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产毒黄曲霉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产毒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翠英 贺婧 +7 位作者 戴家齐 龙凯 王立元 周立分 杨安金 徐佳 翁美芝 谢小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5-1782,共8页
目的明确淡豆豉Sojae Semen Praeparatum炮制中不产毒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的分布特征及其拮抗能力。方法按实验室前期已建立的规范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获取淡豆豉炮制中9个不同时间点的样本,各样本用氯硝胺18%甘油培养基(DG-18)... 目的明确淡豆豉Sojae Semen Praeparatum炮制中不产毒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的分布特征及其拮抗能力。方法按实验室前期已建立的规范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获取淡豆豉炮制中9个不同时间点的样本,各样本用氯硝胺18%甘油培养基(DG-18)进行培养、分离纯化,经形态学初筛、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黄曲霉菌。通过紫外荧光法初筛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黄曲霉菌产毒能力,确定为不产毒黄曲霉菌(简称:不产毒菌)。用平板对峙法检测不产毒菌及其代谢产物对产毒黄曲霉菌标准株(产毒菌)生长的影响。结果从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共筛选出21株不产毒菌,其中“黄衣上遍”过程中的第3、6天分别筛选出3、6株,“再闷”过程中的第3、6、9天分别筛选出2、7、3株,再闷第6天筛选到的不产毒菌最多。不产毒菌对产毒菌的生长抑制率在26.75%~36.69%,抑制效果最好的是F6-L8(指第1批在“黄衣上遍”阶段的发酵第6天样品中筛选到的第8株疑似黄曲霉菌),为36.69%,发酵上清液对产毒菌的抑制率在14.29%~43.23%,抑制效果最好的是Z3-X1(指第2批在“再闷”阶段的第3天样品中筛选到的第1株疑似黄曲霉菌),达43.23%。结论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存在不产毒黄曲霉菌,且在炮制的不同时间点其数量变化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独特趋势,不产毒菌及其发酵液具有抑制产毒菌生长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不产毒黄曲霉菌在淡豆豉炮制过程中的作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生物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黄曲霉 不产毒黄曲霉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拮抗能力 黄衣上遍 再闷
原文传递
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产毒抑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魏丹丹 周露 +1 位作者 张初署 刘阳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7,共6页
本实验6株菌分离自广东、山东、辽宁和湖北四省的花生土壤中,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黄曲霉菌,HPLC测定其产毒能力,其中GZ-6为产毒菌,GZ-15、WF-5、WF-20、JZ-2和YC-8为不产毒菌。分别以花生和玉米为培养基,将不产毒黄曲... 本实验6株菌分离自广东、山东、辽宁和湖北四省的花生土壤中,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黄曲霉菌,HPLC测定其产毒能力,其中GZ-6为产毒菌,GZ-15、WF-5、WF-20、JZ-2和YC-8为不产毒菌。分别以花生和玉米为培养基,将不产毒黄曲霉菌和产毒菌(孢子浓度:104:105或105:105)进行混合培养,测定不产毒菌对产毒黄曲霉产毒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不产毒菌对产毒菌产毒的抑制率随着其孢子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强,当孢子浓度比为105:105(不产毒菌:产毒菌)时,5株不产毒菌在玉米培养基上对产毒菌产毒的抑制率为34.55%-75.94%,在花生培养基上对产毒菌产毒的抑制率为38.03%~83.03%,其中WF-5、WF-20和GZ-15这三株不产毒菌对产毒黄曲霉产毒的抑制效果均达到75.00%以上,可以作为田间防治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菌 黄曲霉 不产毒黄曲霉菌 高效液相色谱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