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期间合并下腔静脉血栓1例
1
作者 付仲 李玲玲 +2 位作者 胡浩然 宁方玉 王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8期187-190,共4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肺支持手段,可为常规治疗无法逆转的危重患者提供临时的心肺支持。患者因暴发性心肌炎入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因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且符合ECMO支持指征,给予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肺支持手段,可为常规治疗无法逆转的危重患者提供临时的心肺支持。患者因暴发性心肌炎入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因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且符合ECMO支持指征,给予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支持治疗。撤除ECMO引流管后发现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经多学科会诊,治疗上在充分抗凝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4 d后患者下腔静脉血栓消失。ECMO辅助下下腔静脉血栓并不多见,多经抗凝治疗后逐渐消失。该例患者在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果断给予溶栓药物尿激酶静脉治疗,短期内复查血栓消失,提高了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体外膜肺氧合 暴发性心肌炎 溶栓治疗
下载PDF
对滤器植入相关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红慈 武建英 马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8928-8933,共6页
滤器植入相关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包括:滤器拦截的脱落血栓;或抗凝不足时,导致滤器拦截的血栓进一步发展扩大;以及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蔓延至滤器附近。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osis, IVCT)血栓的发生率远低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e... 滤器植入相关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包括:滤器拦截的脱落血栓;或抗凝不足时,导致滤器拦截的血栓进一步发展扩大;以及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蔓延至滤器附近。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osis, IVCT)血栓的发生率远低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但IVC血栓容易脱落,导致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引起患者猝死。临床上一旦遇到IVC血栓,应在避免肺栓塞的情况下给予积极治疗,避免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或猝死的发生。既往的临床实践中表明,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治疗之前,为预防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脱落,发展为致死性肺栓塞,需要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而滤器植入成为预防肺栓塞较理想的选择,从而肺栓塞导致的猝死大幅度降低。近年来,随着滤器植入,滤器植入相关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进而进行性增高。为了进一步了解血栓治疗方式的不同,其对滤器植入相关性血栓形成的进展情况,本文围绕滤器植入相关性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以及其对于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方式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下腔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二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纪东华 王峰 +5 位作者 张中和 王晓陶 赵丽君 王凝芳 凌云志 翁文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03-205,共3页
关键词 下腔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溶栓 抗凝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可回收性内支架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血栓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丁鹏绪 刘冰妍 韩新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70-71,共2页
回顾分析14例使用可回收血管内支架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处理及结果。14例BCS下腔静脉闭塞合并血栓形成均成功置入可回收血管内支架,经溶栓抗凝治疗血栓在短期内消失,可回收血管内支架全部顺利取出。随访3个... 回顾分析14例使用可回收血管内支架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处理及结果。14例BCS下腔静脉闭塞合并血栓形成均成功置入可回收血管内支架,经溶栓抗凝治疗血栓在短期内消失,可回收血管内支架全部顺利取出。随访3个月,未见下腔静脉局部管壁增厚,狭窄以及闭塞,管腔均保持通畅。认为正确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安全和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下腔静脉血栓 内支架 可回收性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可回收支架联合搅拌溶栓、球囊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正阳 毕永华 +5 位作者 任建庄 丁鹏绪 周朋利 张文广 焦德超 韩新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可回收支架联合搅拌溶栓、球囊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患者,对闭塞的IVC采用球囊预扩张部分恢复IVC管腔,以顺利放置可回收支架,然后进行搅拌溶栓。... 目的:分析采用可回收支架联合搅拌溶栓、球囊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患者,对闭塞的IVC采用球囊预扩张部分恢复IVC管腔,以顺利放置可回收支架,然后进行搅拌溶栓。血栓消失后取出支架,必要时采用大球囊扩张。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IVC通畅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可回收支架置入、搅拌溶栓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后IVC均立即恢复通畅。1例支架放置6 h后死于急性肺栓塞,1例出院0.4个月后死于冠心病,1例出院0.8个月后死于肝功能衰竭。37例支架放置8~29 d后取出,取出技术成功率为97.3%(36/37),1例因支架断裂改用外科手术取出。34例成功随访,初次通畅率和二次通畅率分别为94.1%(32/34)和97.1%(33/34),术后5 a和10 a生存率分别为89.5%和67.1%。结论:可回收支架联合搅拌溶栓、球囊扩张治疗BCS合并IVC血栓形成安全、有效,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可回收支架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球囊扩张成形术 搅拌溶栓
下载PDF
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崔超毅 殷敏毅 +7 位作者 黄新天 李维敏 陆民 杨广林 黄晟 蒋米尔 陆信武 刘晓兵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6-19,23,共5页
目的探讨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血管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中心行腔内治疗的46例滤器相关IV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的总体靶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为86.9%。40例患者成功开通下腔静... 目的探讨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血管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中心行腔内治疗的46例滤器相关IV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的总体靶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为86.9%。40例患者成功开通下腔静脉滤器闭塞段到单侧/双侧髂股静脉闭塞段,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2.0±0.3)h。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置入新的下腔静脉滤器,围术期死亡率为0,没有出现严重的出血及肺动脉栓塞情况,无腔内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d,腔内治疗的总体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2.5%。39例(84.8%)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随访显示下腔静脉滤器以及植入的支架形态学良好,未出现支架或滤器断裂,血管壁刺破等情况。术后12个月下腔静脉及髂股静脉内支架内再狭窄率为7.7%。结论结合抗凝治疗的腔内治疗对于滤器相关IVCT具有满意的疗效,但是在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内治疗 抗凝治疗
下载PDF
下腔静脉二次球囊扩张配合华法林治疗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布加综合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段希斌 李学民 +3 位作者 宋黎明 王忠振 李连涛 王海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1期881-885,共5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二次球囊扩张配合口服华法林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4例。先行下腔静脉小球囊扩张术,同时给予达标量口服华...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二次球囊扩张配合口服华法林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4例。先行下腔静脉小球囊扩张术,同时给予达标量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影像学观察患者血栓溶解情况。治疗效果明显者给予下腔静脉大球囊扩张成形术。结果:54例患者一期手术成功率100%,2例手术后口服华法令出现出血,改行外科手术治疗;4例改行其他介入治疗方式;余48例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溶栓治疗3~6个月,治疗效果明显,行二次行大球囊扩张治疗。结论:腔静脉二次球囊扩张同时口服华法林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球囊扩张 华法林
下载PDF
布加氏综合症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全凤琼 邓雪丽 +9 位作者 游箭 魏欣 张力 苏飞雪 杨楠 胡春芳 牟玮 李强 胡勇 周容 《西部医学》 2012年第4期775-776,780,共3页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症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9例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及血管支架置入术的病例,分析围手术期内采取的专科护理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症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9例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及血管支架置入术的病例,分析围手术期内采取的专科护理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并发症病例发生。结论精心细致的专科护理和各有侧重的观察对治疗成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氏综合征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临时滤器联合经导管血栓抽吸术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腔静脉血栓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志文 陈学明 +3 位作者 冯海 李晨宇 于宏志 张忠涛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临时滤器联合经导管血栓抽吸术和CDT治疗下腔静脉血栓(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osis,IVC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治疗的47例IVCT患者资料,采用TempofilterⅡ临时滤... 目的探讨临时滤器联合经导管血栓抽吸术和CDT治疗下腔静脉血栓(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osis,IVC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治疗的47例IVCT患者资料,采用TempofilterⅡ临时滤器置入术,经腘静脉或股静脉进行导管吸栓后行CDT,统计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术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 thrombosis syndrome,PTS)发生率和通畅率。结果临床成功率100%,技术成功率100%,滤器拔出时间为12~31 d。吸栓后有8例患者可见滤器处拦截血栓。溶栓时间为1~5 d,平均(2.68±1.00)d。患者吸栓术后第1天、溶栓导管拔除当天和出院时的下肢周长均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6、12、18和24个月的下腔静脉通畅率分别为95.7%,93.3%,91.2%和85.2%,术后2年的PTS发生率为10.8%(4/37)。结论临时滤器联合经导管血栓抽吸术和CDT可快速缓解IVCT患者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器 下腔静脉血栓 血栓抽吸术 导管接触性溶栓
下载PDF
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46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建新 张贻秋 +1 位作者 向志 贺兼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146例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146例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7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9%,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8.68%,对照组总满意率88.5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治疗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下腔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下载PDF
超声消融术与介入技术联合治疗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易巍 吴丹明 孙雨莘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883-885,共3页
关键词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消融术 联合治疗 介入技术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常见疾病 肿瘤晚期 预后不良 上升趋势 化疗期间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继发下腔静脉血栓6例报道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栋 蔡乾荣 +1 位作者 殷洁峰 张喆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观察下腔静脉滤器继发下腔静脉血栓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接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植入滤器的类型分为永久型滤器组160例和临时型滤器组21例,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继发下腔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 目的:观察下腔静脉滤器继发下腔静脉血栓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接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植入滤器的类型分为永久型滤器组160例和临时型滤器组21例,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继发下腔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继发下腔静脉血栓患者6例,给予及时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下腔静脉血栓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可能与血栓捕捉、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滤器 下腔静脉血栓 并发症
下载PDF
抗纤益心浓缩丸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振涛 张晓丹 +2 位作者 吴鸿 柴松波 常红波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浓缩丸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抗纤益心浓缩丸高剂量组(18.8 g/kg)、...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浓缩丸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抗纤益心浓缩丸高剂量组(18.8 g/kg)、低剂量组(4.7 g/kg),华法林钠组(1.1 mg/kg),模型对照组(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每日同一时间灌胃1次,连续灌胃7 d。灌胃结束后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模,4 h后开腹腔,腹主动脉取血检测APTT、TT、PT含量,取下腔静脉血栓,称其湿质量,于60℃烘箱中烘24 h,称取干质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抗纤益心浓缩丸高、低剂量组及华法林钠组均能明显减轻结扎大鼠下腔静脉所形成的血栓的干、湿质量(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华法林钠组能显著延长APTT、PT、TT(P<0.05)。结论抗纤益心浓缩丸可明显减轻下腔静脉血栓干、湿质量,同时可延长APTT、PT、TT,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血栓 抗纤益心浓缩丸 APTT PT TT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提高对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警惕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开创 蒋米尔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8期583-586,共4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急性期引起肢体肿胀疼痛甚至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慢性期血栓损伤静脉管壁和瓣膜功能进而表现静脉高压的一系列症候群,即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急性期引起肢体肿胀疼痛甚至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慢性期血栓损伤静脉管壁和瓣膜功能进而表现静脉高压的一系列症候群,即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对患者的生命预期、生活质量、劳动力等都是极大的危害[1].因此,针对DVT和PE的诊治指南层出不穷并逐年更新[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治疗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波 刘福生 +1 位作者 黄元德 蒙惠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313-313,共1页
关键词 布-加氏综合征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蒲洪波 游箭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6期17-20,共4页
介入放射学技术在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治疗中,因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已成为BCS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治疗,曾一度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随着人们对BC... 介入放射学技术在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治疗中,因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已成为BCS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治疗,曾一度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随着人们对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机制认识的逐渐加深以及介入器材和影像导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有关采用介入方法治疗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氏综合征 下腔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春伦 柴东喆 符伟国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3期544-545,共2页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血栓临床诊断困难、易漏诊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治疗的下腔静脉血栓患者14例,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发现的14例患者发现及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均取...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血栓临床诊断困难、易漏诊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治疗的下腔静脉血栓患者14例,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发现的14例患者发现及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通过针对该组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易漏诊及误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积极干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伴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龙栓 赵永福 《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10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伴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3年5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结果:手术治疗42例,1例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术。发生肺动脉栓塞6例,4例经药物治愈,2例死...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伴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3年5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结果:手术治疗42例,1例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术。发生肺动脉栓塞6例,4例经药物治愈,2例死亡,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下腔静脉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血栓的诊断率,治疗主要采用切开下腔静脉驱除血栓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4例肾静脉以上临时性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菊珍 金伟飞 +1 位作者 蒋美 姚碧连 《护理学报》 2012年第5期58-60,共3页
总结4例下腔静脉血栓患者行肾静脉以上临时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腔内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做好临时性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护理,严防滤器移位;做好肢体护理及导管溶栓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监测实验室指标;预防和观察肺栓塞并发症;... 总结4例下腔静脉血栓患者行肾静脉以上临时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腔内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做好临时性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护理,严防滤器移位;做好肢体护理及导管溶栓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监测实验室指标;预防和观察肺栓塞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4例患者患肢肿胀消退,下腔静脉血栓均消失,出现穿刺点出血1例,导管移位1例,消化道出血1例,经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护理,痊愈出院,术后3~4周拔除临时滤器,随防3~38个月无血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血栓 静脉滤器 肺动脉栓塞 出血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