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铝复合材料界面Al_(4)C_(3)相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肖亮
李昱桦
+5 位作者
董正学
万梓涵
任可聪
邓海亮
杨康
吴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3-1474,共22页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率。然而,高温下C/Al界面反应易生成大量脆性Al_(4)C_(3),且会损伤增强体。针对C/Al界面Al_(4)C_(3)的调控,本文首先介绍了其形成机制、对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和性能的作用,随后从碳增强体表面涂层、纳米颗粒修饰、Al基体合金化,以及复合制备、热加工与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综述了Al_(4)C_(3)生成量与形貌的控制研究及效果,最后展望了C/Al复合材料界面与性能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碳增强体跨尺度设计与界面构型控制,挖掘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增强Al基体的最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碳纤维
al
_(
4
)
c
_(3)
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连续界面相Al_(4)C_(3)对Si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影响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邹爱华
周贤良
+2 位作者
康志兵
吴开阳
苏玉琴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4-831,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连续界面相Al_(4)C_(3)对Si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影响,并与无界面新相生成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当Al(111)表面吸附C原子时,在Bridge位置上吸附C原子最为稳定;随着C覆盖率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连续界面相Al_(4)C_(3)对Si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影响,并与无界面新相生成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当Al(111)表面吸附C原子时,在Bridge位置上吸附C原子最为稳定;随着C覆盖率的增加,C原子吸附能逐渐减小;当界面相呈不连续分布时,界面由原来的SiC/Al转变为(SiC+Al_(4)C_(3))/Al,界面黏着功由原来的0.851 J/m^(2)增加至1.231 J/m^(2),这主要由于当C原子在Al表面吸附时,C原子和Al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和离子键,且与界面处的Si原子也形成共价键,从而促进界面结合。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SiC/Al和(SiC+Al_(4)C_(3))/Al体系黏着功与实验值较为接近,且变化规律相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c
/
al
界面
不连续
界面
相
al
_(
4
)
c
_(3)
界面
结合
第一性原理
黏着功
原文传递
题名
碳/铝复合材料界面Al_(4)C_(3)相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肖亮
李昱桦
董正学
万梓涵
任可聪
邓海亮
杨康
吴操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陶瓷研究中心
四川航天天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3-1474,共2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2002,52102372,52372019)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J2021ZD0040)。
文摘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率。然而,高温下C/Al界面反应易生成大量脆性Al_(4)C_(3),且会损伤增强体。针对C/Al界面Al_(4)C_(3)的调控,本文首先介绍了其形成机制、对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和性能的作用,随后从碳增强体表面涂层、纳米颗粒修饰、Al基体合金化,以及复合制备、热加工与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综述了Al_(4)C_(3)生成量与形貌的控制研究及效果,最后展望了C/Al复合材料界面与性能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碳增强体跨尺度设计与界面构型控制,挖掘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增强Al基体的最大潜能。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碳纤维
al
_(
4
)
c
_(3)
相
Keywords
al
uminum matrix
c
omposites
graphene
c
arbon nanotube
c
arbon fiber
al
_(
4
)
c
_(
3
)phase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连续界面相Al_(4)C_(3)对Si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影响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邹爱华
周贤良
康志兵
吴开阳
苏玉琴
机构
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船九江海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4-831,共8页
基金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2BBE50001)
江西省自然青年基金(20171BAB216003)
博士启动金(EA201801216)。
文摘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连续界面相Al_(4)C_(3)对Si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影响,并与无界面新相生成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当Al(111)表面吸附C原子时,在Bridge位置上吸附C原子最为稳定;随着C覆盖率的增加,C原子吸附能逐渐减小;当界面相呈不连续分布时,界面由原来的SiC/Al转变为(SiC+Al_(4)C_(3))/Al,界面黏着功由原来的0.851 J/m^(2)增加至1.231 J/m^(2),这主要由于当C原子在Al表面吸附时,C原子和Al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和离子键,且与界面处的Si原子也形成共价键,从而促进界面结合。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SiC/Al和(SiC+Al_(4)C_(3))/Al体系黏着功与实验值较为接近,且变化规律相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Si
c
/
al
界面
不连续
界面
相
al
_(
4
)
c
_(3)
界面
结合
第一性原理
黏着功
Keywords
Si
c
/
al
interfa
c
e
dis
c
ontinuous interfa
c
i
al
phase
al
_(
4
)
c
_(
3
)
interfa
c
e bonding
first prin
c
iples
adhesion
分类号
TB3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铝复合材料界面Al_(4)C_(3)相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李肖亮
李昱桦
董正学
万梓涵
任可聪
邓海亮
杨康
吴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连续界面相Al_(4)C_(3)对Si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影响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
邹爱华
周贤良
康志兵
吴开阳
苏玉琴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