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前东亚人种演化历程浅论
1
作者 子扬 林伟龙 《老区建设》 2017年第10期68-70,共3页
在智人亚种占领整个亚洲、大洋洲及北美大陆后,Q系人种成为最先离开非洲的那一批人。C系人种对后来的O、R、N系人种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他们都拥有共同的祖先。分析O1、O2、O3三种O系人种均在中南半岛分布,O2人种断层分布,O3人种作为中... 在智人亚种占领整个亚洲、大洋洲及北美大陆后,Q系人种成为最先离开非洲的那一批人。C系人种对后来的O、R、N系人种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他们都拥有共同的祖先。分析O1、O2、O3三种O系人种均在中南半岛分布,O2人种断层分布,O3人种作为中国的主要人口却在缅甸及东北印度有所分布。O2系人种在分崩离析后部分进入东北亚,受C系人种影响,形成如今东北亚的若干民族;另一部分南迁,占据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方,经历被征服及融合后,生生不息,成为如今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东亚人种 O系人种 C系人种 Q系人种
下载PDF
藁城台西商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洋 《文物春秋》 1996年第4期16-20,22-24,共8页
藁城台西商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汪洋一、前言在星罗棋布的殷商遗址中,古人类学资料的积累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来自台西商代遗址的颅骨资料就显得分外珍贵。①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台西遗址是1973年至1974年由河北省文物管理... 藁城台西商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汪洋一、前言在星罗棋布的殷商遗址中,古人类学资料的积累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来自台西商代遗址的颅骨资料就显得分外珍贵。①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台西遗址是1973年至1974年由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负责进行发掘的,遗址年代分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蒙古人种 亚类型 东亚蒙古人种 青铜时代文化 体质特征 扁平度 变异范围 人种学研究 祭祀坑 颅骨
下载PDF
西北地区古代居民人种成分研究史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晓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6-89,85,共5页
西北地区古代居民人种成分研究史郑晓瑛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在我国考古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古代,这一区域内既有农业经济区,畜牧业经济区,也有二者相交地区的畜牧兼农业经济文化区。从考古文化讲,夏、商、周时期,我国的... 西北地区古代居民人种成分研究史郑晓瑛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在我国考古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古代,这一区域内既有农业经济区,畜牧业经济区,也有二者相交地区的畜牧兼农业经济文化区。从考古文化讲,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古代居民 骨材料 种成分 东亚蒙古人种 体质特征 新石器时代人骨 河西地区 体质人类学 青铜时代
下载PDF
内蒙古东大井东汉时期鲜卑墓葬人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靓 朱泓 郑丽慧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3年第1期77-86,共10页
本文材料出自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的商都县东大井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8年对该墓地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共清理墓葬18座,收集到人骨标本11例.据发掘者的意见,该墓地的族属为东汉时期的拓跋鲜卑①.2001年3月份,吉林... 本文材料出自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的商都县东大井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8年对该墓地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共清理墓葬18座,收集到人骨标本11例.据发掘者的意见,该墓地的族属为东汉时期的拓跋鲜卑①.2001年3月份,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的朱泓教授带领三名研究生奔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庙子沟工作站,对这批人骨材料进行了性别和年龄鉴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该批古人骨标本中的颅骨资料做了进一步的形态观察和测量,并结合相关资料对东大井汉代鲜卑族居民的人种类型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深入了解拓跋鲜卑的种族成分,探讨鲜卑族的体质特征和种系构成以及与其它北方草原民族的渊源关系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时期 鲜卑人 内蒙古文物 北亚人种 人骨 颅长高指数 拓跋鲜卑 夏家店上层文化 东亚人种 颅指数
下载PDF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人骨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6-284,共9页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出土的14例战国中晚期的颅骨(男性11例,女性3例)进行了人类学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将军沟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出土的14例战国中晚期的颅骨(男性11例,女性3例)进行了人类学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将军沟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毛饮合并A组、近代华北组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和林格尔 将军沟墓地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下载PDF
内蒙古清水河县姑姑庵汉代墓地人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73,共10页
本文对内蒙古清水河县姑姑庵墓地出土的13例汉代的颅骨(男性6例,女性7例)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姑姑庵汉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将军沟组、近代... 本文对内蒙古清水河县姑姑庵墓地出土的13例汉代的颅骨(男性6例,女性7例)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姑姑庵汉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将军沟组、近代华北组最为接近,很可能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或是当地早期中原移民的后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清水河 姑姑庵墓地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下载PDF
天津市蓟县桃花园墓地人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敬雷 李法军 +1 位作者 盛立双 朱泓 《文物春秋》 2008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对天津市蓟县桃花园明清时期墓群的62例成年颅骨作了系统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范畴。通过统计分析,桃花园组的颅骨特征与北京组和华北组最为接近,可以作为新的华北地区典型的数据... 本文对天津市蓟县桃花园明清时期墓群的62例成年颅骨作了系统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范畴。通过统计分析,桃花园组的颅骨特征与北京组和华北组最为接近,可以作为新的华北地区典型的数据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蓟县 桃花园墓群 明清时期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下载PDF
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青铜时代颅骨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山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31,共11页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研究。 1 1例男性颅骨和 3例女性颅骨的种族特征基本相似 ,均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 ,某些特征则显示出北亚人种的影响。在若干古代和...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研究。 1 1例男性颅骨和 3例女性颅骨的种族特征基本相似 ,均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 ,某些特征则显示出北亚人种的影响。在若干古代和近代对比组中 ,龙头山青铜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分别与顺山屯青铜时代居民和近代华北居民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龙头山同 青铜时代
下载PDF
零口战国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春茂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9,共11页
本文对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遗址发掘出土的战国秦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在若干近代和古代对比组中 ,零口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近代华北组、新石器时代的宝鸡组和关中合... 本文对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遗址发掘出土的战国秦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在若干近代和古代对比组中 ,零口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近代华北组、新石器时代的宝鸡组和关中合并组、青铜时代的上马组和殷墟中小墓②组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口 战国墓 颅骨 人类学特征 东亚蒙古人种 陕西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 被引量:41
10
作者 朱泓 《文物世界》 1998年第1期55-65,共11页
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朱泓(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本文所引用的“东北地区”这一概念系泛指中国的东北部地区,按目前施行的行政区划大体上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旧称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兴安盟以及... 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朱泓(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本文所引用的“东北地区”这一概念系泛指中国的东北部地区,按目前施行的行政区划大体上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旧称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兴安盟以及呼伦贝尔盟。该地区东起长白山地,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蒙古人种 夏家店 中国东北地区 内蒙古 扎赉诺尔 亚洲蒙古人种 青铜时代 考古研究所 古代居民 人类学
下载PDF
陕西临潼新丰秦墓人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普迎 《文博》 2016年第5期24-29,共6页
本文对临潼新丰镇秦墓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考察。与相关地区的人骨材料的比较研究发现:新丰组颅骨在人种分类上属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范畴,其基本的种系成分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其次为南亚类型。... 本文对临潼新丰镇秦墓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考察。与相关地区的人骨材料的比较研究发现:新丰组颅骨在人种分类上属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范畴,其基本的种系成分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其次为南亚类型。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若干近代组的比较表明,新丰组在颅骨的基本形态特征方面与近代华北组最为接近,其次为华南组。与新石器时代各组的比较结果显示其与陶寺组、仰韶合并组最为接近。与夏代至汉代相关颅骨组的比较结果显示新丰组与游邀组、乔村A组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 秦人墓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下载PDF
鄂尔多斯查干陶勒盖墓地人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阿娜尔 朱泓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6,共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查干陶勒盖墓地出土的汉代时期的人骨在基本种系特征上接近现代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对比组中,该组男性古代居民与朱开沟组古代居民在颅骨形态特征方面较为相似,该组女性古代居民与毛饮合并A组古代居民在颅骨形态...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查干陶勒盖墓地出土的汉代时期的人骨在基本种系特征上接近现代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对比组中,该组男性古代居民与朱开沟组古代居民在颅骨形态特征方面较为相似,该组女性古代居民与毛饮合并A组古代居民在颅骨形态特征方面较为相近。汉代时期,鄂尔多斯地区有三种不同体质特征的人群存在,即古蒙古高原类型、古华北类型、古中原类型,他们相互交流融合,谱写了多民族融合、多文明交流的历史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陶勒盖墓地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下载PDF
瓦窑沟青铜时代墓地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43,共12页
本文对陕西省铜川市瓦窑沟青铜时代墓葬出土的 1 3例颅骨进行了系统的人类学分析。结果表明 ,这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 ,同时也显示出某种程度南亚类型的影响。在近代对比组中 ,瓦窑沟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华北近... 本文对陕西省铜川市瓦窑沟青铜时代墓葬出土的 1 3例颅骨进行了系统的人类学分析。结果表明 ,这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 ,同时也显示出某种程度南亚类型的影响。在近代对比组中 ,瓦窑沟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华北近代组、华南近代组关系最近 ;在古代对比组中 ,它与火烧沟组和殷墟中小墓 2组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青铜时代 瓦窑沟
下载PDF
宁城县山嘴子辽墓契丹族头像的复原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雪川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2年第Z1期124-129,共6页
1987-1988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乡山嘴子遗址的辽代墓地进行了正式发掘.经有关专家鉴定,该批墓葬的年代为辽代偏晚阶段,族属为契丹族.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强大的古代民族,在北中国乃至广大中央亚细亚... 1987-1988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乡山嘴子遗址的辽代墓地进行了正式发掘.经有关专家鉴定,该批墓葬的年代为辽代偏晚阶段,族属为契丹族.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强大的古代民族,在北中国乃至广大中央亚细亚地区的历史中起过重大作用,其后裔同化于汉人、蒙古人等不同民族之中.为了生动地再现辽代山嘴子契丹人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族 东亚蒙古人种 文物考古 辽代 复原 契丹人 重大作用 山嘴 颅骨 辽墓
下载PDF
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 被引量:54
15
作者 韩康信 潘其风 《考古学报》 1984年第2期245-263,共19页
古代和现代人的人种学问题,即对现代各色人种的起源和分化的研究,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阐明人种的起源和发展,不仅是体质人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同探讨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古代和现代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观点有... 古代和现代人的人种学问题,即对现代各色人种的起源和分化的研究,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阐明人种的起源和发展,不仅是体质人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同探讨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古代和现代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观点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蒙古人种 新石器时代 尼格罗人种 人骨 古代中国人 成分研究 古代居民 山顶洞人 人种特征 人头骨
原文传递
人种学上的匈奴、鲜卑与契丹 被引量:39
16
作者 朱泓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13,共7页
在中国的北方自古以来便存在着一条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草原游牧文化带。在这条文化带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类型方面的共性,历史上曾先后崛起过众多强悍的骑马民族,并且在北部中国乃至整个北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历史舞台上均扮演了举... 在中国的北方自古以来便存在着一条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草原游牧文化带。在这条文化带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类型方面的共性,历史上曾先后崛起过众多强悍的骑马民族,并且在北部中国乃至整个北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历史舞台上均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匈奴、鲜卑和契丹便是她们之中的杰出代表。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古代马背上的征服者,作为民族实体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她们那悲壮的、史诗般的业绩却永垂青史,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有待考证。关于匈奴、鲜卑和契丹等族的人种归属问题,便是一个颇为引人入胜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蒙古人种 北匈奴 人种 拓跋鲜卑 鲜卑族 匈奴人 人类学 契丹人 契丹族 匈奴族
原文传递
日本弥生时代居民与中国古代居民的人种学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其风 朱泓 《华夏考古》 1999年第4期63-67,85,共6页
This paper employs the Euclidean distance clustering method on the cramal data of 18 groups of ancient population. Among them, six groups are Jomon specimens of Japan, 12 groups come fronl South, North and Northeast C... This paper employs the Euclidean distance clustering method on the cramal data of 18 groups of ancient population. Among them, six groups are Jomon specimens of Japan, 12 groups come fronl South,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of the Neolithic, Bronze and early iron Ages.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Jomon population is closest to the Northeastern groups of China and a few Huanghe Basin groups.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Jomon population was derved mainly from the ancient popul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and partly from that of the Huangh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生时代 古代居民 东亚蒙古人种 大甸子 人种 颅骨 成年男性 黄河流域 中国东北地区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九台关马山石棺墓颅骨的人种学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朱泓 贾莹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7-156,198-199,共12页
本文所报道的古代人骨材料出土于吉林省九台市西营城镇关马山村附近山梁上的古代石棺墓,墓葬年代大致为战国时期。1989年夏季,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进行了清理,共采集到可供进行人种学观察和测量的古代人类头骨标本18例(编号NO.... 本文所报道的古代人骨材料出土于吉林省九台市西营城镇关马山村附近山梁上的古代石棺墓,墓葬年代大致为战国时期。1989年夏季,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进行了清理,共采集到可供进行人种学观察和测量的古代人类头骨标本18例(编号NO.1—No.18),其中有10例属男性个体(编号No.1—No.10),其余8例为女性个体(编号No.11—No.18)。上述标本的年龄均系成年(18—50岁)。此外,在该墓葬中尚收集到5例成年下颌骨标本,由于该石棺墓在葬俗上属迁葬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石棺墓 人种学研究 东亚蒙古人种 标本 马山 形态特征 吉林省 文物考古 古代人骨
原文传递
从扎赉诺尔汉代居民的体质差异探讨鲜卑族的人种构成 被引量:35
19
作者 朱泓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5-51,共7页
一、前言鲜卑族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上崛起的一支强悍的游牧民族,在上起秦汉、下迄北周的数百年时间内,她在北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鲜卑铁骑横扫大漠,逐鹿中原。鲜卑各部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魏、... 一、前言鲜卑族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上崛起的一支强悍的游牧民族,在上起秦汉、下迄北周的数百年时间内,她在北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鲜卑铁骑横扫大漠,逐鹿中原。鲜卑各部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魏、东魏、西魏,北周等诸多王朝,从而使鲜卑族的赫赫声威,名垂史册。隋唐以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卑族 东亚蒙古人种 扎赉诺尔 游牧民族 体质特征 北匈奴 古代北方 人种学研究 拓跋鲜卑 墓葬
原文传递
河北宣化白庙墓地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易振华 《北方文物》 1998年第4期8-17,共10页
The author divided the Baimiao crania into crania Ⅰand crania Ⅱ.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result, the author thought the main physical features of crania Ⅰbelonged to the Eastern Asiatic Mongoloid,Crania Ⅱ bel... The author divided the Baimiao crania into crania Ⅰand crania Ⅱ.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result, the author thought the main physical features of crania Ⅰbelonged to the Eastern Asiatic Mongoloid,Crania Ⅱ belongs to the Northern Asi atic Mongoloid. The main physical features of crania Ⅰ are mostly similar to those of modern people in northe China. Crania Ⅱ is mostly similar th the modern Mon golian, modern people of north and south China are followed. The main physical fea tures of crania Ⅰ are mostly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Xiajiadian upper layer culture,crania Ⅱ is similar to the crania A of Maoqinggou-Yinniugon and Guoxianyaozi cra nia. The author thought the population lived in it should belong to the "Dai"nation which existed during the Spring Autumnand Waring States Period, its nationality may be belong to the ancientn"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时代 东亚蒙古人种 白庙 亚洲蒙古人种 亚类型 体质特征 夏家店 上层文化 人种 墓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