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妊娠合并甲亢对患者凝血功能、母婴结局影响
1
作者 吴欣瑜 高原 +5 位作者 邹箭锋 李薇 吴雪辉 陆欢 陈晓敏 姚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606-2610,2614,共6页
目的:观察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妊娠合并甲亢对患者凝血功能、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分别给予PTU治疗或甲巯咪唑(MMI)治疗。比... 目的:观察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妊娠合并甲亢对患者凝血功能、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分别给予PTU治疗或甲巯咪唑(MMI)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分娩)甲状腺激素水平(TSH、FT3、FT4)、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TPOAb、TGAb)、凝血功能(PT、APTT、TT、FIB、D-D)、抗氧化指标(SOD、GPX、MDA)水平,统计两组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FT3、FT4、TPOAb、TGAb、PT、TT、FIB、D-D、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APTT、SOD、GPX水平及肝损伤发生率(21.0%)均高于对照组(6.5%),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8.1%)低于对照组(21.0%)(均P<0.05)。结论:PTU治疗妊娠合并甲亢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调节凝血功能及抗氧化功能,但存在一定的肝毒性,临床应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并及时调整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甲亢 丙基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凝血功能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显著性肝损伤 被引量:13
2
作者 连小兰 白耀 +3 位作者 戴为信 郭芝生 李伟 卢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 (propylthiouracil PTU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引起肝损伤的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 2001年 2月至 2002年 1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甲状腺功能 亢 进症 并 开 始 使 用 PTU... 目的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 (propylthiouracil PTU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引起肝损伤的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 2001年 2月至 2002年 1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甲状腺功能 亢 进症 并 开 始 使 用 PTU 治 疗的 70例 患 者的 肝 损 伤 发 生情 况 , 进 行 为 期 6个 月 的 临 床 研 究 , 初 始 给 予 PTU 300m g/d,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减量并维持治疗 6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每个月查肝功、甲状腺功能。结果 70例患者中有 64例完成 治 疗 观察 。PTU 导 致 肝 损 伤的 发 生 率 为 51.6% (33例 ), 其 中 亚临 床 性 肝 损伤 的 发 生 率 为 34.4%(22例),轻度症状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 9.4% (6例),显著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 7.8% (5例)。肝损伤最多出现在服药后 2个月内 (84.8%)。不同程度肝损伤者 PTU 的使用剂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05)。亚临床性肝损伤不需停用PTU ,肝损伤可自行恢复;轻度症状性肝损伤者应减少 PTU 剂量,加用一般的保肝治疗,肝损伤可完全恢复;显著性肝损伤者需停用 PTU ,停药 4周后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结论 PTU 可引起肝损伤,且多发生在治疗的初始阶段,绝大多数为亚临床性肝损伤和轻度症状性肝损伤,不需停用 PTU ,但少数患者可发生显著性肝损伤,必须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损伤
下载PDF
甲巯咪唑与丙基硫氧嘧啶对甲亢继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项旻 曾伟伟 +1 位作者 叶成夫 黄贤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1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与丙基硫氧嘧啶对甲亢继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为临床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46例甲亢继发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与丙基硫氧嘧啶对甲亢继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为临床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46例甲亢继发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丙基硫氧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钙(Ca)、血镁(Mg)、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24 h尿钙(UCa)变化;于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分析甲巯咪唑与丙基硫氧嘧啶对甲亢继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并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 UC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P、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均可以改善甲亢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状态,但甲巯咪唑升高患者骨密度的作用更明显,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骨质疏松 甲巯咪唑 丙基硫氧嘧啶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相关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归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樱花 胡伟新 +3 位作者 贺红光 章海涛 刘正钊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TU)相关ANCA血管炎伴肾脏损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归。方法:因Graves病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PTU后出现血清ANCA阳性伴肾脏损害患者12例[女性11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2.4±1... 目的:回顾性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TU)相关ANCA血管炎伴肾脏损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归。方法:因Graves病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PTU后出现血清ANCA阳性伴肾脏损害患者12例[女性11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2.4±13.8)岁],均行肾活检病理检查和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转归。结果:12例患者服用PTU2~264月(中位时间42月),肾脏病程(11.5±20.1)月,ANCA类型均为P-ANCA,其中11例为MPO-ANCA阳性,1例MPO-/PR3-ANCA双阳性。临床均表现血尿(其中5例肉眼血尿)及蛋白尿[(1.9±1.6g/24h)],7例(58.3%)存在肾功能不全[SCr(282.88±335.92)μmol/L],其中3例入院时即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肾活检病理10例为寡免疫复合物节段坏死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2例为节段坏死性肾炎伴膜性病变。治疗上均停用PTU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随访3~60月(中位时间19月),1例进入终末期肾衰,1例SCr倍增,2例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完全缓解(肾功能正常,尿检阴性)。血清ANCA2例转阴,9例滴度下降,1例无变化。3例肾血管炎复发伴血清ANCA滴度升高。结论:本组PTU相关血管炎肾功能损害严重,病理改变除与ANCA相关的肾血管炎外,还合并膜性病变,预后不佳,停用PTU后ANCA持续阳性且滴度升高与复发相关,表明对ANCA水平升高者需维持免疫抑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丙基硫氧嘧啶 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剂量对甲亢合并妊娠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梁干雄 麦建章 +4 位作者 李远明 苏园园 张汉奎 郑婉文 陈春贤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妊娠患者丙基硫氧嘧啶 (PTU)治疗时药物剂量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5 8例甲亢合并妊娠接受PTU治疗以及部分不治疗的孕妇 ,分娩时测定新生儿脐带血的TT3,TT4,FT3,FT4及TSH值 ,以同期 10 0例正常孕妇的新...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妊娠患者丙基硫氧嘧啶 (PTU)治疗时药物剂量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5 8例甲亢合并妊娠接受PTU治疗以及部分不治疗的孕妇 ,分娩时测定新生儿脐带血的TT3,TT4,FT3,FT4及TSH值 ,以同期 10 0例正常孕妇的新生儿脐血作对照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甲亢治疗组的新生儿TT3,TT4,FT3及FT4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TSH则显著降低 (P <0 0 1)。以分娩前 1个月PTU剂量分组 ,PTU剂量在 0~ 15 0mg/d内与脐血TT3,TT4,FT3及FT4水平无关 ,与TSH水平呈正相关 ,PTU用量越大 ,TSH越接近对照组水平。以妊娠期PTU曾用过的最大剂量分组 ,无治疗组新生儿TT3,TT4,FT3及FT4升高及TSH降低 (P <0 0 1)。治疗组TT3,TT4,FT3及FT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TSH水平未见升高。结论 甲亢合并妊娠PTU治疗 ,5 0~ 30 0mg/d的剂量 ,可以预防新生儿甲亢而不会造成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 新生儿 丙基硫氧嘧啶 治疗剂量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妊娠合并甲亢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光 刘楠 +2 位作者 安丽 杜玉坤 吕玲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47-849,共3页
目的观察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规律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确诊后未能定期进行检测甲状腺功能自行停药或者拒绝药物治疗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43例... 目的观察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规律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确诊后未能定期进行检测甲状腺功能自行停药或者拒绝药物治疗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首次检查时和分娩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总甲状腺素(TT_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水平。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1.62%,对照组为34.8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39.5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前,观察组患者TSH水平明显高于首次检查时和同期对照组(P均<0.05),FT_4、FT_3、TT_4以及TT_3水平均明显低于首次检查时和同期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妊娠合并甲亢可以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亢对孕妇以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妊娠 甲亢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小剂量^(131)I配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霞 罗云霄 +3 位作者 宋晓良 刘颖 勾振恒 张春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131碘(131I)配合丙基硫氧嘧啶(PTU)有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121例甲亢患者采用常规131I治疗作为对照组;168例甲亢患者采用小剂量131I配合PTU治疗,131... 目的:探讨小剂量131碘(131I)配合丙基硫氧嘧啶(PTU)有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121例甲亢患者采用常规131I治疗作为对照组;168例甲亢患者采用小剂量131I配合PTU治疗,131I用量为111~148 MBq(3~4 mCi),一次性空腹口服,于服131I后3 d依据患者血清TT3、TT4、FT3、FT4、sTSH水平及临床症状配合150~300 mg.d-1的PTU治疗,定期随访。结果:小剂量131I+PTU治疗组患者131I治疗后1个月血清FT3、FT4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血清FT3明显降低(P<0.01),而FT4下降缓慢;治疗后4个月起FT3、FT4下降缓慢,至6个月时FT3、FT4降至正常;治疗后1个月小剂量131I+PTU组血清FT3、FT4降至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131I组(P<0.01),治疗后3和6个月2组FT3、FT4降至正常及接近正常的比例接近;治疗后1年,小剂量131I+PTU组治愈、好转和无效的比例均与常规131I组接近,而甲低的发生率[1.2%(2/168)]明显低于常规131I组[6.6%(8/121)](P<0.01)。结论:小剂量131I配合PTU治疗甲亢,既可以达到常规131I治疗甲亢的效果,又可以降低早发甲低的发生率,永久性甲低发生率也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碘丙胺 丙基硫氧嘧啶
下载PDF
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8
作者 赵宏 张宏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组(A组),31例,给予丙基硫氧嘧啶50 mg/d,口服,同时给予普萘洛尔10 mg/d,口...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组(A组),31例,给予丙基硫氧嘧啶50 mg/d,口服,同时给予普萘洛尔10 mg/d,口服;安慰剂组(B组)25例,给予等量的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T3、FT4、TSH、心功能、TGAb阳性率、TPOAb阳性率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FT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TS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2组治疗后,TGAb、TPOAb阳性率前后均无显著差异。A组治疗后平均心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对于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可协同改善血清TSH水平,降低甲减现象,改善心脏功能,有效缓解房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普萘洛尔 亚临床甲亢 阵发性房颤
下载PDF
27例丙基硫氧嘧啶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梁雁 吴春颖 +2 位作者 张海燕 鲁云兰 崔一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年第6期375-377,共3页
目的:对丙基硫氧嘧啶所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3月临床各科室报告的丙基硫氧嘧啶所致27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7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居首位为肝损害占34.38%,其次... 目的:对丙基硫氧嘧啶所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3月临床各科室报告的丙基硫氧嘧啶所致27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7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居首位为肝损害占34.38%,其次为小血管炎占28.12%,第3位为药疹占25.00%。ADR的潜伏期中位数为23天(最短2天,最长2 400天)。其严重程度:中度占47.83%,重度占52.17%。经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均治愈或好转。结论:丙基硫氧嘧啶所致27例药物不良反应均为中、重度,且服药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因此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不良反应 分析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坚 高莹 +1 位作者 赵明辉 朱伟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甲巯咪唑(MMI)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99例,按用药情况分为4组:初发未治组30例、服用PTU组61例、服用MMI组65例、混合用药组43例。应用间接免疫荧...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甲巯咪唑(MMI)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99例,按用药情况分为4组:初发未治组30例、服用PTU组61例、服用MMI组65例、混合用药组43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的P-ANCA和C-ANCA。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MPO抗体及抗PR3抗体。ANCA阳性患者行尿常规、肾功能、血沉、胸片、五管科检查。对于检测时正在服用PTU的AN-CA阳性患者,停用PTU,改用MMI治疗。随访每例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监测血清中的ANCA。结果:初发未治组30例患者的血清中无一例检测到ANCA阳性,PTU组中有8/61(13.11%)例P-ANCA阳性,其中3例识别MPO。MMI组中仅1/65(1.53%)例P-ANCA阳性,无一例识别MPO。混合组中7/43(16.28%)例P-ANCA阳性,其中4例识别MPO。PTU组和混合组ANCA阳性率高于初发未治组和MMI组(P<0.05)。16例ANCA阳性患者中7例出现血管炎临床表现。共8例ANCA阳性患者换用MMI后随访1年,6例ANCA转阴,2例仍为阳性。结论:PTU与甲亢患者出现ANCA阳性相关,并导致其中的一部分患者出现血管炎临床表现。PTU引起的ANCA阳性患者在密切监测的情况下可试换用MMI进一步治疗甲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致肺血管炎1例报告及讨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红 赵明辉 +1 位作者 何冰 王广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3-236,共4页
血管炎是丙基硫氧嘧啶的一种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常累及皮肤和肾脏,肺部合并症罕见。本文报道的一例丙基硫氧嘧啶所致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血管炎患者却仅有肺部受累表现,并在病程中出现呼吸衰竭。作者对其进行了纤维支气... 血管炎是丙基硫氧嘧啶的一种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常累及皮肤和肾脏,肺部合并症罕见。本文报道的一例丙基硫氧嘧啶所致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血管炎患者却仅有肺部受累表现,并在病程中出现呼吸衰竭。作者对其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及支气管透壁肺活检等检查。该例患者血中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均检测到ANCA阳性,且非常见抗原类型,作者又对其抗原特异性进一步进行了分析。经停药并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该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肺血管炎 药物不良反应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甲状腺药物
下载PDF
131碘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唾液腺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玉娟 祁岗 李海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537-4539,共3页
目的探讨131碘(131I)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对老年甲状腺癌(TC)患者术后唾液腺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TC患者86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术后对照组采用131I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丙基... 目的探讨131碘(131I)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对老年甲状腺癌(TC)患者术后唾液腺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TC患者86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术后对照组采用131I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唾液腺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结果两组治疗前唾液腺功能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腮腺及颌下腺摄取分数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腮腺及颌下腺排泄分数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较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FT4、TT3、TT4水平明显均降低,TSH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C患者术后联合应用131 I及丙基硫氧嘧啶,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且对唾液腺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131碘 丙基硫氧嘧啶 唾液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亚茹 庞建华 +4 位作者 李乃喆 王战建 支忠继 李玉坤 刘宽芝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5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丙基硫氧嘧啶 血管炎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致儿童继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卓 樊忠民 +5 位作者 夏正坤 高远赋 孙涛 黄倩 任献国 张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TU)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及机制。方法报道1例长期服用PTU患儿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并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患儿因贫血、蛋白尿、肾功能不全,伴咯血就诊,追问病史发现其发病... 目的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TU)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及机制。方法报道1例长期服用PTU患儿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并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患儿因贫血、蛋白尿、肾功能不全,伴咯血就诊,追问病史发现其发病前曾服用PTU 3年。经免疫抑制、血液净化,以及停用PTU后,患儿症状缓解,肾功能改善。结论 PTU可引起ANCA相关性血管炎,及时停用相关药物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血液净化等治疗,可使病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丙基硫氧嘧啶 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儿童
下载PDF
^(131)I加丙基硫氧嘧啶与单用^(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蓉 匡安仁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 探讨服用 1 3 1 I后合并内科药物治疗甲亢对 1 3 1 I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187例 Graves'病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 93例 ,接受 1 3 1 I治疗 ;第二组 94例 ,1 3 1 I治疗后 3天加用丙基硫氧嘧啶 (PTU ) 5 0 mg tid治疗 ... 目的 探讨服用 1 3 1 I后合并内科药物治疗甲亢对 1 3 1 I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187例 Graves'病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 93例 ,接受 1 3 1 I治疗 ;第二组 94例 ,1 3 1 I治疗后 3天加用丙基硫氧嘧啶 (PTU ) 5 0 mg tid治疗 1个月。治疗后每周测定患者的 FT3 、FT4、T3 、T4以及 TSH水平 ,6个月后评价 1 3 1 I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 6个月 ,两组患者中分别有 2 2例 (2 3.6% )及 18例 (19.1% )仍处于甲亢 ,有 8例 (8.6% )及 7例 (7.4% )发生甲低 ,有63例 (67.8% )及 69例 (73.4% )患者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总的治愈率分别为 76.3% (71例 )及 80 .5 % (76例 )。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176,P>0 .5 0 )。结论 服用 1 3 1 I后合并 PTU治疗不会影响 1 3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GRAVES病 碘131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致抗ANCA阳性小血管炎5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统清 黄英伟 +2 位作者 孔耀中 林敏娃 肖观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诊治的5例F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效果回顾。结果:5例病人中男1例,女4例;年龄1...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诊治的5例F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效果回顾。结果:5例病人中男1例,女4例;年龄11岁~39岁,平均26岁;服PTU时间3~36个月,4例有肾脏受累,3例肺部受累,其他如血液系统、皮肤、关节肌肉、眼鼻等均可受累。ANCA检测5例均识别MPO,ESR明显增快,CRP增高。肾活检1例新月体肾炎,1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1例局灶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5例患者立即停服PTU,均应用免疫抑制荆,2例咯血合并感染者加用丙种球蛋白。5例患者随访7~43个月,临床症状缓解,ANCA检测阴性。结论:PTU可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及时停PTU,并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利波 庄晖 李艳兰 《中外医疗》 2014年第6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妇产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予PTU 300 ...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妇产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予PTU 300 mg/d口服,对照组确诊后未能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而自行停药,或拒绝PTU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或流产、PTU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子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足月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甲亢、转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PTU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亢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新生儿畸形率无显著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丙基硫氧嘧啶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波 池莲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5-986,共2页
目的介绍治疗甲亢常用药丙基硫氧嘧啶(PTU)所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对近年来ANCA检测方法、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表现进行综述。结果归纳出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 目的介绍治疗甲亢常用药丙基硫氧嘧啶(PTU)所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对近年来ANCA检测方法、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表现进行综述。结果归纳出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发生机制。结论怀疑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时,应及时停用PTU并采取对应的治疗和预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小血管炎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对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建春 王艳生 +2 位作者 邹金海 张庆峰 张阳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4期2153-2155,共3页
目的探讨131I治疗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前、后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是否影响131I的疗效。方法 167例Graves分为3组,对照组56例,患者接受131I治疗前未经过其他治疗。试验组A54例,患者接受131I治疗后6 d加用丙基硫氧嘧啶(PTU)50 mg,3... 目的探讨131I治疗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前、后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是否影响131I的疗效。方法 167例Graves分为3组,对照组56例,患者接受131I治疗前未经过其他治疗。试验组A54例,患者接受131I治疗后6 d加用丙基硫氧嘧啶(PTU)50 mg,3次/d,治疗30 d;试验组B57例,患者接受131I治疗前服用丙基硫氧嘧啶1~2年,停用30 d。4个月后记录复诊结果,评价131I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4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A的治愈率和甲减发生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治愈率和甲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A(P<0.05)。结论使用131I治疗Graves病甲亢后加服丙基硫氧嘧啶不会影响近期131I的疗效,也不会影响近期甲减的发生率。使用131I治疗Graves病甲亢前使用1~2年的丙基硫氧嘧啶治疗,会降低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减少甲减的发生,降低131I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减 丙基硫氧嘧啶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对甲状腺NADH-细胞色素b_5还原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国良 林芬 高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 (PTU)抗甲状腺作用新的药理机制。方法 以高铁氰化钾和二氯酚靛酚为底物测定NADH 细胞色素b5还原酶 (b5R)活性 ,应用高香草酸荧光分析技术对H2 O2 浓度进行测定 ,观察PTU对甲状腺b5R活性和H2 O2 浓度影响。结果... 目的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 (PTU)抗甲状腺作用新的药理机制。方法 以高铁氰化钾和二氯酚靛酚为底物测定NADH 细胞色素b5还原酶 (b5R)活性 ,应用高香草酸荧光分析技术对H2 O2 浓度进行测定 ,观察PTU对甲状腺b5R活性和H2 O2 浓度影响。结果 PTU可抑制b5R活性 ,且呈浓度依赖性 ,0 0 5mmol·L-1PTU即对b5R活性有抑制作用 ,以后随PTU浓度增加 ,b5R活性逐渐降低 ;H2 O2 浓度则随b5R活性降低而下降。NADH有拮抗PTU对b5R的抑制作用。结论 PTU对甲状腺b5R活性有抑制作用 ,抑制b5R活性从而抑制H2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D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过氧化氢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