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李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59-062,共4页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抽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162例,分析影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预后的因素。结果 162例手术患者存活、死亡为120/42例,没有规律的康复治疗、术后有并发症、TileC...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抽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162例,分析影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预后的因素。结果 162例手术患者存活、死亡为120/42例,没有规律的康复治疗、术后有并发症、TileC骨折分型、骨折复位质量可、差是影响手术效果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过内固定可以促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更好的恢复,但是患者需要如期的进行康复治疗,做好并发症预防,并且需要重视TileC骨折分型以及骨折复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骨折类型 手术内固定治疗 危险因素 并发症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应用分析
2
作者 韩雪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旨在深挖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实际成效。方法 本研究从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全体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当中,随机遴选出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运用随机数表法,遵循1:1的分组原则,把这60例... 旨在深挖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实际成效。方法 本研究从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全体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当中,随机遴选出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运用随机数表法,遵循1:1的分组原则,把这60例患者划分成对照组(n=30,采用单一钢板内固定方案)与观察组(n=30,施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的方式)。后续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指标状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形展开全方位的对比与深度剖析。结果 在治疗效果评估方面,观察组所呈现出的总优良率达到了93.33%(28/30),与之相比,对照组的总优良率仅为66.67%(20/30),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的总优良率差异显著(X2=6.667,P=0.010,<0.05);就恢复进程而言,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缩短,统计学差异确凿无疑(P<0.05),不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却明显拉长,该差异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再看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而观察组仅为6.67%,显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在统计学层面得到了有力支撑(P<0.05)。结论 联合使用钢板内外固定治疗,可以保证骨盆恢复良好的解剖结构,提高患者的力学能力,改善患者骨组织的生理平衡,促进患者骨骼的重建,防止患者骨骼出现愈合不良的情况。因此,应鼓励联合使用钢板内外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钢板内固定 钢板外固定 并发症 骨折愈合时间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朱梓毓 刘畅 +1 位作者 崔梅 李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考察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 目的考察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等所用时间、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入院距确定性手术时间及手术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入院后1 d和行确定性手术时,2组的pH值和体温均高于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的pH值和体温均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均<0.05);2组在行确定性手术时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入院后1 d(P均<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加快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行确定性手术的进程,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和手术时长,稳定生命体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骨折恢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多发伤 损伤控制理论 精细化护理 预后
下载PDF
损伤控制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
作者 宗瑞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探究损伤控制技术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治疗的可行性,评估其在改善临床预后、缩短诊疗时长、降低病亡率及助力术后康复等方面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研究,明晰该技术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与实际效能,为临床实践提供... 探究损伤控制技术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治疗的可行性,评估其在改善临床预后、缩短诊疗时长、降低病亡率及助力术后康复等方面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研究,明晰该技术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与实际效能,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撑。方法 本研究在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11 月期间展开,纳入 30 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1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而实验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损伤控制技术,此技术涉及创伤评估、阶段性处理等先进理念与方法。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康复进程、住院时长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果 直观呈现了损伤控制技术在提升治疗效果上的积极作用。结论 损伤控制技术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具有良好可行性与临床意义。合理运用该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周期,推动早期功能恢复。此技术为多发伤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技术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多发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荆聪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为其提供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7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5),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为其提供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7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5),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舒适程度及心理状态(包括SDS、SAS评分)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康复中为其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机体舒适度,值得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生活质量 舒适度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余玉珍 孔来法 丁颖威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 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骶髂关节前路钢... 目的 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小(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88%,对照组死亡率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相比,使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减少骨折区域的出血量,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棒系统 钢板内固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下载PDF
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7
作者 刘赈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72-075,共4页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追溯我科2020年初至2024年上半年,筛选了7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对其中的39例采用传统的钢板固定方法,形成传统组;对另外39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追溯我科2020年初至2024年上半年,筛选了7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对其中的39例采用传统的钢板固定方法,形成传统组;对另外39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方法,形成空心组。比较二组的骨折复位情况、盆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骨盆复位方面,空心组中属于解剖复位者及复位满意者数量均高于传统组,二组的复位满意率分别是69.23%及97.44%。在骨盆功能方面,空心组中属于优级及良好的数量均比传统组高,而属于较差的患者数量则低于传统组,二组的优良率分别是61.54%及97.44%。在并发症情况方面,空心组出现了两种并发症,总发生率是5.13%;传统组出现了三种并发症,总发生率是17.95%。结论 在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过程中,应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法在骨折复位及盆骨功能等方面均出现了更好的疗效,并发症也得到了更为有效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疗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两种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洋 王冶 +6 位作者 陈方舟 梅红军 游浩 杨青 蔡林 张红喜 刘禹钦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采用传统外固定架和改良外固定架两种外固定方法,研究固定后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7具骨盆标本,其中男性4具,女性3具,年龄17~38岁。制成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模型,对骶髂关节均采用前路钢板固定,再分别用传统... 目的采用传统外固定架和改良外固定架两种外固定方法,研究固定后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7具骨盆标本,其中男性4具,女性3具,年龄17~38岁。制成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模型,对骶髂关节均采用前路钢板固定,再分别用传统外固定架及改良外固定架固定后,于静力位测试生物力学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外固定架固定时:患侧骶髂关节应变为0~(806.5±76.8)με,骶髂关节纵向位移0~(3.9±0.6)mm,耻骨分离移位0~(5.0±1.3)mm,骨盆整体压缩率2.2%±0.5%,骨盆承受极限压力(1920.0±65.5)N;传统外固定架固定时:患侧骶髂关节应变为0~(1015.3±108.0)με,骶髂关节纵向位移0~(5.2±1.0)mm,耻骨分离移位0~(9.8±2.5)mm,骨盆整体压缩率2.9%±0.6%,骨盆承受极限压力(1513.7±165.7)N。结论改良外固定架固定结合内固定术式较传统术式更符合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稳定的要求,为临床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皮微创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陶玉平 王永祥 +4 位作者 王静成 冯新民 韩奎敬 虞堂云 徐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32-34,44,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12月在本院骨科就诊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1例,前环给予经皮耻骨联合螺钉、耻骨上支螺钉,后环给予以髂骨后部螺钉、骶髂关节螺钉或经皮重建钢板内固...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12月在本院骨科就诊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1例,前环给予经皮耻骨联合螺钉、耻骨上支螺钉,后环给予以髂骨后部螺钉、骶髂关节螺钉或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等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采用Matta及Majeed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12~19个月,平均15.2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感染或脂肪液化及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6±2.5)周。采用Matta标准评定,满意复位者20例,可1例。采用Majeed评分评估术后1年功能,20例优良,优良率:95.23%。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有明显的优势,取得较好的疗效。具有创伤较小,愈合时间较短,稳定性较好等优点,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螺钉 重建钢板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微创
下载PDF
改良外固定架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卉 李邦莹 +2 位作者 程翠年 谈宏业 刘洋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1年第8期2199-2200,共2页
骨盆骨折是骨科的常见骨折之一,可分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两种类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症状重,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传统方法采用下肢牵引、骨盆带外固定等治疗,复位多不理想。外固定架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损伤少,能较好地控制骨... 骨盆骨折是骨科的常见骨折之一,可分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两种类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症状重,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传统方法采用下肢牵引、骨盆带外固定等治疗,复位多不理想。外固定架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损伤少,能较好地控制骨折移位,减少出血,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等优点。而治疗方式选择不当常常给护理带来诸多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治疗方 护理 改良 血流动力学 脏器损伤 下肢牵引
下载PDF
Stoppa入路与传统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凯 晏美俊 +1 位作者 李聪 谭军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与传统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为诊断而收入院的患者5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予传统髂腹股...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与传统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为诊断而收入院的患者5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予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实验组27例,予Stoppa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两种方法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加以处理。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两种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髋臼骨折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toppa入路相对于传统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ppa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下载PDF
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陶玉平 王静成 +1 位作者 冯新民 韩奎敬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30例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空心拉力螺钉和重建钢板治疗...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30例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空心拉力螺钉和重建钢板治疗,结果采用X2检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100%、85.7%,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断钉和内固定松动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创伤较小,愈合时间较短,稳定性较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拉力螺钉 重建钢板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微创
下载PDF
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库建斌 郭新辉 +4 位作者 曹阳 刁喜财 肖斌 熊学华 刘昕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9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4例保守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与38例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方法优越性。结果:24...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4例保守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与38例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方法优越性。结果:24例保守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0.83%(17/24);内固定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9.47%(34/38),内固定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更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的首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内固定治疗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 治疗
下载PDF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焕文 黄山东 +3 位作者 尹飙 郑小飞 尹庆水 王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395-1398,共4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急诊处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 ,10例保守治疗 ,8例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内固定方法为耻骨上支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或拉力螺钉固定 ,耻骨联合分离...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急诊处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 ,10例保守治疗 ,8例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内固定方法为耻骨上支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或拉力螺钉固定 ,耻骨联合分离患者采用双钢板固定 ;骨盆后环骨折固定方法为前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或CT引导闭合置入骶髂关节螺钉。结果 :18例患者全部恢复行走功能 ,所有保守治疗患者骨盆骨折均畸形愈合 ,但有 6例并发骶髂关节部位酸痛 ,3例有双下肢麻木 ,2例跛行 ;8例手术治疗患者骨盆外形均恢复良好 ,仅 1例患者诉沿髂嵴切口有不适 ,2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 ,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一般宜将骨盆前、后环均做复位固定 ;在骨盆后环固定方面CT引导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置入 ,其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 ,是固定骨盆后环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 置入 CT引导 固定 双钢板 结论 方法 一般
下载PDF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晓 霍永峰 +1 位作者 殷昭阳 于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66-67,共2页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钢板内固定 外固定 有效性
下载PDF
损伤控制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唐小莹 艾合买提·托合提 孙贵新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79例应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不稳定性骨折合并多发伤的患者为研究组,与61例未应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的多发骨折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复...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79例应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不稳定性骨折合并多发伤的患者为研究组,与61例未应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的多发骨折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复位质量、功能恢复及抢救成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复位优良率为89.87%,明显高于对照组(73.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08%,对照组患者术后复位优良率为65.5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入院距确定性手术的时间更长,输血量、确定性手术的时长、救治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符合多发伤性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多发伤
下载PDF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志伟 张民新 王艳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6S期78-79,共2页
目的:从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对策。方法:从9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探讨取得了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结果:98例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治疗72例。采用规范护理与个性护理相结合,90例康复,治愈... 目的:从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对策。方法:从9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探讨取得了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结果:98例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治疗72例。采用规范护理与个性护理相结合,90例康复,治愈率93.2%。结论:针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操作重,出血多,多伴有内脏损伤及管腔脏器破裂,死亡率高且卧床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细致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做好术后相关护理及心理护理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特点 护理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平 母建松 汪学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4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总结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行骨盆外固定架和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的联合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生死亡病... 目的:观察总结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行骨盆外固定架和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的联合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生死亡病例,经随访复查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在去除外固定架和内固定钢板后的骨盆环位置较好。治疗效果为优27例,占75.00%;良8例,占22.22%;可1例,占2.77%;优良率高达97.22%。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稳定
下载PDF
骨盆前后环联合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红卫 赵钢生 +1 位作者 鲍丰 王子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内固定治疗 重建钢板内固定 联合 盆骨骨折 切开复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修复60例:金属植入物不同置入途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杰 庄颜峰 王兵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0-1415,共6页
背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具有病情复杂和并发症多等特点,临床治疗可以采用保守或者手术方式。但保守治疗大多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不同金属植入物的固定治疗成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主要修复方式。目的:探讨... 背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具有病情复杂和并发症多等特点,临床治疗可以采用保守或者手术方式。但保守治疗大多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不同金属植入物的固定治疗成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主要修复方式。目的:探讨不同金属植入物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6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Tile分型:B1型8例,B2型20例,B3型9例,C1型15例,C2型8例。分型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金属植入物固定治疗,依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决定前路或者后路途径。一般B型采用前路途径,C型采用前路+后路途径。治疗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引流管于48-72 h内拔除,治疗后3 d逐渐进行康复训练。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修复效果优良率为95%。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提示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不同金属植入物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金属植入物 置入途径 前路 后路 并发症 疗效优良率 随访研究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