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铜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5
1
作者 杨秀梅 陈保冬 +2 位作者 朱永官 王冬梅 王幼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2-1058,共7页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施Cu水平(0、50、200mg/kg)下,接种不同来源的两个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菌株对玉米生长、Cu、P以及微量元素Fe、Mn、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增加了玉米植株P...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施Cu水平(0、50、200mg/kg)下,接种不同来源的两个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菌株对玉米生长、Cu、P以及微量元素Fe、Mn、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增加了玉米植株P浓度和吸收量;随着施Cu水平提高,各处理根系Cu浓度显著增加。各施Cu水平下玉米根系Cu浓度远远高于地上部分Cu浓度,同一施Cu水平下接种处理根系Cu浓度要显著高于对照;尤其在200mg/kg施Cu水平下,接种处理根系Cu浓度大约是地上部分的45-58倍,对照根系Cu浓度大约是地上部分的12倍。总体上,试验条件下两个菌株对玉米的接种效应没有明显差异。试验表明丛枝菌根对重金属Cu有较强的固持作用,这可能是菌根减轻宿主植物Cu毒害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 玉米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1
2
作者 陈梅梅 陈保冬 +2 位作者 王新军 朱永官 王幼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80-1986,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三叶草(Clover)和黑麦草(Ryegrass)生长、P浓度及N∶P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lomus mosseae显著提高了三叶草中P浓度和生物量,降低了植株N∶P比,对黑麦草植株P含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三叶草(Clover)和黑麦草(Ryegrass)生长、P浓度及N∶P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lomus mosseae显著提高了三叶草中P浓度和生物量,降低了植株N∶P比,对黑麦草植株P含量、生物量及N∶P比没有显著影响;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中,接种处理对单种时三叶草中P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以中磷和高磷水平下的影响较显著,这表明Glomus mosseae对三叶草的菌根效应在不同磷水平下并不相同;另外,两种植物混合种植情况下,黑麦草的竞争能力高于三叶草,使得其P浓度和生物量都显著高于三叶草,而接种Glomus mosseae增加了混种中三叶草的生物量和P浓度,降低了黑麦草的生物量,表明Glomus mosseae能提高混种中三叶草的竞争能力,从而改变群落中物种的竞争关系。此外,在一定磷水平下,菌根真菌的存在降低了三叶草中N∶P比,这会改变三叶草的受限制方式,由受P元素限制变为受N元素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 三叶草 黑麦草 N∶P比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的钙调素基因在共生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熊珊珊 赵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177-3182,共6页
通过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中分离得到的钙调素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研究该基因在共生体形成早期不同时间段的差异表达,以及在菌根共生体形成后,经胁迫处理,观察钙调素基因的表达量变... 通过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中分离得到的钙调素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研究该基因在共生体形成早期不同时间段的差异表达,以及在菌根共生体形成后,经胁迫处理,观察钙调素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在与植物的共生过程中,存在钙离子激增现象,表明钙调素基因在共生早期的钙离子信号转导方面具有调控作用,而且在菌根真菌共生早期的菌丝生长过程中钙调素的调控作用可能与肌球蛋白的辅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 钙调素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菌丝生长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玉米吸镉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灵芝 张玉龙 +1 位作者 李培军 巩宗强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8-572,共5页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土壤与河沙)下,3种施Cd水平(0、5、50 mg kg-1)对菌根玉米生长、根系侵染率及重金属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Cd水平显著影响玉米吸Cd能力。随Cd浓度增加,各处理根系与地上部分Cd浓度和吸收量显著增加,各...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土壤与河沙)下,3种施Cd水平(0、5、50 mg kg-1)对菌根玉米生长、根系侵染率及重金属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Cd水平显著影响玉米吸Cd能力。随Cd浓度增加,各处理根系与地上部分Cd浓度和吸收量显著增加,各施Cd水平下玉米根系Cd浓度和吸收量远远高于地上部分。不同培养条件下,各处理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以河沙为培养基质,接种菌根真菌显著增加玉米的生物量及根系侵染率;在高Cd水平下,接种处理玉米根系中的Cd浓度和吸收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但地上部分的Cd浓度和吸收量却相应降低。以土壤为培养基质,随施Cd水平提高,植株吸Cd量增加,但接种处理植株根部与地上部Cd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试验表明,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可减少重金属Cd向玉米植株地上部的运输,将更多的Cd固持在菌根之中,这可能是菌根减轻宿主植物Cd毒害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 玉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