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利技术关联的产业竞争格局解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高勇 吴金红 汪会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51,91,共5页
专利关联性有助于识别潜在的技术竞争与合作对象,总体上把握产业的竞争态势。首先介绍了用于产业竞争态势判别的专利关联性分析方法,包括产业技术结构分析、技术相似性分析、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分析;然后设计了产业竞争格局分析体系构架,... 专利关联性有助于识别潜在的技术竞争与合作对象,总体上把握产业的竞争态势。首先介绍了用于产业竞争态势判别的专利关联性分析方法,包括产业技术结构分析、技术相似性分析、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分析;然后设计了产业竞争格局分析体系构架,通过该体系构架可以进行严格和系统的专利关联分析,探索专利数据中隐含的产业内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揭示出产业内的竞争态势与格局;最后以LTE领域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态势分析 专利情报 专利关联 产业竞争情报
下载PDF
专利主题关联视角下储能技术演化分析
2
作者 徐进 赵长宇 +1 位作者 王范华 范慧博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4期63-72,共10页
利用专利主题关联视角对储能技术演化进行分析,深度挖掘专利数据,以揭示储能技术的创新轨迹和关键节点。建立LDA模型并结合主题前沿性和新颖度指标筛选出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主题,并综合考虑专利创新性、有效性以及主题贡献率等建立主题之... 利用专利主题关联视角对储能技术演化进行分析,深度挖掘专利数据,以揭示储能技术的创新轨迹和关键节点。建立LDA模型并结合主题前沿性和新颖度指标筛选出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主题,并综合考虑专利创新性、有效性以及主题贡献率等建立主题之间的语义关联矩阵。研究表明,以专利主题关联视角进行前沿主题识别和技术演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储能领域的技术主题识别和技术演化分析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主题关联 储能技术 演化分析 主题识别 技术演化
下载PDF
专利文献引用关联可视化系统的构建——以“美国专利数据库(USPTO)检索系统”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少龙 周宁 吴佳鑫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以“美国专利数据库(USPTO)检索系统”为例,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建立一个专利文献引用关联可视化系统雏形,为企业或专利文献检索单位开发建构未来系统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专利分析 专利文献引用关联系统 信息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表示学习的专利科学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晓玲 陈娜 《科学与管理》 2021年第3期10-18,共9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学知识与技术创新间关系愈发的多层面化和高复杂化。从引用科学知识的专利入手,利用表示学习从语义层面上分析专利科学关联关系,特别是高价值专利引用何种特征的科学知识,并比较中美两国专利科学引文主题的异同,...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学知识与技术创新间关系愈发的多层面化和高复杂化。从引用科学知识的专利入手,利用表示学习从语义层面上分析专利科学关联关系,特别是高价值专利引用何种特征的科学知识,并比较中美两国专利科学引文主题的异同,从中美两国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关键创新主体的演化情况来探索引发该现象的原因。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研究表明,高价值专利的科学关联度更高,生物医学领域对高价值专利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中国在高价值专利数量上处于劣势,且在智能医学领域及基础硬件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但近年来在电力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离不开国家电网在产学研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人工智能在地震监测等新兴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科学关联 科学知识 表示学习 专利价值
下载PDF
基于专利技术关联度的中间人角色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雅兰 王成军 +2 位作者 孙笑明 向锐 冯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38,共9页
基于专利数据构建的发明人合作网络有助于分析发明人中间人角色,揭示发明人创新合作规律,对于企业研发人才管理和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群体划分是中间人角色划分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往文献大多基于网络结构或者给定网络边界进行群... 基于专利数据构建的发明人合作网络有助于分析发明人中间人角色,揭示发明人创新合作规律,对于企业研发人才管理和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群体划分是中间人角色划分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往文献大多基于网络结构或者给定网络边界进行群体划分,忽视了专利发明人的知识交流环境和特征。鉴于此,基于专利技术关联度,利用专利著录项中的IPC分类号信息判断企业发明人所属技术知识领域,再以技术知识领域为边界设计一套算法,将发明人归入互斥子群,最终对中间人角色进行高效划分,寒武纪公司数据验证了中间人角色划分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技术关联 中间人角色 发明人 合作创新网络 IPC分类号
下载PDF
一种基于潜在引用网络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冯岭 彭智勇 +1 位作者 刘斌 车敦仁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9-660,共12页
专利价值指的是在专利购买交易时的交换价值,它可以为专利的拥有者和购买者提供大量关于专利的珍贵信息,为专利的交易提供决策支持.目前的专利价值评估主要是基于训练或引用的方法.前者过于依赖于人工选择的参数,导致专利价值评估结果... 专利价值指的是在专利购买交易时的交换价值,它可以为专利的拥有者和购买者提供大量关于专利的珍贵信息,为专利的交易提供决策支持.目前的专利价值评估主要是基于训练或引用的方法.前者过于依赖于人工选择的参数,导致专利价值评估结果的可信度较低;后者往往只考虑了直接引用关联,而忽略了间接引用关联和新颖度对专利价值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潜在引用网络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来评估各个专利的价值.针对基本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专利价值评估改进算法,极大地提高了专利价值评估的效率.最后,由于新专利加入专利集合时各个专利的价值会发生变化,提出了专利价值评估动态更新算法,用于快速地更新各个专利的价值.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价值 专利关联 潜在引用网络 价值评估 动态更新
下载PDF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授权专利计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文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2-77,83,共7页
从年度趋势、专利类型、技术构成、申请人、生态系统类型等角度,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1-2011年授权专利进行了分析,以了解CERN技术创新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CERN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迅速,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较高;... 从年度趋势、专利类型、技术构成、申请人、生态系统类型等角度,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1-2011年授权专利进行了分析,以了解CERN技术创新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CERN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迅速,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较高;技术研发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生产、生态要素观测两个方面,主要技术之间交叉技术累积优势明显;不同生态系统分别在不同技术领域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在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N 专利分析 技术创新授权专利技术关联性技术相对优势
下载PDF
专利权穷竭制度的构成及其法理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常景龙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6-40,共5页
专利权穷竭制度是专利法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即使TRIPS协议在这一问题上也未达成一致意见。作者认为 ,完整的专利权穷竭制度应当包括专利权的国内穷竭、专利权的国际穷竭 (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 )以及关联专利权的穷竭方面的规范 ;专利... 专利权穷竭制度是专利法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即使TRIPS协议在这一问题上也未达成一致意见。作者认为 ,完整的专利权穷竭制度应当包括专利权的国内穷竭、专利权的国际穷竭 (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 )以及关联专利权的穷竭方面的规范 ;专利权穷竭制度的价值目标是利益的平衡和效率 (卡尔多 -希克斯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的穷竭 平行进口 关联专利 法哲学分析 法经济学分析
下载PDF
科学与技术交叉视角下物联网技术研究热点与技术预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旭生 殷策 张云秋 《情报探索》 2024年第1期50-62,共13页
[目的/意义]物联网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应用广泛性和技术关联性,基于论文-专利关联的前沿主题分析方法可以识别科学与技术互动明显的高技术领域的前沿主题,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热点技术。[方法/过程]从物联网领域的论文和专利入手... [目的/意义]物联网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应用广泛性和技术关联性,基于论文-专利关联的前沿主题分析方法可以识别科学与技术互动明显的高技术领域的前沿主题,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热点技术。[方法/过程]从物联网领域的论文和专利入手,以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视角,基于高被引论文和专利,从主题关联、作者-发明人关联和引用关联三个角度挖掘物联网领域科学与技术的互动线索,识别研究前沿,并进行技术预测。[结果/结论]通信工程在物联网领域具有最高的研发热情,新兴技术和传统物联网技术的结合研究逐渐成为另一大研究热点。深度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物联网恶意攻击的技术、基于无线穿戴的区域智能健康系统、物联网云服务资源分配算法的优化是三个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论文-专利关联 科学技术互动 研究前沿识别 技术预测
下载PDF
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测度研究综述
10
作者 张莉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98,共7页
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和报告,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测度理论、测度指标、专利数据选取以及专利与产业的关联4个方面厘清专利密集型产业测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表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测度以产品生产函数理论为主流方法,以专利密度为... 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和报告,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测度理论、测度指标、专利数据选取以及专利与产业的关联4个方面厘清专利密集型产业测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表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测度以产品生产函数理论为主流方法,以专利密度为主要测度标准,反映出专利密集型产业拥有专利要素优势的特点;测度指标逐渐从单指标过渡到多指标,指标体系日渐完善,但仍然以测度产业专利数量密集程度为主,未能体现出专利质量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对专利数据的选取并无定论,数据来源亦十分单一,并且主要从产业视角进行专利与产业的关联。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未来应考虑从专利质量、中小类产业测度以及企业视角等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测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密集型产业 测度理论 测度指标 专利和产业关联
下载PDF
产业领域专利技术构成与关联演化分析——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晟春 刘嘉龙 张洁逸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8,35,共8页
【目的/意义】从专利技术的构成与关联视角,揭示产业领域专利技术的组成结构、结构关系及其两者的变迁。【方法/过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研究框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提取所... 【目的/意义】从专利技术的构成与关联视角,揭示产业领域专利技术的组成结构、结构关系及其两者的变迁。【方法/过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研究框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提取所获专利数据中表征专利技术的IPC小类相关信息,构建产业领域专利技术构成与关联分析指标。结合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生命周期从产业领域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成、技术关联、技术更迭三个角度对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技术进行演化分析。【结果/结论】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技术不断突破重组从而形成一个专利技术覆盖范围更广、关联更加紧密、结构更加稳定的专利技术组成结构;人工智能领域中应用型技术随时间发展在结构关系中越来越突出,但基础型专利技术仍是结构关系中的核心;现阶段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专利技术为初期发展良好的专利技术,技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专利技术更迭对专利技术的组成结构及结构关系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领域 专利技术构成 专利技术关联 专利技术更迭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Linkage: The Role of the State-Based Voluntary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12
作者 Christopher Lowe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6期429-443,共15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Australian bus and coach representative environ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based voluntary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SBVPA). A literature review associated with memberships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Australian bus and coach representative environ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based voluntary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SBVPA). A literature review associated with memberships to which businesses subscribe for representation and linking social capital is presented, as well as a discussion on agency theory that possibly explains the member/association dynamic. The results of an Australia-wide survey of bus operators, which measures the extent of linking social capital between themselves and their SBVPA, are revealed. It is found that one state with consistently higher results may posses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form of a partnership agreement with the State Government Authority--an agreement that rests on co-operation and facilitates social capital. This evidence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 narrative on how non-profit associations can be a mechanism for institutionalising social capital, sustain a firm's operation and encourage governments to increase their use of non-profit associations, as agents of government, to achieve public policy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untary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bus operators linking social capit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