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及术后认知功能分析
1
作者 任虹宇 马俊 +5 位作者 何森 陈文武 方建 司昊天 何承 李明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10—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PD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使用普拉克索联合STN-DBS治...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10—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PD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使用普拉克索联合STN-DBS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帕金森核心症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统一PD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评分均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帕金森睡眠评分量表(PDSS)评分呈升高趋势,39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呈降低趋势,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 PD患者在普拉克索治疗基础上联合STN-DBS可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术 普拉克索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以痤疮及性早熟为主要表现的下丘脑错构瘤1例
2
作者 宫泽琨 管志伟 +1 位作者 张明英 李钦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6-178,共3页
下丘脑错构瘤(H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性疾病,常可引起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症状群,包括药物难治性癫痫、认知行为及精神障碍、中枢性性早熟(CPP)等。患儿男性,4岁5个月,主因面部皮疹、胡须、声音变粗3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为... 下丘脑错构瘤(H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性疾病,常可引起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症状群,包括药物难治性癫痫、认知行为及精神障碍、中枢性性早熟(CPP)等。患儿男性,4岁5个月,主因面部皮疹、胡须、声音变粗3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为中枢性性早熟,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鞍上肿物。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MRI结果,诊断为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幼儿 丘脑错构瘤 性早熟
下载PDF
加味百合地黄汤通过调控SDF-1/CXCR4轴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下丘脑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
3
作者 刘洋 李翎熙 +3 位作者 周密 吴敏学 王宇红 赵洪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究加味百合地黄汤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DD)大鼠下丘脑神经炎性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89 mg/kg)和加味百合地黄汤高、中、低剂量组(16.2、8.1、4.05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 目的探究加味百合地黄汤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DD)大鼠下丘脑神经炎性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89 mg/kg)和加味百合地黄汤高、中、低剂量组(16.2、8.1、4.05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卵巢摘除(OVX)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建立PDD模型,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21 d。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抑郁样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下丘脑组织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RT-qPCR、Western blot检测小胶质细胞Iba-1及SDF-1/CXCR4轴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百合地黄汤高剂量组抑郁样行为改善(P<0.01);下丘脑胞体肿胀、间隙增加、炎性浸润等病理损伤缓解;脑脊液中促炎因子IL-1β、IL-6水平降低(P<0.05),抗炎因子IL-4、IL-10、IGF-1水平升高(P<0.01),Iba-1、SDF-1、CXCR4表达降低(P<0.05),PSD-95、BDNF、NGF表达升高(P<0.05)。结论加味百合地黄汤抗PDD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SDF-1/CXCR4轴进而改善下丘脑神经炎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百合地黄汤 围绝经期抑郁症(PDD) SDF-1/CXCR4轴 小胶质细胞 丘脑 脑脊液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及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刘小双 郭宁 赵宛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丘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得分将患者...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丘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n=35)和认知正常组(MoCA评分26~30分,n=45);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cy水平,并计算non-HDL-C水平。采用Perason相关分析non-HDL-C、Hcy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non-HDL-C、Hcy水平诊断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效能。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丘脑梗死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50)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n=5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丘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non-HDL-C、Hcy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认知正常组受试者血清non-HDL-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梗死患者non-HDL-C、Hcy水平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Hcy水平诊断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9,敏感度为0.724,特异度为0.630;non-HDL-C水平诊断认知障碍的AUC为0.738,敏感度为0.701,特异度为0.870;Hcy联合non-HDL-C诊断认知障碍的AUC为0.769,敏感度为0.758,特异度为0.889。Hcy联合non-HDL-C诊断认知障碍的效能优于non-HDL-C、Hcy单独诊断。心房颤动及non-HDL-C、Hcy水平和NIHSS评分升高是丘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on-HDL-C、Hcy水平均与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呈正相关,non-HDL-C、Hcy水平可用于诊断丘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且联合检测诊断效果更优。心房颤动及non-HDL-C、Hcy水平和NIHSS评分升高是丘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梗死 认知障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补肾和脉方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5
作者 史琳 杨传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209-214,239,共7页
目的探寻补肾和脉方治疗老年自发性高血压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选取16月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补肾和脉方组[10只,补肾和脉方生药浓度14.22 g/(kg·d)]和模型组(10只,生理盐水2 mL/d),以10只... 目的探寻补肾和脉方治疗老年自发性高血压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选取16月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补肾和脉方组[10只,补肾和脉方生药浓度14.22 g/(kg·d)]和模型组(10只,生理盐水2 mL/d),以10只同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d),共灌胃干预8周。定期观察并监测记录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血清、下丘脑。ELISA法检测血清中神经肽(NPY)、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Label-free定量蛋白组学测序分析方法筛选下丘脑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并对差异蛋白的分子功能、细胞成分和生物学途径3个方面进行功能方面的注释;对差异蛋白进行KEGG通路分析得到补肾和脉方靶蛋白及其涉及的信号通路;同时建立差异蛋白的互作网络综合分析补肾和脉方的药理机制,进而为研究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寻找新的药物标志蛋白提供理论和思路。结果1)补肾和脉方能够稳步降低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平均动脉压;降低大鼠血清NPY、NE、CRP、AngⅡ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压的血管重塑。2)与模型组相比,应用补肾和脉方干预后的大鼠下丘脑中共检出2753个差异蛋白点,其中316个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个蛋白表达升高,115个蛋白表达降低;差异蛋白主要富集于转运酶活性和离子通道活性方面。3)补肾和脉方干预老年SHR下丘脑的节点蛋白Cdc42、SIRT2、Ptk2b的表达与蛋白组学一致。结论补肾和脉方治疗老年自发性高血压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神经元细胞活力,维持动脉血管的稳定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自发性高血压病 补肾和脉方 丘脑 蛋白质组学 大鼠
下载PDF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性腺轴在围绝经期抑郁症中的作用(综述)
6
作者 刘晓钰 钱欣 +1 位作者 韩玉苹 顾思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抑郁症作为常见的情感类精神障碍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二大健康负担。抑郁症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女性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以上,这可能与女性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比如围产期抑郁、围绝经期抑郁(perimenopausal ... 抑郁症作为常见的情感类精神障碍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二大健康负担。抑郁症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女性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以上,这可能与女性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比如围产期抑郁、围绝经期抑郁(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PMD)。围绝经期是女性生殖的脆弱窗口,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HPG)轴功能发生紊乱,导致机体出现情绪低落和焦虑不安等抑郁症状。本文综述近年来HPA轴和HPG轴相互作用导致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围绝经期抑郁症以及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丘脑-垂体-性腺轴 激素
原文传递
丘脑性失语研究进展
7
作者 万艳 成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212-2219,共8页
失语症(Aphasia)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由于神经中枢损伤、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包括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通常可根据病变位置分为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经皮质性失语综合... 失语症(Aphasia)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由于神经中枢损伤、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包括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通常可根据病变位置分为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皮质下失语综合征几个大类。丘脑性失语(Thalamic Aphasia)是皮质下失语的一种,是丘脑病变所致的失语,多表现为自发言语减少,声调下降,音量减低,找词困难,伴有错语,执行多步骤或复杂指令有困难,命名障碍明显,但大多语言清晰、言语流畅、复述、理解能力相对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失语症 丘脑性失语
下载PDF
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危险因素及饮食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8
作者 任英 汪潮湖 +3 位作者 张南南 包贇 漆松涛 邓瑛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72-2678,共7页
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已成为颅咽管瘤患者术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有研究指出通过调整热量摄入、制订并实施运动计划能显著降低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者体质量,可将非药物治疗措施如饮食运动干预应用于颅咽管瘤患者的体质量管理... 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已成为颅咽管瘤患者术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有研究指出通过调整热量摄入、制订并实施运动计划能显著降低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者体质量,可将非药物治疗措施如饮食运动干预应用于颅咽管瘤患者的体质量管理中,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现状、危害、危险因素和饮食运动干预策略,以期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颅咽管瘤患者相关下丘脑性肥胖,开展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者体质量控制的前瞻性研究,并构建科学严谨的饮食运动干预方案,为全面提高颅咽管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丘脑性肥胖 饮食运动干预 体质指数 综述
下载PDF
丘脑连接核通过内侧内嗅皮层调控空间记忆初步研究
9
作者 陆敏敏 肖琴 +4 位作者 罗心为 高添宇 张琪敏 张小龙 何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7-514,共8页
目的 初步探究丘脑连接核(thalamic nucleus reuniens, RE)调控内侧内嗅皮层(medial entorhinal cortex, MEC)相关的空间记忆及机制。方法 Retrobeads介导的逆行示踪技术结合顺行示踪技术鉴定RE与MEC脑区之间的形态学联系。利用光纤记... 目的 初步探究丘脑连接核(thalamic nucleus reuniens, RE)调控内侧内嗅皮层(medial entorhinal cortex, MEC)相关的空间记忆及机制。方法 Retrobeads介导的逆行示踪技术结合顺行示踪技术鉴定RE与MEC脑区之间的形态学联系。利用光纤记录技术,记录并分析小鼠在空旷场探索时投射至MEC的RE神经元的活动特征。采用化学遗传学抑制RE-MEC通路探究对空间记忆的影响。结果 逆行与顺行示踪实验验证了RE发出神经纤维投射至MEC,且主要分布在浅层。光纤记录实验发现投射至MEC的RE神经元在小鼠在站立、抬头行为时活动增强,而在静止和理毛时活动减弱(P<0.01),且这群神经元的钙活动与小鼠运动速度呈正相关(R^(2)=0.077 3,P<0.001)。与对照组比较,化学遗传学抑制RE-MEC通路明显增加处理组小鼠在空旷场中探索的路程(P<0.01),而对中央区的停留时间、刻板理毛行为次数无影响。结论 RE-MEC通路在空间探索行为期间激活,参与空间学习记忆;抑制RE-MEC通路损害小鼠的空间记忆,延长小鼠对新环境空间信息进行表征的探索距离,而对小鼠的情绪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连接核 内侧内嗅皮层 空间记忆 空旷场
原文传递
电针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下丘脑自噬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杨鸿静 张萌 +1 位作者 吴松 王静芝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56-463,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下丘脑自噬调控基因Atg1、Atg13和Beclin-1表达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IR的潜在机制。方法将45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 目的观察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下丘脑自噬调控基因Atg1、Atg13和Beclin-1表达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IR的潜在机制。方法将45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模型制备组(30只)。正常组予常规饲养,模型制备组予高脂饲料和10%的果糖水饲养8周,制备IR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制备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和电针组(15只)。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及干预后,采用微量血糖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评定大鼠IR程度。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下丘脑组织Atg1、Atg13、Beclin-1、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评价电针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下丘脑自噬活性的影响。结果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制备组大鼠IRI均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tg1、Atg13、Beclin-1、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tg1、Atg13、Beclin-1、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IRI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高脂高糖诱导的IR,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自噬相关因子Atg1、Atg13、Beclin-1表达从而抑制下丘脑细胞过度自噬以及降低GSK3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胰岛素抵抗 血糖 自噬 丘脑 大鼠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选穴规律
11
作者 张金胜 史少静 +3 位作者 赵紫璇 邹鑫 姜涛 李晶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选穴组方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和PubMed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卒...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选穴组方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和PubMed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文献,通过纳排标准对数据进行筛选。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1.0软件、SPSS Modeler 18.0软件及Cytoscape3.9.1软件进行腧穴频次与归经、特定穴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34篇有效文献,提取针灸处方34条,涉及腧穴91个,总频次368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曲池、三阴交;最常涉及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特定穴以交会穴、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使用最多;聚类分析获得7个有效聚类群;核心关联规则分3类:“曲池-环跳-肩髃-外关-风市”、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和百会-曲鬓,置信度均≥90%、支持度均≥35%。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丘脑痛以水沟-内关-极泉-委中-三阴交为主穴,重视阳经、夹脊穴和郄穴的应用,同时结合头针及肢体腧穴,可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丘脑 针灸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不同物种间疼痛特异性丘脑-皮质神经活动模式
12
作者 汪宇轩(译) 邓敏智(译)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36,共1页
寻找疼痛特异性神经元活动对于理解和控制疼痛具有重要的意义。丘脑是大多数感觉信号的上行中枢,其与大脑皮质的神经连接可能是处理不同感觉信息的基础。既往的动物研究表明,丘脑外侧核到初级和次级躯体感觉皮质(S1和S2)的外侧神经通路... 寻找疼痛特异性神经元活动对于理解和控制疼痛具有重要的意义。丘脑是大多数感觉信号的上行中枢,其与大脑皮质的神经连接可能是处理不同感觉信息的基础。既往的动物研究表明,丘脑外侧核到初级和次级躯体感觉皮质(S1和S2)的外侧神经通路与疼痛感觉的辨别处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活动 神经活动 大脑皮质 神经通路 特异性 丘脑 躯体感觉皮质 疼痛
下载PDF
治疗下丘脑性肥胖的药物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沥元 杜函泽 潘慧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729-732,共4页
下丘脑性肥胖(HO)是一种复杂而罕见的疾病,影响大脑中能量摄入和支出调节通路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和外周激素信号的调节。目前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和脂肪组织产热,从而以增加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的方式抑制体质量的快速增长。... 下丘脑性肥胖(HO)是一种复杂而罕见的疾病,影响大脑中能量摄入和支出调节通路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和外周激素信号的调节。目前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和脂肪组织产热,从而以增加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的方式抑制体质量的快速增长。此外,部分药物还可作用于大脑奖励中心,抑制HO患者过度摄食。本文介绍了外源性催产素(OXT)、芬特明/托吡酯合剂(Ph/T)、特索芬辛、赛美拉肽等新近研发药物的临床获益数据、不良反应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脑肿瘤 丘脑损伤 能量稳态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与肥胖诱发的下丘脑炎症通路相关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韩亚鹏 孙姮 +2 位作者 赵珊珊 李婧 匡洪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约60%的PCO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而肥胖和超重的PCOS女性则更容易出现葡萄糖代谢紊乱并引起慢性炎症。中枢神经系统被认为在PCOS的发病机制...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约60%的PCO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而肥胖和超重的PCOS女性则更容易出现葡萄糖代谢紊乱并引起慢性炎症。中枢神经系统被认为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下丘脑炎症是PCOS主要的中枢神经特征改变。该文主要从PCOS-IR与肥胖诱发的下丘脑炎症通路相关性进行综述,聚焦于PCOS-IR与下丘脑炎症通路相关性的研究,大致总结了PCOS-IR伴发的下丘脑炎症的主要相关通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PCOS-IR与下丘脑炎症相互影响的因素多数指向高脂饮食诱导的内分泌紊乱,进而加重下丘脑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笔者认为对于该病的研究应给予中枢神经系统足够重视而不仅局限于生殖系统,谨荐对PCOS-IR伴下丘脑炎症中下丘脑部位相关通路研究有所侧重,旨在为今后的前瞻性治疗及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肥胖 丘脑 炎症通路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丘脑功能连接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罗诏耀 欧阳远朔 +5 位作者 苏航 黎广宇 何荣华 李海宁 李朋 张宇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丘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ESRD患者(ESRD组)和28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行听觉词语...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丘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ESRD患者(ESRD组)和28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行听觉词语学习测试-华山版(AVLT-H)评估记忆功能,随后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并行基于丘脑的全脑FC分析比较两组间丘脑的FC差异,最后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ESRD组患者IR-S(P=0.002)、SR-S(P<0.001)、LR-S(P=0.005)得分显著降低;同时,ESRD组右侧丘脑与左侧额上回眶部、左侧顶上小叶、右侧枕上回、右侧楔前叶及右侧额中回的FC降低(P<0.05,TFCE校正),ESRD组左侧丘脑与左侧直回、左侧顶上小叶及右侧顶上小叶的FC降低(P<0.05,TFCE校正),ESRD组左侧丘脑与左侧直回的FC值与IR-S(r=-0.499)、SR-S(r=-0.458)及LR-S(r=-0.455)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ESRD患者存在记忆功能减退,且与左侧丘脑和左侧直回的FC异常密切相关,可以为观察ESRD患者的记忆功能障碍提供影像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ESRD) 丘脑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 功能连接(FC) 记忆减退
下载PDF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病因、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雪 杨新鸣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93-100,共8页
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functional hypothalamic amenorrhea, FHA)是年轻女性较为多见的内分泌疾病,属于继发性闭经的一种,但也可见于原发性闭经,以循环中低促性腺水平和低雌激素水平为特征,且无解剖学或器质性疾病,故称该病为“功能性”... 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functional hypothalamic amenorrhea, FHA)是年轻女性较为多见的内分泌疾病,属于继发性闭经的一种,但也可见于原发性闭经,以循环中低促性腺水平和低雌激素水平为特征,且无解剖学或器质性疾病,故称该病为“功能性”,常见病因与低体重、过量运动、应激等相关,常见多因素共同发病,故治疗上应综合全面且个体化治疗。随着社会发展,FHA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FHA不得到及时改善及逆转,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也影响全身健康。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于FHA的研究更加全面,对于FHA的治疗方式有了更多的研究,包括调节生活方式、CBT疗法、促排卵、中医药治疗等,均有一定疗效,现就国内外学者对FHA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中医药 认知行为疗法 吻素 瘦素
下载PDF
丘脑-边缘系统参与急性疼痛慢性化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韦东方 周瑜 +1 位作者 潘翔宇 曹君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3,共9页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急性疼痛避免机体过度受伤,而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疼痛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了超过15%的世界人口,严重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脑成像技术的进步,急性疼痛慢...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急性疼痛避免机体过度受伤,而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疼痛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了超过15%的世界人口,严重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脑成像技术的进步,急性疼痛慢性化的神经回路机制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从神经影像学和动物实验模型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疼痛的感觉-识别(丘脑)和情绪-情感(边缘系统)相关大脑区域在急性疼痛慢性化中的潜在变化,为开发理想的慢性疼痛治疗方案提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慢性化 神经影像学 感觉系统 丘脑-边缘系统
下载PDF
基于体表标志定位急诊单引流管双靶点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脑积水
18
作者 贾宝铭 赵建凯 +5 位作者 汪丽珍 周西广 裴红莎 张颜礼 冯国强 库洪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 探讨颞部体表定位急诊单引流管双靶点丘脑血肿脑室引流术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脑积水患者223例,其中包括采取颞部体表定位急诊单引流管双靶点丘脑血肿脑室引流术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颞部体表定位急诊单引流管双靶点丘脑血肿脑室引流术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脑积水患者223例,其中包括采取颞部体表定位急诊单引流管双靶点丘脑血肿脑室引流术的研究组115例,以及先行急诊脑室外引流,病情稳定后再行立体定向丘脑血肿引流术的对照组108例。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的差异,评价颞部体表定位单引流管双靶点丘脑血肿脑室引流术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丘脑术后再出血率(5.2%vs.4.7%)、血肿清除率(87.5%±7.3%vs.90.2%±8.5%)、死亡率(13.9%vs.1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带管时间、术后颅内感染、分流依赖型脑积水、治疗有效、预后良好分别为(75.5±18.4)h、3.5%、19.1%、53.9%、51.3%与(130.8±22.9)h、13.9%、35.1%、38.7%、3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颞部体表定位单引流管双靶点丘脑血肿脑室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脑积水,手术安全可靠,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脑积水 引流术 体表标志 定位 单引流管双靶点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下丘脑错构瘤导致性早熟5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伊鹏 李翠玲 +1 位作者 黄新疆 曾春华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下丘脑错构瘤导致性早熟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下丘脑错构瘤导致性早熟患儿5例。在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总结下丘脑错构... 目的 探讨儿童下丘脑错构瘤导致性早熟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下丘脑错构瘤导致性早熟患儿5例。在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总结下丘脑错构瘤导致性早熟的诊治特点。结果 5例患儿初诊年龄为6月~8岁。均以性早熟为突出表现。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醋酸亮丙瑞林注射液或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治疗。性发育均获得明显控制。5例患儿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骨龄均获得明显的控制。病例1月经消失,乳腺从B2期减小到B1期。病例2和病例5阴茎和睾丸没有进一步增大。病例3和病例4乳腺从B3期减小到B2期。结论 部分下丘脑错构瘤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早熟。若未合并癫痫等神经系统表现,可首先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效果良好,性早熟可得到明显控制,避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性早熟
下载PDF
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
作者 杨颖 段永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4期31-33,55,共4页
目的分析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水利医院住院的47例单纯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头颅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确定丘脑梗死区域,观察不同丘脑梗死区域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 目的分析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水利医院住院的47例单纯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头颅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确定丘脑梗死区域,观察不同丘脑梗死区域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预后。结果47例单纯丘脑梗死患者中,前核区梗死4例,外侧核区梗死22例,内侧核区梗死13,后侧核区梗死8例。临床表现以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记忆障碍最常见。外侧核区、前核区、后侧核区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好,内侧核区梗死患者的预后最差。随访90d时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丘脑梗死患者易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记忆障碍等临床表现,但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