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综述
1
作者 姜大膀 司东 缪家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1-272,共12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AMO的形成机制与指数定义、AMO对东亚夏季和冬季气候的影响、AMO与其他大洋的协同作用。目前,关于AMO的形成机制仍有不同意见,传统观点认为AMO是气...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AMO的形成机制与指数定义、AMO对东亚夏季和冬季气候的影响、AMO与其他大洋的协同作用。目前,关于AMO的形成机制仍有不同意见,传统观点认为AMO是气候系统内部过程尤其是大西洋经向翻转流造成的,但近期有工作指出AMO是气溶胶、火山喷发等外强迫驱动产生或是海洋对大气随机强迫的一种响应。AMO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调制东亚夏季气候,当AMO处于正位相时,东亚夏季风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反之亦然。同时,AMO正位相有利于东亚冬季风偏强,欧亚大陆中纬度及中国北方偏冷;负位相时则大体相反。鉴于AMO的重要作用,加深理解AMO形成机制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有益于提升东亚气候的年代际预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 年代际气候变化 东亚夏季风 东亚冬季风
下载PDF
当代美国东亚史研究的主题、特征与反思--以费正清奖为中心(下)
2
作者 李松 张小月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4期101-115,共15页
费正清奖是由美国历史学会创设的众多学术图书奖项之一,评选要求严格,评价标准清晰,公信力较高,影响力较强。以1969—2022年费正清奖48部获奖著作作为分析和讨论的中心,聚焦中国史、日本史、韩国史、越南史等领域,从研究主题、研究特征... 费正清奖是由美国历史学会创设的众多学术图书奖项之一,评选要求严格,评价标准清晰,公信力较高,影响力较强。以1969—2022年费正清奖48部获奖著作作为分析和讨论的中心,聚焦中国史、日本史、韩国史、越南史等领域,从研究主题、研究特征及其所反映的东亚史研究趋势展开论述,反思其思路与方法,为全球思想互动架设对话与互鉴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奖 美国东亚 中国史
下载PDF
当代美国东亚史研究的主题、特征与反思:以费正清奖为中心(上)
3
作者 李松 张小月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2期89-103,共15页
费正清奖是由美国历史学会创设的众多学术图书奖项之一,评选要求严格,评价标准清晰,公信力较高,影响力较强。以1969—2022年费正清奖48部获奖著作作为分析和讨论的中心,聚焦中国史、日本史、韩国史、越南史等领域,从研究主题、研究特征... 费正清奖是由美国历史学会创设的众多学术图书奖项之一,评选要求严格,评价标准清晰,公信力较高,影响力较强。以1969—2022年费正清奖48部获奖著作作为分析和讨论的中心,聚焦中国史、日本史、韩国史、越南史等领域,从研究主题、研究特征及其所反映的东亚史研究趋势展开论述,反思其思路与方法,为全球思想互动架设对话与互鉴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奖 美国东亚 中国史
下载PDF
复数“他者”:东亚殖民地“看”与“被看”的辩证——梅娘作品“他者”叙事的意义
4
作者 刘晓丽 《东疆学刊》 2024年第1期10-17,131,共9页
东亚殖民地文学中“他者”问题具有复杂性而且理论意义重大。通过对日本殖民东亚时期的作家梅娘作品中“他者”叙事的分析可以发现,东亚殖民地文学中“他者”叙事的理论意义在于打破了西欧殖民主义“西方与东方”“自我与他者”的二元结... 东亚殖民地文学中“他者”问题具有复杂性而且理论意义重大。通过对日本殖民东亚时期的作家梅娘作品中“他者”叙事的分析可以发现,东亚殖民地文学中“他者”叙事的理论意义在于打破了西欧殖民主义“西方与东方”“自我与他者”的二元结构,它不同于后殖民理论的“逆写帝国”,杰姆逊的“民族寓言”,以及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等理论,打开了思考殖民地“他者”议题新的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东亚殖民主义 伪满洲国 梅娘
下载PDF
东亚安全秩序变迁与中国的地区战略选择
5
作者 吴琳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4,160,161,共20页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从美国强化日美同盟,牢牢掌握地区安全主导权的霸权秩序;转变为美国联盟体系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同时允许东亚地区合作兼容发展的复合秩序;再到2017年以来美国联盟体系转型且不断冲击...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从美国强化日美同盟,牢牢掌握地区安全主导权的霸权秩序;转变为美国联盟体系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同时允许东亚地区合作兼容发展的复合秩序;再到2017年以来美国联盟体系转型且不断冲击东亚地区安全合作,从而形成竞争秩序。中国是东亚安全秩序变迁的直接推动者,通过管理中美关系,推动国际权力和平转移,重建地区国家政治信任,以新经济关系促进新安全关系,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塑造地区安全的多边治理框架,中国逐渐从权力、关系和治理三个维度建构自身的地区角色和地区战略。为了防止竞争性安全秩序进一步向对抗和冲突方向演变,中国应以维护地区秩序稳定为首要目标,在保持自身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新安全格局的构建,并聚焦全球安全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拓展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和路径,为推动东亚地区从竞争性秩序向包容性秩序的变迁而创造条件、积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安全秩序 美国联盟体系 东亚地区合作 全球安全倡议
下载PDF
“东亚人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6
作者 朴雪梅 朴惠珍 《东疆学刊》 2024年第1期130-130,共1页
2023年8月19日至21日,由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延边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延边大学东亚跨文化研究中心、延边大学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鲁东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延边大学东亚学研究学术研讨... 2023年8月19日至21日,由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延边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延边大学东亚跨文化研究中心、延边大学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鲁东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延边大学东亚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顺利召开。会议以“东亚人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为主题,深度挖掘和阐发朝鲜—韩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吸引了来自27所院校的79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大学 语言文学 鲁东大学 学术会议综述 东亚 跨文化研究 东亚 相关学科
下载PDF
东亚飞蝗的饥饿响应及食料筛选研究
7
作者 孙嵬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47-150,共4页
东亚飞蝗引起的蝗灾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但同时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及饲用价值。目前,东亚飞蝗养殖业蓬勃发展,但对其养殖的相关研究却较少。本文对东亚飞蝗的饥饿响应及食料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东亚飞蝗引起的蝗灾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但同时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及饲用价值。目前,东亚飞蝗养殖业蓬勃发展,但对其养殖的相关研究却较少。本文对东亚飞蝗的饥饿响应及食料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有充足水分供应的条件下,东亚飞蝗的耐饥能力随龄期升高而增强;高龄期、低龄期蝗蝻混合饲养,在饥饿处理下无互残现象;东亚飞蝗取食所筛选的5种供试饲料均可羽化、产卵;取食玉米叶、狗尾草的东亚飞蝗存活率较高、寿命较长、产卵较多,二者是相对适宜的饲料;饲喂白菜叶的雌蝗产卵量最高,可将其用于产卵期;麦麸在饲料紧张时可作为辅助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昆虫 东亚飞蝗 抗饥能力 饲料 人工养殖
下载PDF
东亚冬季风指数对中国冬季气候变化表征能力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敖康顺 耿新 +1 位作者 张文君 王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89,共22页
利用1951—2022年ERA5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全国站点气温和降水资料,将33个常用的东亚冬季风(EAWM)指数划分为海陆差异类、高压特征类、大槽特征类、低层风场类、中高层风场类和综合类6类,按类别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线性变化... 利用1951—2022年ERA5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全国站点气温和降水资料,将33个常用的东亚冬季风(EAWM)指数划分为海陆差异类、高压特征类、大槽特征类、低层风场类、中高层风场类和综合类6类,按类别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线性变化趋势和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就各指数对中国冬季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的表征能力以及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极涛动(AO)等气候系统主要内部变率的关系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在趋势变化方面,中国冬季气候暖湿化特征明显,但仅大槽特征类和综合类指数反映出季风的减弱趋势,其余类型指数则多呈现微弱的增强趋势,表明EAWM各子成员对当前全球变暖的响应存在差异;(2)在年际、年代际变化方面,EAWM指数主要表现为准4 a、准8 a和准16 a的周期振荡,基本都能刻画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EAWM的年代际减弱,对于21世纪第1个10年中期EAWM的年代际增强,考虑了南北气压差的海陆差异类指数以及高压特征类、大槽特征类和中高层风场类指数能较好表征;(3)在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变率的能力方面,除低层风场类指数外,各类指数表现良好,尤其是高压特征类指数的表征能力最佳,而在降水变率方面,高压特征类指数的代表性较差,低层风场类指数的指示意义最好;(4)在与气候系统主要内部变率的关系方面,大多数指数能较好反映ENSO与EAWM之间的关系,其中低层风场类指数的表征能力最好。而在反映AO与EAWM的关系上,则是高压特征类和大槽特征类指数的表现更佳。总体而言,除趋势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外,各类EAWM指数能够一致地反映中国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但不同类别指数所表征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因此,在分析EAWM相关科学问题时应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指数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ENSO 北极涛动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与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文 于甜甜 +2 位作者 冯娟 陈尚锋 朴金玲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87,共28页
在东亚夏季风变异的众多影响因子中,热带海温是影响夏季风系统变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热带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从季节内、年际到年代际时间尺度,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关于热带海气相互作... 在东亚夏季风变异的众多影响因子中,热带海温是影响夏季风系统变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热带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从季节内、年际到年代际时间尺度,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关于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影响东亚夏季风变异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特别综述了关于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影响和机理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此外,本文还系统回顾了热带海温对东亚夏季风与冬季风关联的影响及过程。最后,提出了在热带海温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尺度变化、全球变暖下热带海温的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等方面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西北太平洋异常环流 ENSO 热带印度洋 热带大西洋
下载PDF
基于海-冰-气系统的东亚冬季风统计预测
10
作者 邵祺多 涂钢 +1 位作者 布和朝鲁 刘实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81,共14页
东亚冬季风对东亚冬季的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对其预测研究是冬季气候预测的关键问题。已有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ISA)与东北冬季气温在年际、年代际尺度具有显著且稳定的相关关系,但ISA的前兆信号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年代际转变,对ISA... 东亚冬季风对东亚冬季的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对其预测研究是冬季气候预测的关键问题。已有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ISA)与东北冬季气温在年际、年代际尺度具有显著且稳定的相关关系,但ISA的前兆信号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年代际转变,对ISA的预测效果转差。在海-冰-气系统重新寻找影响ISA的前兆因子,分析其与东亚冬季风的可能关联,构建统计预测方法并开展交叉检验。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ISA与前期热带太平洋马蹄型结构的海温、墨西哥湾流区海温、平流层欧亚中高纬环流型呈显著正相关,与巴伦支海海冰密集度呈显著负相关。以上前兆信号可通过冬季大气环流、海陆热力差等途径影响ISA,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试报期间(2012—2022年)与实况的符号一致率达81.8%(9/11),可用于当前年代际背景下东亚冬季风强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统计预测 外强迫因子 平流层 年代际背景
下载PDF
海气相互作用在模式FGOALS-g3模拟东亚夏季风及其对前冬El Niño响应中的贡献
11
作者 丁天 郭准 +4 位作者 周天军 胡帅 陈晓龙 何林强 巫明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03,共17页
本文基于观测、再分析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最新版本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3,探究了海气相互作用在模拟东亚夏季风及其对前冬El Niño响应中的贡献。大气环流模式(AGCM... 本文基于观测、再分析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最新版本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3,探究了海气相互作用在模拟东亚夏季风及其对前冬El Niño响应中的贡献。大气环流模式(AGCM)模拟的气候态夏季风雨带偏东,东亚季风区表现为干偏差,耦合模式(CGCM)虽模拟出了夏季风雨带的位置,但降水仍偏弱。AGCM由于缺乏海气耦合过程,夏季西北太平洋地区对流模拟过强,使得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偏东、南中国海季风槽偏东,造成东亚夏季风雨带偏东;东亚陆地区域水汽偏少,也是降水干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此两项可以解释70%以上的干偏差。在考虑海气相互作用后,西北太平洋的降水正异常减弱了局地海表温度,因此CGCM显著改进了副高以及南中国海季风槽偏东等偏差,使得夏季风雨带位置得到改进,季风区降水干偏差减小了36%,但由于水汽偏少,水汽纬向输送偏少,东亚季风区仍维持着显著的干偏差。另一方面,对前冬El Niño的响应,CGCM能够再现El Niño衰减年夏季印度—西太平洋电容器效应(IPOC机制)对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WNPAC)的维持作用及偶极型分布的降水异常。而AGCM中夏季西北太平洋以及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周围海域对流对于海温的响应过于敏感,一方面西北太平洋局地暖异常造成的对流质量输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WNPAC的建立,另一方面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周围海域过强的上升异常,通过局地环流,抑制了其南侧印度洋的对流异常,导致无法模拟出IPOC机制对衰减年夏季WNPAC的维持作用。因此,缺乏海气耦合过程是AGCM不能模拟出东亚夏季风对前冬El Niño滞后响应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OALS-g3 模式 东亚夏季风 海气相互作用 厄尔尼诺 气候态
下载PDF
江苏省蛇类新纪录——东亚腹链蛇
12
作者 叶琳 朱文启 +3 位作者 章铁睿 虞磊 高国富 包浩然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1,共6页
2022年7—9月,在江苏省宁镇山脉的南京汤山(32°3’59’’N,119°1’2’’E;海拔179 m)和句容市宝华山(32°7’40’’N,119°5’33’’E;海拔288 m)共采集到蛇类标本5号。通过形态学比对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确认标本均为... 2022年7—9月,在江苏省宁镇山脉的南京汤山(32°3’59’’N,119°1’2’’E;海拔179 m)和句容市宝华山(32°7’40’’N,119°5’33’’E;海拔288 m)共采集到蛇类标本5号。通过形态学比对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确认标本均为水游蛇科(Natricidae)东亚腹链蛇属(Hebius)东亚腹链蛇[H.vibakari(Boie,1826)],为江苏省蛇类分布新纪录,也是本种在长江以南地区的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腹链蛇 新分布纪录 系统发生分析 江苏省 宁镇山脉
下载PDF
东亚发展型国家转型的政治经济逻辑及其镜鉴
13
作者 张振华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9,共14页
东亚发展型国家的形成与维系依赖一套独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展导向的政商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进入转型时刻,以新自由主义为要义的经济改革和以民主化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动摇了这种政商关系存续的基础,东亚的现代... 东亚发展型国家的形成与维系依赖一套独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展导向的政商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进入转型时刻,以新自由主义为要义的经济改革和以民主化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动摇了这种政商关系存续的基础,东亚的现代化迈入下半程,金融改革成为重要议题。发展型国家及其转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而言,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型国家 政商关系 东亚 现代化
下载PDF
东亚福利体制下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变迁的比较研究——基于1996—2016年ISSP数据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陈星 彭华民 《社会工作》 2024年第1期101-129,164,165,共31页
本文采用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1996年、2006年、2016年政府责任主题调查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东亚福利体制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的态度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三个国家和地区公众在1996年、2006年、2016年... 本文采用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1996年、2006年、2016年政府责任主题调查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东亚福利体制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的态度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三个国家和地区公众在1996年、2006年、2016年期间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发生较大变化,1996年日本公众对政府社会性福利责任认同态度较高;2006年韩国公众对政府经济性福利责任认同态度得分最高,中国台湾省的社会性福利态度得分最高;2016年中国台湾省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福利责任认同态度得分均最高。三次调查数据显示日本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福利态度变化较大,其次为韩国,中国台湾省变化最小。研究进一步发现同一福利体制下公众福利态度的差异化特征受时间、国家和地区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福利态度国别地区比较研究说明东亚福利体制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并存。本文丰富并发展了东亚福利体制理论,具有基于本土福利态度发展政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体制 政府福利责任 公众福利态度 东亚国家和地区 社会福利
下载PDF
强占期韩国报刊上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与东亚殖民话语构建
15
作者 张燕燕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德富苏峰的《中国漫游记》于1917年同步在韩国《每日申报》上的以韩文形式同步连载,展示了殖民主义话语的矛盾性,暴露了殖民主义文化优越感和文化中心意识。与其相比,作为韩国文人阵地的《东亚日报》上所刊登的韩国文人游记则展现了对... 德富苏峰的《中国漫游记》于1917年同步在韩国《每日申报》上的以韩文形式同步连载,展示了殖民主义话语的矛盾性,暴露了殖民主义文化优越感和文化中心意识。与其相比,作为韩国文人阵地的《东亚日报》上所刊登的韩国文人游记则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强占期背景下韩国的文化位置和自我定位的反思。二者形成了对抗性和互补性关系,展现了日本殖民主义思想与当地独立声音之间的碰撞,以及东亚地区不同阵营之间的文化对话和冲突。这种对抗性关系凸显了德富苏峰企图通过游记等宣传媒介构建东亚殖民话语的企图,为理解强占期下日韩文人游记在东亚地区传播以及其对地区关系的塑造产生的深远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日申报》 东亚日报》 德富苏峰 《中国漫游记》 殖民话语
原文传递
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年际变率的年代际转型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超 段安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1-332,共12页
冬春青藏高原积雪异常是东亚夏季风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近20年关于青藏高原积雪年际变率的年代际转型影响东亚夏季风的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世纪90年代初春季青藏高原积雪的年际变率从东西偶极型转变为全区一致型... 冬春青藏高原积雪异常是东亚夏季风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近20年关于青藏高原积雪年际变率的年代际转型影响东亚夏季风的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世纪90年代初春季青藏高原积雪的年际变率从东西偶极型转变为全区一致型,这主要受北太平洋、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变化的影响,也与南极涛动、北极涛动的变化密切相关;(2)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年际变率的年代际转型可通过影响东亚高层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和低层的水汽输送,进而影响东亚夏季风降水格局变化;(3)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可通过“高原大气河”的机制影响梅雨雨带;(4)大西洋年代际振荡可调节春季青藏高原积雪与梅雨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当大西洋年代际振荡为正(负)位相时,春季青藏高原积雪与梅雨的关系加强(减弱)。最后,本文对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影响东亚季风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 东亚夏季风 降水
下载PDF
十九世纪中期东亚书籍环流与阅读接受——以魏源《海国图志》为例
17
作者 武文杰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魏源《海国图志》是继林则徐《四洲志》后,在东亚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理类著作。魏源分别于1842年撰成《海国图志》50卷,1847年增扩为60卷,1852年又增补为100卷。该书首次于1845年由权大肯经陆路带回朝鲜,1851年由中国商船亥二号传... 魏源《海国图志》是继林则徐《四洲志》后,在东亚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理类著作。魏源分别于1842年撰成《海国图志》50卷,1847年增扩为60卷,1852年又增补为100卷。该书首次于1845年由权大肯经陆路带回朝鲜,1851年由中国商船亥二号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翻刻本因简明易读又回流至朝鲜,同时日本再版的热潮又影响了中国对此书价值的重新认知。文章通过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分析《海国图志》在19世纪中期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有限传播、日本上层知识分子和下层武士的阅读接受、朝鲜实学派两班官员及中人的辗转传阅,并论述阅读活动对所在国进步思潮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海国图志》 东亚书籍环流 阅读接受
下载PDF
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进程的共同趋向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启示——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例
18
作者 罗浩轩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合理展开可以将与中国土地禀赋相似的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的经验作为基础。本研究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展现出的鼓励农业规模经营、以资本下乡和技术下乡带动农业...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合理展开可以将与中国土地禀赋相似的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的经验作为基础。本研究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展现出的鼓励农业规模经营、以资本下乡和技术下乡带动农业工业化、以土地节约型技术为主的技术选择以及大规模农业兼业化、渐进式形成乡村振兴政策体系等共同趋向。这些共同趋向为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包括全面放开农地流转约束、全力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多措并举优化农业支持政策以及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针对性、延续性和自主性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主要经济体 农业转型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农业规模经营
下载PDF
东亚金融危机与冷战后东亚国际格局的转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绍雷 《开放导报》 1998年第Z1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东亚金融危机 东亚国际格局 东亚模式 冷战后 东亚金融风波 东亚国家 国际金融 格局转型 东亚危机 美国经济
下载PDF
“东亚藏孤本明代集部文献整理与研究”简介
20
《东疆学刊》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22年,以温州大学侯荣川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藏孤本明代集部文献整理与研究”获批。一、课题的研究依据与背景明代是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距离现代较近,得以保存的文献较为完整和宏富。但由于... 2022年,以温州大学侯荣川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藏孤本明代集部文献整理与研究”获批。一、课题的研究依据与背景明代是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距离现代较近,得以保存的文献较为完整和宏富。但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文献在国内佚失。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历来有保存中国文献的传统,尤其日本所藏中国典籍,不论总量还是精善版本,均为海外之最。东亚所藏孤本明代集部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温州大学 中国典籍 集部 孤本 文献整理与研究 东亚国家 重大项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