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3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河网水环境调控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贵平 唐洪武 +1 位作者 雷燕 汪迎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4-210,共7页
为改善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河网水系的水质,建立综合考虑河道复杂形态、生态浮岛、河道底质释放污染等因素的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并利用世界博览会园区引、排水试验测定成果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为改善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河网水系的水质,建立综合考虑河道复杂形态、生态浮岛、河道底质释放污染等因素的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并利用世界博览会园区引、排水试验测定成果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具有工程适用性,可用于模拟复杂河网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利用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对河网常规污染、初期雨水污染、突发水污染和世界博览会泵闸故障4种情况下的调度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小区域、多节点控制的潮汐河网水环境治理的应急水环境调控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 水资源调度 调度预案 水环境调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事件旅游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以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世界博览会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绍刚 李思东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196,共5页
以1984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为对象,在参考大量国际文献,对其增加游客数量、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扩大媒体报道、增加旅游促销和对社区的影响等方面的旅游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事件旅... 以1984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为对象,在参考大量国际文献,对其增加游客数量、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扩大媒体报道、增加旅游促销和对社区的影响等方面的旅游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事件旅游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奥尔良 世界博览会 事件旅游 影响
下载PDF
世界博览会与城市旅游:互动中共创辉煌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晓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5,共6页
从世界旅游发展角度看 ,一个半世纪的世博会发展轨迹 ,也是近现代城市旅游活动发展、成熟历程的缩影。世博会通过文化旅游活动、休闲娱乐活动、主题公园、旅游服务业和参观游览者等诸多方面 ,与城市旅游活动之间形成互相依赖、互相推动... 从世界旅游发展角度看 ,一个半世纪的世博会发展轨迹 ,也是近现代城市旅游活动发展、成熟历程的缩影。世博会通过文化旅游活动、休闲娱乐活动、主题公园、旅游服务业和参观游览者等诸多方面 ,与城市旅游活动之间形成互相依赖、互相推动、共同成长、共铸辉煌的互动发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城市旅游 互动发展 文化旅游活动
下载PDF
世界博览会的效益评估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飞帆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世博会 世界博览会 出席人数 举办城市 效益评估 城市改造 社会经济效益 市场调查 波浪效应 财务状况
下载PDF
走向世界——晚清中国海关与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惠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尽管下层社会已经与海外建立多重网络联系 ,近代中国在国家层次上则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充满生机的中外交流建立阶段 ,本文通过对中国海关在 1 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的工作及中国展览的历史回朔说明之。 1 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是中国... 尽管下层社会已经与海外建立多重网络联系 ,近代中国在国家层次上则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充满生机的中外交流建立阶段 ,本文通过对中国海关在 1 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的工作及中国展览的历史回朔说明之。 1 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是中国第一次由官方组织和派代表出席的世博会。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在此次世博会的成功展览是以洋员为主体的晚清海关首次经办展览事务的结果。海关洋员的筹划、安排和组织使中国展区获得成功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通过此次博览会 ,海关形成了办理博览会事务的模式 ,使此次办理工作成为其经办世博会展览事务的典型代表 ,同时也体现了其办理工作的双重性质。由于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展览的成功 ,中国政府陆续参加以后的世博会 ,通过博览会展现自我 ,走向世界 ,发现世界。 1 873年中国参展维也纳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中国海关 赫德
下载PDF
论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主题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志强 《现代城市研究》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关键词 上海 世界博览会 2010年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下载PDF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交通安全检查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强 徐瑞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10,共3页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客流量很大,进行有效地安检以保证世博会的安全意义重大。作为客流量集中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工作更是重中之重。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检经验和上海世博会轨道交通的状况,提出世博会"封闭区"概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客流量很大,进行有效地安检以保证世博会的安全意义重大。作为客流量集中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工作更是重中之重。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检经验和上海世博会轨道交通的状况,提出世博会"封闭区"概念。介绍了引导区、缓冲区、管控区三种类型轨道站交通安检。建议上海安保指挥中心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实现安全顺畅、和谐的安检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轨道交通 安全检查 封闭区
下载PDF
新材料应用与世界博览会建筑结构技术的创新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喆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68-770,共3页
150多年来,新材料的应用总是与世博会的建筑结构设计创新紧密相伴。19世纪中叶早期,世博会建成的预制装配式铁结构玻璃展馆———“水晶宫”,摈弃了当时普遍使用的承重墙结构体系;进入20世纪,随着高性能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的进展,世博会... 150多年来,新材料的应用总是与世博会的建筑结构设计创新紧密相伴。19世纪中叶早期,世博会建成的预制装配式铁结构玻璃展馆———“水晶宫”,摈弃了当时普遍使用的承重墙结构体系;进入20世纪,随着高性能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的进展,世博会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悬索结构;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为世博会采用充气结构、索膜结构提供了物质保证;近年来可再生材料又成为世博会建筑结构发展的新方向。世博会的建筑历史表明: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是结构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世界博览会 建筑结构
下载PDF
世界博览会对19世纪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翟海魂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2-47,共6页
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在英国备受冷落。 185 1年以来的四次世界博览会使英国朝野大受刺激 ,进而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措施 ,使 19世纪后期的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英国 职业技术教育 劳动力素质
下载PDF
世界博览会与城市多元文化发展契机——以温哥华1986年世界交通通讯博览会与当地华人社会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世龙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7-157,共11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降,作为移民国家的加拿大致力于推行多元文化政策,进一步修改了移民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导引下,温哥华城市的华人移民数量快速增多,推助其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温哥华华人社会各界,善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降,作为移民国家的加拿大致力于推行多元文化政策,进一步修改了移民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导引下,温哥华城市的华人移民数量快速增多,推助其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温哥华华人社会各界,善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通过不懈的努力,在1986年温哥华世界交通通讯博览会的筹备和举行期间,抓住时机展现中华文化,同时得到加拿大联邦、省、市三级政府和中国政府的支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推进中华文化借助于世界博览会这一多元文化大平台而大放异彩,成为温哥华城市多元文化持续发展的一大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多元文化 城市文化 中华文化 温哥华 华埠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世界博览会150年历程回顾 被引量:14
11
作者 许懋彦 《世界建筑》 2000年第11期19-21,共3页
本文概述了世界博览会的起源及发展进程。论述了以水晶宫、埃菲尔铁塔为代表的著名博览会建筑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与推动,博览会场馆规划设计的演变以及博览会展区为适应城市发展进行再生利用的新趋势。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现代建筑运动 展馆规划设计 展区再生利用
下载PDF
“智力之交易”:近代日本与世界博览会——以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兆红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159,共9页
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中,日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日本现代化运动从"迟到"到"超越"的前进道路上,日本政府认为,日本必须介入国际性活动,同时也必须不停地把国际的世界观引进国内。最能够反映这个事实的莫过于日本... 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中,日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日本现代化运动从"迟到"到"超越"的前进道路上,日本政府认为,日本必须介入国际性活动,同时也必须不停地把国际的世界观引进国内。最能够反映这个事实的莫过于日本主动参加国际性的博览会。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日本正式组团参展。"岩仓使节团"在游历博览会时发现,展览场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即使是大而强的国家,对于来自小国极富竞争力的科技发明,也必须给予尊敬,因此意识到"大国不足畏,小国不可欺",并制定了"贸易立国"和"产业立国"紧密结合的政策。这一政策贯穿始终,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这次世博会,明治初期的日本确立了"小而强的国家"的定位,开始了从城市空间改造到科学技术创新等各个层面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世界博览会 维也纳世博会
下载PDF
中国2010世界博览会“竹藤元素场馆”剖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爱民 李新国 《世界竹藤通讯》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竹藤材料因其具有通气性好、韧性强,成长率快、容重轻及成本低的特点,在建筑材料领域里的前景十分光明。本文通过大量第一手调研实例照片,分析了中国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竹藤元素"在中外场馆建设中的应用及竹藤材料在建筑可... 竹藤材料因其具有通气性好、韧性强,成长率快、容重轻及成本低的特点,在建筑材料领域里的前景十分光明。本文通过大量第一手调研实例照片,分析了中国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竹藤元素"在中外场馆建设中的应用及竹藤材料在建筑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竹藤材料 场馆建筑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世界博览会与科技创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兆红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7,共9页
世博会引领科技革命的新潮流。在世界博览会的演进历程中,交织着技术发展和人文发展,融汇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世博会是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每次科技革命的结晶都总会在当时的世博会上亮相,昭示新时代的来临。16... 世博会引领科技革命的新潮流。在世界博览会的演进历程中,交织着技术发展和人文发展,融汇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世博会是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每次科技革命的结晶都总会在当时的世博会上亮相,昭示新时代的来临。160年的世博历史表明,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各行业聚首的盛会,而且还是各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竞技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与文明的真实记录。在当今社会,世博会必将进一步展示新一轮的科学技术文明,继续推动蓬勃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科技普及 科技创新
下载PDF
解读巴黎世界博览会选址规划与城市发展历程之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懋彦 赵曾辉 《国外城市规划》 2006年第3期70-76,共7页
本文通过比较1855至1900年代、1925和1937年、1958和1989年三个时期巴黎世界博览会选址规划与其城市的发展历程,分析解读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城市规划进程中,由博览会单方面影响城市向两者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 巴黎 世界博览会 城市规划 场址规划 发展历程
下载PDF
从社区走向世界:《世界博览会》中的都市空间与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英 石雨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24-29,共6页
多克托罗的小说《世界博览会》呈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地理空间:纽约犹太社区的封闭空间和世界博览会的流动空间。《世界博览会》通过描述主人公所经历的不同空间体验及其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转变,展示主人公从狭隘的族裔共同体意识走向人类... 多克托罗的小说《世界博览会》呈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地理空间:纽约犹太社区的封闭空间和世界博览会的流动空间。《世界博览会》通过描述主人公所经历的不同空间体验及其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转变,展示主人公从狭隘的族裔共同体意识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成长轨迹。将多克托罗的《世界博览会》与本雅明1939年的《巴黎,19世纪的首都》并置阅读可以发现,后者通过聚焦世界博览会和巴黎拱廊街对市场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进行认知图绘,而前者绘制《世界博览会》情感地图的动力则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时空巨变。1985年的多克托罗通过文学“后视镜”回望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表达了对狭隘民族主义思维的反思与超越,对人类共同未来命运的关切与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多克托罗 世界博览会 都市空间 共同体意识 认知图绘
下载PDF
世界博览会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梅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2期88-94,共7页
回顾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历程,从投资、消费、改革开放与市场化角度分析举办世界博览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世界博览会能够促进投资、拉动消费,具有增长极效应、开放效应和市场化效应;从政府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与组织... 回顾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历程,从投资、消费、改革开放与市场化角度分析举办世界博览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世界博览会能够促进投资、拉动消费,具有增长极效应、开放效应和市场化效应;从政府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与组织管理、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利用角度分析世界博览会亏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消极影响。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的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各种风险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经济增长效应 举办风险
下载PDF
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建国 张彤 《世界建筑导报(设计论谈)》 2005年第2期66-67,共2页
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美国35设计组联合完成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设计方案”荣获Architectural Review杂志2004年城市景观设计二项大奖(Cityscape 2004 Architectural Review Rewards),它们分别是总体规划设计(Master P... 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美国35设计组联合完成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设计方案”荣获Architectural Review杂志2004年城市景观设计二项大奖(Cityscape 2004 Architectural Review Rewards),它们分别是总体规划设计(Master Planning for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与世博文化塔设计(People's Tower for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是本次评奖中唯一同时获得两项大奖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设计方案 上海世界博览会 World 城市景观设计 MASTER 总体规划设计 EXPO TOWER 建筑学院 东南大学
下载PDF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探访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昀 《华中建筑》 2001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建筑空间 巴塞罗那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与伦敦世界博览会
20
作者 邵雍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1,共7页
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人类文明交流,引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思考,产生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马克思、恩格斯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伦敦世博会的重要意义、所蕴藏的历史启示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引领功能。他们坚决... 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人类文明交流,引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思考,产生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马克思、恩格斯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伦敦世博会的重要意义、所蕴藏的历史启示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引领功能。他们坚决反对维利希、金克尔等为代表的极端政治流亡者以革命为儿戏,鼓吹暗杀与暴动。伦敦世博会后,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从准备再次发动革命到为未来革命积蓄力量的策略转变。马克思认识到,当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在蓬勃发展的时候,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可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伦敦世界博览会 政治流亡者 革命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