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土壤氮组分垂直特征及季节动态
1
作者 谭豪 脱云飞 +4 位作者 冯永钰 贺莉莎 畅翔 陆其伟 何霞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5,共12页
[目的]为揭示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氮组分(全氮、水解氮、铵态氮、硝态氮)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差异及其与理化因子响应关系。[方法]于2022年3,6,9,12月测定并分析四川栗子坪海拔1800,2100,2400,2700 m土壤氮组分及理化因子... [目的]为揭示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氮组分(全氮、水解氮、铵态氮、硝态氮)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差异及其与理化因子响应关系。[方法]于2022年3,6,9,12月测定并分析四川栗子坪海拔1800,2100,2400,2700 m土壤氮组分及理化因子的垂直变化特征,并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及冗余分析法,分析环境因子与氮组分的关系及季节动态。[结果](1)海拔、季节及交互作用对土壤氮组分有显著影响,3,6,9,12月铵态氮含量表现为海拔2100 m>2400 m>1800 m>2700 m,硝态氮含量表现为海拔2400 m>2100 m>2700 m>1800 m,沿月份梯度增加,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水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呈先减后增趋势,12月全氮和硝态氮含量有最大值分别为1.25 g/kg和8.26 mg/kg,3月水解氮和铵态氮含量有最大值185.14,5.80 mg/kg。全氮、水解氮、铵态氮、硝态氮沿土层变化规律有一致性,呈“V”形;(2)不同季节和海拔理化因子垂直变化特征与氮组分差异较大,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沿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后减;(3)影响土壤氮组分的关键因子存在季节差异,3,12月为有机质、非毛管孔隙度、速效钾、全磷、有效磷和毛管孔隙度,6,9月为有机质、全钾、毛管孔隙度、全磷和速效钾。[结论]研究结果为自然保护土壤养分对海拔和季节响应机制及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提供具体生产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海拔 土壤氮组分 季节动态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法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不同海拔区间白茶化学元素特征分析及产地判别
2
作者 罗钦 陈谢勇 +4 位作者 徐梦婷 邵淑贤 吴秀秀 叶乃兴 郑德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93,共13页
为探究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在小尺度区域内白茶产地鉴别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政和县内不同海拔区间生产的白茶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工具,筛选出指标元素,构建不同海拔白茶... 为探究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在小尺度区域内白茶产地鉴别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政和县内不同海拔区间生产的白茶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工具,筛选出指标元素,构建不同海拔白茶判别模型。结果表明,政和县相对较低海拔区间福安大白茶(LWT)中K、Ca、Mg、Mn的含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相对较高海拔区间福安大白茶(HWT),LWT中的Na、As、Cd、Sn、Se含量极显著低于HWT(P<0.01);LWT中的Ce、Y、La、Lu、Pr、Sm、Tb、Tm、Nd含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低于HWT。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出Ca、K、Cd、Pb和Sn 5种特征矿质元素,其整体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1.7%和88.3%;筛选出Eu和Tb 2种特征稀土元素,其整体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均为91.7%;7种特征化学元素整体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8.3%和96.7%。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预测指数顺序为16种矿质元素(0.619)<5种特征矿质元素(0.678)<15种稀土元素(0.682)<2种特征稀土元素(0.734)<7种特征化学元素(0.807),以7种特征化学元素为指标时最佳。联合特征矿质元素和特征稀土元素,可以对小尺度区域内不同海拔区间生产的白茶进行有效的产地判别,可作为产地溯源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为福建省名特茶叶中化学元素数据库建立及产地判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海拔区间 福安大白茶 稀土元素 矿质元素
下载PDF
不同海拔藏绵羊肉品质、营养成分及肉质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3
作者 姚亮伟 沙玉柱 +6 位作者 郭新羽 蒲小宁 徐英 王继卿 李少斌 郝志云 刘秀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海拔藏绵羊肉品质差异及肉质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以来自海拔2500、3500和4500 m藏绵羊为研究对象,对其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的肉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质相关基因(H-FABP、LPL、MC4R和CAST... 为探究不同海拔藏绵羊肉品质差异及肉质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以来自海拔2500、3500和4500 m藏绵羊为研究对象,对其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的肉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质相关基因(H-FABP、LPL、MC4R和CAST)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肉品质方面,低海拔藏绵羊肉的剪切力小、失水率低、嫩度高、口感更好,尤其背最长肌要优于其他2个部位,而高海拔藏绵羊的熟肉率和出肉率更高;在营养物质方面,高海拔藏绵羊肉的无机盐、粗蛋白含量较高,更具营养价值,但低海拔藏绵羊肉的多汁性好,且背最长肌的口感、营养成分均好于腿肌。肉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海拔间存在差异,其中,H-FABP在中海拔藏绵羊各部位肌肉中的表达量均最高;LPL、MC4R、CAST在低海拔藏绵羊股二头肌中的表达量均最高,在中、高海拔藏绵羊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H-FABP、LPL、MC4R、CAST基因的表达量与藏绵羊的熟肉率、剪切力、失水率及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干物质含量显著相关。由此可见,不同海拔藏绵羊的肉质、营养成分均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部位中肉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藏绵羊的肉质。以上结果为不同海拔藏绵羊的肉品选择及遗传改良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 不同海拔 肉品质 营养成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不同海拔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的研究
4
作者 成马丽 杨云 +2 位作者 龙静 连群 黄文林 《中国种业》 2024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了提高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的产量,以威芋5号马铃薯原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白色透明膜垄作、黑膜垄作覆土自动破膜、白膜半膜覆盖集雨、黑膜半膜覆盖集雨4种不同覆膜方式及露地栽培不覆膜对马铃薯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为了提高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的产量,以威芋5号马铃薯原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白色透明膜垄作、黑膜垄作覆土自动破膜、白膜半膜覆盖集雨、黑膜半膜覆盖集雨4种不同覆膜方式及露地栽培不覆膜对马铃薯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有效缩短马铃薯的生育期,覆膜最高能缩短16d;不同海拔地区覆膜方式也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在海拔为953m的地区以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分别达2079.91kg/667m^(2)、2078.54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25.17%、25.09%;海拔高度1562m的地区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达2286.12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28.99%。4种不同覆膜方式均较露地栽培不覆膜纯收益增加。因此,推荐在黔西北山区中低海拔950m左右地区种植马铃薯采用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在海拔1500m以上地区采用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山区 马铃薯 不同海拔 不同覆膜方式
下载PDF
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生长动态差异探析
5
作者 岳峰鑫 《乡村科技》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了解不同海拔对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变化的影响,以围场县吉字营林区和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生长的起止日期、径向生长速率、年内径向累积生长量的差异。在围场县... 为了解不同海拔对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变化的影响,以围场县吉字营林区和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生长的起止日期、径向生长速率、年内径向累积生长量的差异。在围场县吉字营林区(低海拔,1308 m)和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中海拔,1530 m)设置了2个不同海拔的华北落叶松监测样地,利用点状树木径向生长监测仪对样地中的华北落叶松进行年内径向生长监测,通过日最大值法提取2022年不同海拔的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量,并基于Gompertz函数对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生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中海拔地区的华北落叶松生长开始时间比低海拔地区晚15 d,结束时间早5 d,生长季时间缩短了20 d;在快速生长阶段,中海拔地区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速率和累积生长量低于低海拔地区;在慢速生长阶段,中海拔地区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速率和累积生长量高于低海拔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内径向生长 不同海拔 华北落叶松 不同生长阶段
下载PDF
高黎贡山不同海拔地区的球孢白僵菌对紫外辐射的耐受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自宏 陈凯 +1 位作者 杨晓娜 王有志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将来源于高黎贡山不同海拔地区(170~3100 m)的29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分生孢子用相同强度的紫外光辐射处理,用稀释涂布法计算存活的孢子数量,根据处理前后的孢子数计算各菌株的孢子存活率和紫外致死率,分析球孢白僵菌的紫外耐逆性与生境... 将来源于高黎贡山不同海拔地区(170~3100 m)的29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分生孢子用相同强度的紫外光辐射处理,用稀释涂布法计算存活的孢子数量,根据处理前后的孢子数计算各菌株的孢子存活率和紫外致死率,分析球孢白僵菌的紫外耐逆性与生境海拔间的关系,筛选紫外耐逆性较强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紫外光处理后,所有菌株的孢子存活率都受到了抑制,不同菌株受紫外线影响的差异较大。菌株的孢子存活率与生境海拔呈低度正相关,低、中、高三种海拔生境的菌株对紫外线耐逆性存在显著差异,海拔高的菌株紫外线耐逆性相对较强;筛选到四株对紫外耐逆性较好的菌株(中海拔菌株BUB-1500和高海拔菌株BUB-2200、BUB-2500、BUB-3100),其中菌株BUB-2200的耐逆性最好(孢子存活率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高黎贡山 不同海拔 紫外耐受性
下载PDF
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居民日间及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变化的研究
7
作者 庞怀霞 郝丽娟 +3 位作者 凯伦 马祯 陕卫珍 段成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下居民日间及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海红十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格检查的健康受检者志愿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志愿者个人意向后分为3组,分别于海拔2300 m、3000 ...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下居民日间及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海红十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格检查的健康受检者志愿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志愿者个人意向后分为3组,分别于海拔2300 m、3000 m、3800 m进行日间和夜间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监测,实验开始后统一发放同规格的血氧饱和度监测腕表,连续动态记录受检者血氧饱和度变化,总结不同海拔高度下居民日间及夜间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分布特征。结果:2300 m、3000 m白天血氧饱和度基线95%~96%,夜间睡眠中为93%~95%;3800 m白天91%~93%,夜间88%~91%。结论:不同海拔高度对居民日间及夜间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有着显著影响,整体上来说高海拔地区居民日间及夜间睡眠时血氧饱和度越低,在高海拔地区要格外重视夜间睡眠时血氧饱和的干预与管理,预防意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海拔地区 日间 夜间睡眠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海拔土壤含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ELM模型
8
作者 张方园 常娟 +1 位作者 刘健 孙文军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5-929,共15页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中十分重要的交换通道,活动层土壤含水量是多年冻土区水文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与寒区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了解活动层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中十分重要的交换通道,活动层土壤含水量是多年冻土区水文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与寒区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了解活动层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模型对青藏高原腹地不同海拔高度多年冻土区土壤含水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二输入变量ELM模型的模拟精度更高;ELM模型模拟后1天土壤含水量的NSE值在0.69~0.87之间,其中坡下20 cm深度处模拟NSE取得最大值(0.87),并且模拟精度随着推后时间的增加有所提升,模拟后3天和后7天的NSE值分别在0.76~0.92和0.75~0.93之间;坡下各深度含水量的模拟效果优于坡上。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研究土壤含水量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响应特征。研究发现,升温导致冻结初期以及融化初期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均出现增大的趋势,在完全冻结期和完全融化期变化不明显。且随着气温增幅的加大,冻结初期以及融化初期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也逐渐增大,深层土壤含水量较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更加显著。在降水增加的情景下,降水增加越大,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趋势越明显,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坡上各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融化初期和完全融化期,坡下则主要集中在融化初期,相比于深层土壤,浅层土壤对降水增加的响应更加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不同海拔 土壤含水量 ELM模型
下载PDF
茅台镇不同海拔酒厂环境可培养酵母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王星 谯露 +3 位作者 周叶鸣 董醇波 韩燕峰 邹晓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6期65-71,共7页
以中国酱香酒核心产区仁怀市茅台镇为研究区域,探索高温大曲和环境中可培养酵母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在不同海拔下的种群结构和相对丰度。结果显示,从高温大曲和环境样品中最终分离474株酵母,鉴定为21属32个种,其中从环境样品中共分离269... 以中国酱香酒核心产区仁怀市茅台镇为研究区域,探索高温大曲和环境中可培养酵母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在不同海拔下的种群结构和相对丰度。结果显示,从高温大曲和环境样品中最终分离474株酵母,鉴定为21属32个种,其中从环境样品中共分离269株酵母,鉴定为19属28个种;从大曲中共分离205株酵母,鉴定为15属18个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在环境和大曲中均作为核心酵母菌。环境中分离出的酵母菌多样性指数高于高温大曲。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环境样品中酵母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明显,高温大曲中酵母多样性和丰度差异较小,主要的优势菌群均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和稳定性。总的来说,海拔500 m以上的酵母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海拔500~600 m的酵母菌群相对丰度及多样性最高,海拔600 m以上酵母多样性及丰度要低于海拔500 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大曲 可培养方法 不同海拔 酵母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塔尔巴哈台山不同海拔梯度鸭茅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10
作者 董婉珍 袁惠 +2 位作者 韩禧卿 张鲜花 陈家荣 《草食家畜》 2023年第4期47-54,66,共9页
【目的】为探究鸭茅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与保护野生鸭茅种质资源、选育优异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塔尔巴哈台山野生鸭茅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海拔鸭茅种群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特征。【结果】随着海拔的... 【目的】为探究鸭茅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与保护野生鸭茅种质资源、选育优异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塔尔巴哈台山野生鸭茅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海拔鸭茅种群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特征。【结果】随着海拔的升高,野生鸭茅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降后升再降的波动变化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P<0.05);但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海拔的变化响应不敏感(P>0.05)。【结论】初步揭示了野生鸭茅适应不同海拔梯度的特点,野生鸭茅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均有不同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茅 生理生化特征 不同海拔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轻型汽车RDE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微 代兴海 +3 位作者 胥峰 马永娟 何建良 王计广 《内燃机与配件》 2023年第12期24-26,共3页
在海拔100m、1300m、1900m和2400m的情况下,以一辆自然吸气汽油车进行实际道路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增加,车辆在冷启动时的瞬时污染物以CO和NO_(x)为主;经过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计算和海拔扩展系数的修正,随着... 在海拔100m、1300m、1900m和2400m的情况下,以一辆自然吸气汽油车进行实际道路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增加,车辆在冷启动时的瞬时污染物以CO和NO_(x)为主;经过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计算和海拔扩展系数的修正,随着海拔的增加,市区、市郊和高速阶段的CO排放都增加,1900m的CO排放量最大,增幅达42.6%;市区、市郊和高速阶段的NO_(x)排放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在1900m海拔时达到最小,降幅达86.6%,随后海拔增加NO_(x)排放量增大;全程PN排放受海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海拔 RDE 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
下载PDF
不同海拔对稻蛙共作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12
作者 田宏胤 梁正其 +4 位作者 谭庆东 覃欢欢 蔡蝶 牛吉友 龙娆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了探讨稻田引入黑斑蛙后,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稻蛙共作对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于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密度处理... 为了探讨稻田引入黑斑蛙后,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稻蛙共作对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于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密度处理组株高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其中,抽穗期,白元村的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净光合作用速率均明显高于坪峨村和七百渡村。综上所述,在本试验的条件下,稻蛙共作技术是增产增效的生态种养模式,在研究的三个海拔高度重,海拔高度为600m左右比较适宜,本试验的相关结果为稻蛙(黑斑蛙)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蛙共作 黑斑蛙 水稻生长性状 不同海拔
下载PDF
高山美利奴羊不同海拔高频繁殖技术研究
13
作者 陈颢 韩登武 +2 位作者 王喜军 王鹏程 张永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8,共4页
为改变高山美利奴羊传统饲养模式,由放牧饲养向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型,提高总体养殖经济效益。试验人员进行了不同海拔地区高山美利奴羊两年三产高频繁殖技术试验,测定了高山美利奴羊在全舍饲条件下母羊体重、羊毛品质、羔羊繁殖... 为改变高山美利奴羊传统饲养模式,由放牧饲养向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型,提高总体养殖经济效益。试验人员进行了不同海拔地区高山美利奴羊两年三产高频繁殖技术试验,测定了高山美利奴羊在全舍饲条件下母羊体重、羊毛品质、羔羊繁殖情况。低海拔比高海拔地区两年内多繁殖羔羊248只;双羔率提高了10.4个百分点;平均剪毛量提高了0.27 kg;毛长增加1.3 cm;羔羊初生重增加了0.4 kg。低海拔比高海拔养殖效益更加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美利奴羊 不同海拔 高频繁殖技术 研究
下载PDF
我国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14
作者 李春忱 边茜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26-31,共6页
选取1981年1月-2017年12月共689个不同气象站点的日气温数据,综合分析我国不同海拔地区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平均气温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气温倾向率均为正值,表明全国气温整体变化趋势为增温,并在1998年后增... 选取1981年1月-2017年12月共689个不同气象站点的日气温数据,综合分析我国不同海拔地区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平均气温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气温倾向率均为正值,表明全国气温整体变化趋势为增温,并在1998年后增温趋势最为明显;日较差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基本为负值,表明在我国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季节变化均为增温下,95%以上站点的最低气温增长率都要大于最高气温增长率;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变化有程度差异,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平均气温的气温倾向率随之增大,表明气温增长的速度加快,日较差下降幅度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海拔高度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日较差 气温倾向率
下载PDF
不同海拔对春青稞灌浆期旗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史轲鑫 朱定英 +3 位作者 周新 赵代通 归桑次旺 次仁央金 《高原农业》 2023年第6期604-611,共8页
本研究以8个春青稞为研究材料,在西藏林芝市海拔2 748~3 386 m范围分别设3个点,运用传统方差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海拔对不同青稞旗叶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揭示高原青稞对林芝市不同海拔区域响应的生理机理,为林芝市... 本研究以8个春青稞为研究材料,在西藏林芝市海拔2 748~3 386 m范围分别设3个点,运用传统方差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海拔对不同青稞旗叶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揭示高原青稞对林芝市不同海拔区域响应的生理机理,为林芝市不同海拔区域青稞品种布局提供参考。得出以下结论:(1)从旗叶光合特性表现:不同熟型春播品种的旗叶光合特性对海拔响应不同,在倾多乡(2 748 m)中熟品种的光合特性最好,在巴宜区(2 982 m)早中熟型品种的光合特性最好,在多吉乡(3 386 m)早熟品种的光合特性最好。(2)从旗叶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系统表现看:倾多乡(2 748 m)、巴宜区(2 989 m)、多吉乡(3 386 m)3个点中晚熟型品种的SOD含量、POD含量、Pro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不同海拔 生理特性 西藏林芝
下载PDF
不同海拔茶园害虫、天敌种群及其群落结构差异 被引量:17
16
作者 柯胜兵 党凤花 +4 位作者 毕守东 邹运鼎 禹坤 赵学娟 徐劲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161-4168,共8页
为了明确不同海拔茶园之间害虫、天敌种群及其群落结构的差异,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行跳跃抽样调查方法分别对海拔698.6、270m和46m的高、中、低海拔茶园进行调查,并进行方差分析,进而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 为了明确不同海拔茶园之间害虫、天敌种群及其群落结构的差异,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行跳跃抽样调查方法分别对海拔698.6、270m和46m的高、中、低海拔茶园进行调查,并进行方差分析,进而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以样方为单位3种海拔中差异极显著的害虫是假眼小绿叶蝉、柑桔粉虱、茶短须螨、茶黄蓟马、琥珀广翅蜡蝉和绿螽蟖;差异极显著的天敌是八点球腹蛛、锥腹肖蛸、日本球腹蛛和茶色新圆蛛。数量居于3种海拔第一位的物种:高海拔茶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柑橘粉虱、茶短须螨和绿螽蟖,天敌为锥腹肖蛸和八点球腹蛛;中海拔茶园害虫为茶黄蓟马和红蜡蚧,天敌为粽管巢蛛;低海拔茶园天敌为茶色新圆蛛和日本球腹蛛。高海拔的主要害虫还有茶黄蓟马和琥珀广翅蜡蝉,主要天敌还有草间小黑蛛、茶色新圆蛛和日本球腹蛛;中海拔的主要害虫还有假眼小绿叶蝉和茶短须螨,主要天敌还有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拟环纹狼蛛、三突花蟹蛛;低海拔的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柑桔粉虱和红蜡蚧,主要天敌还有八点球腹蛛、锥腹肖蛸、草间小黑蛛、粽管巢蛛和异色瓢虫。3种海拔茶园之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个体数和均匀度差异均极显著,物种数差异不显著,3种海拔茶园之间植食性昆虫亚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数差异均不显著,个体数和均匀度差异均极显著。3种海拔茶园之间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和个体数差异均极显著。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对稳定性值均是低海拔茶园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海拔 害虫 天敌 差异分析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及肥力对云南重楼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翠 袁理春 +3 位作者 杨丽英 徐中志 康平德 杨丽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8-1391,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700~3100 m海拔范围内,云南重楼的产量与海拔高度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的类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关系;云南重楼在经常翻用、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700~3100 m海拔范围内,云南重楼的产量与海拔高度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的类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关系;云南重楼在经常翻用、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土中生长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及肥力对云南重楼质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不同海拔 土壤类型 土壤肥力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燃料含氧量在不同海拔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少华 申立中 +2 位作者 毕玉华 雷基林 张生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6-321,共6页
为了研究生物质燃料含氧量在不同海拔地区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燃用不同氧质量分数的生物柴油-乙醇-柴油(BED)混合燃料和纯柴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外特性在不同大气压力下BED混合燃料的转矩均低于纯柴油,并随氧质量分... 为了研究生物质燃料含氧量在不同海拔地区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燃用不同氧质量分数的生物柴油-乙醇-柴油(BED)混合燃料和纯柴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外特性在不同大气压力下BED混合燃料的转矩均低于纯柴油,并随氧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降低,随大气压力的升高降幅逐渐减小;当量燃油消耗率在81,kPa时均低于纯柴油,随着氧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大气压力的升高,在中低转速下当量燃油消耗率随氧质量分数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在100,kPa下超过了纯柴油.负荷特性表明,当量燃油消耗率在不同大气压力下随氧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降低,降低幅度逐渐增大;随着大气压力的升高,当量燃油消耗率逐渐降低.在81,kPa高原环境的低负荷下,各种燃料的碳烟排放差别不大,随着负荷的增大,各种燃料的碳烟排放随着氧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含氧BED混合燃料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随着混合燃料中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加而减小,随着乙醇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含氧量 不同海拔地区 性能 碳烟排放 喷油提前角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EGR对含氧燃料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毕玉华 刘伟 +3 位作者 申立中 刘少华 宋国富 狄玉龙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利用大气模拟系统,在81kPa和100kPa的大气环境下,试验研究废气再循环(EGR)对柴油、B15E5燃料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EGR后,柴油机动力性下降较明显,81kPa时转矩的下降幅度高于100kPa时,B15E5燃料在最大转矩... 利用大气模拟系统,在81kPa和100kPa的大气环境下,试验研究废气再循环(EGR)对柴油、B15E5燃料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EGR后,柴油机动力性下降较明显,81kPa时转矩的下降幅度高于100kPa时,B15E5燃料在最大转矩转速时动力性下降幅度大,转矩峰值消失。EGR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影响不明显,B15E5燃料的经济性差于纯柴油;低负荷工况有EGR时,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在81kPa时增加,而在100kPa时下降。EGR使柴油机的NOx排放明显下降,随着负荷增大降幅增大。EGR使柴油机的碳烟和CO排放明显增加,B15E5燃料的碳烟和CO排放明显低于纯柴油;81kPa时碳烟和CO排放高于100kPa时。EGR使燃烧温度和压力下降;100kPa时燃烧始点比81kPa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不同海拔 废气再循环 含氧燃料 性能
下载PDF
胡黄连不同海拔定位栽培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少华 陈翠 +3 位作者 郭承刚 薛润光 袁理春 徐中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391-1394,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野生胡黄连引种驯化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胡黄连在2800~3200m范围内可正常生长,但生长最适海拔范围为2800~3000m,在此范围内,人工驯化后胡黄连药用部位根茎产量比野生胡黄连提高8倍。
关键词 胡黄连 引种驯化 不同海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