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1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九一八事变后民国学人的东北“学术戍边”
1
作者 张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9,180,共11页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入侵我国东北地区。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傅斯年为代表的中国学人希望以学术研究的方式,为国家在国际联盟的调查中提供有力证据。此后“禹贡”学人也顺应时代将研究重心由地理沿革转向边疆史地。全面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入侵我国东北地区。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傅斯年为代表的中国学人希望以学术研究的方式,为国家在国际联盟的调查中提供有力证据。此后“禹贡”学人也顺应时代将研究重心由地理沿革转向边疆史地。全面抗战爆发后,金毓黻著《东北通史》进一步证明东北是中国固有领土,完成“学术戍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关于东北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体现了一代爱国学人群体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戍边 东北 东北史纲》 《禹贡半月刊》 东北通史》
下载PDF
东北全面振兴下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
2
作者 王晓峰 刘华伟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人口高质量发展成为东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重要一环。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人口高质量发展成为东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重要一环。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人口发展的正确认识、科学规划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一切政策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我们要正确看待东北地区人口发展新形势,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全面振兴 高质量发展 实践之路 发展新形势 东北地区 人口 着力提高
下载PDF
东北亚国家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新路径
3
作者 宋琳琳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年第1期30-47,共18页
当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使商业结构和行业理念发生了全面变化。全球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为应对全球数字化发展... 当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使商业结构和行业理念发生了全面变化。全球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为应对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东北亚各国抓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扩大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本文从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政府建设转型、数字竞争力和ICT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详细梳理东北亚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域内各国数字经贸多领域合作中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探索东北亚国家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聚焦东北亚跨境数字服务贸易平台建设、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数字自贸区建设,释放高端智库论坛发展效能,抢抓数字时代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国家 数字经济 区域经贸合作 中国东北 新路径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视域下吉林省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研究
4
作者 金美花 《学理论》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的几何中心,肩负着打造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的重要使命。吉林省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已具备坚实的基础,如东北亚各国共建“一带一路”营造的良好国际环境、中俄互利合作的新突破、不断完善的通...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的几何中心,肩负着打造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的重要使命。吉林省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已具备坚实的基础,如东北亚各国共建“一带一路”营造的良好国际环境、中俄互利合作的新突破、不断完善的通道建设、多元化的开放平台等。面对“一带一路”提供的对外开放平台、全球价值链重构下东亚区域价值链的成熟、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与地方政府政策保障等重大机遇,吉林省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通道建设、扩大对外贸易、建立东北地区协同合作机制、深度融入冰上丝绸之路、促进跨境旅游等,力争开辟创新性路径、实现战略性突破,以吉林担当推动新时代向东北亚开放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向北开放 东北 东北地区
下载PDF
白山黑水洒热血东北抗联留精神——访黑龙江省东北抗联研究学术交流基地、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君
5
作者 武凤珠 《人民周刊》 2024年第4期49-50,共2页
传播弘扬东北抗联精神,2月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月份。1932年2月,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集结成军;1936年2月,这支部队正式改称为“东北抗日联军”。1938年10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乌斯浑河畔... 传播弘扬东北抗联精神,2月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月份。1932年2月,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集结成军;1936年2月,这支部队正式改称为“东北抗日联军”。1938年10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乌斯浑河畔,冷云、胡秀芝、杨贵珍等8名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为牵制敌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主动放弃渡河、吸引日伪军火力,被敌人围困河边。8名女战士,年龄最大的只有23岁,最小的刚满13岁,背水一战至弹尽援绝,她们毁掉枪支,毅然决然涉入冰冷刺骨的乌斯浑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人民革命军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联 乌斯浑河 主力部队 牡丹江师范学院 女战士 学术交流
下载PDF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6
《辽宁经济》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在中央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新一轮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2015年10月由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联合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个副省级城市,围绕东北振兴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了首届“东北振兴论坛”,在论... 在中央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新一轮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2015年10月由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联合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个副省级城市,围绕东北振兴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了首届“东北振兴论坛”,在论坛上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设立“东北振兴研究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发起设立 老工业基地振兴 副省级城市 热点难点问题 东北大学 新一轮战略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7
《辽宁经济》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在中央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新一轮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2015年10月由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联合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个副省级城市,围绕东北振兴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了首届“东北振兴论坛”,在论... 在中央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新一轮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2015年10月由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联合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个副省级城市,围绕东北振兴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了首届“东北振兴论坛”,在论坛上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设立“东北振兴研究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发起设立 老工业基地振兴 副省级城市 热点难点问题 东北大学 新一轮战略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点-轴理论的东北亚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鲁小波 王爽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年第1期61-77,共17页
东北亚涵盖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国4个国家全境和中国的东北3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及俄罗斯的远东与西伯利亚2个联邦管理区,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板块。本文根据点—轴理论从旅游资源、城市布局、自然地理环境、人口规模、交通线路与地域关系... 东北亚涵盖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国4个国家全境和中国的东北3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及俄罗斯的远东与西伯利亚2个联邦管理区,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板块。本文根据点—轴理论从旅游资源、城市布局、自然地理环境、人口规模、交通线路与地域关系等角度探析了东北亚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结果显示:东北亚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点—线—面”的布局,构建9核26心78点的三级旅游节点与4纵2横的旅游发展主轴线以及6大旅游发展组团的空间布局;东北亚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轴线分为主轴线、辅助线和外联轴线,其中主轴线包括4纵2横;东北亚旅游空间可进一步划分为6大组团;东北亚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点—轴理论 旅游 空间结构优化
下载PDF
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9
作者 姚毓春 李冰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找准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着力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以实体经济为载体,以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为内核,以创新引领和协同发展为特征的产... 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找准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着力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以实体经济为载体,以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为内核,以创新引领和协同发展为特征的产业发展结果。东北要把握自身在农业资源、制造业基础、能源基础以及区位条件等方面的优势,明晰自身在新质生产力、创新能力、民营经济、人口和人才方面的劣势,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以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为使命,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化应用作为突破口,依托“一带一路”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为此,东北要强化实体经济载体,打牢产业根基;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提升市场主体地位;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保证产业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 产业集群 东北特色优势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东北三省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志刚 陈琛 崔钊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当前粮食需求扩大与粮食生产区域性不足矛盾突出,寻求更合理的耕地利用格局来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遥感监测数据,应用GIS软件提取东北三省2000、...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当前粮食需求扩大与粮食生产区域性不足矛盾突出,寻求更合理的耕地利用格局来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遥感监测数据,应用GIS软件提取东北三省2000、2005、2010、2015年耕地利用格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估算了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区域和市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在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础上,从耕地利用格局变化的角度选取指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其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市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4个时期均值分别为0.81、0.78、0.82和0.83,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布从最初的相对均匀到局部集聚;耕地转出率和耕地斑块破碎度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耕地面积比例、耕地转入率和耕地斑块聚合度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东北三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源于耕地面积增加、林地和未利用地向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在流域的聚合,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主要源于耕地转入减少和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嵌入式占用。研究表明,严格规划耕地利用格局、持续开展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聚合度,可在保证耕地有效数量的同时,提高耕地利用格局的集聚性和合理性,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耕地利用格局 数据包络分析 影响分析 东北三省
下载PDF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下营商环境优化问题刍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文莉 王濛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东北全面振兴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随着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对营商环境的重视,东北营商环境纵向比较取得显著成效,但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横向比...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东北全面振兴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随着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对营商环境的重视,东北营商环境纵向比较取得显著成效,但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横向比较在政务服务、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以及创新方面依然存在提升的空间。本文从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构建亲商安商的市场环境、培育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以及打造助推企业的创新环境等方面对优化东北营商环境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全面振兴 营商环境 数字政府建设
下载PDF
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沉积物源区研究
12
作者 张卫国 侯恩科 +2 位作者 李焕同 周佳瑞 杨佳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9,共11页
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中伴生有多种高含量元素,属性特征鲜明。为查明该区石煤的沉积物来源,从石煤元素地球化学角度入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别测定了研究区12个石煤样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中伴生有多种高含量元素,属性特征鲜明。为查明该区石煤的沉积物来源,从石煤元素地球化学角度入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别测定了研究区12个石煤样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根据石煤中常量元素组合关系、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相关元素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的沉积物源区。结果表明: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以无机矿物质为主要组成部分,石煤中SiO_(2)含量占比最高,SiO_(2)与其他常量元素(及其他常量元素之间)关系不明显,石英矿物形态具有陆源输入特征;石煤中微量元素(V,As,Sr,Mo,Cd,Sb,Ba,Bi,U)具有明显富集特征,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和Nb/Y–Zr/TiO_(2)关系表明石煤受到了中性岩影响,LaN/YbN表明石煤沉积物沉积速率自东南向西北有减小趋势,即物源来自东部和南部方向;w(SiO_(2))/w(Al_(2)O_(3)),w(Al_(2)O_(3))/w(Al_(2)O_(3)+Fe_(2)O_(3)),w(Al)/w(Al+Fe+Mn)和K_(2)O/Na_(2)O–SiO_(2)构造判别模型显示早寒武世石煤沉积于大陆边缘区域,主要接受陆源输入。通过与研究区东南方向分布的上墅群中酸性岩中稀土元素、Rb、Nb、Pb含量以及双溪坞群出露的岩浆岩中常量元素含量及组合特征综合比较,并结合江南造山带的演化历史,认为江南造山带东南缘发育的中、酸性岩带为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沉积物源区,亦是石煤富集微量元素的主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石煤 元素 地球化学 物源
下载PDF
东北抗日游击区中共武装力量“军报姓党”出版实践
13
作者 田雷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中共东北党组织在抗日游击区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分为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3个时期,分别办有代表性军队报。《红军消息》等6种中共武装力量所办军队报是东北党组织领导广大军民在白山黑水间进行文化抗战的重要载体,... 中共东北党组织在抗日游击区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分为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3个时期,分别办有代表性军队报。《红军消息》等6种中共武装力量所办军队报是东北党组织领导广大军民在白山黑水间进行文化抗战的重要载体,作为代表性出版物印证了党性原则和“军报姓党”在东北抗日游击区中的践行历程,是党和人民军队出版史上隐秘而光辉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报姓党 东北抗日游击区 中共满洲省委 东北抗日联军
下载PDF
东北酸菜发酵乳酸菌的筛选及评价
14
作者 赵玉娟 刘才子 +5 位作者 高岩松 赵子健 高磊 杨舸 王超 李盛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为获得适用东北酸菜发酵的乳酸菌菌株,该研究通过对来源于发酵蔬菜10株乳酸菌的生长性能和发酵特性进行评价,发现植物乳植杆菌YJ132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UA107显示出显著的发酵潜力:培养16 h后,发酵液OD600值分别升高至1.707和1.672,... 为获得适用东北酸菜发酵的乳酸菌菌株,该研究通过对来源于发酵蔬菜10株乳酸菌的生长性能和发酵特性进行评价,发现植物乳植杆菌YJ132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UA107显示出显著的发酵潜力:培养16 h后,发酵液OD600值分别升高至1.707和1.672,而pH值分别降低至3.93和3.88,培养24 h后,可滴定酸度(TA)含量为65.62 g/L和63.21 g/L,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达到96.41%和95.78%,在5%NaCl溶液中培养24 h后OD600值仍达到1.51以上,综合评价菌株YJ132和UA107可作为发酵菌种用于东北酸菜发酵。利用YJ132和UA107制备酸菜,发酵末期酸菜样品中TA含量为35.96 g/L,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至6.51 mg/g和111.27μg/g,并在发酵初期显著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接种乳酸菌可抑制有害菌肠杆菌的增殖(P<0.01),增加酸菜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同时乳杆菌在发酵中后期始终是优势菌群,由此推断YJ132和UA107是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来提升东北酸菜的品质。综上所述,YJ132和UA107是适用于东北酸菜发酵的优良乳酸菌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乳酸菌 筛选评价 理化特性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赣东北设施蔬菜重金属污染风险监测与评估
15
作者 聂根新 周瑶敏 +4 位作者 涂田华 胡丽芳 陈徐俊 吴玲 熊晓晖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对赣东北设施蔬菜产地环境土壤和蔬菜中砷(As)、镉(Cd)、铬(Cr)、汞(Hg)、铅(Pb)5种重金属污染累积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采集30份种植土壤和82份蔬菜样品,采用内罗梅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 对赣东北设施蔬菜产地环境土壤和蔬菜中砷(As)、镉(Cd)、铬(Cr)、汞(Hg)、铅(Pb)5种重金属污染累积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采集30份种植土壤和82份蔬菜样品,采用内罗梅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利用生物富集系数和总目标风险商对蔬菜重金属富集能力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赣东北地区塑料大棚种植土壤Cd累积较为严重,土壤总体存在较强生态风险,Cd和Hg是主要风险因素,应加强当地土壤中Cd和Hg的监测和控制。本研究中叶菜类蔬菜对As、Cd的富集能力要强于其他蔬菜,茄果类蔬菜对Hg、Pb的富集能力强于其他蔬菜,瓜类蔬菜对Cr的富集能力强于其他蔬菜。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赣东北地区塑料大棚生产的叶菜类、瓜类、茄果类和豆类这4类蔬菜的总目标风险商均小于1,其中叶菜类蔬菜的总目标风险商最高,但均不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重金属累积 设施蔬菜 风险评价 塑料大棚
下载PDF
新时代东北振兴研究文献计量评析
16
作者 王守强 李广艳 冉鑫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新时代振兴东北是我国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学术界对新时代东北振兴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东北振兴研究中,“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营商环境”“产业结构”等研究热点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当... 新时代振兴东北是我国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学术界对新时代东北振兴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东北振兴研究中,“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营商环境”“产业结构”等研究热点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当前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方向,通过总结旨在对未来东北振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东北振兴 东北地区 研究热点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东北酸菜细菌菌群丰度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张庆芳 魏振勇 +4 位作者 于爽 王严 周姝静 迟乃玉 刘春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为探究亚硝酸盐对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及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和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S),监测发酵过程中东北酸菜理化指标及OD600nm值的变化,采用16S rDNA技术对理化指标变化明显时期的酸菜样本进行细菌... 为探究亚硝酸盐对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及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和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S),监测发酵过程中东北酸菜理化指标及OD600nm值的变化,采用16S rDNA技术对理化指标变化明显时期的酸菜样本进行细菌属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东北酸菜中的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Serratia等有害菌属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大量积累,而积累的亚硝酸盐对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Serratia和Enterococcus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又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对Serratia的抑制作用最强;乳酸菌能够降解亚硝酸盐,但亚硝酸盐对Lactococcus与Leuconostoc的生长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对Lactobacillus具有抑制作用,随着亚硝酸盐被大量降解,其对Lactobacillus的抑制作用会解除。亚硝酸盐通过影响菌属结构及丰度,进而影响发酵体系的理化指标及OD600nm值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亚硝酸盐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研究
18
作者 孙浩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F0002,共10页
当前,东北地区正处于政策叠加的关键机遇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动力系统,能够提升区域发展“加速度”。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东北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运行问题,可以得出结论:东北三省在城市经济动力系统方面存在省... 当前,东北地区正处于政策叠加的关键机遇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动力系统,能够提升区域发展“加速度”。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东北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运行问题,可以得出结论:东北三省在城市经济动力系统方面存在省域内的不均衡性,以及整体层面的差异化制约因素,需要予以统筹和辨识,应立足动力系统外生、内生的双重维度,解决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东北地区城市经济涵盖多种类型,发展动力系统由外生动力机制、内生动力机制构成。东北地区应借助构建新发展格局、主体功能区战略、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等有利契机,利用好“中蒙俄经济走廊”新机遇,提升统筹发展与安全的主体功能,加强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中的省际协作,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外生动力。东北地区还应立足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比较优势等,建设城市群新质生产力的功能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功能区、沿边跨境开放发展的功能区、绿色发展的生态屏障功能区、引才聚才的人才振兴功能区,支撑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城市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
19
作者 任婉侠 韩彬 谢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共10页
理清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决策参考。在分析2003—2019年东北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格局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剖析了二者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3—2019年,东... 理清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决策参考。在分析2003—2019年东北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格局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剖析了二者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3—2019年,东北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提升了114.29%,总体呈现“东高西低”、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引领全域发展的局面;资源环境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增幅36.09%,空间上聚集于哈大线周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与综合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年增幅有所下降,且辽西北、吉林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核心城市和重要城市耦合协调度普遍较高。亟须提升核心城市对中小城镇的辐射引领能力,并加强生态退化地区的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环境承载力 耦合关系 时空变化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20
作者 王杜春 张璐 翟洪江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3期72-79,共8页
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作为隶属于社会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会对区域的经济、教育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地区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及其... 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作为隶属于社会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会对区域的经济、教育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地区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来看,东北地区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从内部对比来看,东北三省的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吉林省的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校师资投入以及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影响,但不同省份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省份的差异性,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耦合协调度 产教融合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