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铋/锡催化L-丙交酯与乙交酯本体开环共聚
1
作者 郑文 张建纲 +4 位作者 张跃胜 刘雄 包建娜 张先明 陈文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1,共13页
为探究金属催化剂辛酸亚锡(Sn(Oct)_(2))与次水杨酸铋(BiSS)对L-丙交酯(L-LA)与乙交酯(GA)本体开环聚合(ROP)反应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影响,使用不同含量的Sn(Oct)_(2)或BiSS合成一系列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 为探究金属催化剂辛酸亚锡(Sn(Oct)_(2))与次水杨酸铋(BiSS)对L-丙交酯(L-LA)与乙交酯(GA)本体开环聚合(ROP)反应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影响,使用不同含量的Sn(Oct)_(2)或BiSS合成一系列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聚合反应动力学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借助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iSS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催化剂,在ROP制备PLGA共聚物中获得了与Sn(Oct)_(2)类似的结果,其催化性能可与Sn(Oct)_(2)相媲美。BiSS催化制备的PLGA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例如,1000×10^(-6)Bi催化制备的PLGA73在氮气氛围下的T_(5)%和T_(90)%分别为269.6℃和379.2℃,相较于Sn(Oct)_(2)分别升高了36℃和82.7℃。由BiSS催化制备的PLGA链段具有更高的随机性和更短的L-LA序列长度。BiSS可以替代商业使用的Sn(Oct)_(2)用于生产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低毒性PL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交酯 金属催化剂 开环聚合
下载PDF
羊肠线与聚乙丙交酯线埋入大鼠“足三里”穴区局部时效性刺激效应的机制
2
作者 叶婷婷 梁欣 +4 位作者 李丽红 聂红昉 侯珣瑞 周梦丹 钟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05-4611,共7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观察发现,临床常用羊肠线、聚乙丙交酯线埋入正常人体“足三里”穴后穴区局部表现出时效性炎性刺激效应且具有线体差异性,其背后的参与机制尚有待研究。目的:观察羊肠线、聚乙丙交酯线分别埋入大鼠“足三里”后穴区连续... 背景:课题组前期观察发现,临床常用羊肠线、聚乙丙交酯线埋入正常人体“足三里”穴后穴区局部表现出时效性炎性刺激效应且具有线体差异性,其背后的参与机制尚有待研究。目的:观察羊肠线、聚乙丙交酯线分别埋入大鼠“足三里”后穴区连续时间点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白三烯B4及缓激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羊肠线组(50只)、聚乙丙交酯线组(50只)。空白组不进行埋线处理,另两组在大鼠左侧“足三里”穴埋入相应线体1次,埋线后8 h及3,7,14,21 d,采集左侧“足三里”穴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穴区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的表达,ELISA法检测穴区组织白三烯B4、缓激肽含量。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比较,羊肠线组埋线后8 h、3 d、7 d、14 d、21 d穴区组织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表达及缓激肽、白三烯B4含量升高(P<0.05);聚乙丙交酯线组埋线后8 h、3 d、7 d、14 d穴区组织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升高(P<0.05),埋线后8 h、3 d、7 d穴区组织的缓激肽含量升高(P<0.05),埋线后8 h、3 d、7 d、14 d、21 d穴区组织的白三烯B4含量升高(P<0.05);②与聚乙丙交酯线组比较,羊肠线组埋线后7,14,21 d穴区组织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升高(P<0.05),埋线后8 h、3 d、7 d、14 d、21 d穴区组织的5-羟色胺表达升高(P<0.05),埋线后8 h、3 d、14 d、21 d穴区组织的白三烯B4及缓激肽含量升高(P<0.05);③结果表明,羊肠线埋入大鼠“足三里”后引起穴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白三烯B4和缓激肽的变化,聚乙丙交酯线埋入“足三里”后引起穴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白三烯B4和缓激肽的变化,可能是穴位埋线后穴区局部时效性刺激效应的参与机制之一,并且两种线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羊肠线 聚乙丙交酯线 足三里 时效性刺激效应 穴位启动机制
下载PDF
L-丙交酯/meso-丙交酯的共聚反应及其产物性能
3
作者 郑文 张建纲 +5 位作者 刘雄 龚磊 陈世昌 包建娜 张先明 陈文兴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为研究工业化生产中左旋(L-)丙交酯和内消旋(meso-)丙交酯的聚合反应及产物性能,通过对L-丙交酯进行高温热处理制备更加符合工业生产的meso-丙交酯,并以L-丙交酯和meso-丙交酯为聚合单体,探究丙交酯性质对开环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及其... 为研究工业化生产中左旋(L-)丙交酯和内消旋(meso-)丙交酯的聚合反应及产物性能,通过对L-丙交酯进行高温热处理制备更加符合工业生产的meso-丙交酯,并以L-丙交酯和meso-丙交酯为聚合单体,探究丙交酯性质对开环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及其性能的影响。借助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二维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聚乳酸共聚产物的分子量、化学结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含有0~5.0%meso-丙交酯的L-丙交酯可以成功进行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共聚物,并且meso-丙交酯的存在不会显著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分布均一性。随着meso-丙交酯含量的增加,聚乳酸的热分解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和熔融焓等热性能参数均明显降低。与聚左旋乳酸(PLLA)相比,共聚物的结晶速度与结晶能力降低,二者的最佳结晶温度均在100℃左右。meso-丙交酯的加入使共聚物大分子链的有序化程度降低,但不会改变聚乳酸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交酯 meso-丙交酯 结晶 共聚反应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丙交酯
4
作者 任杰 翁一明 陶思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84-1691,F0002,共9页
聚乳酸(PLA)是最有前途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之一。国家“禁塑令”的颁布,使得PLA产量和应用领域得到史无前例的扩大。丙交酯(LD)作为生物塑料PLA的关键中间体,其化学纯度、光学纯度和生产成本直接决定PLA的质量和经济价值。目前工业上常... 聚乳酸(PLA)是最有前途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之一。国家“禁塑令”的颁布,使得PLA产量和应用领域得到史无前例的扩大。丙交酯(LD)作为生物塑料PLA的关键中间体,其化学纯度、光学纯度和生产成本直接决定PLA的质量和经济价值。目前工业上常见的是两步法合成技术,预聚‒解聚的方法可保证乳酸的转化率,但是难以避免LD外消旋化反应,选择性低,能源成本高。一步法作为一种替代策略,很好地克服了两步法合成LD的一些缺点。因此,文中重点介绍一步法合成LD,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技术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丙交酯 一步法 分子筛
下载PDF
L-乳酸合成L-丙交酯过程中的定量问题及其提高选择性的方法
5
作者 李娜 张晨 +3 位作者 马长坡 余彭欣 王艳涛 杨维冉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3年第2期120-127,143,共9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可降解、可再生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L-丙交酯作为生产聚乳酸的重要中间体,其纯度直接影响聚乳酸的质量和生产成本。丙交酯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或核磁共振氢谱法(^(1)H NMR)定量。然而... 聚乳酸(PLA)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可降解、可再生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L-丙交酯作为生产聚乳酸的重要中间体,其纯度直接影响聚乳酸的质量和生产成本。丙交酯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或核磁共振氢谱法(^(1)H NMR)定量。然而,发现GC在乳酸生产丙交酯的过程中并不适用于定量,丙交酯收率总是比LC高得多。详细的分析表明,一些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完全转化的乳酸低聚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解聚生成丙交酯,从而使丙交酯的产率比实际的高。因此,LC是一种较为准确的丙交酯定量分析方法。基于这一现象,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模拟GC分析的反应条件,大大提高了丙交酯的选择性和收率。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可使丙交酯的最高收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L-丙交酯 固定床 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聚乙丙交酯微球的制备及对曲安奈德的包载与释放研究
6
作者 袁文博 张华彤 +3 位作者 乔从德 王领 栾明明 杨效登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6-1272,共7页
曲安奈德具有药性好、药效强、作用时间持久的优点,但是,油溶性使其应用不方便。聚乙丙交酯(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做成微球负载曲安奈德。本文以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葡萄糖为引发剂... 曲安奈德具有药性好、药效强、作用时间持久的优点,但是,油溶性使其应用不方便。聚乙丙交酯(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做成微球负载曲安奈德。本文以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葡萄糖为引发剂制备了聚乙丙交酯,并以核磁共振波谱和凝胶色谱法表征了聚乙丙交酯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结果显示,所得聚乙丙交酯中乳酸和乙醇酸链段的质量比为50∶50,羧基封端,分子量介于36000~41000,分子量分布窄,分散性指数约为1.60。以高压静电喷雾法制得粒径小于20μm(d_(20)≥92%)的微球,该微球对曲安奈德亲脂性药物的载药量大于44%,能实现长达120 h的释放周期,而且在药物释放前期释放速率和时间呈现线性关系。文章为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和拓展曲安奈德在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等皮肤疾病治疗提供基础数据,为功能性护肤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聚乙丙交酯 微球 载药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乳酸食品接触材料中丙交酯的迁移量 被引量:1
7
作者 曾莹 陈燕芬 +6 位作者 曾铭 陈胜 潘静静 李丹 钟怀宁 董犇 郑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1-286,共6页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聚乳酸食品接触材料中丙交酯迁移量的方法。橄榄油模拟物经过乙腈提取,离心分层与过滤后,使用GC-MS测试分析;异辛烷模拟物过滤后直接使用GC-MS测试分析。该法实现了聚乳酸食品接触材料中丙交酯迁移量...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聚乳酸食品接触材料中丙交酯迁移量的方法。橄榄油模拟物经过乙腈提取,离心分层与过滤后,使用GC-MS测试分析;异辛烷模拟物过滤后直接使用GC-MS测试分析。该法实现了聚乳酸食品接触材料中丙交酯迁移量的测定,检出限为0.01 mg/kg,加标回收率为80.0%~120.0%,相对标准偏差为2.6%~6.6%(n=6)。运用该方法对7款聚乳酸(PLA)食品接触材料的实际样品进行测定,丙交酯的整体检出率为85.7%,迁移量的检出范围为0.033~1.1 mg/kg。该方法灵敏度、回收率和准确度高,检测限能够满足法规判定要求,可用于PLA食品接触材料中丙交酯迁移量的实际检验工作。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PLA样品中的丙交酯迁移量检出率较高,需引起安全关注。相对于替代溶剂异辛烷,由于橄榄油迁移温度较高,样品的橄榄油迁移量比替代条件下异辛烷的迁移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迁移量 聚乳酸食品接触材料 油性食品模拟物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二苯基乙二胺衍生的铜配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
8
作者 赵宁 屈晨阳 +2 位作者 刘浩哲 汪显杭 杨正超 《广州化学》 CAS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用(1R,2R)-二苯基乙二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具有C_(2)对称性的手性配体1,将1与Cu(OAc)_(2)反应制备了手性铜配合物2,并用其来催化外消旋丙交酯(rac-LA)聚合。经核磁共振、IR、元素分析和X-单晶衍射确定配体1和配合物2的结构,经TGA确... 用(1R,2R)-二苯基乙二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具有C_(2)对称性的手性配体1,将1与Cu(OAc)_(2)反应制备了手性铜配合物2,并用其来催化外消旋丙交酯(rac-LA)聚合。经核磁共振、IR、元素分析和X-单晶衍射确定配体1和配合物2的结构,经TGA确定了配合物2的热稳定性,通过GPC确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配合物2在聚合反应温度下的结构是稳定的,能有效催化rac-LA进行本体聚合,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但分子量较低,这可能是由于高温下发生了酯交换反应,同时发现异丙醇的加入使聚合物的分子量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丙交酯聚合 催化 聚乳酸 结构
下载PDF
非对称叔胺配体钙配合物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
9
作者 李鹏辉 黄卫东 +3 位作者 邱莹莹 王兆峰 刘永琪 胡明刚 《高师理科学刊》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以非对称NNO三齿叔胺配体与无水氯化钙为原料,制得金属配合物(Ca L).测定了该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性能.聚合反应的可控性研究表明,数均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之间呈线性关系,说明这种配合物能够催化丙交酯活性可控开... 以非对称NNO三齿叔胺配体与无水氯化钙为原料,制得金属配合物(Ca L).测定了该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性能.聚合反应的可控性研究表明,数均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之间呈线性关系,说明这种配合物能够催化丙交酯活性可控开环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钙配合物 开环聚合
下载PDF
丙交酯提纯新工艺研究
10
作者 孙启梅 马佳宁 李澜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0-345,共6页
采用双溶剂萃取工艺对粗丙交酯进行提纯,考察了溶剂种类、提纯温度、提纯时间、溶剂添加量及溶剂添加顺序五个因素对双溶剂萃取提纯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水和低碳数的醇类为溶剂、先加水后加有机溶剂、n(丙交酯)∶n(水)∶n(溶剂... 采用双溶剂萃取工艺对粗丙交酯进行提纯,考察了溶剂种类、提纯温度、提纯时间、溶剂添加量及溶剂添加顺序五个因素对双溶剂萃取提纯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水和低碳数的醇类为溶剂、先加水后加有机溶剂、n(丙交酯)∶n(水)∶n(溶剂)=1∶(1~0.67)~(1~0.5)、萃取温度5~40℃,可得到纯度为97.0%(w)、收率不低于77.0%的丙交酯;经熔融结晶精制所得产品的各项指标与精馏工艺相当,采用溶剂和水的双溶剂萃取作为粗丙交酯预处理工艺,可取代精馏预处理提纯过程,且具有更好的提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提纯 水萃法 溶剂重结晶 双溶剂萃取
下载PDF
共沸反应精馏合成丙交酯的工艺研究
11
作者 刘沙 窦欣宇 +1 位作者 姚洪 王红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43-2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共沸反应精馏合成丙交酯的工艺。首先,对共沸反应精馏合成丙交酯进行了实验研究,然后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工艺进行流程模拟和优化设计,并得出优化后的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在共沸精馏下反应,丙交酯产率为82.64%,纯度为98%... 提出了一种共沸反应精馏合成丙交酯的工艺。首先,对共沸反应精馏合成丙交酯进行了实验研究,然后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工艺进行流程模拟和优化设计,并得出优化后的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在共沸精馏下反应,丙交酯产率为82.64%,纯度为98%。采用Aspen软件模拟确定最佳优化的条件为:理论板数15、回流比5、进料位置为第8块塔板、精馏段和提馏段的塔板数分别为4和5,此时,丙交酯产率达到86.48%。实验结果与工艺设计优化结果吻合度较高,为进一步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乳酸 共沸反应精馏 过程模拟
原文传递
高产率、高光纯丙交酯生产工艺和装备突破
12
作者 崔兆宁 李义 +9 位作者 周卫强 张洋 李大勇 刘海军 武丽达 李博豪 关阳 彭超 李凡 佟毅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481-487,共7页
丙交酯是生产可降解生物材料聚乳酸的核心聚合单体,高品质的丙交酯对于生产性能优异、可替代石油基塑料制品的高端聚乳酸产品十分关键。然而,丙交酯产业化生产目前存在产率低、光纯度差的技术瓶颈,相关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为了提高丙交... 丙交酯是生产可降解生物材料聚乳酸的核心聚合单体,高品质的丙交酯对于生产性能优异、可替代石油基塑料制品的高端聚乳酸产品十分关键。然而,丙交酯产业化生产目前存在产率低、光纯度差的技术瓶颈,相关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为了提高丙交酯的综合产率和光学纯度做了很多努力,但现有技术无法处理好产率、光纯度以及生产成本三者之间的平衡。从化学反应理论和工业装备方面剖析了现有丙交酯生产技术存在的瓶颈,开发出高产率、高光纯丙交酯产业化生产工艺路线,并阐述了新工艺路线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取得的实际效果。相关专利技术已经获得授权,为实现从理论到产业层面全方位突破国外对高品质丙交酯产品的技术垄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聚乳酸 高产率 高光纯 产业化
下载PDF
聚D,L-丙交酯的常压微波辐射合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舒静 王鹏 +3 位作者 张科 田六一 郑彤 赵宝秀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研究了常压下微波辐射开环聚合制备聚D,L-丙交酯(PDLLA)。考察了单体纯度、微波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和体系真空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测定丙交酯纯度;FTIR和1H-NMR表征产物结构;GPC测定分子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重结晶... 研究了常压下微波辐射开环聚合制备聚D,L-丙交酯(PDLLA)。考察了单体纯度、微波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和体系真空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测定丙交酯纯度;FTIR和1H-NMR表征产物结构;GPC测定分子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重结晶4次后的丙交酯,在催化剂辛酸亚锡用量为0.15%,常压下经微波辐射30min,可获得分子量为21.87×104的PDLLA。反应时间与传统法相比大大缩短。与传统合成法的不同还表现为,随丙交酯纯度的提高,最佳聚合时间延长;体系真空度对反应无影响。GPC结果表明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丙交酯 丙交酯 开环聚合 常压
下载PDF
D,L-丙交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石淑先 夏宇正 +2 位作者 郭祖鹏 焦书科 李效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2-34,共3页
以乳酸为单体 ,在催化剂存在下乳酸先缩聚后解聚制备了D ,L 丙交酯。考察了蒸馏工艺、催化剂种类对乳酸脱水效率的影响 ;用IR、1H NMR、MS、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对丙交酯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丙交酯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 ... 以乳酸为单体 ,在催化剂存在下乳酸先缩聚后解聚制备了D ,L 丙交酯。考察了蒸馏工艺、催化剂种类对乳酸脱水效率的影响 ;用IR、1H NMR、MS、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对丙交酯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丙交酯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 ,用辛酸亚锡作催化剂 ,在逐步升温后期减压的条件下 ,乳酸的脱水量达 9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D L-丙交酯 合成 表征 结构 丙交酯
下载PDF
丙交酯单体的制备及纯化 被引量:50
15
作者 张子勇 陈燕琼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6,共5页
聚乳酸类高分子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力学强度已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获得应用 ,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可望成为 2 1世纪的通用绿色高分子 ,其单体制备方法及聚合方法的改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乳酸直接缩聚... 聚乳酸类高分子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力学强度已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获得应用 ,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可望成为 2 1世纪的通用绿色高分子 ,其单体制备方法及聚合方法的改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乳酸直接缩聚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产物 ,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是通过丙交酯的开环聚合获得。文中就丙交酯类单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评述 ,为对此感兴趣的人们的起步研究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单体 制备 纯化 PLA 丙交酯 聚乳酸
下载PDF
生物降解材料聚丙交酯的研究──丙交酯单体的合成条件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祖国瑞 王振荣 +2 位作者 宋克祥 韩庆祝 张贞浴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96-98,共3页
研究了2-羟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丙交酯的影响因素,诸如催化剂用量,脱水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的变化对丙交酯收率的影响,选定了合成的最佳条件。丙交酯用红外光谱和熔点表征,结果与文献一致。
关键词 丙交酯 热降解 缩合 丙交酯 生物降解材料
下载PDF
丙交酯交替溶剂重结晶纯化法及其对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迎 魏荣卿 +1 位作者 魏军 刘晓宁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5-1070,共6页
研究了交替溶剂重结晶丙交酯的纯化方法。首先优化了重结晶时间:在乙酸乙酯体系中,每百克溶剂中溶解丙交酯45~75g,重结晶最佳时间为3~5h;在乙醇体系中,每百克溶剂中溶解丙交酯30~45g,重结晶最佳时间为1~3h,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重结晶... 研究了交替溶剂重结晶丙交酯的纯化方法。首先优化了重结晶时间:在乙酸乙酯体系中,每百克溶剂中溶解丙交酯45~75g,重结晶最佳时间为3~5h;在乙醇体系中,每百克溶剂中溶解丙交酯30~45g,重结晶最佳时间为1~3h,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重结晶时间可达到最佳重结晶效果。以聚合效果比较了以上两种溶剂重结晶的结果,结果表明,乙醇体系重结晶率可高出乙酸乙酯体系约10%,但其纯化的丙交酯经聚合获得的产物分子量却远远低于乙酸乙酯体系。为此,采用交替溶剂重结晶法,即先使用乙醇重结晶丙交酯以获得高结晶率,再以乙酸乙酯重结晶则可在高得率的条件下获得高分子量聚丙交酯。用该法纯化得到的丙交酯经聚合后,产物的分子量可达43×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替溶剂重结晶 重结晶时间 丙交酯
下载PDF
气相色谱分析法在聚丙交酯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付春华 罗彦凤 +2 位作者 李永刚 黄美娜 王远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0-173,共4页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粗品丙交酯组分含量以及聚丙交酯中单体残留含量的方法。采用TP-5毛细管柱,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N2为载气,以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粗品丙交酯中各组分的含量。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中各组分分离较...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粗品丙交酯组分含量以及聚丙交酯中单体残留含量的方法。采用TP-5毛细管柱,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N2为载气,以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粗品丙交酯中各组分的含量。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中各组分分离较好,分析周期仅为10 min;同时绘制丙交酯的标准曲线,测定了聚丙交酯中残留单体的含量,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用于丙交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 丙交酯 丙交酯转化率
下载PDF
内消旋丙交酯及其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牛旭锋 王远亮 +1 位作者 罗彦凤 石梁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6,共4页
以材料的制备、分离提纯、应用进展等为着眼点,系统综述了内消旋丙交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未来内消旋丙交酯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简化材料的提纯过程,降低成本以及优化聚合物的特征。
关键词 内消旋丙交酯 内消旋丙交酯聚合物 综述
下载PDF
二(2,6-二叔丁基-4-个甲基苯氧基)钐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英明 沈琪 扈晶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2-64,共3页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D,L-lactide has been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by(ArO)2Sm (THF)4 (ArO = 2, 6-ditertbutyl(4-methylphenoxo-) as catalyst for the first time.The catalyst contentration, monomer concentration...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D,L-lactide has been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by(ArO)2Sm (THF)4 (ArO = 2, 6-ditertbutyl(4-methylphenoxo-) as catalyst for the first time.The catalyst contentration, monomer concentration and solvent showed a marked effect onthe polymerization. The polymerization rate decrease with increase of monomer concentra-tion and decrease of catalyst concentration. The initiation mechanism has been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nd-group analysis of oligomer by IR. The active species are sup-posed to be a samarium enolate formed from the reaction of (ArO)2Sm(THF)4 with lact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聚合 催化剂 丙交酯 开环聚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