位、缺牙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单颗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中,有5例采用减数矫治,2例采用减径矫治,3例采用正畸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12例两颗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中,有8例采用减数矫治,4例采用正畸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上下牙列Bolton指数协调,咬合关系达到正常,侧貌外形得到改善。结论:对于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畸形,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面型、牙弓突度、下切牙缺失部位、数目、中线及错畸形等情况,在Bolton指数的指导下,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以达到良好的咬合关系和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正畸 BOLTON指数
下载PDF
十堰地区下切牙先天缺失错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马艳 庞光明 《广东牙病防治》 2006年第3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临床分析 十堰地区 上颌第二前磨 下颌切 先天性缺 下切牙缺失 发育异常 第三磨
下载PDF
复合树脂直接美学修复单个下切牙缺失
12
作者 王芬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6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单个下切缺失快速修复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75例单个下切牙缺失的患者,参照复合树脂直接关闭前牙间隙方法行美容修复治疗,于修复后连续3年的临床观查。结果治疗后1年复查,复查牙数是144颗,1年成功率94.66%,2年复查142颗牙,2年... 目的探讨单个下切缺失快速修复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75例单个下切牙缺失的患者,参照复合树脂直接关闭前牙间隙方法行美容修复治疗,于修复后连续3年的临床观查。结果治疗后1年复查,复查牙数是144颗,1年成功率94.66%,2年复查142颗牙,2年成功率92.67%,3年复查138颗牙,3年成功率91.33%,临床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单个下切牙缺失的患者,因其缺失间隙有限,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美学修复治疗,可获得立竿见影的美观效果,且长期效果稳定,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下切牙缺失 复合树脂 美容修复
原文传递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婧 张卫兵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915-918,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重建并测量先天性下切牙缺失的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颏部形态,探讨下切牙缺失对颏部形态的影响.方法根据相应的纳入标准,选取113例女性患者治疗前CBCT数据作为研究对...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重建并测量先天性下切牙缺失的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颏部形态,探讨下切牙缺失对颏部形态的影响.方法根据相应的纳入标准,选取113例女性患者治疗前CBCT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53例).对其进行线距、面积、体积测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颏部与下颌骨发育及面部美学评价上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下颌骨的综合发育长度、下颌体横向发育、下尖牙之间的牙槽骨发育宽度、颏突上方的牙槽突体积、颏孔前方的下颌骨发育以及下颌联合矢状截面积均弱于对照组,研究组颏前点距面平面距离较远.结论先天性下切牙缺失对骨性Ⅰ类成年女性颏部的形态与位置存在影响,下前牙段牙槽突横向的发育减弱,并向远端辐射,影响下颌骨整体发育,颏部体积并未发生显著改变.研究组的颏部突度相对增加,面部的美学评价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部 下切先天缺失 三维形态
下载PDF
下颌切牙先天缺失的临床矫治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小滨 张奇峰 邹淑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4-625,共2页
关键词 先天缺失 下颌切 临床矫治 弓形态 先天缺 上颌切 下切牙缺失 齿排列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下切牙先天缺失23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红梅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的矫治方法。方法以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2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下切牙缺失的部位、数日、错牙合类型、矫治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缺失1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1颗非缺牙侧第一前磨牙的...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的矫治方法。方法以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2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下切牙缺失的部位、数日、错牙合类型、矫治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缺失1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1颗非缺牙侧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及缺失2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的病例的Bolton指数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23例患者正畸治疗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两组拔牙病例之间的Bolton指数全牙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牙比和前牙不调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先天缺1颗下中切牙上下颌均需拔牙者,在下颌非缺牙侧选择拔1颗前磨牙比拔1颗中切牙对Bolton指数影响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矫治设计 Bohon指数
下载PDF
错畸形伴下切牙先天缺失21例治疗分析
16
作者 梁颖 李春林 +4 位作者 罗倩云 郑之峻 由慧珠 李棋 王青云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609-611,共3页
伴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殆畸形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类型,可导致咬合关系紊乱,前牙覆殆覆盖关系异常,上下中线不正,牙列间隙,上下牙列Bolton指数不调等,给患者带来功能及美观上的影响。如在早期未得到矫治,成年后常伴随成人牙周炎,... 伴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殆畸形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类型,可导致咬合关系紊乱,前牙覆殆覆盖关系异常,上下中线不正,牙列间隙,上下牙列Bolton指数不调等,给患者带来功能及美观上的影响。如在早期未得到矫治,成年后常伴随成人牙周炎,将使畸形复杂化,给矫治带来困难。因此,伴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殆畸形应积极矫治。本研究通过对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畸形 治疗 Bolton指数不调 咬合关系紊乱 临床工作 列间隙
下载PDF
ABO-OGS指数及头影测量评价下颌2个切牙缺失的正畸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桂娟 李琥 +1 位作者 龚青华 王爱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235-236,共2页
恒牙先天缺失是错合畸形常见病因之一。对亚洲人种的研究中,下颌切牙是最常缺失的牙齿,且女性较男性的患病率高。Matalova等认为下切牙先天缺失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可表现为一种单独的疾病或者一组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下切牙缺失常常... 恒牙先天缺失是错合畸形常见病因之一。对亚洲人种的研究中,下颌切牙是最常缺失的牙齿,且女性较男性的患病率高。Matalova等认为下切牙先天缺失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可表现为一种单独的疾病或者一组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下切牙缺失常常导致咬合关系紊乱,前牙覆合、覆盖关系异常,上下中线不齐,下牙列散在间隙,上下牙列Bolton指数不调等,对患者的美观和功能均产生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ABO-OGS指数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下颌先天缺失两颗切牙的非常规拔牙矫治体会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婧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5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颌先天缺失两颗切牙患者的非常规拔牙矫治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下颌先天缺失两颗切牙并且采用非常规拔牙矫治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矫治效果并且测量其治疗前后的Bolton指数。结果 10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下颌先天缺失两颗切牙患者的非常规拔牙矫治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下颌先天缺失两颗切牙并且采用非常规拔牙矫治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矫治效果并且测量其治疗前后的Bolton指数。结果 10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了正常牙合关系。结论伴下颌先天缺失两颗切牙的患者其Bolton指数存在严重不调,针对合适的病例,拔除上颌两个侧切牙的非常规拔牙矫治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BOLTON指数 非常规拔矫治
下载PDF
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的矫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常迪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病史:付×,女,16岁,牙齿不齐要求矫治。 一、临床检查 1、正侧面面型特征: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稍长。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矫治 病例 齿不齐 临床检查 面型特征
原文传递
Bolton 指数指导矫治下切牙先天缺失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商英楠 徐颖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73-174,共2页
伴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牙合]畸形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有报道有2%错殆畸形是由下切牙先天缺失引起的。这除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功能及美观上的影响外,部分患者为此还存在自卑心理,羞于交往,妨碍了身心的健康成长。牙齿先天缺失造... 伴下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牙合]畸形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有报道有2%错殆畸形是由下切牙先天缺失引起的。这除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功能及美观上的影响外,部分患者为此还存在自卑心理,羞于交往,妨碍了身心的健康成长。牙齿先天缺失造成的牙弓不对称也会给正畸设计和矫治带来一些困难,本研究以Bolton指数指导矫治前设计和矫治后预测,结合临床检查,制定出最优矫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先天缺失 BOLTON指数 矫治后 错[合]畸形 床体 临床工作 自卑心理 临床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