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王聪伟 高敏 +2 位作者 于尧 章文博 彭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目的:分析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患者术后义齿修复情况,并对义齿功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54例因炎症、外伤、肿瘤等原因实施下颌骨节段切除,并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回顾相关资料并... 目的:分析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患者术后义齿修复情况,并对义齿功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54例因炎症、外伤、肿瘤等原因实施下颌骨节段切除,并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回顾相关资料并随访调查患者义齿修复的相关情况,同时对义齿修复功能评价的各指标进行专家权威赋值,获得义齿功能评分。采用SPSS 18.0软件对纳入研究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患者义齿修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术后义齿修复率为17.5%,其中,下颌骨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腓骨瓣修复的术后义齿修复率为25.0%(18/72例),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义齿修复率11.0%(9/82例,P<0.05)。缺损累及髁突和不累及髁突的患者在义齿修复率和义齿功能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的义齿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P<0.05)。根据Brown分类,缺损累及下颌骨前牙区患者的义齿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未累及下颌骨前牙区的患者(P<0.05)。因口内条件差而未行义齿修复的患者约占未行义齿修复患者总数的37.9%,是未行义齿修复的最主要原因。结论: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义齿修复情况与肿瘤性质、口内条件等关系密切,种植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更佳,是未来颌骨重建后义齿修复的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组织瓣 移植 下颌骨重建术 牙种植体
下载PDF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的正颌外科术中下颌骨髁突定位方法及初步精度验证
2
作者 徐心雨 吴灵 +3 位作者 宋凤岐 李自力 张益 刘筱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建立正颌手术下颌骨髁突位置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定位技术流程,并对其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大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口内扫描分别获得面部骨组织和牙齿的三维数... 目的: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建立正颌手术下颌骨髁突位置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定位技术流程,并对其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大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口内扫描分别获得面部骨组织和牙齿的三维数据,采用下颌运动记录仪记录患者下颌生理状态下各方向运动时的下颌运动轨迹。使用IVSPlan l.0.25软件,通过数据分割、三维重建得到上、下颌骨的三维模型,通过标志点配准将牙列数据与颌骨数据融合,将下颌运动记录仪得到的数据转化为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矩阵变换方程组,通过下颌骨三维数据的矩阵变换得到不同时刻下颌骨髁突的坐标位置,并通过软件可视化呈现其三维运动轨迹。由一名具有颞下颌关节病诊治和正颌外科手术双专业背景的高年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在可视化界面上筛选合适的下颌骨髁突位置作为近心骨段的术后位置,常规进行正颌外科设计,基于咬合关系和面型设计远心骨段位置,将近、远心骨段数据融合得到术后下颌骨形态,通过3D打印得到实体模型。在实体模型上预成型钛板、打孔,设计下颌骨髁突定位导板。手术中,通过下颌骨髁突定位导板和预成型钛板引导包含下颌骨髁突的近心骨段就位于术前设计位置。通过10例骨性Ⅱ类牙颌面畸形患者验证该流程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中定位下颌骨髁突的准确性。误差的计算方法为术前设计与术后2周CBCT实际下颌骨髁突表面距离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结果:术前设计下颌骨髁突位置与术后2周的实际位置相比,下颌骨髁突表面平均距离的RMS为(1.59±0.36)mm,95%CI:1.35~1.70 mm,小于2 mm的专家共识建议值(P<0.05)。结论:下颌运动轨迹对正颌外科手术设计中确定包含下颌骨髁突的近心骨段位置可能具有指导作用,使用下颌骨髁突定位装置和预成型钛板术中引导下颌骨髁突就位的精度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手术 下颌骨髁突 下颌运动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单侧腓骨皮瓣重建鼻咽癌患者放疗术后双侧下颌骨放射性颌骨坏死
3
作者 彭勇淳 段红明 +2 位作者 吴汉江 张胜 范腾飞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腓骨皮瓣修复双侧下颌骨放射性颌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fthejaw,ORNJ)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单侧腓骨修复鼻咽癌放疗后双侧下颌骨ORNJ的7例患者的病... 目的:探讨单侧腓骨皮瓣修复双侧下颌骨放射性颌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fthejaw,ORNJ)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单侧腓骨修复鼻咽癌放疗后双侧下颌骨ORNJ的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42~56岁,所有病例原发肿瘤均为鼻咽癌,排除鼻咽癌复发。记录腓骨截骨、组织瓣存活、供区和受区的并发症及术后开口度情况。结果:随访10~30个月,7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受区动脉选择面动脉5例、甲状腺上动脉2例,受区静脉均行颈内静脉端侧吻合,1例患者术后6 h出现静脉危象,急诊手术探查,发现端侧吻合时静脉扭转,重新吻合静脉后恢复良好。切取腓骨长度为17.5~21.0 cm,平均18.2 cm,供区创口全部直接拉拢缝合,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跛行。术后双侧颜面部基本对称,患者对外形满意,开口度为2.5~3.3 cm。结论: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双侧下颌骨ORNJ扩大切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放射性坏死 肌皮瓣 鼻咽癌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患者对咬合功能锻炼需求的质性研究
4
作者 赵燕 张颖 +1 位作者 陈茜 侯黎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了解口腔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患者咬合功能锻炼的现状与需求。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法,对27例口腔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鉴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体系,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自下而上的编码分析。结果:下颌... 目的:了解口腔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患者咬合功能锻炼的现状与需求。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法,对27例口腔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鉴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体系,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自下而上的编码分析。结果:下颌骨缺损患者咬合功能锻炼的现状与需求可归纳为5个主题,即下颌骨缺损对患者的影响、咬合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缺乏、对咬合功能锻炼内容的需求(期待专业化健康指导)、对咬合功能锻炼宣教方式的需求(期待多元化宣教方式及各种阻碍因素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结论 :建立统一规范的咬合功能锻炼方案,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各种阻碍因素,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最大限度提高患者咬合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下颌骨缺损 咬合 功能锻炼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下颌骨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技巧与方法研究新进展
5
作者 地力胡马尔·库尔班 古丽 王玲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463-470,共8页
下颌骨埋伏第三磨牙是指完全埋伏于骨组织中且无法正常萌出的下颌第三磨牙,下颌骨埋伏第三磨牙通常造成远中深牙周袋、感染、远中骨丧失、邻牙牙根外吸收、骨髓炎和囊肿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有专家建议尽早拔除这类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骨埋伏第三磨牙是指完全埋伏于骨组织中且无法正常萌出的下颌第三磨牙,下颌骨埋伏第三磨牙通常造成远中深牙周袋、感染、远中骨丧失、邻牙牙根外吸收、骨髓炎和囊肿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有专家建议尽早拔除这类下颌第三磨牙。目前,拔除下颌骨埋伏第三磨牙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骨愈合效果欠佳,甚者加重一些并发症的程度。有学者不断研究更微创化的拔除方式,更好的引导骨组织的愈合,提出了改良的翻瓣方式、开窗方式、取骨和分牙方式等。本文以拔除下颌骨埋伏第三磨牙为例,对一些改良的拔牙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撰写了一篇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埋伏第三磨牙 邻牙 翻瓣 开窗 缝合
下载PDF
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三维形态学分析
6
作者 王雅琪 朱春晖 +1 位作者 虎小毅 王继周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骨髁突骨折三维骨折线分布进行三维形态学分析,揭示髁突骨折的分布及走行特点,为颌面外科诊疗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方法选取37例下颌骨髁突骨折行螺旋CT检查的病例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 目的通过对下颌骨髁突骨折三维骨折线分布进行三维形态学分析,揭示髁突骨折的分布及走行特点,为颌面外科诊疗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方法选取37例下颌骨髁突骨折行螺旋CT检查的病例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导入Mimics和3-matic软件中对下颌骨骨折体进行分离、建模和模拟复位,并在健康标准的下颌骨模型上临摹骨折线,获得髁突骨折线分布图。结果冠状髁突骨折呈斜行走行,在上内部无明显骨折线,左右侧髁突骨折线无明显区别;水平髁突骨折线以外高内低环绕髁突颈部走行,上内部骨折线明显减少。结论通过髁突骨折分析联合运用3D Mapping技术,得出髁突骨折主要集中在髁突外侧伴随骨折碎块的断裂和脱离髁突情况出现,常需手术螺钉固定治疗,运用3D Mapping技术可进行术前虚拟指导螺钉角度、方向及长度,为提高手术准确性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髁突 螺旋CT Mapping技术 三维形态学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腓骨肌皮瓣重建后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7
作者 周卓靓 袁之然 +3 位作者 杜一飞 曹亚男 戈善为 王瑞霞 《口腔生物医学》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评价下颌骨缺损腓骨肌皮瓣重建后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5例因肿瘤行下颌骨缺损腓骨肌皮瓣重建后的患者,评价在种植义齿修复后2年种植体的存留率、种植体周探诊深度(PD)、改良龈沟出血指(mSBI)、种植体边缘骨高度(MBL... 目的:评价下颌骨缺损腓骨肌皮瓣重建后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5例因肿瘤行下颌骨缺损腓骨肌皮瓣重建后的患者,评价在种植义齿修复后2年种植体的存留率、种植体周探诊深度(PD)、改良龈沟出血指(mSBI)、种植体边缘骨高度(MBL)。结果:62枚种植体在行使功能后2年种植体存留率100%;种植修复2年后,与修复前相比,MBL、PD及mSBI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D>4 mm时,mSBI显著增加(P<0.05)。结论:下颌骨缺损腓骨肌皮瓣重建后种植义齿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PD≤4 mm的种植体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肌皮瓣 种植体
下载PDF
超声波焊接技术应用PDLLA接骨系统固定兔下颌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阿依达娜·乌拉尔别克 阿曼妮萨罕·加帕尔 凌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兔下颌骨进行固定后的应力及位移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雄性,2~4月龄,体重3.0~3.5 kg,制取兔下颌骨并造骨折模型。基于兔下颌骨标本Micro CT数据,使用软件进行处理后构建兔下颌骨骨折有限元模型。...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兔下颌骨进行固定后的应力及位移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雄性,2~4月龄,体重3.0~3.5 kg,制取兔下颌骨并造骨折模型。基于兔下颌骨标本Micro CT数据,使用软件进行处理后构建兔下颌骨骨折有限元模型。按照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超声波焊接技术组(超声组)和传统内固定技术组(拧入组),利用模拟弯曲实验以及咬合实验分析两种固定方式下可吸收板、可吸收固定钉以及下颌骨位移及应力情况。结果弯曲实验中,超声组固定性能在位移方面较拧入组好,但在咬合实验中,超声组下颌骨所产生的位移较大,且集中于前牙区,使其稳定性降低,使用超声波焊接技术将颌骨进行固定后,进行咀嚼运动时固定钉易发生松动。结论超声波焊接技术固定性能及初期稳定性与传统内固定技术相似,但还需进行力学实验进一步明确其固定性能,使其更适合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焊接技术 下颌骨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气道与下颌骨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蒋淼淼(综述) 乔星(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41-444,共4页
错牙合畸形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于患者的牙颌面发育、口腔健康与功能、颜面部美观以及身心健康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并且其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下颌骨作为颅面部唯一可以自由活动的骨骼与上气道形态关系更为密切... 错牙合畸形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于患者的牙颌面发育、口腔健康与功能、颜面部美观以及身心健康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并且其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下颌骨作为颅面部唯一可以自由活动的骨骼与上气道形态关系更为密切,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因此,本文分别从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和下颌骨自身的形态与上气道形态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上气道 矢状面型 垂直面型
下载PDF
融合残差结构和注意力机制的下颌骨CT图像分割方法
10
作者 方梓涛 刘丹 +1 位作者 吴扬东 何玲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在下颌骨CT图像分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残差结构和注意力机制的改进Unet网络。将注意力机制融入Unet的解码器,构建上采样注意力模块,在不同维度上进行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使网络更加关注下颌骨区域的信... 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在下颌骨CT图像分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残差结构和注意力机制的改进Unet网络。将注意力机制融入Unet的解码器,构建上采样注意力模块,在不同维度上进行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使网络更加关注下颌骨区域的信息,增强下颌骨分割能力;将残差结构融入Unet网络的编码器,解决深度网络训练时的网络退化和梯度消失问题;采用迁移学习训练的方法,避免因下颌骨图像数据不足导致的网络收敛慢的问题。对比实验表明,改进Unet网络平均交并比达到94.68%,各评价指标均优于FCN、DeeplabV1和SegNet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Unet 残差结构 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下载PDF
同期神经化腓骨瓣用于下颌骨重建及下唇感觉恢复的术式初探
11
作者 张冰清 史敬存 +4 位作者 吴梓谦 张于涵 王婕妤 肖孟 王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及下牙槽神经因肿瘤截除后,同期颌骨重建及感觉恢复的新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中一并切除与病灶密切的下牙槽神经,同期行神经化血管化腓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 目的:探讨下颌骨及下牙槽神经因肿瘤截除后,同期颌骨重建及感觉恢复的新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中一并切除与病灶密切的下牙槽神经,同期行神经化血管化腓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通过影像学观察其移植骨吸收情况,应用两点辨别觉和感觉测试丝评估感觉保存效果。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患者颜面自然对称,皮瓣存活良好,移植骨稳定未见明显吸收,下唇感觉功能良好,颏部稍次,无咬唇、流涎等问题;受区及供区未见并发症。结论:同期重建神经的新方法对腓骨瓣移植重建下颌骨时恢复下唇感觉及预防移植骨术后吸收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吻合 下颌骨缺损 重建
原文传递
下颌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一帆 凌彬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414-3421,共8页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分为肿瘤、创伤及颌骨的炎症三个方面。下颌骨缺损后,对于患者面貌、言语、咀嚼、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是重中之重。目前关于下颌骨缺损常用的分类方法有许多,临床医师需要...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分为肿瘤、创伤及颌骨的炎症三个方面。下颌骨缺损后,对于患者面貌、言语、咀嚼、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是重中之重。目前关于下颌骨缺损常用的分类方法有许多,临床医师需要根据缺损类型及重建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目前关于下颌骨缺损最常用的是带血管化的自体骨移植,主要有髂骨游离皮瓣、肩胛骨游离皮瓣、腓骨肌皮瓣等方法,而组织工程技术也是最近几年用于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新兴技术。本文将对下颌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血管化游离皮瓣 组织工程技术
下载PDF
右下颌骨表皮样囊肿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13
作者 林宇涵 林诗琪 +1 位作者 陈玲玲 汪涛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探讨颌骨表皮样囊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发生于右下颌骨且伴有乳牙滞留、继承恒牙埋伏阻生的表皮样囊肿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主诉拍片发现右下颌骨肿物1个月... 目的探讨颌骨表皮样囊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发生于右下颌骨且伴有乳牙滞留、继承恒牙埋伏阻生的表皮样囊肿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主诉拍片发现右下颌骨肿物1个月;查体发现83乳牙滞留,43未萌出,83、44、45牙舌侧牙槽骨膨隆,无明显压痛,无波动感,未扪及乒乓球样感;影像学检查:83、44、45、46牙根尖部1.9 cm×2.6 cm×1.6 cm低密度影,包绕43牙冠;初步诊断为:①右下颌骨肿物,考虑含牙囊肿;②43牙埋伏阻生;③83牙乳牙滞留;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右下颌骨肿物摘除术、43及83牙拔除术;术中见肿物囊壁薄,内含豆渣样物质;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右下颌骨肿物”表皮样囊肿;术后随访1周患者无不适,术区愈合良好。文献复习结果表明,表皮样囊肿是由异位外胚层组织发育而来的良性囊肿,可发生于全身,发生于口腔者较少,而位于颌骨者更是罕见;颌骨表皮样囊肿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易与含牙囊肿等牙源性囊肿及肿瘤混淆,牙髓活力测验等技术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确诊需借助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摘除是常用治疗方法,预后良好,复发率低。结论颌骨表皮样囊肿与颌骨囊肿具有相似的治疗原则,手术完整摘除囊肿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表皮样囊肿 乳牙滞留 埋伏牙 外胚层 锥形束CT 牙髓活力测验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促进兔快速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叶芝魁 张志明 +1 位作者 崔琳娜 蒋校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42-3647,共6页
背景:有研究发现局部应用阿仑膦酸钠能够促进成骨,但少见其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尝试及探讨。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快速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在经过3 d的滞留期后以1.5 mm/12 h(3 d)的牵张... 背景:有研究发现局部应用阿仑膦酸钠能够促进成骨,但少见其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尝试及探讨。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快速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在经过3 d的滞留期后以1.5 mm/12 h(3 d)的牵张速率进行快速牵张,随后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2只。在固定期第1,3和7天,A组动物牵张间隙注射200μg/kg阿仑膦酸钠,B组动物牵张间隙注射100μg/kg阿仑膦酸钠,C组动物作为对照组。在固定期第4,8周,进行CT和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测量。在第4周完成核素扫描后处死部分动物收集标本进行Western Blotting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在第8周处死剩余动物后进行三点弯曲力学试验。结果与结论:①CT结果发现B组兔牵张间隙新生骨质明显优于A、C组;②在第4周时B组的骨密度计数为(0.092±0.010)g/cm^(2),是A组的1.26倍(P<0.001)、C组的1.28倍(P<0.001);在第8周时B组的骨密度为(0.175±0.029)g/cm^(2),是A组的1.38倍(P<0.001)、C组的1.45倍(P<0.001);③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发现C组切片破骨样细胞计数是A组的2.83倍(P<0.001)、B组的2.21倍(P<0.001);④C组牵张间隙核浓集强度高于A、B组;⑤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B组成骨信号蛋白Runx2表达明显强于A、C组;⑥B组牵张间隙的最大力学负载(158.48±23.21)N是A组的1.26倍(P=0.007)、C组的1.31倍(P=0.003);⑦结果表明低浓度阿仑膦酸钠可能通过抑制破骨信号来促进兔下颌骨快速牵张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 阿仑膦酸钠 下颌骨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细胞
下载PDF
三维坚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前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5
作者 古丽米热·麦提图尔荪 木拉地力·买合木提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937-3941,共5页
下颌骨位于面部下部,具有特殊的弓形,质地坚硬,是颌面部唯一可活动的骨骼。近年来,颌面部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损伤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下颌骨在颌面部的位置较为突出,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发生骨折。传统的内固定方法是将下颌骨固... 下颌骨位于面部下部,具有特殊的弓形,质地坚硬,是颌面部唯一可活动的骨骼。近年来,颌面部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损伤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下颌骨在颌面部的位置较为突出,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发生骨折。传统的内固定方法是将下颌骨固定在外侧,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二维空间的有效固定,防止骨折产生的弯矩,但不能有效防止骨折产生的扭转。而在下颌骨颏正中和颏孔区的骨折中,骨折段存在明显的扭转。正中联合骨折的固定以两点固定为宜,并尽量增大两点固定的距离,以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不损伤重要的解剖结构。因此,下颌骨正中、副中轴骨折的固定,除在根尖水平下水平固定以克服张力外,还应固定下颌骨骨折下缘以克服扭力。因此,钛板下缘与下颌骨下缘的三维固定,骨折段移位小,移位越小,固定越稳定,越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咬合 有限元 钢板
下载PDF
1例左下颌骨恶性肿瘤并发蕈状瘤患者的护理
16
作者 谢敏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5期91-93,共3页
本文总结1例左下颌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蕈状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内容如下:疼痛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经过精心的护理和治疗,患者顺利出院。
关键词 下颌骨恶性肿瘤 蕈状瘤 优质护理
下载PDF
同期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及神经缺损
17
作者 王磊 史敬存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9期609-617,共9页
颌骨大型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重点问题,自体骨移植是主要的方法。然而,自体骨移植后的骨质易吸收,即使通过吻合血管,移植骨的自发性疏松化仍然严重影响牙种植及功能恢复。因此,血管化自体骨移植的疏松化成为颌骨重建... 颌骨大型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重点问题,自体骨移植是主要的方法。然而,自体骨移植后的骨质易吸收,即使通过吻合血管,移植骨的自发性疏松化仍然严重影响牙种植及功能恢复。因此,血管化自体骨移植的疏松化成为颌骨重建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尚无预防措施。血供充足的自体骨无法避免自身疏松化的问题提示:血供之外被长期忽略的神经等系统因素可能调控移植骨内环境。笔者基于前期神经微环境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系列研究,通过构建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动物模型及尸体解剖,提出了同期神经支配的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新术式。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移植是在髂骨瓣(骨肌皮瓣)植入受区并行血管吻合后,对同时获取的支配髂骨的髂腹股沟神经(传统方法一般忽略并牺牲)与下牙槽神经近心端及颏神经行显微缝合。笔者团队通过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同期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移植的新方法不仅抵御骨质吸收,而且能够恢复唇等周围软组织的感觉,可解决颌骨重建后感觉缺失及疏松化的关键问题,保证了牙种植义齿的成功,并提出“血供+神经”双系统骨移植的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下颌骨重建 游离髂 血管化 旋髂深动静脉 髂腹股沟神经 下颌神经 颏神经 神经支配 质疏松症 感觉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与AO治疗原则相结合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军 郭媛 +4 位作者 舒茂国 韩亮 苏欣 李杨 马艳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4-126,134,共4页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与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rbeitsge-meinschafts für osteosynthesesfragen/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治疗原则相结合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与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rbeitsge-meinschafts für osteosynthesesfragen/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治疗原则相结合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AO治疗原则的处理方式,研究组快速康复外科联合AO治疗原则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下床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开口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结合AO治疗原则,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升康复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AO治疗原则 下颌骨 治疗
下载PDF
三维打印+膜诱导技术修复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1例报道
19
作者 肖晨亮 孙丽君 +2 位作者 何晓清 徐路 赵徐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18-423,共6页
目的:报道1例2021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下颌骨右侧成釉细胞瘤,采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Masquelet's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MIMT)重建患者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方法:依据MIMT原则,给予患者Ⅰ期下颌骨部分切除+骨水泥植入,Ⅱ期依托... 目的:报道1例2021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下颌骨右侧成釉细胞瘤,采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Masquelet's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MIMT)重建患者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方法:依据MIMT原则,给予患者Ⅰ期下颌骨部分切除+骨水泥植入,Ⅱ期依托数字化技术三维打印模型预塑钛网,移植髂骨碎骨块,Ⅲ期拆除重建板及钛网。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应用MIMT修复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效果良好。结论:三维打印与MIMT应用于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能取得良好的成骨效果,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膜诱导技术 三维打印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 下颌骨重建
下载PDF
前后[牙合]平面与颞下颌骨关节病关系的影像研究
20
作者 钟嘉伟 范佩迪 +4 位作者 胡首杉 高新林 李奕君 王军 熊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目的 比较不同颞下颌关节骨质情况患者的前后[牙合]平面等指标。方法 纳入306例患者的初诊锥形束CT (CBCT)和头颅侧位片,根据关节骨质情况分为3组:双侧正常组、骨关节病(OA)组、疑似OA组。比较3组患者前牙[牙合]平面(AOP)、后牙[牙合]平... 目的 比较不同颞下颌关节骨质情况患者的前后[牙合]平面等指标。方法 纳入306例患者的初诊锥形束CT (CBCT)和头颅侧位片,根据关节骨质情况分为3组:双侧正常组、骨关节病(OA)组、疑似OA组。比较3组患者前牙[牙合]平面(AOP)、后牙[牙合]平面(POP)等指标,去除混杂因素影响后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牙合]平面与其余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SNA、SNB、FMA、SN-MP、Ar-Go、S-Go与[牙合]平面指标具有相关性;与双侧正常及疑似OA组相比,OA组患者FH-OP平均增加1.67°;FH-POP平均增加1.42°;FH-AOP平均增加2.05°。结论 OA患者的[牙合]平面较陡,下颌骨向下后旋转,下颌升支、下颌体部、后面高较小,临床上对于这类患者应注意颞下颌OA的潜在危险;SNB、FMA、SN-MP、Ar-Go、S-Go与[牙合]平面指标有较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关节病 咬合平面 头影测量 下颌骨 牙颌面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