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核素肝动态显像评估动物断肢再植术后的静脉回流状况 被引量:3
1
作者 邓少杰 梁宏 +3 位作者 谢昌辉 彭爱军 傅爱凤 林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594-5595,共2页
目的:评价断肢再植动物实验及断指再植临床病例术后核素肝动态显像,观测静脉回流的价值,探讨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方法:32只兔,分4组,对照组、常规断肢再植组、股动脉和小静脉组、股动脉组,每组8只。手术后均于同一肢体远端注射Tcm-MIBI,... 目的:评价断肢再植动物实验及断指再植临床病例术后核素肝动态显像,观测静脉回流的价值,探讨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方法:32只兔,分4组,对照组、常规断肢再植组、股动脉和小静脉组、股动脉组,每组8只。手术后均于同一肢体远端注射Tcm-MIBI,动态观察99肝显像情况。结果:根据肝脏放射性显像的快慢及浓聚程度分为0,I,II级,对照组和常规断肢再植组均为II级显像;支动脉和小静脉组为I级显像;股动脉组为0级显像。3类显像对应的截肢率为:0,50%(4/8),100%(),差异有非常8/8显著性意义(χ=26.66,P<0.01)。2结论:断肢指再植术后核素肝动态显像能及时、客观地反应术后静脉()回流状况,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创伤性/外科学 再植术 /放射性显像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小儿外科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华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193-194,共2页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小儿外科的诊断应用吴华近十几年来,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飞跃发展,在技术上,其发展的主要标致之一是在显像设备上,一是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尤以...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小儿外科的诊断应用吴华近十几年来,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飞跃发展,在技术上,其发展的主要标致之一是在显像设备上,一是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尤以前者更为普及;二是以放射性核素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科学 儿童 诊断
原文传递
下肢创伤并发肺栓塞溶栓效果的^(99m)Tc-MAA肺灌注显像观察
3
作者 林晓生 谢昌辉 +2 位作者 马志海 朱琳 段清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4700-4702,共3页
目的:利用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肺灌注显像(PPI)观察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并发肺栓塞(PE)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19例临床确诊的LEPP并发PE患者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 目的:利用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肺灌注显像(PPI)观察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并发肺栓塞(PE)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19例临床确诊的LEPP并发PE患者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缺损25%~75%记2分,<25%记1分,无异常记0分,根据记分变化分析溶栓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结果:19例患者溶栓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0例,明显改善6例,有改善3例。治疗前(10.2±3.8)、后(2.8±1.4)PPI记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PI为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评价肺血流改善的手段,对LEPP合并PE患者疗效观察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损伤 肺栓塞/并发症/药物疗法/放射性显像 血栓溶解疗法 /放射性显像 99m锝聚集白蛋白/诊断应用 人类
下载PDF
巯甲丙脯酸^(99m)Tc-DTPA定量肾功能显像对18例肾动脉狭窄支架术后疗效分析
4
作者 马潞娜 金泉 +1 位作者 王骁 李立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3615-3616,共2页
关键词 肾动脉梗阻/外科学 肾动脉梗阻/放射性显像 99m锝五乙酸盐/诊断应用 卡托普利/诊断应用
下载PDF
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PTCA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景辉 吴树燕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7-150,T015,共5页
关键词 心脏 放射性 显像 心脏科学
下载PDF
核素脑池显像在脑积水治疗术式选择中的应用
6
作者 熊玲静 李新辉 +1 位作者 邓豪余 梁昌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共3页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脑池显像对脑积水治疗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6月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提供的经MRI或CT诊断为脑积水98例,梗阻性脑积水51例、非梗阻性脑积水47例,专科医师常规腰椎穿刺后行脑池显像,并根据脑脊液循...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脑池显像对脑积水治疗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6月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提供的经MRI或CT诊断为脑积水98例,梗阻性脑积水51例、非梗阻性脑积水47例,专科医师常规腰椎穿刺后行脑池显像,并根据脑脊液循环和脑蛛网膜粒吸收状况选择手术方式,术后追踪6个月以上.结果脑池显像诊断交通性脑积水50例,非交通性脑积水48例,与MRI或CT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脑脊液循环时相正常者55例、减慢43例;脑蛛网膜颗粒吸收正常41例、吸收障碍或部分吸收障碍57例;神经外科医师根据脑池显像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临床情况,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7例、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38例、病灶切除术或其它13例;术后改善88例,无变化6例,加重4例,有效率为89.8%(88例/98例).结论 脑池显像能准确诊断交通性脑积水,评价脑脊液循环和脑蛛网膜粒吸收状况,为脑积水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放射性显像/科学
原文传递
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99m)Tc-MAA显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昌辉 林晓生 +2 位作者 马志海 朱琳 段青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患者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LEPP临床高度疑为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行99mTc-MAA下肢深静脉显像、肺血流灌注显像(PPI),99mTc-MAA显像提示大面积APE和/或髂股深静脉血栓(D...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患者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LEPP临床高度疑为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行99mTc-MAA下肢深静脉显像、肺血流灌注显像(PPI),99mTc-MAA显像提示大面积APE和/或髂股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网放置+溶栓治疗,小面积APE和/或腘静脉以下DVT单纯溶栓治疗,治疗2~4周后复查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缺损25%~75%记2分,<25%记1分,无异常记0分,根据记分变化评价疗效。结果99mTc-MAA显像提示13例患者并发大面积APE,8例并发小面积APE,11例并发髂股深静脉DVT,7例并发腘静脉以下DVT。2例(9.5%)在溶栓治疗前死亡,治疗前(10.2±3.8)后(2.8±1.4)PPI记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P<0.01)。结论99mTc-MAA显像对LEPP并发DVT和APE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损伤/放射性核素显像/外科学 白蛋白类
原文传递
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与伤椎术前MRI信号特点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郭自斌 朱贤友 +3 位作者 孟双全 许杰 吴威 路续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853-854,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前伤椎MRI信号特点与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68例患者,共76椎接受椎体成形术,根据MRI信号特点分为两组;A组:MRI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或T1、T2无明显异常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均为高...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前伤椎MRI信号特点与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68例患者,共76椎接受椎体成形术,根据MRI信号特点分为两组;A组:MRI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或T1、T2无明显异常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均为高信号;B组:MRI表现为T1、T2及脂肪抑制序列均无异常信号,与正常椎体信号一致。采用VAS评分观察术前及术后两组疼痛缓解情况,统计分析疼痛缓解情况与术前MRI信号特点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差异更大。结论 MRI信号特点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或T1、T2无明显异常信号,而脂肪抑制序列均为高信号的椎体行PVP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学 脊柱损伤/放射性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