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及术后认知功能分析
1
作者 任虹宇 马俊 +5 位作者 何森 陈文武 方建 司昊天 何承 李明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10—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PD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使用普拉克索联合STN-DBS治...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10—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PD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使用普拉克索联合STN-DBS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帕金森核心症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统一PD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评分均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帕金森睡眠评分量表(PDSS)评分呈升高趋势,39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呈降低趋势,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 PD患者在普拉克索治疗基础上联合STN-DBS可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术 普拉克索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在帕金森病病人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吕坤 曹纹平 +2 位作者 王宇航 赵春生 曹胜武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938-94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PD病人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双侧STN-DBS手术的PD病人148例,其中全麻组81例,局麻组67例。记录2组术前计划...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PD病人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双侧STN-DBS手术的PD病人148例,其中全麻组81例,局麻组67例。记录2组术前计划框架靶点坐标和术后实际植入靶点坐标,计算电极植入误差并评价准确性。同时,对2组的术前基线特征和术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评分(UPDRS-Ⅲ)的改善率进行分析。结果全麻组计划框架靶点和实际植入靶点在前后距离(y)、内外侧距离(x)、垂直距离(z)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局麻组两侧电极的计划框架靶点和实际植入靶点的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际植入电极更偏向后方,而x和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麻组的手术时长显著小于局麻组;局麻组有3例病人出现无症状脑出血,全麻组未出现;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2组的UPDRS-Ⅲ改善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麻下PD病人行STN-DBS手术的与效果局麻方式相当,但手术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因此全麻下PD病人行STN-DBS手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全身麻醉 丘脑底核 微电极记录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郑金玉 徐建昌 +4 位作者 齐亮 翟效甫 李靖 周永 嵇春妹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5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在帕金森病(PD)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具有双侧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统一帕金... 目的分析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在帕金森病(PD)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具有双侧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以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结果 35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29%(33/35),其中治疗优患者19例,占比为54.29%;治疗良患者8例,占比为22.86%;治疗可患者6例,占比为17.14%;治疗差患者2例,占比为5.71%。患者术后药物关期、药物开期UPDRS评分均高于术前, LED明显少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5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4/35),其中恶心呕吐2例(5.71%),癫痫发作1例(2.86%),延伸导线移位1例(2.86%)。结论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大幅降低患者UPDR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有效率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 双侧丘脑底核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疗效(术后2年随访) 被引量:16
4
作者 钱浩 刘金龙 +11 位作者 符小丽 冼文彪 柯春龙 刘妍梅 陈杰 郑一帆 叶小帆 陈曦 陈玲 裴中 黎锦如 刘焯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4-290,共7页
目的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术后2年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 目的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术后2年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Schwab&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中文版(PDSS-CV)等评价其临床情况;术后半年、1年及2年定期随访,同时记录各时间点抗PD药物的剂量及DBS的刺激参数。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满2年,开机未服药及开机服药状态与术前未服药状态相比,UPDRSⅢ、震颤、强直、迟缓及中轴症状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术前服药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期时间由术前(6.3±0.8)h/d缩短至(2.8±0.6)h/d(P=0.008),术后2年H&Y及PDQ-39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运动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抗PD药物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减少了44.4%。刺激参数:电压由开机时的(1.6±0.2)V增加至(2.3±0.3)V(P=0.001);脉宽由开机时的(61.9±5.1)μs增加至(71.3±14.0)μs(P=0.007);频率由(131.7±5.6)Hz增加至(146.0±18.5)Hz(P=0.006)。结论 双侧STN-DBS术后2年对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疗效肯定,能有效减少抗PD药物用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海姣 陈邓 +3 位作者 朱丽娜 谭戈 徐达 刘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目的评价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subthalamic nucleus、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STN、Parkinson disease、random等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1日-2016年10月1日美国国立医学... 目的评价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subthalamic nucleus、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STN、Parkinson disease、random等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1日-2016年10月1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Jadad量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和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获得3245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最终纳入6项高质量(Jadad评分≥4分)临床试验共958例帕金森病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帕金森病患者服药(SMD=-0.570,95%CI:-0.710^-0.430;P=0.000)和未服药(SMD=-1.170,95%CI:-1.500^-0.850;P=0.000)状态下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以及UPDRSⅠ评分(SMD=-0.150,95%CI:-0.290^-0.010;P=0.030)和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评分(SMD=-0.510,95%CI:-0.660^-0.370;P=0.000);但增加严重不良事件(RD=0.140,95%CI:0.090~0.190;P=0.000)和构音障碍不良事件(RD=0.070,95%CI:0.010~0.120;P=0.020)发生率,而减少运动障碍不良事件发生率(RR=0.450,95%CI:0.330~0.620;P=0.000)。结论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但术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构音障碍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深部脑刺激法 药物疗法 META分析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小吾 周晓平 +4 位作者 王来兴 姜秀峰 曹依群 徐波涛 金爱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总结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丘脑底核DBS治疗,其中单侧17例,双侧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25例P... 目的 总结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丘脑底核DBS治疗,其中单侧17例,双侧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25例PD患者术后随访5~34个月,平均8.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50.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丘脑底核DBS是改善PD患者运动功能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 脑深部刺激术 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 手术方法 随访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的显示价值初探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静 张云亭 +2 位作者 何宁 陈静 何亚娜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的显示价值。方法收集帕金森病患者20例,所有患者接受3.0T 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磁敏感加...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的显示价值。方法收集帕金森病患者20例,所有患者接受3.0T 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磁敏感加权序列(SWI)、FSE-T2WI和3D-TIWI序列,由富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根据STN与周围组织间的信号对比及边界的清晰度两方面,共分0、1、2、3级四个等级,比较SWI、FSE-T2WI和T1WI三种不同序列对STN的显示。结果在SWI序列,18/20例(90%)患者丘脑底核显示为2~3级,呈双凸透镜形低信号,边界清晰。在T2WI像,20例中4例(20%)显示为0级,无法分辨;13例(65%)显示为1级,低信号依稀能分辨,但对比较差;仅3例(15%)2~3级,显示较为清楚、易于分辨。在T1WI像,绝大多数(18/20,90%)病例STN显示为0级,无法分辨;只有2例(10%)1级,形态结构依稀可见。经秩和检验,三组间对STN的显示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两两比较T1WI和T2WI,T2WI和SWI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相比常规T2WI和T1WI,磁敏感加权成像明显提高了对丘脑底核的显示能力,在脑深部刺激术丘脑底核的精确定位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丘脑底核 脑深部刺激术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改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被引量:11
8
作者 钱浩 陈玲 +10 位作者 刘金龙 黎锦如 何月梅 冼文彪 周鸿雁 张健 刘妍梅 陈杰 陈曦 刘焯霖 裴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术,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生活质量、情绪、睡眠、认知及术后用药剂量的影响。方法10例接受双侧STN-DBS治...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术,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生活质量、情绪、睡眠、认知及术后用药剂量的影响。方法10例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Hoehn&Yahr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中文版(PDSS-CV)、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价其临床情况,同时记录各时间点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剂量及其变化,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例PD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疗效,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等都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开机未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68%、53%、35%,开机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86%、78%、69%,其中以震颤改善最为显著。术后UPDRSIII评分及Hoehn&Yahr分级均降低,术后6个月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67%、32%;日常生活质量提高,PDQ-39术后6个月改善率为71%,睡眠质量较术前改善,焦虑抑郁情况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减轻,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术后6个月较术前减少45%。结论双侧STN-DBS能明显改善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中的治疗靶点定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华 石林 +3 位作者 杨岸超 朱冠宇 陈颍川 张建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前用MRI和电生理刺激确定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例(共382侧)接受STN-DBS治疗的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在MRI上确定STN核团位置,作为治疗靶点,STN-DBS术前... 目的探讨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前用MRI和电生理刺激确定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例(共382侧)接受STN-DBS治疗的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在MRI上确定STN核团位置,作为治疗靶点,STN-DBS术前开颅后行电生理检测STN电信号,明确靶点定位是否准确。结果 1术前MRI上STN核团定位清晰288侧、尚可72侧、不清22侧。2382侧开颅后电生理检测记录到STN电生理信号,339侧首次穿刺即记录到STN信号,43侧更换靶点后再次穿刺记录到STN信号,其中356侧记录到典型STN电信号,26侧STN电信号不典型。STN信号长度(5.9±1.1)mm。3术前MRI上STN核团定位满意(清晰或尚可的360侧中,341侧(94.7%)术前电生理检测记录到典型STN电信号;术前STN核团定位不清的22侧中术中15侧(68.2%)术前电生理检测探及典型STN信号。结论对于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MRI扫描联合电生理检测可精确定位STN-DBS术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帕金森病 肌张力障碍 磁共振成像 电生理检测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冼文彪 裴中 +1 位作者 周旭毓 陈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9-29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2009年4月前已发表的关于双侧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对所... 目的系统评价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2009年4月前已发表的关于双侧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27项临床研究(纳入900例患者)。对随访1年病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单纯STNDBS治疗与术前单纯服药治疗两种方案对UPDRSⅢ以及震颤、强直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TN-DBS治疗对UP-DRSⅡ、步态、运动迟缓改善不如术前服药(P<0.01);术后STN-DBS联合药物治疗对UPDRSⅡ、UPDRSⅢ以及震颤、强直、姿势稳定性的改善比术前服药治疗好(P<0.05),对运动迟缓、步态,联合治疗与术前药物治疗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STN-DBS副作用方面,手术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率(3.7%)及死亡率(0.7%)等风险较低;较常见的为刺激导致的短暂的副作用:体重增加(18.8%)、构音障碍(14.9%)、睁眼困难(5.7%)、抑郁(8.2%)及智能减退(4.0%),大部分可经调节刺激参数后改善。结论STN-DBS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并减少治疗药物的剂量以及药物所致的副作用;STN-DBS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帕金森病 META分析 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下载PDF
大鼠力竭运动中丘脑底核和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大磊 刘晓莉 乔德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31,I0014,共6页
目的:探讨力竭过程中丘脑底核(STN)对皮层兴奋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皮层脑电(ECoG)及局部场电(LFPs)同步记录技术,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STN、皮层神经元电活动变化规律进行同步、动态观察。结果:运动开始阶段大鼠能够自主跟随... 目的:探讨力竭过程中丘脑底核(STN)对皮层兴奋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皮层脑电(ECoG)及局部场电(LFPs)同步记录技术,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STN、皮层神经元电活动变化规律进行同步、动态观察。结果:运动开始阶段大鼠能够自主跟随跑台进行运动,运动持续约45 min时(45±11.5 min),自我驱动下的运动能力明显降低;此时STN兴奋性显著增加(P<0.01),皮层兴奋性显著下降(P<0.01)。如果给予大鼠一定的外部刺激后仍可继续运动一段时间直至力竭;力竭即刻皮层兴奋性降到最低值(P<0.01),而STN兴奋性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大鼠在力竭运动过程中,皮层运动区神经元电活动随着运动疲劳的发生呈现广泛的抑制现象,而STN神经元电活动在疲劳初期则明显增强,STN通过负诱导作用参与了运动性中枢疲劳的调控,且STN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可能是皮层实现保护性抑制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力竭运动 丘脑底核 皮层 神经元电活动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功能显像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依群 周晓平 +2 位作者 胡小吾 姜秀峰 张致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通过PET、SPECT功能显像研究探讨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 lation,DBS)对猴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模型纹状体区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颈内动脉注入1 甲基4 苯基1,2,3,6... 目的:通过PET、SPECT功能显像研究探讨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 lation,DBS)对猴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模型纹状体区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颈内动脉注入1 甲基4 苯基1,2,3,6 四氢吡啶(MPTP)建立猴偏侧PD模型,行右侧STN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给予慢性高频电刺激。在刺激前及刺激后1、3个月分别行SPECT、PET功能显像测定。结果:PD模型猴在慢性高频电刺激下对侧肢体僵硬明显缓解,活动增多,步态稳定。SPECT检查显示注药侧纹状体区的多巴胺转运体(DAT)特异摄取率在给予有效刺激后较术前增高,多巴胺D2受体(D2R)的特异摄取率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侧水平。PET检查提示在电极植入术前右侧基底节区放射性摄取浓度较左侧偏低,给予慢性高频电刺激1个月后复查提示右侧放射性摄取浓度稍高于左侧,但双侧均较低, 3 个月时复查右侧放射性摄取浓度明显高于左侧。结论:STN DBS可有效改善偏侧猴PD模型症状,通过刺激后纹状体区DAT升高,D2 R逐渐下降,同时糖代谢提高。结果提示给予STN有效慢性高频电刺激可能提高了纹状体区的代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多巴胺 SPECT
下载PDF
脑深部刺激术中丘脑底核靶点定位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小吾 周晓平 +5 位作者 王来兴 姜秀峰 曹依群 徐波涛 金爱国 郑浩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7-189,F003,共4页
目的 分析脑深部刺激术 (DBS)中丘脑底核 (STN)靶点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STNDBS治疗 ,其中单侧 19例 ,双侧 11例。MRI扫描后 ,采用图像和坐标相结合的方法计算STN靶点坐标 ,微电极记录细胞放电 ,植入电极刺... 目的 分析脑深部刺激术 (DBS)中丘脑底核 (STN)靶点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STNDBS治疗 ,其中单侧 19例 ,双侧 11例。MRI扫描后 ,采用图像和坐标相结合的方法计算STN靶点坐标 ,微电极记录细胞放电 ,植入电极刺激 ,观察刺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MRI能显示STN ,微电极记录能明确STN边界 ,术中植入电极刺激能观察患者的刺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论 MRI图像直接定位STN较准确 ,微电极记录和植入电极刺激能对靶点定位作进一步验证和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刺激术 丘脑底核 靶点 定位方法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坚妹 范凯 +1 位作者 张万琴 王有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6-378,共3页
为探讨丘脑底核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技术对用 6-OHDA脑内注射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发现 ,6-OHDA损毁侧丘脑底核中谷氨... 为探讨丘脑底核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技术对用 6-OHDA脑内注射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发现 ,6-OHDA损毁侧丘脑底核中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显著高于非损毁侧 (P<0 .0 1)。本研究结果提示 ,帕金森病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可能导致丘脑底核过度兴奋 ,这很可能是产生帕金森病症状及其病情渐进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能神经元 丘脑底核 帕金森病 大鼠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苍白球联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后的帕金森病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世忠 张旺明 +4 位作者 李明 薛杉 王建奇 卢风飞 姚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单侧苍白球联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后再行对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应用MRI及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20例单侧苍白球联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后的帕金森病...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单侧苍白球联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后再行对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应用MRI及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20例单侧苍白球联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后的帕金森病人行对侧STN-DBS,在STN-DBS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行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20例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1周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减少(P<0.05,P<0.0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单侧苍白球联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后的帕金森病人,择期行对侧STN-DBS安全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苍白球毁损术 丘脑腹中间核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及纹状体多巴胺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伦学庆 张延庆 +2 位作者 张春芬 章翔 张剑宁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 观察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大鼠旋转行为及纹状体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电刺激治疗PD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6-OHDA建立纹状体毁损PD大鼠模型, 观察高频电刺... 目的 观察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大鼠旋转行为及纹状体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电刺激治疗PD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6-OHDA建立纹状体毁损PD大鼠模型, 观察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后PD鼠旋转行为的变化, 并同时检测纹状体中多巴胺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电刺激丘脑底核后,改善了PD大鼠的旋转行为,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明显增加( P< 0.01),谷氨酸含量明显减少(P< 0.01),天门冬氨酸则无明显改变( P> 0.05)。结论 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促进了双侧纹状体多巴胺的释放, 抑制了同侧谷氨酸的释放,从而有助于PD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 多巴胺 兴奋性氨基酸 电刺激 震颤麻痹
下载PDF
用^(18)F-FDG PET研究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帕金森病神经功能网络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左传涛 黄喆慜 +4 位作者 李殿友 孙伯民 赵军 管一晖 林祥通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应用^(18)F-FDG PET 显像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深部脑电极刺激(DBS)对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神经功能网络的影响。方法 5例晚期 PD 患者行双侧 STN DBS 植入术。DBS 术后6个月,每例 PD 患者分别于"开"(处于 DBS 刺激状态)... 目的应用^(18)F-FDG PET 显像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深部脑电极刺激(DBS)对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神经功能网络的影响。方法 5例晚期 PD 患者行双侧 STN DBS 植入术。DBS 术后6个月,每例 PD 患者分别于"开"(处于 DBS 刺激状态)、"关"(停止 DBS 刺激状态)状态下行^(18)F-FDG PET 静息显像,并对每例患者进行统一 PD 量表(UPDRS)运动评分。通过统计参数图2(SPM2)软件对图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双侧 STNDBS 对脑葡萄糖代谢尤其是神经功能网络的影响。结果双侧 STN DBS 使 PD 患者豆状核(苍白球)、双侧丘脑、小脑及远隔顶叶皮质的葡萄糖代谢降低,中脑及脑桥的葡萄糖代谢升高,"开"和"关"状态下 PD 相关模式(PDRP)评分分别为2.12±15.24及4.93±1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PDRP 评分呈下降趋势。结论双侧STN DBS 能够明显改善晚期 PD 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整个神经网络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电刺激 神经网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苍白球毁损术后的帕金森病(12例报告)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凯 张建国 +1 位作者 葛明 冯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PVP)后再行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PVP)后再行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应用MR和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2例单侧PVP术后症状再次加重的PD患者实施STN-DBS手术,其中4例行毁损灶对侧的STN-DBS,8例行双侧STN-DBS。结果STN-DBS对本组12例PD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双侧STN-DBS的效果尤为明显,术后3个月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或0.01),美多巴的用量明显减少(P<0.01),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中电生理记录显示毁损灶同侧的细胞放电明显低于正常情况。结论曾行单侧PVP的PD患者如面临二次手术,可以选择DBS手术,以双侧STN的DBS效果最好,可减少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苍白球毁损术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下载PDF
Leksell三维手术计划系统联合3.0T MRI辅助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岸超 马羽 +5 位作者 刘焕光 陈宁 张凯 孟凡刚 葛明 张建国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Leksell三维手术计划系统(Leksell SurgiPlan System)联合3.0T MRI辅助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进行靶点定位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采用STN-DBS治疗的运动障碍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3.0T MRI和Lek... 目的探讨Leksell三维手术计划系统(Leksell SurgiPlan System)联合3.0T MRI辅助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进行靶点定位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采用STN-DBS治疗的运动障碍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3.0T MRI和Leksell手术计划系统进行STN靶点定位,术中采用微电极记录(MER)和电刺激,观察病人症状改善及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判断靶点定位的准确性。结果共植入217根电极(左侧111根,右侧106根),其中150根(69.1%)一次成功性定位准确。共用MER针道296道,每植入1根电极平均需要1.36针道,针道更换率为26.7%。术后出现额叶血肿1例,二次手术拔除电极后恢复。67例(125侧)病人复查头部MRI,电极位置满意者64例(122侧),电极位置改变3例,二次手术后症状改善。结论 Leksell手术计划系统加3.0T MRI进行STN靶点定位,与MER符合率高,准确性强,能够提高手术质量,减少针道更换率,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 Leksell手术计划系统 磁共振成像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障碍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秦川 王学廉 +4 位作者 何飞 高国栋 李维新 李立宏 李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抑郁障碍的短期疗效。方法对15例合并抑郁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进行电极植入,术后3个月进行PD分级量表(UPDRS)运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与术前1个月的评...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抑郁障碍的短期疗效。方法对15例合并抑郁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进行电极植入,术后3个月进行PD分级量表(UPDRS)运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与术前1个月的评价对照。结果术后15例运动功能症状如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改善良好,停药后UPDRS运动评分下降显著(P<0.01)。术后HAMD17总分下降显著(P<0.01),抑郁障碍改善显进2例(HAMD17减分率≥50%),进步7例(HAMD17减分率≥25%)。术后焦虑/躯体化、阻滞、睡眠障碍和体重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认知障碍因子分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NDBS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抑郁障碍症状,对焦虑/躯体化和阻滞等症状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抑郁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