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下睑支持结构的下睑年轻化整形术 被引量:2
1
作者 贺光照 石崇荣 +1 位作者 薛斌 黄崇本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9年第4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根据不同年龄及下睑老年化程度差异,提出相适应的下睑年轻化整形术。方法 对350 例30 ~68 岁下睑老年化者进行了加强下睑支持结构的整复术,根据个体差异,选择膨出眶脂或肥厚眼轮匝肌去除;眶隔筋膜及眼轮匝肌纵横重... 目的 根据不同年龄及下睑老年化程度差异,提出相适应的下睑年轻化整形术。方法 对350 例30 ~68 岁下睑老年化者进行了加强下睑支持结构的整复术,根据个体差异,选择膨出眶脂或肥厚眼轮匝肌去除;眶隔筋膜及眼轮匝肌纵横重叠缝合;眶脂释放保留眶缘填充固定;眼轮匝肌瓣及外眦韧带悬吊固定以及膨体聚四氟乙烯眶缘凹陷充填等手术方式。结果 术后及随访结果表明,施行适应于不同个体的加强下睑支持结构整复术,年轻化明显,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 下睑年轻化手术应以全面加强下睑支持结构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整形术 下睑支持结构 眶隔后脂肪
原文传递
眼轮匝肌楔形切除联合眶隔释放法在中老年睑袋整形中的应用
2
作者 郑欣 杨抒 陈祥军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93-996,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楔形切除联合眶隔释放法在中老年睑袋整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松弛、眶隔脂肪疝出的中老年睑袋病人20例,经皮肤切口入路,分离出皮肤与眼轮匝...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楔形切除联合眶隔释放法在中老年睑袋整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松弛、眶隔脂肪疝出的中老年睑袋病人20例,经皮肤切口入路,分离出皮肤与眼轮匝肌间隙以及眼轮匝肌与眶隔膜间隙,行眶隔脂肪释放并将脂肪团用丝线反折固定缝合于下睑凹陷部位,楔形切除部分外侧眼轮匝肌并精细缝合断端,将眼轮匝肌提紧固定在外侧眶骨膜上,并去除多余皮肤。结果20例睑袋病人,术后随访3~12个月,眶下区皮肤松弛、眼轮匝肌松弛、脂肪突出得到改善,无感染、血肿、下睑外翻、睑球分离等并发症发生,未出现睑袋复发,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眼轮匝肌楔形切除联合眶隔释放法进行睑袋整形手术,在不改变原有眶下区解剖结构的基础上,从横纵两个方向加强眶前壁的力量,使下睑形态更加自然,达到去除睑袋的目的,对下睑支持结构松弛的中老年病人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袋修复术 眼轮匝肌 眶隔脂肪 眶隔 下睑支持结构
下载PDF
提拉紧缩瓦合眼轮匝肌法治疗下睑袋 被引量:5
3
作者 蒋海越 国冬军 +1 位作者 潘博 庄洪兴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下睑袋整形术 眼轮匝肌 治疗 下睑支持结构 下睑松弛 美容手术 眶隔脂肪 下睑外翻
下载PDF
下睑袋治疗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乔锋丽 陈兵 柳大烈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553-1554,共2页
下睑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态表现,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但一部分可出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多与遗传有关,男女均可发生,常伴有外眦部鱼尾纹增加等面部老化改变,是面部组织衰老的形态标志之一,下睑袋的出现使面部失去光滑平整的外... 下睑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态表现,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但一部分可出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多与遗传有关,男女均可发生,常伴有外眦部鱼尾纹增加等面部老化改变,是面部组织衰老的形态标志之一,下睑袋的出现使面部失去光滑平整的外观,给人以疲劳、老态的感觉。其主要是由于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及相关支持韧带(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外眦韧带、颧弓韧带、Lockwood韧带等)等下睑支持结构退变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 治疗 支持韧带 下睑支持结构 面部老化 眼轮匝肌 中老年人 面部组织
下载PDF
经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联合E光去皱治疗继发性睑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高峰 谭军 +6 位作者 钟茜 邹勃生 吴东辉 李波 朱轶 罗滔 丁卫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继发性睑袋多见于中老年,是下睑支持结构薄弱松弛引起的继发性改变,临床上多采用经皮肤入路去除多余皮肤、脂肪,拉紧松弛的眼轮匝肌、眶隔,但损伤较大,手术步骤多而复杂,有出现皮肤切口瘢痕、睑外翻、睑退缩等并发症的可能,且恢... 继发性睑袋多见于中老年,是下睑支持结构薄弱松弛引起的继发性改变,临床上多采用经皮肤入路去除多余皮肤、脂肪,拉紧松弛的眼轮匝肌、眶隔,但损伤较大,手术步骤多而复杂,有出现皮肤切口瘢痕、睑外翻、睑退缩等并发症的可能,且恢复时间长,使许多睑袋就医者感到为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结膜入路袋整复术 继发性改变 治疗 去皱 下睑支持结构 眼轮匝肌 手术步骤 切口瘢痕
下载PDF
眶隔脂肪选择性释放结合前壁组织加强的下睑袋整复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相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27-62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眶隔脂肪选择性释放、转移,切除部分皮肤,结合眶隔前壁组织加强矫治松弛膨隆型下睑袋的美学效果。方法:对36例中老年下眼睑松弛并睑袋膨隆突出的就医者,采用传统皮肤入路,眶下缘松解眶隔,分组释放出眶隔脂肪,根据就医者各... 目的:探讨采用眶隔脂肪选择性释放、转移,切除部分皮肤,结合眶隔前壁组织加强矫治松弛膨隆型下睑袋的美学效果。方法:对36例中老年下眼睑松弛并睑袋膨隆突出的就医者,采用传统皮肤入路,眶下缘松解眶隔,分组释放出眶隔脂肪,根据就医者各自情况,选择性摘除部分脂肪,其余脂肪组织充填修复眶下缘凹陷畸形,再紧缩眶隔、眶肌筋膜固定,眼轮匝肌悬吊以加强眶隔前壁,适当去除多余皮肤,关闭切口。结果:本组36例就医者,其中30位获随访3~20个月,除1例切口痕迹较为明显外,其他就医者下睑区皮肤平坦紧致,无睑外翻、下睑退缩、外眦下垂等并发症,对下睑皱纹的去除及中面部提升效果明显,医患满意。结论:眶隔脂肪选择性释放结合眶隔前壁组织加强是矫治老年性下睑袋膨突合并眶缘"沟槽样"凹陷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隔脂肪 袋整复术 下睑支持结构
下载PDF
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矫治老年性下睑袋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浩 张海明 +5 位作者 冯越蹇 石俊 钟亚妮 韩新鸣 金海兰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下睑袋的手术矫正方法。方法:应用Hi l l试验、下睑牵拉试验、内眦韧带松弛试验和外眦韧带松弛试验检测患者下睑支持结构的松弛情况,采用肌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共41... 目的:探讨老年性下睑袋的手术矫正方法。方法:应用Hi l l试验、下睑牵拉试验、内眦韧带松弛试验和外眦韧带松弛试验检测患者下睑支持结构的松弛情况,采用肌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共41人,均为老年性下睑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年龄为42~67岁,女性26例,年龄为53~65岁;下睑板松弛34例,内眦韧带松弛7例。术后有17例患者接受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7~26个月(平均12.7月)。下睑缘均平整,无下睑退缩,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应用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治疗伴有下睑支持结构松弛的老年性下睑袋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但对外眦韧带松弛者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 下睑支持结构 下睑缘楔形切除术
下载PDF
眼袋分型与下睑成形术的改进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合珍 刘军 +1 位作者 李娜 胡茜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8-549,共2页
目的 根据不同年龄及各型睑袋情况选择下睑成形术不同的改进术式 ,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对 73例 2 0~ 72岁睑袋者 ,根据睑袋分型 ,选择膨出脂肪或肥厚眼轮匝肌去除、眶脂释放保留眶缘填充固定、眼轮匝肌瓣及外眦韧带悬吊固定等手术方... 目的 根据不同年龄及各型睑袋情况选择下睑成形术不同的改进术式 ,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对 73例 2 0~ 72岁睑袋者 ,根据睑袋分型 ,选择膨出脂肪或肥厚眼轮匝肌去除、眶脂释放保留眶缘填充固定、眼轮匝肌瓣及外眦韧带悬吊固定等手术方式。结果 术后及随访结果表明 ,施行适应不同睑袋类型的下睑成形术的改进术式 ,效果满意 ,并发症少。结论 下睑袋成形术的改进以加强下睑前壁张力为基础 ,设计适应于各型眼袋的整复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袋成形术 下睑支持结构 眼袋 分型
下载PDF
眶肌筋膜韧带及轮匝肌瓣双重固定矫治眼袋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高翔 刘桂琴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29-529,共1页
关键词 眶肌筋膜韧带 眼袋手术 固定矫治 临床观察 下睑支持结构 肌瓣 正常结构 眶隔脂肪
下载PDF
三级递进式切开提紧睑袋矫正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泽春 梁志为 +3 位作者 谭章梅 张安利 李霞霞 王红梅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8年第5期344-345,共2页
睑袋矫正术是美容外科门诊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睑袋是下睑组织膨出或下垂,形如袋状而得名。其形成原因是下睑的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筋膜及眶脂体均出现退行性改变而松弛下垂。自2004年以来,我们对52例应用超脉冲CO2激光行三级递进... 睑袋矫正术是美容外科门诊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睑袋是下睑组织膨出或下垂,形如袋状而得名。其形成原因是下睑的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筋膜及眶脂体均出现退行性改变而松弛下垂。自2004年以来,我们对52例应用超脉冲CO2激光行三级递进式切开,节段式分离,收紧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加强下睑支持结构的综合修复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术 下睑支持结构 超脉冲CO2激光 眼轮匝肌 退行性改变 外科门诊 眶隔筋膜
原文传递
外眦锚着联合眼轮匝肌瓣深层固定矫正睑袋修复术后下睑退缩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海艳 代金荣 +2 位作者 常秀芬 董丽娜 沈军国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年第2期138-139,共2页
中老年者下睑支持结构松弛,睑袋修复术后容易出现下睑退缩甚至外翻。下睑退缩是指没有外翻的下睑缘向下移位,较轻者表现为外眦角变钝,下睑缘外1/3段稍向下移,外侧巩膜显露过多,可伴有睑球分离;较重者下睑缘中段甚至全段下移,巩... 中老年者下睑支持结构松弛,睑袋修复术后容易出现下睑退缩甚至外翻。下睑退缩是指没有外翻的下睑缘向下移位,较轻者表现为外眦角变钝,下睑缘外1/3段稍向下移,外侧巩膜显露过多,可伴有睑球分离;较重者下睑缘中段甚至全段下移,巩膜显露范围随之增大,睑球分离有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并致眼呈圆形而流露悲伤之状。我们自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外眦锚着联合眼轮匝肌瓣深层固定,矫正睑袋修复术后下睑退缩或轻度外翻20例,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瓣 下睑退缩 修复术后 外眦 矫正 下睑支持结构 球分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