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沉积物特征及其环境指示
1
作者 董苗 严平 +5 位作者 王晓旭 吴伟 王勇 孟小楠 王一娇 纪欣然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5-1846,共22页
爬坡沙丘是高原山区广布的一种重要的障碍沙丘类型,其形成主要受地形、沙源和风动力的影响。已有的研究侧重于模拟试验、分布规律、野外观测和沙丘形态等方面,从区域尺度解析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沉积物特征及环境意义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爬坡沙丘是高原山区广布的一种重要的障碍沙丘类型,其形成主要受地形、沙源和风动力的影响。已有的研究侧重于模拟试验、分布规律、野外观测和沙丘形态等方面,从区域尺度解析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沉积物特征及环境意义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从风沙地貌学、粒度沉积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综合分析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的风能环境、近地表流场、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等。结果表明:①由于物源差异,不同气候区爬坡沙丘沉积物粒度组成不同,主要为细沙和中沙,半湿润区分选好而干旱区分选差;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的粒度差异较小,且与近地表气流有较好的响应,就地起沙是其形成的基本形式,其中细沙爬坡能力最强。②母岩特征和气候环境影响沉积物的化学元素含量,但粒径大小也是造成其空间差异的关键,微量元素主要集中于河漫滩且不同地貌部位差异较小。③沉积物中常量元素除SiO2富集外,其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淋失或富集,微量元素大多亏损,淋失与富集程度与粒径密切相关。④青藏高原爬坡沙丘沉积物处于大陆风化初期,半湿润区风化程度较强,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的风化差异较大,与母岩性质、气候环境及沉积分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坡沙丘 粒度沉积学 地球化学 不同气候带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不同气候带花岗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石英颗粒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鑫鑫 赵玉国 +1 位作者 吴运金 张甘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7-1284,共8页
石英颗粒形态特征已被广泛用于土壤风化和侵蚀与古气候重建的研究。我国花岗岩空间分布极为广泛,气候、植被与土地利用多种多样,其发育土壤中的石英颗粒形态必然也存在差异。本研究选取了我国5类气候带下的花岗岩母质发育的典型土壤的... 石英颗粒形态特征已被广泛用于土壤风化和侵蚀与古气候重建的研究。我国花岗岩空间分布极为广泛,气候、植被与土地利用多种多样,其发育土壤中的石英颗粒形态必然也存在差异。本研究选取了我国5类气候带下的花岗岩母质发育的典型土壤的表层样品,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石英颗粒形态特征,旨在进一步揭示气候对石英颗粒风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英颗粒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表现为随着纬度的降低,石英颗粒的圆化程度及溶蚀程度均有所增强,机械特征发育减弱。2)基于石英颗粒形态特征建立的半定量特征统计指标更好地表现出了显著的地带性差异,其与地理纬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也进一步证明了气候因子对石英颗粒形态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 石英颗粒特征指标 不同气候带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云南热带亚热带发育于弱磁性砂岩的土壤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3
作者 陈宇东 李海侠 +3 位作者 张小凌 胡金 李刚强 胡静远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29-2240,共12页
选取云南不同气候区发育于弱磁性砂岩的土壤剖面,分析磁性差异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讨赤铁矿和针铁矿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峨山(EF)、普洱(PF)和景洪(F)土壤中亚铁磁性矿物主要为磁赤铁矿和磁铁矿,不... 选取云南不同气候区发育于弱磁性砂岩的土壤剖面,分析磁性差异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讨赤铁矿和针铁矿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峨山(EF)、普洱(PF)和景洪(F)土壤中亚铁磁性矿物主要为磁赤铁矿和磁铁矿,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为针铁矿和赤铁矿。EF土壤中亚铁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PF和F土壤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含量相对较高;3个研究区均含大量的细粒(超顺磁、单畴等)磁性矿物。2)土壤磁化率与温度和降水无显著相关性,难以作为该区域的气候代用指标。3)赤铁矿和针铁矿比值Hm/Gt和Hm/(Hm+Gt)与温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指示温度方面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地区 不同气候带 砂岩风化壳剖面 磁学参数 环境意义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