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9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sV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赵福乐 赵睿 +2 位作者 苏晓雪 杜刘念博 欧明辉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808-1820,共13页
目的:通过检测LEASO患者血清中sVCAM-1的表达水平探讨sVACM-1在LEASO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2例自2023年12月至2024年7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并确诊为LEASO的患者(将其定义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组(LEASO组),并根据病变部位及Font... 目的:通过检测LEASO患者血清中sVCAM-1的表达水平探讨sVACM-1在LEASO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2例自2023年12月至2024年7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并确诊为LEASO的患者(将其定义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组(LEASO组),并根据病变部位及Fontaine分期将其分组。随机纳入同期40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定义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sVCAM-1的表达量,计算各组间sVCAM-1表达水平差异;将sVCAM-1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LEASO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sVCAM-1联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对LEASO进行诊断预测。结果:LEASO患者组sVCAM-1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而在根据病变涉及的下肢血管部位的分组中,膝上动脉病变组sVCAM-1的表达量最高,且膝上膝下动脉病变合并组sVCAM-1的表达量高于膝下动脉病变组(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sVACM-1 in LEASO by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VCAM-1 in serum of LEASO patients. Methods: Eighty-two patients who visited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3 to July 2024 and were diagnosed with LEASO (defined as the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group (LEASO group)) were included and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lesion site and Fontaine staging. Forty healthy individual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randomly included and defined as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sVCAM-1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each group of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of sVCAM-1 expression level between the groups was calculated;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ASO was carried out by combining sVCAM-1 with th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and diagnostic prediction of LEASO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VCAM-1 in combination with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ndexe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VCAM-1 in the LEASO pati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P 0.05). In contrast, in the grouping according to the vascular site of the lower limb involved in the lesion, the expression of sVCAM-1 was highest in the supra-knee artery lesion group, and the expression of sVCAM-1 in the combined supra-knee infra-knee artery les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nfra-knee artery lesion group (P < 0.05). sVCAM-1 expression was also progressively higher with the elevation of Fontaine’s stage in the LEASO group, but the expression of Fontaine stage IV sVCAM-1 expression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stage III. 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howed that TC (OR = 2.222, 95%CI: 1.323~3.730), LDL-C (OR = 1.802, 95%CI: 1.232~2.637), and sVCAM-1 (OR = 1.003, 95%CI: 1.001~1.005)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inally, sVCAM-1 was combined with meaningful laboratory indicators for the diagnostic prediction of LEASO using the subject’s working curve, and the ROC curve was sensitive. Conclusion: sVCAM-1 may be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EASO, and by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sVCAM-1, it may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EA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CAM-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鹿茸多肽通过SDF-1α/CXCR4轴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爱国 王雁彬 +3 位作者 李廷荃 李子娟 王继尧 曹佳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23-1428,共6页
目的:探索鹿茸多肽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趋化因子受体(CXCR4)轴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促进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PAD)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并离断大鼠股动脉及分支造成肢体缺血、给... 目的:探索鹿茸多肽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趋化因子受体(CXCR4)轴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促进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PAD)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并离断大鼠股动脉及分支造成肢体缺血、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作大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模型。将10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鹿茸多肽低剂量组、鹿茸多中剂量肽组、鹿茸多肽高剂量组、抑制剂LY294002组、鹿茸多肽低剂量+抑制剂LY294002组、鹿茸多肽中剂量+抑制剂LY294002组、鹿茸多肽高剂量+抑制剂LY294002组。将空白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胃等容量蒸馏水。鹿茸多肽低、中、高剂量组+抑制剂LY294002组先行腹腔注射再灌胃,于造模完第1天开始给药,每日1次,28 d后处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后外周血、骨髓中造血干细胞(CD 34+细胞)比例;免疫荧光法检测给药后患侧腓肠肌SDF-1α、PI3K的阳性细胞数比例。结果:造血干细胞(CD 34+细胞)比例模型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其中鹿茸多肽低剂量组较鹿茸多肽低剂量+抑制剂LY294002组阳性细胞比例升高,鹿茸多肽中剂量组较鹿茸多肽中剂量+抑制剂LY294002组阳性细胞比例升高,鹿茸多肽高剂量组较鹿茸多肽高剂量+抑制剂LY294002组阳性细胞比例升高(P<0.05);给药组SDF-1α、PI3K的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及抑制组(P<0.05),鹿茸多肽中剂量组高于鹿茸多肽低剂量组(P<0.05),鹿茸多肽高剂量组高于鹿茸多肽高剂量组+LY294002组(P<0.05)。结论:鹿茸多肽通过SDF-1α/CXCR4轴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了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及分化、PAD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鹿茸多肽 内皮祖细胞 血管新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王煜杰 李志娟 +2 位作者 李旭东 石波 杨淼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161-1165,1206,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PAD)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行DES治疗的53例PAD-CK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3、6、12个月靶病变通畅情况、再次...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PAD)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行DES治疗的53例PAD-CK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3、6、12个月靶病变通畅情况、再次血运重建情况以及有无不良事件,分析不同外周动脉钙化评分系统(PACSS分级)患者靶血管通畅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术后3、6、12个月,靶病变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0.57%(48/53)、86.79%(46/53)、81.13%(43/53),不同PACSS分级患者随访期间靶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免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分别为96.23%(51/53)、88.68%(47/53)、84.91%(45/53),不同PACSS分级患者随访期间免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溃疡愈合率为82.50%(33/40),平均溃疡愈合时间(4.22±0.18)个月。不同PACSS分级患者靶血管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S治疗下肢PAD合并CKD患者安全、有效,且通畅性随着PACSS分级的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肾功能不全 药物洗脱支架 血管钙化
下载PDF
顾步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合并溃疡80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刘莺 吴玉泉 +1 位作者 李志刚 郭泳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524-1528,共5页
目的观察并总结顾步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合并溃疡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合并下肢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并总结顾步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合并溃疡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合并下肢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顾步汤组(n=39)和对照组(n=41)。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情况、治疗4周后踝肱指数和双侧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血管腔内血运重建治疗、使用表皮生长因子的比例、采取理疗措施和负压吸引措施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顾步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和双侧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顾步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7/3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治疗期间,顾步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顾步汤辅助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合并下肢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步汤 动脉硬化闭塞 溃疡 疗效 安全
下载PDF
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晓华 庄舜玖 +1 位作者 戚韶红 李黎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共36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46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m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U,3次/d,治疗3个月后统...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共36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46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m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U,3次/d,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疗效明显的有5条下肢,占20.8%;症状有改善的12条,总体有效率70.8%;没有变化的6条,1例因皮疹而中止治疗。对照组中3条症状有改善,其余没有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5)。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主诉。结论:盐酸沙格雷酯用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疗效 盐酸沙格雷酯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脉管复康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学军 郭家龙 +3 位作者 裴斌 赵宝明 洪一龙 曾宪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9-22,27,共5页
目的评价脉管复康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LASO)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2期)、CBM、CNKI、Wan 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使用脉管复康片治疗LASO患者的相关临床试验,检索... 目的评价脉管复康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LASO)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2期)、CBM、CNKI、Wan 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使用脉管复康片治疗LASO患者的相关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3月。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风险偏倚评价,然后采用Re Man 5.3软件绘制森林图,并系统评价各研究的结果。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共317例患者。结果表明,脉管复康片优于复方丹参片(总有效率:RR=1.27,95%CI:1.05~1.54),与通塞脉片(RR=1.25,95%CI:0.99~1.58)和寒痉汤联用微汗法(RR=0.83,95%CI:0.66~1.04)疗效相当,脉管复康片联合前列地尔优于单用前列地尔(RR=1.29,95%CI:1.05~1.60)。与其他治疗方案比较,单用或联用脉管复康片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流流变学及踝肱指数等,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单用或联用脉管复康片能显著改善LASO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复康片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老年腰椎管狭窄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茹选良 赵大正 +4 位作者 陈天国 郝毅 宋柏杉 包建原 吴良浩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2期722-72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特点以及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我科自1998年6月-2002年4月,被延误诊治的1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特点以及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我科自1998年6月-2002年4月,被延误诊治的1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有间隙跛行,首先以腰椎管狭窄症收治,6例骨科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疗效差。最后被确诊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硬化性闭塞改变,5例介入治疗,3例药物治疗,2例血管外科手术治疗,对治疗均表示满意。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相似,易混淆。老年下肢间隙性跛行的患者,诊断腰椎管狭窄症的同时必须排除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对下肢血管硬化性闭塞症缺乏认识是其被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老年 治疗 腰椎管狭窄 患者 下肢血管 延误诊治 首先 缺乏 目的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65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会梅 高荣芳 吕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中西医结合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下肢带状疱疹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例
9
作者 史国鑫 安君 +2 位作者 赵雯 马东明 金成洙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83-384,共2页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影响皮肤和神经的感染性疾病,呈带状分布,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1])。疼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部位常位于一侧胸部、三叉神经(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影响皮肤和神经的感染性疾病,呈带状分布,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1])。疼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部位常位于一侧胸部、三叉神经(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占﹤1%~([2])。带状疱疹位于下肢且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较为少见,现结合既往文献对本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和预后等进行总结分析,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动脉硬化 下肢 闭塞
下载PDF
手术联合腔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明 易占波 洪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支架置入治疗 联合 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闭塞脉管炎 下肢动脉硬化 腔内 高脂血 不同程度
下载PDF
三七水蛭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连江 马晓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期73-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七水蛭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是否具有临床实际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治疗的74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口... 目的:探讨三七水蛭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是否具有临床实际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治疗的74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三七水蛭粉,对比各组不同治疗方案后的疗效、血沉、血小板等指标、肢体循环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血沉、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相关的血液指标,发现观察组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原则前体下,给予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三七水蛭粉口服治疗,可以进一步有效的提高疗效,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大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水蛭粉胶囊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爽爽 唐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8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9月~2014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已明确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老年人,随机抽取60例单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余40例患者...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9月~2014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已明确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老年人,随机抽取60例单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余40例患者加用丹红注射液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1 mL:5μg)10μg入0.9%Nacl 100 mL;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10 mL)30 mL入0.9%Nacl 250 mL,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4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束后根据Rutherford分期^([1])、踝肱指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好转,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丹红注射液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老年人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球囊扩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2例报道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智杰 郭思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318-318,共1页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经皮介入治疗技术进展和介入器械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动脉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重建血运已逐渐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PTA治疗主要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经皮介入治疗技术进展和介入器械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动脉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重建血运已逐渐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PTA治疗主要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引导完成,我科于2011年2月起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PTA治疗2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球囊扩张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王瞻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148-151,共4页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2例下肢ASO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雷帕霉...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2例下肢ASO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研究组则采用DCB行PTA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手术前后血管功能指标(靶动脉狭窄率和踝肱指数)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靶动脉再狭窄、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36/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靶动脉狭窄率低于术前,踝肱指数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靶动脉再狭窄、血运重建发生率分别为14.63%、7.32%,低于对照组的53.66%、3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B治疗下肢ASO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与药物洗脱支架相当,均能有效恢复血管内径和踝肱指数,但DCB可提高远期疗效,降低术后1年靶动脉再狭窄和血运重建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介入治疗 踝肱指数
下载PDF
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志扬 韩爱敏 +1 位作者 王文波 刘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8期166-167,共2页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收的15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前的CTA血管造影,并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结果,对患者给予相应的介入治疗。观察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效果...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收的15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前的CTA血管造影,并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结果,对患者给予相应的介入治疗。观察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15例患者(25患肢)中8患肢因病情较轻未处理,5例(9患肢)行单纯行球囊扩张术,3例(3患肢)行球囊扩张术加支架植入术,1例(1患肢)行内膜下血管形成手术,3例(4患肢)给予经动脉保留导管灌注尿激酶和扩血管药物。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预后情况良好。结论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肢的情况,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糖痛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晓英 赵莉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2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糖痛方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10年2月本院住院部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遵照随机、盲法、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0例,对糖痛方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治疗... 目的:观察糖痛方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10年2月本院住院部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遵照随机、盲法、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0例,对糖痛方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下肢血管血流量等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痛方有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糖痛方
下载PDF
脉血康胶囊合用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57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凌芬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8期942-943,共2页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合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115例,遵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58例)与治疗组(57例),观察时间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合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115例,遵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58例)与治疗组(57例),观察时间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mg/d,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组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日,益心舒胶囊3粒/日。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踝肱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合用益心舒胶囊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脉血康胶囊 益心舒胶囊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继东 王晓军 郑明非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4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血管内支架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经皮氧分压和踝-肱指...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血管内支架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经皮氧分压和踝-肱指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超声表现与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啜彦 谢玉霞 郑海芬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11期860-862,共3页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用高分辨力超声探头行髂外动脉、股动脉、动脉、胫前后动脉和足背动脉长轴和短轴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管壁有无斑块形成,管腔有无狭窄及闭塞,血流充盈度,分别测量其血管内径,...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用高分辨力超声探头行髂外动脉、股动脉、动脉、胫前后动脉和足背动脉长轴和短轴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管壁有无斑块形成,管腔有无狭窄及闭塞,血流充盈度,分别测量其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最大流速。结果本组28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均经CDFI检查明确诊断,并与临床追踪结果相符。结论CDFI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首选和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硬化 闭塞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超声表现 CDFI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内-中膜厚度 声像图特征 髂外动脉
下载PDF
踝/肱指数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缺血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宛竹 王琳 +1 位作者 杨春宁 孙春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利用检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踝 肱指数对其下肢缺血程度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以色列Flo link 5 0 0T血管多普勒诊断仪对我院 5 0例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了分组踝 肱指数的检测。结果 :踝 肱指数在 0 .5... 目的 :利用检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踝 肱指数对其下肢缺血程度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以色列Flo link 5 0 0T血管多普勒诊断仪对我院 5 0例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了分组踝 肱指数的检测。结果 :踝 肱指数在 0 .5~ 0 .9之间者 ,常提示下肢动脉或近端有单水平阻塞 ;踝 肱指数在 0 .45以下者常提示患者下肢缺血程度严重 ,为坏疽前期静息痛表现 ;踝 肱指数在 0 .3 0以下者多伴有缺血性溃疡或坏死。结论 :踝 肱指数的检测可以反映下肢缺血程度 ,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 ,判断愈后及疗效 ,其无创性、可重复性、价格低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指数 肱指数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肢缺血程度 多普勒血管诊断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