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阳产地不同茶类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彧 姜业硕 +3 位作者 曾小宁 冯德华 梁丽云 魏东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0-1437,共8页
目的探讨信阳产地传统茶(信阳毛尖1、2和信阳红1、2)与新试制茶(奇岩、奇白和奇红)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7种茶中6种儿茶素单体、茶多酚等13个指标;然后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 目的探讨信阳产地传统茶(信阳毛尖1、2和信阳红1、2)与新试制茶(奇岩、奇白和奇红)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7种茶中6种儿茶素单体、茶多酚等13个指标;然后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糖尿病小鼠模型检测这些茶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茶中所含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及组成存在差异,受茶树品种、鲜叶采摘标准、季节和制作工艺等因素综合影响。通过计算7种茶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得出抗氧化强弱为绿茶>乌龙茶>白茶>红茶。相关性分析,IC_(50)值与茶多酚、维生素C、儿茶素总量及其6个单体成显著负相关(P<0.05、P<0.01),与黄酮和没食子酸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内抗氧化检测10个处理中,信阳毛尖2处理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最低,信阳红2处理MDA最高。信阳毛尖2、奇岩、奇红处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大于患病对照组,信阳红2处理GSH-Px含量最低(P<0.05),奇岩处理组GSH-Px最高(P<0.05);患病对照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所有处理中最低,信阳毛尖1、信阳毛尖2、信阳红2和奇白处理大于患病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的茶中生化成分不同,体内与体外检测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但是茶叶中还有其他抗氧化成分(茶多糖、抗氧化肽等)在生物体中发挥着作用;不同加工、不同采摘标准等因素导致茶中某种抗氧化成分含量增多,从保健功效来说,开发新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茶类 生化成分 体内抗氧化 信阳产区
原文传递
福云6号制作不同茶类的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凌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6期283-283,共1页
采用国家级良种——福云6号为原料,对同一批次鲜叶分别按相应工艺制成绿茶和红茶,采用DPPH法测定茶叶的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福云6号红茶、绿茶对DPPH的清除百分比分别达到74.90%、84.71%。可见,绿茶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红茶,这是由于... 采用国家级良种——福云6号为原料,对同一批次鲜叶分别按相应工艺制成绿茶和红茶,采用DPPH法测定茶叶的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福云6号红茶、绿茶对DPPH的清除百分比分别达到74.90%、84.71%。可见,绿茶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红茶,这是由于2类茶加工工艺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云6号 不同茶类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不同茶类茶汤pH值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桂义 葛国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6,共3页
对不同绿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4种茶类茶汤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叶的酸碱性有所不同。绿茶酸性最弱,红茶酸性最强,青茶和普洱茶酸性介于中间,但都为弱酸性,说明茶汤酸碱度与茶叶种类和制作方法有关。
关键词 不同茶类 PH
原文传递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白茶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代谢产物特征比较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鑫磊 俞晓敏 +5 位作者 林军 赵小嫚 张妍 林宏政 郝志龙 金心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7-203,共7页
探究白茶的代谢物特征及其形成的加工学原理,以福云六号和黄旦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白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加工方法制成相应茶类。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鲜叶样品和不同茶类中全部代谢物丰度,并对... 探究白茶的代谢物特征及其形成的加工学原理,以福云六号和黄旦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白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加工方法制成相应茶类。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鲜叶样品和不同茶类中全部代谢物丰度,并对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2个品种制成的不同茶类之间代谢差异物共筛选出152个和148个,其中33个茶叶中主要物质得到鉴定,这些物质属于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类、花青素类、水解单宁类、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酚酸类和茶黄素类。主成分分析表明白茶在第1主成分上介于乌龙茶和红茶之间,在第2主成分上区别于其他茶类。载荷图显示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物质、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衍生物是白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特征代谢产物。从物质丰度上看,白茶中大部分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物质显著高于其他茶类;儿茶素和花青素显著低于绿茶并接近红茶,特别是非酯型儿茶素;茶黄素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高于绿茶,但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3’-没食子酸酯与绿茶相比无显著差异;儿茶素衍生物8-C-抗坏血酸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显著高于其他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非靶向代谢组学 叶加工 不同茶类
下载PDF
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差异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鑫磊 俞晓敏 +4 位作者 龚智宏 林宏政 郝志龙 张妍 金心怡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9-566,共8页
以福云六号和黄旦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为原料,按照绿茶、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的加工方法制成相应的茶类,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QqQ MS)测定鲜叶原料和不同茶类的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芦丁(槲皮素?3?氧?鼠李糖... 以福云六号和黄旦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为原料,按照绿茶、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的加工方法制成相应的茶类,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QqQ MS)测定鲜叶原料和不同茶类的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芦丁(槲皮素?3?氧?鼠李糖基?吡喃葡萄糖苷)和咖啡碱含量,探究不同茶类的加工工序对茶树鲜叶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鲜叶相比,各茶类中的儿茶素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绿茶下降最少,乌龙茶和白茶次之,红茶下降最多;白茶中的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显著低于乌龙茶,酯型儿茶素含量与乌龙茶相当.各茶类中的氨基酸组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绿茶中的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其他组分较低;乌龙茶中的茶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绿茶略有降低,但谷氨酰胺、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组分积累较多;红茶中除了亮氨酸有一定的积累外,其余大部分氨基酸组分含量均为最低;白茶中除了茶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较低外,其余大部分氨基酸组分含量有较高的积累.白茶中的芦丁含量与鲜叶相当,而比绿茶、乌龙茶和红茶高出1.5倍左右.咖啡碱在鲜叶和白茶中的含量最高,在红茶中的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 叶加工 不同茶类 素组分 氨基酸组分 芦丁 咖啡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