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东晋时期琅邪王氏与佛教文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永平 姚晓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3-197,共5页
中古世家大族与佛教自有一种相互紧密之关联,在东晋时期达到政治顶峰的琅邪王氏家族即较早地接受了佛学思想,并将佛教文化纳入到自己的家族文化体系中,他们的做法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佛学在士族阶层的影响。西晋末,即有王氏受佛教影响而... 中古世家大族与佛教自有一种相互紧密之关联,在东晋时期达到政治顶峰的琅邪王氏家族即较早地接受了佛学思想,并将佛教文化纳入到自己的家族文化体系中,他们的做法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佛学在士族阶层的影响。西晋末,即有王氏受佛教影响而遁入空门。东晋初期,善于玄谈的王氏诸多人物又同借助玄学而发展佛学理论的众多名僧交往密切。到东晋中后期,随着佛学理论的日益精深而系统,这一时期的王氏更热衷于探讨佛学义理,对佛教更为崇信。他们的做法扩大了佛学在士族阶层的影响,并对王氏家族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时期 琅邪王氏 佛教文化 中国 宗教信仰
下载PDF
东晋时期刺史加领将军号问题的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鹤泉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15,共8页
东晋时期,国家可以为一些刺史加授将军号。刺史领有的将军号可以是身份地位的体现,也是能够领兵的标志。东晋国家能够为无将军号的官员出任刺史加授将军号,也可以为有将军号的官员出任刺史加授将军号。因为刺史所领将军号是加官,因而将... 东晋时期,国家可以为一些刺史加授将军号。刺史领有的将军号可以是身份地位的体现,也是能够领兵的标志。东晋国家能够为无将军号的官员出任刺史加授将军号,也可以为有将军号的官员出任刺史加授将军号。因为刺史所领将军号是加官,因而将军号的品级与刺史的品级是明显分开的。在刺史任职期间,国家可以提升和贬降他们所领将军号的品级和位次,以此体现对刺史的褒奖和惩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时期 刺史 将军号 加领
下载PDF
从般若学内化谈东晋时期中国美学的转型
3
作者 赵建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8,共5页
中国美学在东晋时期实现自觉转型,是以般若学与中国美学的内在耦合为前提的。这种耦合最根本的体现在本体论的价值构成上,完成了由直观感遇向思性感悟的转化,它通过思想观念的深处变革而延伸到审美实践领域,并由此奠定了此后中国美学发... 中国美学在东晋时期实现自觉转型,是以般若学与中国美学的内在耦合为前提的。这种耦合最根本的体现在本体论的价值构成上,完成了由直观感遇向思性感悟的转化,它通过思想观念的深处变革而延伸到审美实践领域,并由此奠定了此后中国美学发展的基本模型和审美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若学 东晋时期 中国美学 转型
下载PDF
论东晋时期佛教的“寄子现象”
4
作者 赵娜 《华夏文化》 2011年第4期16-18,共3页
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后,受到中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佛教文化也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中国信众,并渗透到生活理念中。东晋时期,佛教中出现的“寄子现象”即是一例。
关键词 佛教文化 东晋时期 传统文化 生活理念 中国 信众
下载PDF
法显西行与东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5
作者 马娜 《晋中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4-66,78,共4页
东晋高僧法显以60多岁的高龄,忘身西行求法,带回并翻译了重要的释教典籍,补充了我国律藏的不足之处,开启了佛性思想的先河,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功垂千秋。
关键词 法显西行 东晋时期 中外交流
下载PDF
东晋时期南方的佛教
6
作者 古仁 《浙江佛教》 2002年第3期105-106,共2页
在东晋王朝统治的南方地区,形成了庐山和建康(今江苏南京)两个佛教中心。
关键词 东晋时期 南方 佛教 中国 历史研究 社会影响
下载PDF
东晋时期有新兴量词“边”说质疑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玉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7-380,共4页
自史树青(1956)将东晋《潘氏衣物券》(1954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北门桂花园)中的“襍缯二 ”一语释作“雜缯二迭”之后,众多学者如高至喜(1959:88)、刘艳(2004:8)、黄景春(2004:205)、何山(2009)、杨明泽(2010)、郑邵姑(... 自史树青(1956)将东晋《潘氏衣物券》(1954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北门桂花园)中的“襍缯二 ”一语释作“雜缯二迭”之后,众多学者如高至喜(1959:88)、刘艳(2004:8)、黄景春(2004:205)、何山(2009)、杨明泽(2010)、郑邵姑(2013:29-31,2014)、刘敬林(2015)等都从其说,其中何山、杨明泽、郑邵堪、刘敬林等学者则据此认为东晋时期存在一个新兴量词“边(邊)”,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量词“边”的来源。我们认为此说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时期 量词 质疑 1954年 学者 何山 杨明 刘敬
原文传递
略论东晋时期儒佛交涉对北方十六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以习凿齿、道安、苻坚的交往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崑威 《法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32,33,共7页
东晋与北方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阻隔不了思想文化的交流。文化落后的民族虽然在军事上可以战胜先进民族.但无法改变先进文化影响、改造乃至消融低级文化的历史事实。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以军事力量入主中原以后... 东晋与北方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阻隔不了思想文化的交流。文化落后的民族虽然在军事上可以战胜先进民族.但无法改变先进文化影响、改造乃至消融低级文化的历史事实。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以军事力量入主中原以后.以儒学为主体文化的农耕文明,以其独特的凝聚力把草原游牧文化的北方少数民族带人了封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识形态 北方少数民族 东晋时期 十六国 少数民族政权 习凿齿 交涉 儒佛
原文传递
也谈东晋时期称量布线、丝线的量词
9
作者 李玉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9-352,共4页
1954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北门桂花园的东晋《潘氏衣物券》中有“故布■一■,故■二■”一语①,其中“■”(糸或糹)为“丝”,■乃■“綫”“線”等的俗写异体字,今简化字即“线”字,学界已无异议。然其中的■二字,当是同一个字,量词,学界意... 1954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北门桂花园的东晋《潘氏衣物券》中有“故布■一■,故■二■”一语①,其中“■”(糸或糹)为“丝”,■乃■“綫”“線”等的俗写异体字,今简化字即“线”字,学界已无异议。然其中的■二字,当是同一个字,量词,学界意见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的《文物工作报导》中最早释为“子”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资料 东晋时期 简化字 量词 文物 异体字 湖南长沙
原文传递
试论东晋南朝时期的民族敕封政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高峰 张晓连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5-67,共3页
敕封政策是历代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手段,东晋南朝发展了这一政策,对民族酋领赐予王、侯等爵位,刺史、太守、县令等文职、各种杂号将军等武职。敕封政策扩大和巩固了中央政府在民族地区的统治。
关键词 敕封政策 民族酋领 民族问题 东晋南朝时期
下载PDF
东晋时期佛教中国化的传播路径
11
作者 张华 传实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3,共2页
东晋时期,众多高僧曾往来于建康与会稽,隐居在剡东名山,潜心于义学研究与佛教文化传播,对佛教中国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浙江剡东(今新昌地区)的佛教文化增添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关键词 佛教中国化 佛教文化 东晋时期 传播路径 促进作用 历史积淀 中国化进程 高僧
原文传递
试论东晋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赋役负担
12
作者 方高峰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0-72,共3页
东晋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赋役负担较前代已大为加重 ,主要有纳贡性质的责赕制度、正常的课税制度、兵役负担乃至武力掠夺。
关键词 东晋南朝时期 少数民族 赋役 责赕制度 课税制度 兵役 财政史
下载PDF
东晋南朝时期古代日本对中原王朝的朝贡
13
作者 孙久龙 安茹静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59,共2页
一 古代中国历史学家把日本称为倭国,称日本人为倭人。东晋南朝时期是倭国对中原王朝朝贡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古倭国频繁遣使朝贡,在两国交往史上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为隋唐时期两国交往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东晋南朝时期 中原王朝 古代中国 日本人 朝贡 历史学家 隋唐时期 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东晋时期国家机构建置的重大转折
14
《机构与行政》 2021年第11期62-62,64,共2页
西晋末年中原混战,北方人民纷纷南渡之际,原西晋的士族门阀势力也相继南迁,当时镇守建康(今南京市)的西晋琅琊王司马睿,依靠南迁的琅琊大族王导,拉拢南方土著士族,于公元317年在建康称晋王,建立了偏安政权——东晋王朝。它虽只统辖江南... 西晋末年中原混战,北方人民纷纷南渡之际,原西晋的士族门阀势力也相继南迁,当时镇守建康(今南京市)的西晋琅琊王司马睿,依靠南迁的琅琊大族王导,拉拢南方土著士族,于公元317年在建康称晋王,建立了偏安政权——东晋王朝。它虽只统辖江南半壁江山,但其所置设的国家机构又发生了一次新的重大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创置门下省这一新的中枢决策机构,使“三省”制的机构格局初具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下省 士族门阀 东晋时期 琅琊王 建康
原文传递
关于东晋时期黄、白籍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高敏 《中国史研究》 1980年第4期52-60,共9页
东晋时期的户籍,有黄籍与白籍的区分。以致土断白籍与整理黄籍,先后成为东晋、南朝政治上的重大问题之一。甚至当时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以及地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往往与黄、白籍问题有一定关系。因此,黄、白籍问题绝... 东晋时期的户籍,有黄籍与白籍的区分。以致土断白籍与整理黄籍,先后成为东晋、南朝政治上的重大问题之一。甚至当时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以及地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往往与黄、白籍问题有一定关系。因此,黄、白籍问题绝不单单是一个户籍制度的枝节问题。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还有许多问题颇不清楚。例如什么叫黄籍?什么叫白籍?二者的本质区分在哪里?区分为黄、白籍的用意何在?这种区分始于何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时期 地主阶级 阶级斗争 农民阶级 户籍
原文传递
略论东晋南朝时期的“吏”民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文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53-60,共8页
东晋南朝时期,在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各类人口中有一种被称为“吏”的民户。这种“吏”和一般称呼官吏的“吏”不同:官吏属于统治者,是地主阶级中的掌权分子。这里的“吏”则属于被统治者,是封建国家的依附民。本文试图对这个时期“吏”... 东晋南朝时期,在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各类人口中有一种被称为“吏”的民户。这种“吏”和一般称呼官吏的“吏”不同:官吏属于统治者,是地主阶级中的掌权分子。这里的“吏”则属于被统治者,是封建国家的依附民。本文试图对这个时期“吏”民的基本状况作一粗浅的描绘和论述。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吏”民的身分和地位。(2)封建国家对“吏”民的使用。(3)关于“募吏”和“白衣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时期 封建国家 基本状况 统治者 地主阶级 直接控制 三个方面 民户 人身依附关系 三国志
下载PDF
关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土断”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文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6期18-25,共8页
中国古代,政府对所领民户数目的升降问题异常重视。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人口大量损失,偏安一隅的东晋南朝政权,由于士族特权,大量人口为“私门”、“大户”所吞噬,民户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因而二百七十余年间,以... 中国古代,政府对所领民户数目的升降问题异常重视。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人口大量损失,偏安一隅的东晋南朝政权,由于士族特权,大量人口为“私门”、“大户”所吞噬,民户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因而二百七十余年间,以整顿户籍、搜括人口为主要目的的所谓“土断”先后竟实施了十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断 民户 白籍 东晋南朝时期 郡县 户籍 南齐书 宋书 晋书 黄籍
下载PDF
东晋南朝时期山水画的艺术特性
18
作者 高顺岭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15期15-15,共1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士族的兴起,促进了山水画的兴起和发展。这些士大夫文化修养很高,活跃在画坛的他们总结出很多可以推动绘画艺术的理论,进而让绘画艺术得以发展。
关键词 东晋南朝时期 山水画 艺术特性
下载PDF
东晋南朝隐士隐居地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文镇 黄平芳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5,10,共4页
东晋南朝隐士辈出,他们多隐居在幽美的山林之中,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了相对集中的特征。隐士隐居地分布的形成,是由隐士当时的特殊需求决定的。这种分布给当时社会文化及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东晋时期 隐士 隐居地 地理分布 社会文化 旅游 审美
下载PDF
江西南昌东晋永和八年雷陔墓道教因素试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白彬 《南方文物》 2007年第1期78-83,共6页
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南昌火车站站前广场抢救性发掘清理了6座两晋砖室墓,出土漆木器、青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滑石器等珍贵文物124件。值得注意的是,该晋墓群出土漆器数量多,制作精美,题材丰富,保存完整,被认为是“东... 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南昌火车站站前广场抢救性发掘清理了6座两晋砖室墓,出土漆木器、青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滑石器等珍贵文物124件。值得注意的是,该晋墓群出土漆器数量多,制作精美,题材丰富,保存完整,被认为是“东晋时期一流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漆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M3因出有纪年墨书木方以及名刺、印章等,可确知其为东晋永和八年(352年)雷陔夫妇合葬墓。作为该晋墓群中墓葬年代和墓主名姓唯一明确者。3号墓不仅规模大,出土器物多,且道教色彩浓厚,道教内涵丰富.是研究早期道教在南方地区活动的珍贵史料,这是过去未曾注意到的,今试为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时期 早期道教 江西南昌 出土器物 制作工艺 珍贵文物 南方地区 道教内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