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心血管MRI研究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肌钙蛋白浓度升高直接代表心肌不可逆损伤的程度 被引量:5
1
作者 Selvanayagam J.B. Porto I. +2 位作者 Channon K. A.P. Banning 刘文秀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8期36-37,共2页
Background- Although troponin eleva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is common, uncertainties remain about the mechanisms of its relea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volume of myocardial tissue loss. D... Background- Although troponin eleva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is common, uncertainties remain about the mechanisms of its relea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volume of myocardial tissue loss. Delayed- enhancement MRI of the heart has been shown to reliably quantify areas of irreversible myocardial injury. To investigate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rreversible injury and cardiac troponin release, we studied the incidence and extent of new irreversible inju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CI and correlated it to postprocedural changes in cardiac troponin I. Methods and Results- Fifty patients undergoing PCI were studied with preprocedural and postprocedural(24 hours) delayed- enhancement MRI for assessment of new irreversible myocardial injury. Cardiac troponin I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before PCI and 24 hours after PCI. Of these 50 patients, 24 underwent a further third MRI scan at a median of 8 months after the procedure. Mean patient age was 64± 12 years. After the procedure, 14 patients(28% ) had evidence of new myocardial hyperenhancement, with a mean mass of 6.0± 5.8 g, or 5.0± 4.8% of total left ventricularmass. All of these patients had raised troponin I levels(range 1.0 to 9.4 μ g/L). Thirty- four patients(68% ) had no elevated troponin I and no evidence of new myocardial necrosis on MRI. There wa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ise in troponin I measurements at 24 hours and mean mass of new myocardial hyperenhancement, both early(r=0.84; P< 0.001)and late(r=0.71; P< 0.001) after PCI, although there was a trend for a reduction in the size of PCI- 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 in the late follow- up scan(P=0.07). Conclusions- In the setting of PCI, patients demonstrating postprocedural elevation in troponin I have evidence of new irreversible myocardial injury on delayed- enhancement MRI. The magnitude of this injury correlates directly with the extent of troponin ele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研究 肌钙蛋白 不可逆损伤 损伤 肌组织 肌坏死 释放量 左心室 损伤面积 中位值
下载PDF
不可逆不全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后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宁宁 侯晓玲 陈琼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2年第18期2796-2796,共1页
关键词 不可逆不全臂丛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康复护理
下载PDF
源自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不可逆损伤肝的肝脏类器官的功能鉴定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McCarron S Bathon B +1 位作者 Conlon DM 李璐雅(编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0期3328-3328,共1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将成为美国肝移植的主要原因,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率的增加有关。目前还没有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的药物可用于减缓NASH的病理进展,且由于动物模型不能完全重现人类NASH的病理情况,一种可以弥合当前人类对N...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将成为美国肝移植的主要原因,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率的增加有关。目前还没有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的药物可用于减缓NASH的病理进展,且由于动物模型不能完全重现人类NASH的病理情况,一种可以弥合当前人类对NASH病理学认知缺口的新型实验方法有待开发。本研究从NASH终末期患者不可逆损伤的肝脏中分离出干细胞,使其增殖、进行肝脏分化并表现出广泛的导管类器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损伤 类器官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病理情况 终末期患者 动物模型 肝移植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褪黑激素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涛 方健 +3 位作者 吴成如 王海峰 李葛威 洪鹤 《安徽医学》 2016年第7期920-922,共3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一种不可逆损伤,继发性损伤是启动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和分子级联事件,产出高活性物质,导致蛋白质结构、DNA和细胞膜损伤,加重原发性损伤。褪黑...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一种不可逆损伤,继发性损伤是启动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和分子级联事件,产出高活性物质,导致蛋白质结构、DNA和细胞膜损伤,加重原发性损伤。褪黑激素(melatonin,MT)已被证明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激素,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凋亡、神经保护和抗炎特性,本文主要探讨褪黑激素对SCI的保护机制,综述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脊髓损伤 原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 保护作用机制 细胞凋亡 钙离子浓度 不可逆损伤 病理生理 细胞膜损伤
下载PDF
治疗肝癌可选择射频消融
5
作者 马小霞 李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10期59-59,共1页
射频消融属于热消融,热消融是以往一种肿瘤治疗方法,治疗原理是针对患者体内的肿瘤组织病灶,通过化学加热的方式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热消融技术下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可逆损伤和凝固性坏死,能够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热消融中射频消融和微... 射频消融属于热消融,热消融是以往一种肿瘤治疗方法,治疗原理是针对患者体内的肿瘤组织病灶,通过化学加热的方式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热消融技术下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可逆损伤和凝固性坏死,能够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热消融中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主要方式,基本原理相同又有着各自优缺点。其中,射频消融主要是指通过CT、超声等方式对肿瘤组织进行定位,之后引导电极针在肿瘤组织中插入,电极针能够将足够的射频能量直接输送到病变组织中,病灶受高温影响逐步产生干燥、凝固、灭活等反应,有效杀死肿瘤。不同于靠电极产生微波利用电压改变产生热量的微波消融,射频消融主要是利用高压电流在病灶组织内产生热量,其无论是消融范围形态还是治疗调控安全性,都有明显的应用优势。以往临床应用中,电极针产生的射频消融效果可以破坏5cm直径的凝固坏死灶,在肿瘤治疗中效果显著。下面对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性坏死 凝固坏死 不可逆损伤 热消融 射频消融 肿瘤治疗 高压电流 微波消融
下载PDF
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策略
6
作者 孔令伶俐 许良智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因感染、有创性宫腔诊疗操作等因素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的不同程度的宫腔和子宫颈管粘连。IUA的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继发性闭经等,严重者生育力下降,导致不孕、自然...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因感染、有创性宫腔诊疗操作等因素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的不同程度的宫腔和子宫颈管粘连。IUA的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继发性闭经等,严重者生育力下降,导致不孕、自然流产、胎盘异常等,极大地危害了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IUA患者如有生育需求,一般建议首先选择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以尽可能恢复子宫正常形态、容积及功能,这也是目前治疗IUA最常用的方法。然而,TCRA后再粘连率高达30%~62.5%,且术后妊娠率较低,妊娠成功率仅22.5%~33.3%[1]。因此,为预防IUA复发并改善生殖预后,TCRA后及时采取适宜的子宫内膜修复措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继发性闭经 不可逆损伤 育龄期女性 胎盘异常 诊疗操作 妊娠成功率 生殖预后
下载PDF
视觉训练与康复专业人才需求及现状调研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渠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3年第5期127-129,共3页
视觉训练与康复专业隶属于医药卫生大类中的视觉训练与康复类,是2021年高职专业目录调整后新增的专业。视觉训练与康复专业旨在通过有效的视觉干预和训练,促进儿童的视觉发育,避免视力不可逆损伤;对视力有严重受损的人群,则借助仪器尽... 视觉训练与康复专业隶属于医药卫生大类中的视觉训练与康复类,是2021年高职专业目录调整后新增的专业。视觉训练与康复专业旨在通过有效的视觉干预和训练,促进儿童的视觉发育,避免视力不可逆损伤;对视力有严重受损的人群,则借助仪器尽可能地挖掘患者的残余视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一专业在我国开设较晚,各高校办学情况及发展水平很不均衡。为更好地了解行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以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使视觉训练与康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笔者团队开展了涉及7个省、14个地级市的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训练 职业院校 康复专业 不可逆损伤 视觉发育 用人单位需求 残余视力 人才培养现状
下载PDF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介入治疗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史壮宏 信宏 +1 位作者 李浩 张洪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8-358,共1页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位。该病症的发病机制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闭塞现象引起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病死率甚至会高达90%,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1]。治疗的...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位。该病症的发病机制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闭塞现象引起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病死率甚至会高达90%,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1]。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将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的血液供应,尽可能减少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动脉接触性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快速恢复脑血液供应最直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介入技术 脑血液供应 缺血脑组织 脑血管病 血管再通 溶栓药物 动脉内溶栓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不可逆损伤
下载PDF
川崎病患者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血清IgA IgG及IgM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蕊华 王俊英 +4 位作者 崔涛 孙晔 刘丽华 景迎春 赵孟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506-1509,共4页
川崎病是临床儿科急症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在<5岁的儿童中比较多见,患儿症状主要为全身发生血管炎症,病情严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主要有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预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发展成... 川崎病是临床儿科急症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在<5岁的儿童中比较多见,患儿症状主要为全身发生血管炎症,病情严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主要有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预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发展成猝死、血栓。川崎病发生的各个阶段都会对心血管功能造成影响,有的甚至是不可逆损伤,近几年,该疾病发生人数不断增多,在临床,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高度关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川崎病 不可逆损伤 儿科急症 冠状动脉瘤 患儿症状 血管炎症 心血管功能
下载PDF
升主动脉夹层瘤破裂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君美 于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3年第12期1438-1439,共2页
关键词 升主动脉夹层瘤 围手术期 人造血管 深低温停循环 中心静脉插管 体外循环机 不可逆损伤 肺部并发症 术前常规准备 咳嗽排痰
下载PDF
七氟醚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发自噬的研究
11
作者 郭志佳 王成钢 +2 位作者 王鑫 田首元 张文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4期2457-2458,共2页
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极具挑战临床难题。IR损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引发过度自噬,导致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1])。七氟醚是一种广为使用的卤化麻醉药,通过类似缺血预处理的机制起到防治心肌IR损伤的作用^([2])。但七氟醚是... 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极具挑战临床难题。IR损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引发过度自噬,导致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1])。七氟醚是一种广为使用的卤化麻醉药,通过类似缺血预处理的机制起到防治心肌IR损伤的作用^([2])。但七氟醚是否通过减少自噬减轻心肌IR损伤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研究旨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角度探讨七氟醚对小鼠心肌IR损伤中自噬水平的潜在的影响作用。为临床使用七氟醚防治心肌IR提供更多的基础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不可逆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临床难题 七氟醚 PI3K 缺血预处理 自噬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4例溶栓治疗体会
12
作者 史彦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8期3047-3048,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日渐增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供血持续减少或终止,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日渐增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供血持续减少或终止,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某些机械原因(如高血压或冠状动脉痉挛等)诱发了易损性斑块破裂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的结果。在冠状动脉闭塞后20~30 min,受其供血的心肌即有少数坏死,开始了AMI的病理过程。心肌血供完全停止后,所供区域心室壁心肌透壁性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典型的ST段抬高型梗死(STEMI)。冠状动脉堵塞时间越长,对心肌造成的不可逆损伤范围越大,预后也越差,因此需要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再灌注治疗是STE-MI患者的首选急救措施,且越早越好。在基层医院,对明确的STEMI,尽早溶栓治疗,能使急性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能改善血液动力学,保护心功能和降低泵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此次研究对本院1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闭塞 病理生理机制 住院病死率 冠状动脉再通 不可逆损伤 心肌灌注 心室壁
下载PDF
尼群地平对离体灌注大鼠心脏缺氧后功能失常的影响
13
作者 蓝庭剑 郑建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4年第4期15-15,共1页
心肌经历短时缺血、缺氧后,心肌细胞虽未发生不可逆损伤,但心肌代谢和收缩能力却持续处于低下状态达数周之久,这一现象称为缺血(缺氧)后心肌功能失常(postischemic myocardial dysfunction),其机理目前尚未阐明。 本研究采用Langendorf... 心肌经历短时缺血、缺氧后,心肌细胞虽未发生不可逆损伤,但心肌代谢和收缩能力却持续处于低下状态达数周之久,这一现象称为缺血(缺氧)后心肌功能失常(postischemic myocardial dysfunction),其机理目前尚未阐明。 本研究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大鼠心脏,用缺氧30min后复氧20min的方法造成心脏功能失常模型,观察两个不同浓度(50nM),500nM)尼群地平对心脏作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功能失常 大鼠心脏 离体灌注 短时缺血 LANGENDORFF 收缩能力 复氧 灌流液 不可逆损伤
下载PDF
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文翠 贾亚丁 +1 位作者 梁忠英 宋晓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8期1143-1145,共3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较为常见的眼底病变,可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严重时可引起患者视觉功能的不可逆损伤。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主要是由于后极部色素上皮屏障功能损伤,引起视网膜浆液性脱离、色素...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较为常见的眼底病变,可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严重时可引起患者视觉功能的不可逆损伤。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主要是由于后极部色素上皮屏障功能损伤,引起视网膜浆液性脱离、色素上皮渗漏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部分患者可自愈,其病程多在3个月至半年甚至更长。病程长的患者视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正常[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凝 色素上皮 卵磷脂络合碘片 浆液性脱离 视功能 视物变形 组织作用 经眼 眼底病变 不可逆损伤
下载PDF
日间病房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娜 张永红 +6 位作者 肖鹏霞 孟庆萍 马园园 王宏谨 张敏 张潇潇 张香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237-1239,共3页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需要评估与管理的临床症状[1].生理性黄疸是正常发育过程的现象,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有些严重的黄疸可以引起胆红素脑病,从而带来神经系统及听视力不可逆损伤[2],极大地影响了新生儿后续的生活质量,不仅...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需要评估与管理的临床症状[1].生理性黄疸是正常发育过程的现象,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有些严重的黄疸可以引起胆红素脑病,从而带来神经系统及听视力不可逆损伤[2],极大地影响了新生儿后续的生活质量,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还降低了家庭的幸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期 不可逆损伤 生理性黄疸 蓝光治疗 家庭的幸福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激素治小儿哮喘 谨防七大误区
16
作者 陆基宗 《健康博览》 2016年第5期38-39,共2页
引发小儿哮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身体原因(内因)和环境变化(外因),一旦患上小儿哮喘,反复发作,很难根治。在患病的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针对性治疗。药理学认为,糖皮质激素有优异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是唯一能消除和完全吸收哮喘炎症... 引发小儿哮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身体原因(内因)和环境变化(外因),一旦患上小儿哮喘,反复发作,很难根治。在患病的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针对性治疗。药理学认为,糖皮质激素有优异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是唯一能消除和完全吸收哮喘炎症的药物。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抑制过敏反应,缓解气喘症状,并能预防气道和肺部的不可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哮喘炎症 气喘症状 糖皮质激素 身体原因 抗过敏作用 气雾剂 不可逆损伤 吸入激素疗法 环境变化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及其抗原变异
17
作者 邓小芸 《北方牧业》 2022年第19期22-22,共1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鸡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病。超强毒株感染病程急促,感染后3~5天就造成鸡的高死亡率;耐过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不可逆损伤,免疫力严重受损,不仅易继发和并发其他疫病,而且对各种疫苗的...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鸡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病。超强毒株感染病程急促,感染后3~5天就造成鸡的高死亡率;耐过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不可逆损伤,免疫力严重受损,不仅易继发和并发其他疫病,而且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减弱。该病于1957年首次暴发于美国,随后在全球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免疫抑制病 抗原变异 超强毒株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免疫应答能力 中枢免疫器官 不可逆损伤
下载PDF
浅谈Alzheimer's病与脑低灌注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烨 张志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6,共3页
Alzheimer's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突触功能障碍和神经元凋亡。近些年研究发现,低灌注在AD早期即已出现,并且贯穿整个AD病程。低灌注可能影响脑结构、功能及认知功... Alzheimer's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突触功能障碍和神经元凋亡。近些年研究发现,低灌注在AD早期即已出现,并且贯穿整个AD病程。低灌注可能影响脑结构、功能及认知功能,最终导致以记忆力为主的不可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低灌注 神经纤维缠结 Alzheimer's 神经退行性疾病 血管危险因素 β-淀粉样蛋白 认知功能 脑结构 不可逆损伤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麻城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可疑阳性召回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项东顺 白晓芬 +2 位作者 张利红 占琴 汪霞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17-418,421,共3页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国家优生项目)是对备孕夫妇进行一系列优生保健服务,以避免和降低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为优生奠定基础[1]。新生儿疾病筛查(NBC)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一些危害严重但出生时症状并不明显的疾...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国家优生项目)是对备孕夫妇进行一系列优生保健服务,以避免和降低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为优生奠定基础[1]。新生儿疾病筛查(NBC)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一些危害严重但出生时症状并不明显的疾病如听力损失、某些先天性、内分泌性、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2],应用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查方法进行群体筛查,以避免或减少疾病对新生儿身体和智能产生的不可逆损伤[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可疑阳性 新生儿期 不良妊娠结局 听力损失 群体筛查 不可逆损伤 保健服务 新生儿筛查 遗传性疾病
下载PDF
MRA、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致性比较 被引量:15
20
作者 程春红 李鸿波 黄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5期809-811,共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脑组织在低灌注状态下缺血、缺氧而引发相关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1,2]。缺血、缺氧发生时往往会导致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及早评估其血流灌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极为关键...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脑组织在低灌注状态下缺血、缺氧而引发相关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1,2]。缺血、缺氧发生时往往会导致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及早评估其血流灌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极为关键[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损伤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梗死 脑灌注成像 技术诊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流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