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用制冷系统不凝性气体自动排放装置
1
作者 黄华 许长青 《机电设备》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文章探讨了一种实用新型的气体自动排放装置,运用检测和控制技术,能够高效、准确地分离不凝性气体。基于S7-12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控制系统设计,确保装置运行稳定可靠。该装置能够在不影响制冷效果的情况下,有效排放不凝性气... 文章探讨了一种实用新型的气体自动排放装置,运用检测和控制技术,能够高效、准确地分离不凝性气体。基于S7-12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控制系统设计,确保装置运行稳定可靠。该装置能够在不影响制冷效果的情况下,有效排放不凝性气体,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凝性气体 自动排放 控制系统
下载PDF
不凝性气体对热泵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李士腾 王洪利 +1 位作者 梁精龙 张振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3,61,共6页
为研究不凝性气体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以氮气作为实验气体,测试热泵系统在不同冷却水流量和温度下以及不同压缩机排气压力下,系统中存在体积分数为0.5%—10%的氮气时,系统的压缩机耗功、制热量以及COP的变化。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仅0.5... 为研究不凝性气体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以氮气作为实验气体,测试热泵系统在不同冷却水流量和温度下以及不同压缩机排气压力下,系统中存在体积分数为0.5%—10%的氮气时,系统的压缩机耗功、制热量以及COP的变化。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仅0.5%的氮气,对系统性能就造成了严重影响;氮气体积分数为0.5%—3%时,系统性能下降速度最快;进一步增大氮气体积分数,发现压缩机耗功增幅变缓,但制热量和COP仍有较大的下降速率。在含氮气的系统中调节冷却水流量、温度以及压缩机排气压力,系统性能虽有所改善,但大多会低于纯制冷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凝性气体 氮气 压缩机耗功 制热量 COP
下载PDF
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在垂直圆管内表面冷凝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童正明 徐波 +1 位作者 李生娟 叶立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通过对蒸汽与氮气混合物在垂直圆管内表面冷凝换热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凝性气体对蒸汽冷凝换热的影响,给出了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的Nusselt准则方程.结果表明,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使得纯蒸汽的冷凝效果下降.
关键词 不凝性气体 垂直圆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对喷嘴孔内空化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麻斌 高莹 +3 位作者 刘宇 刘洪岐 陈伟 徐英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2-348,共7页
利用ANSYS_Fluent 15.0软件,在两相流计算采用均相流模型(HEM)、湍流计算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基础上,分别基于SS及Singhal空化模型对喷嘴孔内空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前者忽略了不凝性气体及... 利用ANSYS_Fluent 15.0软件,在两相流计算采用均相流模型(HEM)、湍流计算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基础上,分别基于SS及Singhal空化模型对喷嘴孔内空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前者忽略了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对孔内空化现象的影响,而后者考虑了这2个因素。其后在两相流计算仍然采用均相流模型的基础上,将Singhal空化模型与不同的湍流模型组合应用,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对喷嘴孔内空化现象数值模拟存在显著影响,不考虑这2个因素时计算所得喷孔内气相区域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然而计算所得气相体积分数仅为试验结果的42%,考虑这2个因素时计算所得气相区域分布规律同样与试验结果一致,且计算所得气相体积分数约为试验结果的96%,即考虑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的影响会使喷嘴孔内空化现象数值模拟更加准确;考虑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时计算所得气相区域在其末端出现小幅扩散现象,这种扩散现象源于不凝性气体在气相区域末端的膨胀作用;湍流粘度的计算结果通过影响场内流速、静压的方式最终对计算所得喷孔内气相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空化 数值模拟 不凝性气体 湍流扰动
下载PDF
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不同润湿性传热管冷凝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浩威 牛东 +1 位作者 唐上朝 唐桂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36,共7页
为了提高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水蒸气的冷凝传热性能,实现对电力、化工、制冷等工业领域中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基于水平管外冷凝传热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氮气-水蒸气混合气体在不同润湿性光滑管和翅片管表面的润湿特性和冷凝传热特性。... 为了提高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水蒸气的冷凝传热性能,实现对电力、化工、制冷等工业领域中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基于水平管外冷凝传热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氮气-水蒸气混合气体在不同润湿性光滑管和翅片管表面的润湿特性和冷凝传热特性。通过化学刻蚀与自组装方法对紫铜光滑管与翅片管表面进行疏水与超疏水改性处理,并且根据仿生原理,制备了亲水+疏水组合翅片管表面与亲水+超疏水组合翅片管表面。研究发现,当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亲水+超疏水组合翅片管的冷凝传热特性最优,水蒸气体积分数对不同润湿性传热管的冷凝传热特性影响显著,并且随着水蒸气体积分数增大,超疏水翅片管和亲水+超疏水组合翅片表面的冷凝形式由珠状冷凝逐渐向膜状冷凝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 传热 超疏水 不凝性气体
下载PDF
不凝性气体对竖直平板对流冷凝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泉 杨渐志 +2 位作者 顾海林 钱万益 刘明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7-403,共7页
数值研究了不凝空气质量分数、液膜、空气-蒸气流速等对竖直平板冷凝过程的影响.气液两相流采用流体体积(VOF)法模拟,水蒸气在不凝空气中的输运过程采用组分输运方法模拟.基于气体分子动力学基本理论推导出相变模型,对纯蒸气冷凝过程数... 数值研究了不凝空气质量分数、液膜、空气-蒸气流速等对竖直平板冷凝过程的影响.气液两相流采用流体体积(VOF)法模拟,水蒸气在不凝空气中的输运过程采用组分输运方法模拟.基于气体分子动力学基本理论推导出相变模型,对纯蒸气冷凝过程数值计算并与理论解比较,确定模型系数.数值结果表明,少量不凝空气对蒸气对流冷凝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随着不凝空气质量分数的增加,冷凝换热明显下降;含少量不凝空气的蒸气对流冷凝在忽略液膜影响时壁面换热系数约升高8%;水蒸气-空气混合气体流速升高对对流冷凝换热系数的提升低于纯对流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凝性气体 对流冷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不同润湿性管束对流冷凝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唐上朝 胡浩威 +1 位作者 牛东 唐桂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31,共8页
为了实现工业中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场合下蒸气的高效冷凝传热,建立了混合蒸气水平管束外对流冷凝传热实验系统,通过化学刻蚀与自组装方法对光管管束、2D肋管管束和3D肋管管束进行疏水与超疏水表面改性处理。当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对... 为了实现工业中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场合下蒸气的高效冷凝传热,建立了混合蒸气水平管束外对流冷凝传热实验系统,通过化学刻蚀与自组装方法对光管管束、2D肋管管束和3D肋管管束进行疏水与超疏水表面改性处理。当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对不同润湿性管束表面的冷凝形式及管束间冷凝液流型进行可视化观测。实验研究了冷却水流速、混合蒸气流速、水蒸气体积分数等因素对不同润湿性的冷凝式换热器对流冷凝传热系数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水蒸气体积分数条件下管束效应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冷凝液在管束间形成滴状流,水蒸气体积分数对不同润湿性的冷凝式换热器的对流冷凝传热特性影响显著,随着管排数增加,对流冷凝传热系数增大,管束效应对超疏水光管管束的强化作用最大,当水蒸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1%时,9排超疏水光管管束的对流冷凝传热系数是单排的1.53倍,而当水蒸气体积分数约为23%时,9排超疏水光管管束的对流冷凝传热系数是单排的1.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冷传热 不凝性气体 润湿性 管束效应
下载PDF
水平三维肋管外含不凝性气体的水蒸汽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恂 李刚 +1 位作者 廖强 冯云鹏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4-698,共5页
对水平光管和三维肋管管外具有不同空气含量的水蒸汽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凝性气体含量和壁面过冷度对光管和三维肋管凝结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水平三维肋管的凝结换热系数是光管的1... 对水平光管和三维肋管管外具有不同空气含量的水蒸汽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凝性气体含量和壁面过冷度对光管和三维肋管凝结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水平三维肋管的凝结换热系数是光管的1.7~2.9倍;不凝性气体含量越高,凝结换热系数越低;壁面过冷度越大,凝结换热系数越大。最后,获得了水平三维肋管管外凝结换热实验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水平三维肋管 结换热 不凝性气体
下载PDF
不凝性气体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影响及其预防管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好义 周孑民 +1 位作者 蒋绍坚 傅学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分析了机组不凝性气体的来源,并阐述其对机组的不利影响。介绍了机组气密性管理和真空度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不凝性气体 气密性 真空度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不凝性气体 预防管理 不利影响 真空度 气密性
下载PDF
不凝性气体含量对气环法压缩机测试系统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智慧 杜垲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9,共5页
简单介绍了基于气环法测量的制冷压缩机综合性能试验台,着重讨论了当该压缩机测试系统循环中存在不凝性气体时,对整个测试系统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凝性气体对测试系统主测和压缩机吸气的影响较大,系统的测试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所测... 简单介绍了基于气环法测量的制冷压缩机综合性能试验台,着重讨论了当该压缩机测试系统循环中存在不凝性气体时,对整个测试系统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凝性气体对测试系统主测和压缩机吸气的影响较大,系统的测试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所测压缩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压缩机 性能测试 气环法 不凝性气体
下载PDF
制冷系统中不凝性气体及其排除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龙 王修敏 于富强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本文研究了制冷系统中不凝性气体的来源、在制冷系统中的分布、危害及排除方法。着重研究了手动式和自动式两种排除方法,并详细地介绍了氟利昂制冷系统和氨制冷系统对两种排除方法的选用。
关键词 制冷 不凝性气体 来源 分布 危害 排除
原文传递
不凝性气体对制冷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子信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5-69,共5页
对运行的直燃型溴化锂制冷机充注不凝性气体,实验研究了充注不同类型及不同数量的气体后,制冷量的变化,当吸收器中不凝气体的质量分数达到9%~10%时,制冷量几乎下降50%,文中还从吸收理论讨论了本文实验结果.
关键词 不凝性气体 溴化锂吸收式 制冷机 制冷量
下载PDF
制冷剂气相中不凝性气体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鬲春利 史婉君 +2 位作者 盛楠 杨箭 方小青 《浙江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气相中不凝性气体是制冷剂产品需要严格控制的一项质量指标。目前行业内测定制冷剂气相中不凝性气体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美国空调供热和制冷工业协会标准AHRI700-2017《制冷剂规格》和我国国家标准GB/T 31400-2015《氟代烷烃不凝性气体(NCG... 气相中不凝性气体是制冷剂产品需要严格控制的一项质量指标。目前行业内测定制冷剂气相中不凝性气体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美国空调供热和制冷工业协会标准AHRI700-2017《制冷剂规格》和我国国家标准GB/T 31400-2015《氟代烷烃不凝性气体(NCG)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中规定的六通阀进样,外标法定量的气相色谱法。考虑到日常生产过程中玻璃注射器进样的方便快捷性,2017年5月1日最新实施的GB/T 33063-2016《制冷剂用氟代烯烃不凝性气体(NCG)测定通用方法》国家标准中除外标法外新引入了采用玻璃注射器进样,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的气相色谱法。本文详细描述了标准中规定的两种方法,并对玻璃注射器进样,外标法定量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便于制冷剂领域分析操作人员对制冷剂气相中不凝性气体测定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不凝性气体 外标法 校正面积归一化法 六通阀 玻璃注射器
下载PDF
工业氨制冷装置中的不凝性气体排放与节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建一 《冷藏技术》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结合对厦门和美国部门冷库的调查,本文分析了工业氨制冷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及其对能耗的影响,对放空气器的选择以及不凝性气体排除操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工业氨制冷装置 不凝性气体 排放 节能 能耗
原文传递
不凝性气体对母液蒸发的影响与排除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立强 《有色冶金节能》 2008年第3期34-35,共2页
本文叙述了母液蒸发过程中不凝性气体的来源及其对蒸汽温度、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的影响,阐明了排除不凝性气体的重要性,介绍了不凝性气体的常用排除方法。
关键词 不凝性气体 蒸发效率 CO2气体
下载PDF
氨制冷系统中不凝性气体的危害及其排除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国安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6年第3期49-50,共2页
氨制冷系统存在不凝性气体会影响冷凝器的热交换,使冷凝温度和压力升高,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爆炸。因此,研究不凝性气体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及时有效的排除,对氨制冷系统高效节能的运行及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具有重要的... 氨制冷系统存在不凝性气体会影响冷凝器的热交换,使冷凝温度和压力升高,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爆炸。因此,研究不凝性气体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及时有效的排除,对氨制冷系统高效节能的运行及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凝性气体 温度 压力 空气分离器 制冷系统
下载PDF
气相中存在不凝性气体时两相流紧急泄放
17
作者 李志义 李岳 毕明树 《化工装备技术》 CAS 1999年第5期46-49,共4页
对气相中存在不凝性气体时的两相流紧急泄放进行了理论分析, 给出了定解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适当简化, 得出了近似的解析解。
关键词 紧急泄放 两相流 不凝性气体 化学工业 计算
下载PDF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中不凝性气体对制冷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沈子信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7-50,共4页
讨论了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充注不凝性气体对制冷量的影响,并介绍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溴化锂 吸收式 冷热水机组 不凝性气体 制冷量
下载PDF
雾的形成对蒸气和不凝性气体混合物的强迫对流膜状凝结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朝阳 屠传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5-84,共10页
本文研究了雾的形成对饱和蒸气和不凝性气体混合物的强迫对流膜状凝结时传热、传质的影响,提出了以两相边界层内液滴质量成分Y_(?)为表征雾的影响参数。通过通用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液滴存在时气相传热传质的机理,获得了气相传热传质系数... 本文研究了雾的形成对饱和蒸气和不凝性气体混合物的强迫对流膜状凝结时传热、传质的影响,提出了以两相边界层内液滴质量成分Y_(?)为表征雾的影响参数。通过通用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液滴存在时气相传热传质的机理,获得了气相传热传质系数和液滴平均质量成分与冷凝条件之间的解析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雾的形成对蒸气传质系数影响较小,而对混合物显热对流换热系数影响较大。本文理论值与文献中数值解也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状 强迫对流 不凝性气体 传热传质 对流换热系数 液滴 质量成分 传质系数 换热面 膜状冷
下载PDF
不凝性气体对高温锂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明昊 王成龙 +4 位作者 田智星 郭凯伦 田文喜 苏光辉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4-1103,共10页
热管作为一种具有高热导率的传热装置,工作核心在于其内部工作流体的蒸发和冷凝。若热管工作过程中气腔内存在不凝性气体,主流区中蒸气和不凝性气体在对流运动的作用下将一起移动到气-液分界面,不凝性气体的存在阻碍了工作流体在气-液... 热管作为一种具有高热导率的传热装置,工作核心在于其内部工作流体的蒸发和冷凝。若热管工作过程中气腔内存在不凝性气体,主流区中蒸气和不凝性气体在对流运动的作用下将一起移动到气-液分界面,不凝性气体的存在阻碍了工作流体在气-液交界面处的正常冷凝。本文基于热阻网络法添加了不凝性气体区域传热模型,研究了不凝性气体对高温锂热管稳态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管达到稳态时不凝性气体的存在缩短了热管的有效传热长度,破坏了热管的等温性和良好的传热效率。此外随着不凝性气体体积份额的增大,不凝性气体区域温度降低幅度越大;随着热管蒸发段输入功率的增大,热管正常工作区域整体温度越高,相同质量的不凝性气体占据的体积份额越小,热管壁面温度出现明显温度梯度降低的位置随着功率升高而向下游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凝性气体 高温锂热管 稳态传热特性 数值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